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方式的喜剧性。狄更斯运用幽默、夸张的喜剧手法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人情冷暖,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辛酸的泪花。本文就其带有浪漫喜剧气息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匹克威客外传》 现实主义 乐观主义 讽刺 喜剧性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在英国文学史中,恐怕很难再列出第二个像他那样的小说家,青年时代踏上文坛便一帆风顺,既是时代的幸运儿,又是人才辈出的维多利亚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大作家。183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使他一举成名。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反映了英国19世纪初期社会的真实面貌,塑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物形象,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成为他作品的主要刻画对象。在这部小说里,狄更斯说明生活中有善也有恶,用柔和的笔触与喜剧的手法赞美英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现实困难面前所流露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巧妙的讽刺。
一、现实主义的杰作
《匹克威克外传》首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这类文学以冷静地认识现实、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为宗旨,对社会现实的黑暗和罪恶进行揭露。小说以匹克威克先生与流氓骗子金格尔的矛盾冲突作为情节主线,以金格尔的改邪归正为象征,表达了“善良终于战胜邪恶”的思想主题,同时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当权人物罪恶的灵魂和堕落的生活。《匹克威克外传》对资本主义法制进行了强有力的控诉,又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压迫、被损害的弱小者和普通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他笔下人物个性鲜明,幽默讽刺引人入胜,情节生动曲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以《匹克威克外传》为基石,最终成为一个民族与时代的象征。
小说中匹克威克是一个独身的老绅士,匹克威克通讯社的创办人,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他决定带着三个同事到远离伦敦的地方去游历。小说描写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物,共同构成了一幅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轴画卷。作者从各方面刻画的人物主要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和政客,还有军官、牧师、律师、旅店主人、太太、小姐,以及底层社会的各色人等;活动地点从客店、公寓、地主山庄到法庭、监狱。小说客观地再现了当时英国的法官、议员、律师等上层人物的自私自利、贪污腐化、虚伪狡猾、横行霸道和尔虞我诈;对司法制度、监狱等予以抨击;同时也真实地描述了广大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民的悲惨生活,体现了所谓“古老、可爱的英格兰”的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无数阴暗面。律师道孙和福格为了得到一笔诉讼费,唆使巴德尔太太诬告匹克威克;伦敦的一个律师,因为委托人答应付给数目巨大的费用,竟然很坦然地答应“运用法律的机械,凡是智慧所能涉及和欺诈所能执行的一切阴谋,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法律的公开压迫,加上最机敏的执行法律业务的人们的一切伎俩”,使一个完全可以还清自己债务的人“痛苦而缓慢地死亡;毁掉他,夺过他的田地和动产,把他赶出房屋和家庭,叫他老年沦为乞丐,叫他死在一个平凡的监狱里”。法律的虚伪,官吏的压榨,使贫民饱受摧残。在贫民集中营——负债人监狱里,老人、妇女和儿童被饥饿折磨得“脸色灰白、皮包骨头”,不得不强撑着瘦弱的身躯站在大铁笼里,向来往的人乞讨。
资本主义的腐朽不止在于上层对下层的剥削,还体现在上层社会的相互倾轧,其中最经典的应属支配伊顿斯威尔的两党——“蓝党”和“浅黄党”之间的激烈斗争:匹克威克先生来到小镇,两派选举人正在演讲,到处是狂热选民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歇斯底里的吼叫。演讲人的演讲变成一场对骂,由对骂演变成了一场殴打。最后镇长下令镇压,草草宣布选举结果,这场闹剧才算收场。这一切“都是按照最君子风度和最使人悦意的标准行事的”,充分体现了“独立性、更开明、更有公益心、更思想高尚、更大公无私”,一边是中选者的得意洋洋,一边是受愚弄、受伤害的平民百姓付出惨重代价。这是整个资本主义民主选举的缩影,是“公平公正”的自由竞选的真实写照。狄更斯用他幽默讽刺的笔法对此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讽刺,作者用反语、比喻和夸张等手法把这场竞选中的荒唐、丑恶、卑鄙、可耻暴露无遗。
这些对资本主义生活的揭露,充分显示了《匹克威克外传》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19世纪初期英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各色人等,描绘了受尽苦难的下层人民,还用大量的篇幅抨击了资本主义的法律、司法制度、监狱等上层建筑。正如萨克雷所说,《匹克威克外传》比起某些堂而皇之的或纪实的史书更能帮助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状况和习俗。
二、充满乐观主义幻想的喜剧性描述
《匹克威克外传》也是一部具有乐观主义幻想的喜剧式小说。作者善于用“误会法”、“漫画法”、“反语法”、“比喻法”、“夸张法”等多种方法来安排情节,即使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里泛滥的霸道、贪婪、虚伪等丑恶行径时,也同样蒙上了一层喜剧色彩,使整个小说十分吸引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用戏虐的笔调描述沉重的话题,让读者在笑声中慢慢体味人生背后的辛酸。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态度来描绘现实生活,它所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充满尖锐矛盾的冷酷社会,而且是一个带有田园生活色彩的貌似和谐生活的环境,这是作者对古老而快活的英格兰反对中世纪宗法社会的理想化表现。狄更斯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只有24岁,青春的热情使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那种抑制不住的欢快情绪和向上的精神流露在整部作品中。狄更斯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面,但总的来说,全书充满狄更斯特有的幽默,洋溢着一种积极和乐观的精神。正因为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的存在,整部小说才体现出其特有喜剧性色彩。
主人公匹克威克先生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者。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天真、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他是仁慈和博爱的化身,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一致这么认为。但匹克威克又不是单纯的慈善主义者,他还疾恶如仇。匹克威克之所以成为狄更斯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就在于他的可笑,他身上的种种不协调引出无究无尽的笑料。他全然不通人情世故,因而闹出许多笑话。他刚出门旅行,就向车夫问东问西,还拿笔记本记下来,结果被车夫当成密探,下车付了钱后,车夫揪住他就要打。还有一次,他放弃自己的旅行计划,去追赶骗子金格尔,结果自己被金格尔骗到一座女子学校,闹了大笑话,淋了雨,风湿痛复发不说,还被一群住宿的女学生当作歹徒在壁柜关了一夜。这个插曲特别集中地表现了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因为只有像他那么天真的人才会上金格尔的当,也只有像他那么善良的人才会去追赶骗子,以免他危害更多的人。小说高潮时的匹克威克赖婚更富有戏剧性:匹克威克要雇青年山姆当贴身仆人,便对房东巴德尔太太说,这个家就要增添一名男性成员了,巴德尔太太今后就有人做伴啦,等等,结果被这位寡妇误认为是求婚,她竟快活得当场晕倒在匹克威克的怀抱里,又刚好被匹克威克的三位朋友撞见,这就造成老先生有口难辩的滑稽场面。在法庭上这三位朋友出庭作证反帮了倒忙,匹克威克竟被判破坏婚约罪入狱。一连串的情势就这样不凑巧,或者说被太凑巧地撮合起来,故意跟匹克威克过不去。事实上匹克威克的游历可以说是由匹克威克先生一系列的窘困串起来的:被车夫抓住就打;被伊顿斯威尔选民围攻;亲自驾车时翻车;滑冰掉到冰窟窿里;被锁在女子学校的壁柜里;半夜闯进老小姐的卧室;热心肠却缺心眼,专办傻事,到头来总是自己吃亏。正因如此,他更惹人喜爱,正像我们喜欢那种心眼好、心眼少的伙伴,对于太精明的人总要存几分戒心一样。我们始而笑他,最后爱他,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关于诉讼案和监狱部分,也同样极富喜剧性。匹克威克莫名其妙地被控为破坏婚约,他不肯出赔偿费,便自动来坐牢。他一踏进铁门,就被看守们团团围住,死盯着看,好像准备为他画像。原来,他们是在那里记下匹克威克的相貌特征,他们正是用这种方法防止在押者逃跑的。这些所谓充满乐观主义幻想的描述,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罪恶和黑暗的巧妙讽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读者在轻松欢笑的过程中体味其中深意。
三、人物塑造方面的喜剧手法
在塑造人物上,有些评论家认为狄更斯不擅长人物塑造,其作品中的人物是扁平的和静止的。的确,狄更斯刻画人物不是从心理上,而多半是从人物的行为、言语等方面着手;而且,其作品中的正反面人物泾渭分明,正面人物往往是善良和正直的化身,不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正面人物还有相反的另一面。其实,狄更斯与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方面各有千秋,狄更斯塑造人物的主要特点是漫画式的夸张手法,他往往表现人物外貌特征,或者用人物的习惯用语和习惯性动作来突出这个人物形象,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出现了上自王子,中至贵族、商人、学者、贵夫人,下至囚徒等许多人物。狄更斯不在意人物的整体形象,而仅仅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把这一方面特点尽量夸张开去,使得人物形象异常鲜明、生动,产生了明显的喜剧效果,比如特普曼、史拿格拉斯、文克尔三位先生,关于他们的出身、容貌、身高、职业、婚姻状况等情况,小说都没有介绍,而只突出了他们各自一点:特普曼先生非常多情,他总是控制不住对女士的爱意;史拿格拉斯先生多愁善感,他具有诗人的气质,尽管一首诗也未曾写出来过;文克尔先生自诩为运动健将和游猎高手,却无能又胆小怕事。另外,狄更斯在小说中还突出了维勒的机智、幽默,巴德尔太太的矫情,等等。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主要特征,如幽默、夸张、巧合和戏剧化等都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充分呈现,这一切又在喜剧风格中得到完美的统一,真正做到既逼真,又诙谐。
四、结语
喜剧手法与现实主义并不相悖,狄更斯在嬉笑怒骂与夸张搞笑之中,透视着社会的黑暗。《匹克威克外传》作为狄更斯青年时代的一部作品,其中渗透着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想主义态度,因而表现出乐观主义的激情。他笔下的人物生活在一个快乐、单纯、令人悠然神往的世界之中:在这里,人性都是善良的,恶行受到鞭挞,好人战胜坏人,可这一切又像虚无缥缈的雾,掩盖不住现实生活的灰色建筑。作品对英国的议会制度、法律、司法和监狱等黑暗面充满乐观主义的喜剧性描写,让读者读时有笑声,读后是心酸。这正是狄更斯的高明之处。《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天才的第一次真正显露,他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充满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对现实重大问题的关注、对人道主义理想的热烈追求等,几乎都在这部小说中绽放出艺术的光彩。狄更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谐谑之美,把一切可笑的人物、事物都串进他的艺术构思中,使得现实性和喜剧性都在《匹克威克外传》中爆发出艺术的光芒。可以说,《匹克威克外传》是打开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整个的狄更斯。
参考文献:
[1][英]狄更斯著.蒋天佐译.匹克威克外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英]狄更斯著.刘凯芳译.匹克威克外传.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李元.解读《匹克威克外传》.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4]王化学.西方文学经典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匹克威客外传》 现实主义 乐观主义 讽刺 喜剧性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在英国文学史中,恐怕很难再列出第二个像他那样的小说家,青年时代踏上文坛便一帆风顺,既是时代的幸运儿,又是人才辈出的维多利亚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大作家。183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使他一举成名。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反映了英国19世纪初期社会的真实面貌,塑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物形象,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成为他作品的主要刻画对象。在这部小说里,狄更斯说明生活中有善也有恶,用柔和的笔触与喜剧的手法赞美英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现实困难面前所流露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巧妙的讽刺。
一、现实主义的杰作
《匹克威克外传》首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这类文学以冷静地认识现实、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为宗旨,对社会现实的黑暗和罪恶进行揭露。小说以匹克威克先生与流氓骗子金格尔的矛盾冲突作为情节主线,以金格尔的改邪归正为象征,表达了“善良终于战胜邪恶”的思想主题,同时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当权人物罪恶的灵魂和堕落的生活。《匹克威克外传》对资本主义法制进行了强有力的控诉,又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压迫、被损害的弱小者和普通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他笔下人物个性鲜明,幽默讽刺引人入胜,情节生动曲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以《匹克威克外传》为基石,最终成为一个民族与时代的象征。
小说中匹克威克是一个独身的老绅士,匹克威克通讯社的创办人,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他决定带着三个同事到远离伦敦的地方去游历。小说描写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物,共同构成了一幅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轴画卷。作者从各方面刻画的人物主要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和政客,还有军官、牧师、律师、旅店主人、太太、小姐,以及底层社会的各色人等;活动地点从客店、公寓、地主山庄到法庭、监狱。小说客观地再现了当时英国的法官、议员、律师等上层人物的自私自利、贪污腐化、虚伪狡猾、横行霸道和尔虞我诈;对司法制度、监狱等予以抨击;同时也真实地描述了广大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民的悲惨生活,体现了所谓“古老、可爱的英格兰”的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无数阴暗面。律师道孙和福格为了得到一笔诉讼费,唆使巴德尔太太诬告匹克威克;伦敦的一个律师,因为委托人答应付给数目巨大的费用,竟然很坦然地答应“运用法律的机械,凡是智慧所能涉及和欺诈所能执行的一切阴谋,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法律的公开压迫,加上最机敏的执行法律业务的人们的一切伎俩”,使一个完全可以还清自己债务的人“痛苦而缓慢地死亡;毁掉他,夺过他的田地和动产,把他赶出房屋和家庭,叫他老年沦为乞丐,叫他死在一个平凡的监狱里”。法律的虚伪,官吏的压榨,使贫民饱受摧残。在贫民集中营——负债人监狱里,老人、妇女和儿童被饥饿折磨得“脸色灰白、皮包骨头”,不得不强撑着瘦弱的身躯站在大铁笼里,向来往的人乞讨。
资本主义的腐朽不止在于上层对下层的剥削,还体现在上层社会的相互倾轧,其中最经典的应属支配伊顿斯威尔的两党——“蓝党”和“浅黄党”之间的激烈斗争:匹克威克先生来到小镇,两派选举人正在演讲,到处是狂热选民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歇斯底里的吼叫。演讲人的演讲变成一场对骂,由对骂演变成了一场殴打。最后镇长下令镇压,草草宣布选举结果,这场闹剧才算收场。这一切“都是按照最君子风度和最使人悦意的标准行事的”,充分体现了“独立性、更开明、更有公益心、更思想高尚、更大公无私”,一边是中选者的得意洋洋,一边是受愚弄、受伤害的平民百姓付出惨重代价。这是整个资本主义民主选举的缩影,是“公平公正”的自由竞选的真实写照。狄更斯用他幽默讽刺的笔法对此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讽刺,作者用反语、比喻和夸张等手法把这场竞选中的荒唐、丑恶、卑鄙、可耻暴露无遗。
这些对资本主义生活的揭露,充分显示了《匹克威克外传》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19世纪初期英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各色人等,描绘了受尽苦难的下层人民,还用大量的篇幅抨击了资本主义的法律、司法制度、监狱等上层建筑。正如萨克雷所说,《匹克威克外传》比起某些堂而皇之的或纪实的史书更能帮助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状况和习俗。
二、充满乐观主义幻想的喜剧性描述
《匹克威克外传》也是一部具有乐观主义幻想的喜剧式小说。作者善于用“误会法”、“漫画法”、“反语法”、“比喻法”、“夸张法”等多种方法来安排情节,即使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里泛滥的霸道、贪婪、虚伪等丑恶行径时,也同样蒙上了一层喜剧色彩,使整个小说十分吸引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用戏虐的笔调描述沉重的话题,让读者在笑声中慢慢体味人生背后的辛酸。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态度来描绘现实生活,它所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充满尖锐矛盾的冷酷社会,而且是一个带有田园生活色彩的貌似和谐生活的环境,这是作者对古老而快活的英格兰反对中世纪宗法社会的理想化表现。狄更斯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只有24岁,青春的热情使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那种抑制不住的欢快情绪和向上的精神流露在整部作品中。狄更斯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面,但总的来说,全书充满狄更斯特有的幽默,洋溢着一种积极和乐观的精神。正因为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的存在,整部小说才体现出其特有喜剧性色彩。
主人公匹克威克先生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者。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天真、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他是仁慈和博爱的化身,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一致这么认为。但匹克威克又不是单纯的慈善主义者,他还疾恶如仇。匹克威克之所以成为狄更斯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就在于他的可笑,他身上的种种不协调引出无究无尽的笑料。他全然不通人情世故,因而闹出许多笑话。他刚出门旅行,就向车夫问东问西,还拿笔记本记下来,结果被车夫当成密探,下车付了钱后,车夫揪住他就要打。还有一次,他放弃自己的旅行计划,去追赶骗子金格尔,结果自己被金格尔骗到一座女子学校,闹了大笑话,淋了雨,风湿痛复发不说,还被一群住宿的女学生当作歹徒在壁柜关了一夜。这个插曲特别集中地表现了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因为只有像他那么天真的人才会上金格尔的当,也只有像他那么善良的人才会去追赶骗子,以免他危害更多的人。小说高潮时的匹克威克赖婚更富有戏剧性:匹克威克要雇青年山姆当贴身仆人,便对房东巴德尔太太说,这个家就要增添一名男性成员了,巴德尔太太今后就有人做伴啦,等等,结果被这位寡妇误认为是求婚,她竟快活得当场晕倒在匹克威克的怀抱里,又刚好被匹克威克的三位朋友撞见,这就造成老先生有口难辩的滑稽场面。在法庭上这三位朋友出庭作证反帮了倒忙,匹克威克竟被判破坏婚约罪入狱。一连串的情势就这样不凑巧,或者说被太凑巧地撮合起来,故意跟匹克威克过不去。事实上匹克威克的游历可以说是由匹克威克先生一系列的窘困串起来的:被车夫抓住就打;被伊顿斯威尔选民围攻;亲自驾车时翻车;滑冰掉到冰窟窿里;被锁在女子学校的壁柜里;半夜闯进老小姐的卧室;热心肠却缺心眼,专办傻事,到头来总是自己吃亏。正因如此,他更惹人喜爱,正像我们喜欢那种心眼好、心眼少的伙伴,对于太精明的人总要存几分戒心一样。我们始而笑他,最后爱他,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关于诉讼案和监狱部分,也同样极富喜剧性。匹克威克莫名其妙地被控为破坏婚约,他不肯出赔偿费,便自动来坐牢。他一踏进铁门,就被看守们团团围住,死盯着看,好像准备为他画像。原来,他们是在那里记下匹克威克的相貌特征,他们正是用这种方法防止在押者逃跑的。这些所谓充满乐观主义幻想的描述,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罪恶和黑暗的巧妙讽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读者在轻松欢笑的过程中体味其中深意。
三、人物塑造方面的喜剧手法
在塑造人物上,有些评论家认为狄更斯不擅长人物塑造,其作品中的人物是扁平的和静止的。的确,狄更斯刻画人物不是从心理上,而多半是从人物的行为、言语等方面着手;而且,其作品中的正反面人物泾渭分明,正面人物往往是善良和正直的化身,不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正面人物还有相反的另一面。其实,狄更斯与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方面各有千秋,狄更斯塑造人物的主要特点是漫画式的夸张手法,他往往表现人物外貌特征,或者用人物的习惯用语和习惯性动作来突出这个人物形象,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出现了上自王子,中至贵族、商人、学者、贵夫人,下至囚徒等许多人物。狄更斯不在意人物的整体形象,而仅仅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把这一方面特点尽量夸张开去,使得人物形象异常鲜明、生动,产生了明显的喜剧效果,比如特普曼、史拿格拉斯、文克尔三位先生,关于他们的出身、容貌、身高、职业、婚姻状况等情况,小说都没有介绍,而只突出了他们各自一点:特普曼先生非常多情,他总是控制不住对女士的爱意;史拿格拉斯先生多愁善感,他具有诗人的气质,尽管一首诗也未曾写出来过;文克尔先生自诩为运动健将和游猎高手,却无能又胆小怕事。另外,狄更斯在小说中还突出了维勒的机智、幽默,巴德尔太太的矫情,等等。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主要特征,如幽默、夸张、巧合和戏剧化等都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充分呈现,这一切又在喜剧风格中得到完美的统一,真正做到既逼真,又诙谐。
四、结语
喜剧手法与现实主义并不相悖,狄更斯在嬉笑怒骂与夸张搞笑之中,透视着社会的黑暗。《匹克威克外传》作为狄更斯青年时代的一部作品,其中渗透着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想主义态度,因而表现出乐观主义的激情。他笔下的人物生活在一个快乐、单纯、令人悠然神往的世界之中:在这里,人性都是善良的,恶行受到鞭挞,好人战胜坏人,可这一切又像虚无缥缈的雾,掩盖不住现实生活的灰色建筑。作品对英国的议会制度、法律、司法和监狱等黑暗面充满乐观主义的喜剧性描写,让读者读时有笑声,读后是心酸。这正是狄更斯的高明之处。《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天才的第一次真正显露,他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充满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对现实重大问题的关注、对人道主义理想的热烈追求等,几乎都在这部小说中绽放出艺术的光彩。狄更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谐谑之美,把一切可笑的人物、事物都串进他的艺术构思中,使得现实性和喜剧性都在《匹克威克外传》中爆发出艺术的光芒。可以说,《匹克威克外传》是打开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整个的狄更斯。
参考文献:
[1][英]狄更斯著.蒋天佐译.匹克威克外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英]狄更斯著.刘凯芳译.匹克威克外传.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李元.解读《匹克威克外传》.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4]王化学.西方文学经典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