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调动极为重视。提问是课堂上常见的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之一。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提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初中地理课堂上有问无答现象的产生。对此,本文着重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提问;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0-003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作为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常见策略之一,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去精心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让问题能够顺利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去自主思考。
一、结合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能帮助我们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初中地理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则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并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将学习地理的动力由外在刺激转化成内在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就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将生活细节引入地理课堂上,引导学生从逼真的生活情境入手去思考地理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东南亚》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提出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上课伊始,我以当下最流行的旅游话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們要去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这个地方,以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这时,学生纷纷给出了天气、语言、特产、饮食、住宿、交通工具等答案。“是啊,学习和旅游一样,我们学习一个地区,也要从它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它的气候变化,分析它的主要农作物,了解当地的人口分类和使用语言,以及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等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东南亚地区。”这样,我从生活情境出发去提出问题,让地理问题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展开,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探究兴趣,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二、巧创认知矛盾提出问题
初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常常会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而这种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理论有时是错误的,这就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抓住学生的错误认知去提问,则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矛盾,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自发地去质疑、解疑。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从中找出原有认知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认知矛盾,然后提出引人深思的地理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答案。
例如,在学习《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巧创认知矛盾来提出问题。日出日落是一天中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久而久之,学生也从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有些经验是正确的,有些经验是错误的。课上,我就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这一错误认知来提出问题:“一天当中最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中午12点。”面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我不置可否,而是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天当中的气温变化情况,连续一周都表明下午2点左右才是温度最高的时候。这时,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事物的真相,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变正为反创设开放问题
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会提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这样很难带给学生新鲜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反常态,把正着的问题反着提问,增强问题的挑战性,则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和冲击力,从而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不仅如此,通过将课堂问题变正为反,能够增强问题的开放性,对学生反向思维的训练也大有益处,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采用变相思维,将问题反过来,增强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发散。
例如,在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这部分知识点以后,我就通过反向提问来增强问题的开放性,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中国东部频临太平洋,这对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提到的。为了增强问题对学生的冲击力,我将问题倒过来,“如果中国东部不频临太平洋,那么对我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产生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考虑,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初中地理教师要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当前初中生的接受心理,精心研究和设计课堂提问,并积极创新课堂提问的形式,让课堂提问产生最佳的效果,从而促进初中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俊锋.个性化引导教学方法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7(81).
[2]李兆瑞.教学观的新变化:基于学习者视角实施地理情景教学的实践体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提问;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0-003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作为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常见策略之一,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去精心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让问题能够顺利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去自主思考。
一、结合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能帮助我们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初中地理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则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并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将学习地理的动力由外在刺激转化成内在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就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将生活细节引入地理课堂上,引导学生从逼真的生活情境入手去思考地理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东南亚》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提出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上课伊始,我以当下最流行的旅游话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們要去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这个地方,以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这时,学生纷纷给出了天气、语言、特产、饮食、住宿、交通工具等答案。“是啊,学习和旅游一样,我们学习一个地区,也要从它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它的气候变化,分析它的主要农作物,了解当地的人口分类和使用语言,以及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等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东南亚地区。”这样,我从生活情境出发去提出问题,让地理问题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展开,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探究兴趣,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二、巧创认知矛盾提出问题
初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常常会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而这种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理论有时是错误的,这就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抓住学生的错误认知去提问,则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矛盾,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自发地去质疑、解疑。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从中找出原有认知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认知矛盾,然后提出引人深思的地理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答案。
例如,在学习《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巧创认知矛盾来提出问题。日出日落是一天中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久而久之,学生也从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有些经验是正确的,有些经验是错误的。课上,我就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这一错误认知来提出问题:“一天当中最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中午12点。”面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我不置可否,而是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天当中的气温变化情况,连续一周都表明下午2点左右才是温度最高的时候。这时,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事物的真相,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变正为反创设开放问题
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会提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这样很难带给学生新鲜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反常态,把正着的问题反着提问,增强问题的挑战性,则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和冲击力,从而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不仅如此,通过将课堂问题变正为反,能够增强问题的开放性,对学生反向思维的训练也大有益处,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采用变相思维,将问题反过来,增强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发散。
例如,在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这部分知识点以后,我就通过反向提问来增强问题的开放性,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中国东部频临太平洋,这对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提到的。为了增强问题对学生的冲击力,我将问题倒过来,“如果中国东部不频临太平洋,那么对我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产生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考虑,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初中地理教师要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当前初中生的接受心理,精心研究和设计课堂提问,并积极创新课堂提问的形式,让课堂提问产生最佳的效果,从而促进初中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俊锋.个性化引导教学方法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7(81).
[2]李兆瑞.教学观的新变化:基于学习者视角实施地理情景教学的实践体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