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高校如何建设以重点学科为突破口;提倡以人为本,改善高校的管理制度;不拘一格,多样化用人;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创新概念是在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首次提出。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分为五类:(1)生产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获得一种新资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显然,在熊彼特那里,创新不仅包括发明或创意,而且包含创造全新资源配置方法的系统过程。我国高校是创新型人才汇集高地;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竞争力稳定增强,为全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不仅要出创新性科研成果,而且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骨干人才。
一、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职务聘任制存在误区
许多高校老师为了职称、奖励、待遇进行研究、发表论文,犹如“脉冲”现象,在某个时间内出现突发性增长,一旦评上,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几年都没有任何科研成果。
这样,在实际上通过职务聘任刺激教师的创新精神的目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回避风险
尽管我们老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具体到每个项目、每个专家,成功却变成了唯一的选择。失败成了科技项目发布者和承担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于是乎,回避风险成为许多人立项中自觉不自觉的原则之一,只要是国外没做过的,少有项目申请者去做,即使这样做了,项目评审者也往往不相信。这导致模仿、跟踪之风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主流。长此以往,自信心越来越弱,创新型成果越来越少。关键在于这种做法是失去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立项之目的。
(三)近亲繁殖
国内不少大学普遍存在留自己学生的习惯,教授、博导将自己门生留下来作助手,逐渐成长为新的教授、博导,如此延续,同一师门的徒子徒孙济济一堂。这种作法利于在一个单位里形成稳定的学术传统与风格,但也制约了不同学派的交叉,有时甚至形成“武大郎开店”,一代不如一代。
二、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网络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以围绕重大科技问题组成的若干科学研究单元和面向全校的公共支撑平台为基本组织结构,以院系为依托,根据研究性质分类、引导,采用实体、半实体和虚体等组建形式。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不能只注意到与教学体系的适应, 而忽视了经济、科技、社会等因素[2]。
(一)以重点学科为突破口构筑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所谓重点学科建设,是指在现有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一部分财力、物力和人力,对高校中的一些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扶持,使其上水平、出人才、出成果,并向相关学科辐射,提高高校集体实力,进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系统工程[3]。重点学科建设能形成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使高校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加强科技源头建设,积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基础理论研究大大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提高科技制高点和培育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闭幕式的讲话中说的那样:“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来进行学校的建设工作,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实际上是一回事,是分不开的。”重点学科建设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一体,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因此重点学科建设是构筑高校知识创新平台的关键和突破口。
要充分认识重点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龙头、核心地位,要充分认识长期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估;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结合评估结果,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保证学科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技术,也不意味着什么都要自己从头研究,应该是有效地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在现阶段,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在自主创新方面,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是这样理解的:第一,自主创新的“自主”是第一位的,企业要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自主创新不排除开放、引进任何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关键是能否为己所用。“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在全球化条件下创新,高校应当整合国内外所有资源为我所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以人为本,创新高校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高校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内因和关键。人是高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高校管理的动力,与各种制度规范相比,人是高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高校管理应体现人文精神,实行人本激励。既以人为本,把人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高校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都能够独立自主地工作和生活,主动积极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以人为本是东方管理思想的精髓,是科技文化发展和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客观要求,是一种现代科学管理精神的体现。要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把以人为本当作一种管理的哲学和观念。
(四)不拘一格用人,用人多样化
面向全国招聘具有特长、特别能力和业绩的人,从企业和工厂招聘有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的经理、工程师到学校作全职和非全职教师,不少大学是有相当数量的经理、商人、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在为学生上课或参与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发挥了非常好的教学、科研作用,也为师生的社会服务和实习、实践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大学生与社会、工厂、企业的联系。我们的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学生中来,在教师专业、民族和学缘的多样化、多元性上作的比较差,尤其在非全职人员利用上更差,在教学、科研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上也明显不多;大学要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须不拘一格用人。
三、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的关联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各创新主体之间,创新要素之间及子平台都是相互关联的。高校可见创新平台功能的发挥受各种关联机制的影响。具体说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关联机制包括市场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
(一)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塑造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创新主体。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各创新主体才会具有技术创新和结网的内在动力,进而才会自觉按照创新平台的要求,对自身行为加以完善,以便更好的参与系统的运转。
对于高校而言,当高校科技创新市场机制不完善时,由于缺乏对科学与技术进步进行价值表征的价格信号,因此科研经费由政府直接划拨,这导致高校技术创新乏力。而在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下,高校的发展必须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并积极走产业化的道路,即更多地与高技术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产生高校创新的动力。就会自觉按照创新网络的要求改善自身组织的一些行为,逐渐发育成适应网络环境的创新主体。
(二)产学研机制
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运行是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调节下进行的。高校是产学研三位一体,有利于三者的结合与交融。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发挥要求加强各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院系之间、高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高校可针对自身的优势、条件和需求,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避免盲目投入和重复开发。
参考文献:
[1]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2]赵长禄.面向知识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J].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8,(4):14-15.
[3]蒋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筑上海高校知识创新的新平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3,30(11):208-211.
[4]王青耀.关于我国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与组织重构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9):163-165.
[5]孟详华.略论高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86-91.
[6]谢焕忠.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28-2.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创新概念是在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首次提出。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分为五类:(1)生产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获得一种新资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显然,在熊彼特那里,创新不仅包括发明或创意,而且包含创造全新资源配置方法的系统过程。我国高校是创新型人才汇集高地;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竞争力稳定增强,为全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不仅要出创新性科研成果,而且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骨干人才。
一、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职务聘任制存在误区
许多高校老师为了职称、奖励、待遇进行研究、发表论文,犹如“脉冲”现象,在某个时间内出现突发性增长,一旦评上,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几年都没有任何科研成果。
这样,在实际上通过职务聘任刺激教师的创新精神的目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回避风险
尽管我们老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具体到每个项目、每个专家,成功却变成了唯一的选择。失败成了科技项目发布者和承担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于是乎,回避风险成为许多人立项中自觉不自觉的原则之一,只要是国外没做过的,少有项目申请者去做,即使这样做了,项目评审者也往往不相信。这导致模仿、跟踪之风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主流。长此以往,自信心越来越弱,创新型成果越来越少。关键在于这种做法是失去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立项之目的。
(三)近亲繁殖
国内不少大学普遍存在留自己学生的习惯,教授、博导将自己门生留下来作助手,逐渐成长为新的教授、博导,如此延续,同一师门的徒子徒孙济济一堂。这种作法利于在一个单位里形成稳定的学术传统与风格,但也制约了不同学派的交叉,有时甚至形成“武大郎开店”,一代不如一代。
二、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网络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以围绕重大科技问题组成的若干科学研究单元和面向全校的公共支撑平台为基本组织结构,以院系为依托,根据研究性质分类、引导,采用实体、半实体和虚体等组建形式。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不能只注意到与教学体系的适应, 而忽视了经济、科技、社会等因素[2]。
(一)以重点学科为突破口构筑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所谓重点学科建设,是指在现有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一部分财力、物力和人力,对高校中的一些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扶持,使其上水平、出人才、出成果,并向相关学科辐射,提高高校集体实力,进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系统工程[3]。重点学科建设能形成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使高校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加强科技源头建设,积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基础理论研究大大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提高科技制高点和培育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闭幕式的讲话中说的那样:“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来进行学校的建设工作,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实际上是一回事,是分不开的。”重点学科建设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一体,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因此重点学科建设是构筑高校知识创新平台的关键和突破口。
要充分认识重点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龙头、核心地位,要充分认识长期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估;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结合评估结果,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保证学科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技术,也不意味着什么都要自己从头研究,应该是有效地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在现阶段,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在自主创新方面,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是这样理解的:第一,自主创新的“自主”是第一位的,企业要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自主创新不排除开放、引进任何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关键是能否为己所用。“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在全球化条件下创新,高校应当整合国内外所有资源为我所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以人为本,创新高校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高校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内因和关键。人是高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高校管理的动力,与各种制度规范相比,人是高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高校管理应体现人文精神,实行人本激励。既以人为本,把人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高校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都能够独立自主地工作和生活,主动积极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以人为本是东方管理思想的精髓,是科技文化发展和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客观要求,是一种现代科学管理精神的体现。要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把以人为本当作一种管理的哲学和观念。
(四)不拘一格用人,用人多样化
面向全国招聘具有特长、特别能力和业绩的人,从企业和工厂招聘有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的经理、工程师到学校作全职和非全职教师,不少大学是有相当数量的经理、商人、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在为学生上课或参与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发挥了非常好的教学、科研作用,也为师生的社会服务和实习、实践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大学生与社会、工厂、企业的联系。我们的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学生中来,在教师专业、民族和学缘的多样化、多元性上作的比较差,尤其在非全职人员利用上更差,在教学、科研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上也明显不多;大学要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须不拘一格用人。
三、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的关联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各创新主体之间,创新要素之间及子平台都是相互关联的。高校可见创新平台功能的发挥受各种关联机制的影响。具体说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关联机制包括市场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
(一)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塑造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创新主体。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各创新主体才会具有技术创新和结网的内在动力,进而才会自觉按照创新平台的要求,对自身行为加以完善,以便更好的参与系统的运转。
对于高校而言,当高校科技创新市场机制不完善时,由于缺乏对科学与技术进步进行价值表征的价格信号,因此科研经费由政府直接划拨,这导致高校技术创新乏力。而在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下,高校的发展必须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并积极走产业化的道路,即更多地与高技术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产生高校创新的动力。就会自觉按照创新网络的要求改善自身组织的一些行为,逐渐发育成适应网络环境的创新主体。
(二)产学研机制
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运行是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调节下进行的。高校是产学研三位一体,有利于三者的结合与交融。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发挥要求加强各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院系之间、高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高校可针对自身的优势、条件和需求,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避免盲目投入和重复开发。
参考文献:
[1]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2]赵长禄.面向知识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J].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8,(4):14-15.
[3]蒋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筑上海高校知识创新的新平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3,30(11):208-211.
[4]王青耀.关于我国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与组织重构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9):163-165.
[5]孟详华.略论高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86-91.
[6]谢焕忠.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