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永新语: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题记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教育就是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双手。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一所农村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领导者来说,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因为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我们的教育之路如何去走,这需要一个引领导,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我们茅塞顿开。
朱老师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让他有了远大的教育理想。拜读过朱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之后,他的观点让油然而生敬意。
看了朱老师对理想的校长的描述,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很大,但是有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那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校长总在埋怨教师”,我同时也我们的老师们说“一个没有出息的教师也总在埋怨学生”。我们应该多从自身找差距,要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竭力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而教育?怎样进行教育?《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平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二十个论题,分上、下两篇。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十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了都会有所启发。下篇是从教育政策的层面,对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宏观上的探索,旨在为教育的决策提供理论参照,这集中体现了作者试图将教育理想转化为实践或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接轨的愿望,是教育理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教育理想的理性探求。同时也从教育预测的层面对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走势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所充盈着的热情与信心,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忧思,展现了作者在把握整个教育的时间序列与空间联系基础上的“教育百年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确学校承担的责任不应只是传授知识,更应有传承智慧与文化的意识。我们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未来中国人,当务之急,是应该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重点。如何提升,读过朱教师的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要有优秀的教师
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传授做人的方法。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做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只是具有某个学科的知识、足以引导学生去从事某个学科的研究就了事,同时在做人方面也应该是个成功者。当然这里的成功,主要是从品行、修养上来说的。
优秀的教师哪里来?有人会说等上级派来,这是不对的,我们每所学校都有教师,虽然他们离优秀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要相信他们都是有责任心的,都是有爱心的,所以我们要从现有教师入手,把这些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我们要培养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具有良好的品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高度关怀现实社会人生,内心宁静,言行足以为人典范。做人的教育,是建立在老师品行的基础上的,缺乏良好的师资,想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那是很难的。
二,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不了解人性是怎么一回事,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学生教育一通,究竟能教育出什么结果出来,往往教育者自己也搞不清楚。
眼下学校的教育,就像煮大锅菜一样,萝卜、白菜、土豆、西红柿通通放在一起,猛煮它半个钟头,然后捞起来。古人说的因才施教在这里是谈不上的。从教育方式上,现在国内大中小学普遍采用灌输式,教育似乎只是为了分数、文凭、升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一直都在忙于掌握各门功课的知识,以备考试、升级之用。这种教育对学生的身心,简直是一种摧残。自从清末民初以来引进了西方的学院式教育,目前社会上的教育方式都采用灌输式的。许多学校虽然在提倡学修并重,事实上还是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学校课程的安排方式也与其他学校没什么两样。一周的文化课加在一起,至少有七八门。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中,一会儿灌输一种内容,学生还没来得及回味,又得去接受新的灌输。
传统的教育是以做人修身为本,现代的教育似乎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做人这个大前提,所以社会问题才这么多。教育先要是一种学做人的教育,自然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认识的前提上。
每一门课的学习方式,要求老师采用启发性的教学,学生依照教材及各种参考资料自学,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讨论该书中重要问题,最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心得,写一篇文章,作为学习这门课的成绩。
三,要有远大的教育理想
学校的管理者要有理想。我们深知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影响,可以说:一个好校长,一定能有一所好学校。也接触了更多的校长,卢志文的睿智幽默、李镇西的民主意识、郑杰的另类、姚止平的执著、吴辰的人文、蔡森林的踏实、魏书生的简单。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在这样一个以“应试成绩”为评价主体的背景下,他们怀着对教育的崇高理想,艰难的前进着,但前途也一定的光明的。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理想。教育理想是指导教师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育工作需要教育理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的培养是复杂、艰难、长久的工程。真正的教育家应该具有诗人的品质,永远憧憬明天;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教师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自找“麻烦”,才能在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中感受到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冲动停止了,教育就会终结;当生活没有了梦,生活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只有我们的孩子心怀理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理想的崇高会提升教育品格,理想的远大会拓展教育境界。教育理想能引导我们去描绘一个个美妙的、诱人的教育目标,教育理想的缺失会使教师失去事业追求,停留于职业层面,无法享受真正的教育幸福。只有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师,才会在艰辛的跋涉中感受到教育的成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朱老师在书从十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理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让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信心。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人活着是需要一点“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的,这“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理想。有理想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有理想才有未来。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教育就是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双手。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一所农村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领导者来说,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因为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我们的教育之路如何去走,这需要一个引领导,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我们茅塞顿开。
朱老师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让他有了远大的教育理想。拜读过朱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之后,他的观点让油然而生敬意。
看了朱老师对理想的校长的描述,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很大,但是有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那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校长总在埋怨教师”,我同时也我们的老师们说“一个没有出息的教师也总在埋怨学生”。我们应该多从自身找差距,要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竭力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而教育?怎样进行教育?《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平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二十个论题,分上、下两篇。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十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了都会有所启发。下篇是从教育政策的层面,对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宏观上的探索,旨在为教育的决策提供理论参照,这集中体现了作者试图将教育理想转化为实践或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接轨的愿望,是教育理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教育理想的理性探求。同时也从教育预测的层面对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走势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所充盈着的热情与信心,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忧思,展现了作者在把握整个教育的时间序列与空间联系基础上的“教育百年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确学校承担的责任不应只是传授知识,更应有传承智慧与文化的意识。我们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未来中国人,当务之急,是应该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重点。如何提升,读过朱教师的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要有优秀的教师
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传授做人的方法。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做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只是具有某个学科的知识、足以引导学生去从事某个学科的研究就了事,同时在做人方面也应该是个成功者。当然这里的成功,主要是从品行、修养上来说的。
优秀的教师哪里来?有人会说等上级派来,这是不对的,我们每所学校都有教师,虽然他们离优秀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要相信他们都是有责任心的,都是有爱心的,所以我们要从现有教师入手,把这些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我们要培养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具有良好的品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高度关怀现实社会人生,内心宁静,言行足以为人典范。做人的教育,是建立在老师品行的基础上的,缺乏良好的师资,想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那是很难的。
二,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不了解人性是怎么一回事,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学生教育一通,究竟能教育出什么结果出来,往往教育者自己也搞不清楚。
眼下学校的教育,就像煮大锅菜一样,萝卜、白菜、土豆、西红柿通通放在一起,猛煮它半个钟头,然后捞起来。古人说的因才施教在这里是谈不上的。从教育方式上,现在国内大中小学普遍采用灌输式,教育似乎只是为了分数、文凭、升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一直都在忙于掌握各门功课的知识,以备考试、升级之用。这种教育对学生的身心,简直是一种摧残。自从清末民初以来引进了西方的学院式教育,目前社会上的教育方式都采用灌输式的。许多学校虽然在提倡学修并重,事实上还是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学校课程的安排方式也与其他学校没什么两样。一周的文化课加在一起,至少有七八门。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中,一会儿灌输一种内容,学生还没来得及回味,又得去接受新的灌输。
传统的教育是以做人修身为本,现代的教育似乎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做人这个大前提,所以社会问题才这么多。教育先要是一种学做人的教育,自然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认识的前提上。
每一门课的学习方式,要求老师采用启发性的教学,学生依照教材及各种参考资料自学,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讨论该书中重要问题,最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心得,写一篇文章,作为学习这门课的成绩。
三,要有远大的教育理想
学校的管理者要有理想。我们深知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影响,可以说:一个好校长,一定能有一所好学校。也接触了更多的校长,卢志文的睿智幽默、李镇西的民主意识、郑杰的另类、姚止平的执著、吴辰的人文、蔡森林的踏实、魏书生的简单。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在这样一个以“应试成绩”为评价主体的背景下,他们怀着对教育的崇高理想,艰难的前进着,但前途也一定的光明的。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理想。教育理想是指导教师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育工作需要教育理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的培养是复杂、艰难、长久的工程。真正的教育家应该具有诗人的品质,永远憧憬明天;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教师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自找“麻烦”,才能在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中感受到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冲动停止了,教育就会终结;当生活没有了梦,生活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只有我们的孩子心怀理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理想的崇高会提升教育品格,理想的远大会拓展教育境界。教育理想能引导我们去描绘一个个美妙的、诱人的教育目标,教育理想的缺失会使教师失去事业追求,停留于职业层面,无法享受真正的教育幸福。只有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师,才会在艰辛的跋涉中感受到教育的成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朱老师在书从十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理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让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信心。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人活着是需要一点“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的,这“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理想。有理想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有理想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