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c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陶艺教学以心旷神怡的动手体验成了我们追求的一抹和煦的阳光,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引领着孩子们愉快地感受着,幸福地享受着,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陶艺课的萌芽
  
  1.组建兴趣小组
  说起刚刚起步的陶艺小组,在没有先例的教学活动中,既没有陶艺知识经验的指引,也没有大师所要求的艺术规则。教师靠的只是一种原始的热爱,学生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经过一个学期与泥的接触,学生熟悉了泥性,开始出现一种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會引起他们的注意,学生已经不满足刚开始的那种临摹式的“创作”,在制作简单造型的过程中渐渐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学生可用两只手有意识地对陶土进行揉、搓、卷、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在生活的启迪和诱导下,在老师精心辅导下,一尊尊质朴的陶艺品,从孩子们的小手中诞生。
  
  2.成果汇报
  积累了一定的作品,2003年在儿童节来临之际,陶艺兴趣小组向全校师生汇报成果。举办了“秀珠小学首届陶艺展”。与会的领导、家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这样说:
  “一块泥巴、一把泥塑刀给了孩子广阔的空间,发展了孩子的个性,开拓了它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我们不能不被那种超越年龄、民族和文化的特殊语言所打动。”
  “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主人。愿他们从小在感受美、创造美的氛围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正是此次活动在学校影响了更多的学生及家长——兴趣小组的陶艺已经不能够满足更多的学生。
  
  二、开设陶艺亲子课
  
  为了让陶艺课尽快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决定先开设“亲子陶艺课”,通过这个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前的实践经验积累。
  这是他们“陶艺亲子课”教学中的一则陶艺记事:
  上次让大家制作向日葵。在我想像中,向日葵的形象为一般小朋友喜爱,并且是泥板制作,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可是课后学生以及家长反馈的意见中还是有许多备课意料之外的事:
  家长有的说时间太短了,让孩子从简单的做起;还有让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是希望孩子自己动手,逐渐培养独立自主的好习惯;有些家长提议介绍一些相关的陶艺方面的资料如书本或电子图书、网站等。这些建议宝贵极了,这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有了继续改进的方向。
  当然好多家长也说了许多陶艺课的优点,比如:
  “孩子亲自动手,发挥想象,大人也收获不少,从中得到了不少乐趣。”
  “带着孩子来玩,感到很开心,玩中学到了陶艺,玩中交流感情,玩中得到了提高,易于动手动脑,共同进步。”
  “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开发智力,有机会和父母进行密切沟通。”
  “带着孩子来玩,感到很开心,玩中学到了陶艺制作的方法,玩中交流了感情,玩中开发了智力,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还有机会和孩子进行密切沟通,真是一举多得。”
  ……
  经过“陶艺亲子课”的实验。我们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比以往更加多了。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喜爱,也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宣传。
  
  三、开陶艺课,让陶艺走进课堂
  
  为了让陶艺真正走进课堂。我们针对不同的年级,制定并实施了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有创造性地学习。在低年级,让学生动手捏制一些随意性的东西,鼓励学生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在中年级,让学生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成型方法,初步掌握泥土粘接与盘条共用的造型;在高年级,让学生练习陶艺制作成型方法,感受陶文化,综合运用各种技法,尝试制作大体积作品;引入釉料装饰、烧制等知识;欣赏精致的古典陶艺,感受优秀的现代陶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感知能力。
  秀珠小学将陶艺课列入学生课程表,1—6年级隔周上一节正式的陶艺课,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课堂上,同学们兴致很高。在《陶艺里的声音》一课中,他们以陶艺为载体,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我心目中的商贸城》一课中。通过陶艺学习,培养学生的专注吃苦、团结协作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一件件各有特色的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有的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的造型独特,别具匠心;有的艺术抽象。很有创意……学生体验到了双手创作的乐趣。陶艺教学成为秀珠小学的一项特色课程。
  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陶艺课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
  “现在的陶艺课由以前的单一美术课堂上的老师讲讲、学生画画变成了让我们动手捏捏、摸摸、做做,不仅让我们有了一种成就感,而且让我们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的乐趣。”
  作为秀珠小学的校本课程,陶艺教学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协调发展,它开辟了秀珠小学教育教学的新天地。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智慧创新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必将开花结果,馨香满校园!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天面对的是繁杂的事务、一群天真可爱的学生。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深切体会了到“班级管理要讲究艺术”。下面谈谈自己在班级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管理勿少“人文化”    1.用真心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困难生,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
三花石中心校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城以东,石泉水库西端的汉江之滨。汉水茫茫阻断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这里通往县城每天只有一趟班车,需绕道乘船(渡汉江)颠簸3个多小时后才能到达。因此,偏僻的山区学校在常人看来并不起眼。然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学校连续10年六年级素质教育水平检测合格率在全县23个乡镇中心校名列前茅。一所山区小学教学质量为啥这样高?  一、强化质量意识,着力优化教师队伍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为此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本人认为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与学的交融中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理念。下面以“可能性”一课教学为例,谈些体会。  导入:“同学们,你们去逛过商场、买过东西吗?你发现商场经常搞哪些活动?
一、回避引导,一帆风顺    案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师:大家通过36×30=1080和36×30×2=1080×2这组式子产生了猜想(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怎样知道这个规律对不对呢?  生(齐答):验证。  师:好!请每个小组四人合作进行举例子验证。  生1:我们组举的例子是25×32=800,让25不变,32乘5,我们发现结果就是800乘5。  生2:我们组举的例
教研组是教师合作从事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组织,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资素质和教育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组如何借助“多人同课循环”这一教学型教研,激发教师参研热情,使教研活动变“虚”为“实”、变“松散”为“紧凑”,达到有效教研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同课循环——聚集体智慧    “多人同课循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课例研究实践模式中
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潜力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加)”的数学课,笔者以此为
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写评语时往往只注重篇章结构、语言文字,而疏忽了评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方面要富含能激发学生开拓思路、修改作文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力求做到笔蕴真情、以诚感人,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德育功能。我的做法是:  一、娓娓结语,道出无限真情  作文是进行情感交流的好形式。小学生天真、单纯,他们在文中常常会真实流露各种情绪,如对
设计理念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编剧和导演,自己首先必须喜欢他所编导的内容。教师找到了感觉,喜欢这篇课文,才能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也喜欢这篇课文。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
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纵即逝。但你若高明地运用即时评价语言,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一、延伸评价——为学习推波助澜    【案例1】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杨老师在自己班开展了“争做词语小博士”的活动。同学们为了获得此荣誉,纷纷活动起来,向家长请教,查阅资料,看课外书
每接手一届学生,学期之初我都要例行两次“习作水平大检阅”。上学年,我发现班上一名叫小李的学生,作文写得很不好:习作是一段式的,通常是200个字左右,多数情况下都读不懂他想表达的意思……已经上六年级了,居然写出这样的习作,实在让人头疼。从教过他的语文老师那里,我了解到:小李的确是一个不会写作文的孩子。每次作文交上来,总是让老师犯难:改嘛,非得全篇“大动手术”;不改,可真的读不懂他在说什么。这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