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待进生的辅导是当代教育的敏感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掘待进生的成因,用关心爱护,消除障碍;深入了解,对症下药;捕捉亮点,正面教育;方法正确,时机恰当;家校结合,适时帮助;善抓反复,确保转化的方法进行辅导,让每一朵花都灿烂。
关键词:待进生;关心爱护;障碍;亮点;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前辈为我们留下教育的脚印,可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为了待进生而头疼。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实在一个班级里总会存在待进生,如果全部学生都非常优秀,那是不正常的。待进生是教育的时代产物,他们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被称为待进生。待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概括来讲主要是孩子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
首先,青少年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但这时候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认知水平低,情感容易波动,意志比较薄弱,人格尚未形成,易受环境影响。同时他们还可能缺少学习兴趣等原因,所以成为待进生。
其次,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性格以及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顺畅的情感沟通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相反,破碎的家庭、冷漠的感情、简单粗暴或过于溺爱的不当教育方式、粗鲁庸俗的恶习、父母对财富地位的迷恋追求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进而产生对生活学习的淡漠,久而久之产生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最后沦为待进生。
再次,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待进生冷眼相待,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待进生便滋生自暴的心理。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优秀生呵护有加,对待进生置之不理,致使待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最后,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使部分学生受到粗言烂语、网络、方言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待进生的形成既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他们教育转化工作复杂艰巨。
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中学生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善于拨开学生眼中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以下是我归纳的几种方法:
一、关心爱护,消除障碍。
根据待进生的形成原因,要做好待进生的转化工作,关心和爱护待进生,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是最首要的前提条件。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待进生是帮助待进生的感情基础。我们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尊重和维护待进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回到集体中来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消除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转变成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她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被同学称为傻姑。每天回来不是睡觉就是到处逛,一直都被忽视。对这样的学生,很多人都放弃了她。我通过与她交谈,知道她在家里很勤劳,所有的家务都包了,但父母却不疼她。为此我每天回校后,第一时间找她聊天,了解她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她与我聊得越来越多话题了,上课也不睡觉了。之后,我发动班干部与她一起玩,一起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习,教她学习的方法,慢慢地,她喜欢上了学习,办公室里经常见到她问老师的情景。到了期末考试,考试也及格了。
二、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待进生,需要对他们深入了解,不仅要了解其自身原因还要了解家庭和社会影响;不仅了解生理原因,还要了解心理特征;不仅要了解其表面现象,还要掌握“庐山真面目”。根据不同情况,多想办法,只要坚持因人制宜的原则,就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很多教师有这样的经验,有部分学生教来教去,甚至联系了家长,但他们就是不变。我任教的班有一名学生令所有科任老师都头疼,对老师的话总是“水过鸭背”,一句也听不进耳。开始,我主动找他谈,而他却总是避开。为此,我通过其他同学和他的父母及他村里的人,终于了解到原来他早有外出打工的念头,而父母却反对,一定要他读高中,他觉得父母和老师不理解他,所以他就以这样的方式来逼父母让自己外出打工。找出了原因,就可以下药了。于是我从他的兴趣入手,跟他谈社会打工的实例,谈社会上的种种弊端,谈打工的利弊重要,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让他回到了学习的行列中。
三、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做好待进生的转化工作。待进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教师要敏锐的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虽不稳定,但也要倍加爱护和扶植,促其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同时,我们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诚恳而热情的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一味姑息迁就。但对待进生的批评一定要注意准确性和启发性,注意语气、声调、分寸、场合,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切忌感情冲动,简单粗暴,随意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曾有一名学生,非常爱好画画,不管上什么课,她就是画画。可是很多教师对她毫无办法,渐渐她变得厌恶学习,经常不上学,待家里画画。对此,我到她家里开导,肯定她在画画的兴趣,跟她谈画画的要点,怎样利用自己的长处。终于,她愿意回校了。在班里,我经常要她参与出版报,并表扬她。慢慢地,她在班级里越来越活跃,学习也越来越好了。
四、方法正确,时机恰当。 对待待进生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能压服。必须立足于疏导,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悔恨、自我控制,使其从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针对不同类型的待进生和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待进生提出的目标要适当,使之做到“跳一跳就能把桃子摘下来”,力求结合每个待进生的实际。另外,还要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取得教育转化的最佳效果。我班有一名学生,脏话总不离口。对此,我总是留意场合,用一句话,一个眼神提醒他,还让他的好友不断提醒,让他常说普通话。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也克服了这个不良的习惯。
五、家校结合,适时帮助。
在转化待进生的工作中,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将会取得更佳的效果。所以,适时的家访,不仅可以了解家庭情况,还能听取家长的一些想法,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法。在我工作的学校,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待进生也很多。对此要经常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更多的关心孩子的思想情感,多与孩子交流,使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加强自己的自控。老师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衣食住,关心他们的情绪,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他们。在班集体中,要根据待进生的学习、纪律、思想的不同情况,适当的编排他们的座位,给予特殊的照顾。甚至可以安排优秀生一对一的帮助,逐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促使待进生的转化。老师要经常找他们谈话,了解其情况,个别进行辅导和帮助。教师还可以根据待进生的不同情况,让他们适时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荣誉感。
六、善抓反复,确保转化。
在教育待进生的过程中,会遇到他们经常动摇,反复的现象,这是符合认识规律和思想发展规律的。因此,待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反复抓、抓反复,更要有一个耐心、细致的心理准备。切不可放弃教育,更不可泼冷水。在我任教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只喜欢打篮球,不喜欢学习,根据他的长处,让他参加运动会,他非常努力地训练,课堂上也认真了很多。可是运动会结束后,原来的毛病又冒出来了。很教师都认为他烂泥扶不上壁,没救了。我只有不断地跟他谈话,放学后跟他一起打篮球,跟他谈篮球的相关知识,他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谈待人处事的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回到了班级里,而且还做了纪律监督员。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待进生时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是人类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因此,让我们牢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待进生要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沟通,少一点隔阂;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挥动前进的翅膀,追求人生的目标,绽放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新课程改革标准》
《广东教育》
《成功(教育)》2011年第4期
关键词:待进生;关心爱护;障碍;亮点;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前辈为我们留下教育的脚印,可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为了待进生而头疼。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实在一个班级里总会存在待进生,如果全部学生都非常优秀,那是不正常的。待进生是教育的时代产物,他们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被称为待进生。待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概括来讲主要是孩子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
首先,青少年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但这时候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认知水平低,情感容易波动,意志比较薄弱,人格尚未形成,易受环境影响。同时他们还可能缺少学习兴趣等原因,所以成为待进生。
其次,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性格以及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顺畅的情感沟通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相反,破碎的家庭、冷漠的感情、简单粗暴或过于溺爱的不当教育方式、粗鲁庸俗的恶习、父母对财富地位的迷恋追求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进而产生对生活学习的淡漠,久而久之产生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最后沦为待进生。
再次,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待进生冷眼相待,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待进生便滋生自暴的心理。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优秀生呵护有加,对待进生置之不理,致使待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最后,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使部分学生受到粗言烂语、网络、方言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待进生的形成既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他们教育转化工作复杂艰巨。
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中学生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善于拨开学生眼中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以下是我归纳的几种方法:
一、关心爱护,消除障碍。
根据待进生的形成原因,要做好待进生的转化工作,关心和爱护待进生,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是最首要的前提条件。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待进生是帮助待进生的感情基础。我们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尊重和维护待进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回到集体中来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消除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转变成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她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被同学称为傻姑。每天回来不是睡觉就是到处逛,一直都被忽视。对这样的学生,很多人都放弃了她。我通过与她交谈,知道她在家里很勤劳,所有的家务都包了,但父母却不疼她。为此我每天回校后,第一时间找她聊天,了解她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她与我聊得越来越多话题了,上课也不睡觉了。之后,我发动班干部与她一起玩,一起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习,教她学习的方法,慢慢地,她喜欢上了学习,办公室里经常见到她问老师的情景。到了期末考试,考试也及格了。
二、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待进生,需要对他们深入了解,不仅要了解其自身原因还要了解家庭和社会影响;不仅了解生理原因,还要了解心理特征;不仅要了解其表面现象,还要掌握“庐山真面目”。根据不同情况,多想办法,只要坚持因人制宜的原则,就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很多教师有这样的经验,有部分学生教来教去,甚至联系了家长,但他们就是不变。我任教的班有一名学生令所有科任老师都头疼,对老师的话总是“水过鸭背”,一句也听不进耳。开始,我主动找他谈,而他却总是避开。为此,我通过其他同学和他的父母及他村里的人,终于了解到原来他早有外出打工的念头,而父母却反对,一定要他读高中,他觉得父母和老师不理解他,所以他就以这样的方式来逼父母让自己外出打工。找出了原因,就可以下药了。于是我从他的兴趣入手,跟他谈社会打工的实例,谈社会上的种种弊端,谈打工的利弊重要,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让他回到了学习的行列中。
三、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做好待进生的转化工作。待进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教师要敏锐的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虽不稳定,但也要倍加爱护和扶植,促其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同时,我们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诚恳而热情的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一味姑息迁就。但对待进生的批评一定要注意准确性和启发性,注意语气、声调、分寸、场合,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切忌感情冲动,简单粗暴,随意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曾有一名学生,非常爱好画画,不管上什么课,她就是画画。可是很多教师对她毫无办法,渐渐她变得厌恶学习,经常不上学,待家里画画。对此,我到她家里开导,肯定她在画画的兴趣,跟她谈画画的要点,怎样利用自己的长处。终于,她愿意回校了。在班里,我经常要她参与出版报,并表扬她。慢慢地,她在班级里越来越活跃,学习也越来越好了。
四、方法正确,时机恰当。 对待待进生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能压服。必须立足于疏导,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悔恨、自我控制,使其从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针对不同类型的待进生和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待进生提出的目标要适当,使之做到“跳一跳就能把桃子摘下来”,力求结合每个待进生的实际。另外,还要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取得教育转化的最佳效果。我班有一名学生,脏话总不离口。对此,我总是留意场合,用一句话,一个眼神提醒他,还让他的好友不断提醒,让他常说普通话。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也克服了这个不良的习惯。
五、家校结合,适时帮助。
在转化待进生的工作中,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将会取得更佳的效果。所以,适时的家访,不仅可以了解家庭情况,还能听取家长的一些想法,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法。在我工作的学校,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待进生也很多。对此要经常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更多的关心孩子的思想情感,多与孩子交流,使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加强自己的自控。老师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衣食住,关心他们的情绪,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他们。在班集体中,要根据待进生的学习、纪律、思想的不同情况,适当的编排他们的座位,给予特殊的照顾。甚至可以安排优秀生一对一的帮助,逐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促使待进生的转化。老师要经常找他们谈话,了解其情况,个别进行辅导和帮助。教师还可以根据待进生的不同情况,让他们适时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荣誉感。
六、善抓反复,确保转化。
在教育待进生的过程中,会遇到他们经常动摇,反复的现象,这是符合认识规律和思想发展规律的。因此,待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反复抓、抓反复,更要有一个耐心、细致的心理准备。切不可放弃教育,更不可泼冷水。在我任教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只喜欢打篮球,不喜欢学习,根据他的长处,让他参加运动会,他非常努力地训练,课堂上也认真了很多。可是运动会结束后,原来的毛病又冒出来了。很教师都认为他烂泥扶不上壁,没救了。我只有不断地跟他谈话,放学后跟他一起打篮球,跟他谈篮球的相关知识,他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谈待人处事的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回到了班级里,而且还做了纪律监督员。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待进生时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是人类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因此,让我们牢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待进生要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沟通,少一点隔阂;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挥动前进的翅膀,追求人生的目标,绽放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新课程改革标准》
《广东教育》
《成功(教育)》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