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寄宿制A中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A中学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约2500人,教职员工208人,是当地一所区重点初级中学。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初步探查到该校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校区面积:该校虽有学生2500人、教职工200多人,然而校区面积总共只有25亩。据笔者观察,除过两幢教学楼、两幢宿舍以及一个橡胶操场外,学校再无其他可供学生活动的地方。该校虽然每两周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然而由于可供运动的场所太少,跑步基本流于形式。
2、学生住宿状况:该校在新都区的地位与该校学生的住宿条件显然不能同等看待。该校有男生、女生宿舍楼各一幢,且都为十多年前的建筑,男女生宿舍楼共有5层,相比于教学楼,宿舍楼显得极为破旧。笔者进一步了解到,每层楼有寝室24个,每间寝室12-15平米左右,居住学生8-10人,全校共有1700余人住校。此外,每层楼有公共厕所一个,蹲位6个。
3、寄宿生管理:该校住宿生总数1700余人,约占该校学生总数的70%。其中男生800余人,女生900余人。男女生寝室虽都各有2名生活老师,但其职责主要是负责打扫卫生,在对学生的管理和爱护上基本缺失。
4、学生课外生活:由于该校面积狭小,很多活动难以开展。虽然该校也配备有心理老师、医务室、实验室等设施,但据多位师生反映,学校的实验室基本不对学生开放,心理老师也纯属形式,而医务室因为医疗水平低且收费较贵,学生一般很少就诊。
5、寄宿生三餐:该校食堂是以承包的形式租出,每月收取每生一定费用作为餐费。每生每日的餐费为19元,午餐时为三荤一素,饮食较好。然而该校食堂面积不足300平米,学生又较多,因而很多学生没有固定的就餐场所,只能在教室或者操场就餐。此外,三餐供应时间仅有半个小时左右,稍微晚点的同学就难以跟上饭点。
二、城镇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境
调研期间,笔者随机向该校20名老师发放调研问卷,回收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100%;向该校初三12班学生发放调研问卷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44份,有效率为94%。通过Excel统计工具对这些调研问卷进行分析后,结合对该校20余名学生、教师、家长、职工的随机访谈,笔者得出了该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工作量大,绩效工资低
该校70%以上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但后备教师补充较显不足。师资主要问题表现为绩效工资较低,与自己的工作量、工作时间不能成正比,和公务员的待遇相比还是较少。且负责住校生和走读生的教师基本工资一致,但负责住校生的教师工作量明显偏大,却没有额外的补助。
(二)师生压力较大,且与学校环境相关
问卷分析显示,自实行寄宿制以来,该校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心理压力增大,负担普遍增加。6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大,45%的教师认为寄宿制大大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并对学校安排的作息时间普遍感到不满意,教师感觉自身压力大与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的教师对于学校环境不满意的比例基本持平。而学生方面,近六成学生感觉自身学习压力大或者很大,这一比例与学生对该校住宿条件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学校的环境及住宿条件对于师生压力的大小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三)师生对校园环境满意度较低
分析时,笔者将满意度分为对校园环境和住宿条件的满意度,即在校工作和学习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校园环境和住宿条件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只有36.31%:而对在校工作和学习的满意度则偏高,达到87.32%。
(四)学生课外生活状况有待改善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研究,只有31.82%的学生对课外生活感觉满意。结合笔者随机所做的访谈数据,这一比例也只有不到40%。而通过对教师问卷的分析,90%的教师也认为住校生的课余生活较缺乏或者很缺乏,98%的教师认为住校生的生活条件较差或者很差,而教师对住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则普遍认为是一般或者较差。从师生两方面的问卷分析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单调,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提高。总体而言,该校学生的生活状况有待改善。
三、城镇寄宿制学校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该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城镇寄宿制学校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对这些原因的分析,“不仅要分析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还要从宏观层面(国家政策调控)和微观层面(寄宿制学校加强自身管理建设)两大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主观原因
1、该校虽然处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学校在区县的地位也很重要。但学校一味追求成绩的前提与该校诸如校舍、硬件设施、绩效工资等众多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校的发展。
2、重建设而不重管理。通过调研笔者也了解到,该校在各方面的做法还是比较到位,然而众多措施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下去。学校不顾自身现实而大规模的实行寄宿制办法模式,盲目的跟风导致目前问题的层出不穷。
3、对寄宿制学校的运行机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也是目前寄宿制学校问题不光是在农村中学,也存在于城镇中学里的主要原因。学校在加强对师资、硬件设施、教学等的投入时,很少静下心来思考整个学校目前的运行体制问题。
(二)客观原因
1、国家对城镇寄宿制学校的关注和投入不足。一般认为寄宿制学校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学校,因而对于城镇此类学校的关注和投入就显得不足。但显然“寄宿制”学校的问题不光出现在农村中学,即使是像该校这种区重点中学也依然存在此类问题。
2、该校的地理位置限制。该校三面均被建筑物包围,正对面是马路,校区的扩建根本无从下手,因而很多现实问题都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四、城镇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摆脱监护,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在能动的活动与实践中走向自律,实现自我的自由。”而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反映在城镇寄宿制学校中,就是要探求城镇寄宿学校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分析研究,结合笔者自身的思考,特为城镇寄宿制学校问题提出以下建设性意见:
(一)给予寄宿制学校建设以足够的政策保障
从我国最新教育政策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可以看出,义务教育还是没有受到国家足够的重视。因此,政府要把义务教育提升为国家教育政策任务之列的“重中之重”,在诸如《纲要》之类的重要教育文件中,要将“寄宿制发展建设”具体到责任主体,争取在每年的建设中有可观的收获、变化。这样,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困境才会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二)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封闭环境中的压力与冲突集体生活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因为个人习惯、性格差异等各种因素引发矛盾。”由于中学生具有青春期浮躁、叛逆的特点,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技能,有时无法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矛盾。而封闭的环境更容易加剧学习、生活、人际等各方面因素所带来的压力,也助长了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更容易引发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师长之间的冲突。若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三)建立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更大程度是从微观层面即学校实体本身来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内部软件建设问题。”首先,学校领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校长要以负责的态度来身体力行地解决学校的各种问题,不应片面的关注成绩和考试,更多的是要从全局把握学校的发展。其次,学校要有一整套合乎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将学校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后勤工作纳入有机、有序的科学层面,使各项学校制度更具有公正性和说服力地管理、约束每位学生和教师。再次,学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探索学校下一步发展的道路,随机应变,保持各项规章制度要能跟上发展变化的形势。
A中学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约2500人,教职员工208人,是当地一所区重点初级中学。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初步探查到该校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校区面积:该校虽有学生2500人、教职工200多人,然而校区面积总共只有25亩。据笔者观察,除过两幢教学楼、两幢宿舍以及一个橡胶操场外,学校再无其他可供学生活动的地方。该校虽然每两周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然而由于可供运动的场所太少,跑步基本流于形式。
2、学生住宿状况:该校在新都区的地位与该校学生的住宿条件显然不能同等看待。该校有男生、女生宿舍楼各一幢,且都为十多年前的建筑,男女生宿舍楼共有5层,相比于教学楼,宿舍楼显得极为破旧。笔者进一步了解到,每层楼有寝室24个,每间寝室12-15平米左右,居住学生8-10人,全校共有1700余人住校。此外,每层楼有公共厕所一个,蹲位6个。
3、寄宿生管理:该校住宿生总数1700余人,约占该校学生总数的70%。其中男生800余人,女生900余人。男女生寝室虽都各有2名生活老师,但其职责主要是负责打扫卫生,在对学生的管理和爱护上基本缺失。
4、学生课外生活:由于该校面积狭小,很多活动难以开展。虽然该校也配备有心理老师、医务室、实验室等设施,但据多位师生反映,学校的实验室基本不对学生开放,心理老师也纯属形式,而医务室因为医疗水平低且收费较贵,学生一般很少就诊。
5、寄宿生三餐:该校食堂是以承包的形式租出,每月收取每生一定费用作为餐费。每生每日的餐费为19元,午餐时为三荤一素,饮食较好。然而该校食堂面积不足300平米,学生又较多,因而很多学生没有固定的就餐场所,只能在教室或者操场就餐。此外,三餐供应时间仅有半个小时左右,稍微晚点的同学就难以跟上饭点。
二、城镇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境
调研期间,笔者随机向该校20名老师发放调研问卷,回收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100%;向该校初三12班学生发放调研问卷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44份,有效率为94%。通过Excel统计工具对这些调研问卷进行分析后,结合对该校20余名学生、教师、家长、职工的随机访谈,笔者得出了该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工作量大,绩效工资低
该校70%以上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但后备教师补充较显不足。师资主要问题表现为绩效工资较低,与自己的工作量、工作时间不能成正比,和公务员的待遇相比还是较少。且负责住校生和走读生的教师基本工资一致,但负责住校生的教师工作量明显偏大,却没有额外的补助。
(二)师生压力较大,且与学校环境相关
问卷分析显示,自实行寄宿制以来,该校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心理压力增大,负担普遍增加。6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大,45%的教师认为寄宿制大大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并对学校安排的作息时间普遍感到不满意,教师感觉自身压力大与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的教师对于学校环境不满意的比例基本持平。而学生方面,近六成学生感觉自身学习压力大或者很大,这一比例与学生对该校住宿条件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学校的环境及住宿条件对于师生压力的大小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三)师生对校园环境满意度较低
分析时,笔者将满意度分为对校园环境和住宿条件的满意度,即在校工作和学习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校园环境和住宿条件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只有36.31%:而对在校工作和学习的满意度则偏高,达到87.32%。
(四)学生课外生活状况有待改善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研究,只有31.82%的学生对课外生活感觉满意。结合笔者随机所做的访谈数据,这一比例也只有不到40%。而通过对教师问卷的分析,90%的教师也认为住校生的课余生活较缺乏或者很缺乏,98%的教师认为住校生的生活条件较差或者很差,而教师对住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则普遍认为是一般或者较差。从师生两方面的问卷分析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单调,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提高。总体而言,该校学生的生活状况有待改善。
三、城镇寄宿制学校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该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城镇寄宿制学校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对这些原因的分析,“不仅要分析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还要从宏观层面(国家政策调控)和微观层面(寄宿制学校加强自身管理建设)两大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主观原因
1、该校虽然处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学校在区县的地位也很重要。但学校一味追求成绩的前提与该校诸如校舍、硬件设施、绩效工资等众多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校的发展。
2、重建设而不重管理。通过调研笔者也了解到,该校在各方面的做法还是比较到位,然而众多措施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下去。学校不顾自身现实而大规模的实行寄宿制办法模式,盲目的跟风导致目前问题的层出不穷。
3、对寄宿制学校的运行机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也是目前寄宿制学校问题不光是在农村中学,也存在于城镇中学里的主要原因。学校在加强对师资、硬件设施、教学等的投入时,很少静下心来思考整个学校目前的运行体制问题。
(二)客观原因
1、国家对城镇寄宿制学校的关注和投入不足。一般认为寄宿制学校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学校,因而对于城镇此类学校的关注和投入就显得不足。但显然“寄宿制”学校的问题不光出现在农村中学,即使是像该校这种区重点中学也依然存在此类问题。
2、该校的地理位置限制。该校三面均被建筑物包围,正对面是马路,校区的扩建根本无从下手,因而很多现实问题都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四、城镇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摆脱监护,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在能动的活动与实践中走向自律,实现自我的自由。”而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反映在城镇寄宿制学校中,就是要探求城镇寄宿学校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分析研究,结合笔者自身的思考,特为城镇寄宿制学校问题提出以下建设性意见:
(一)给予寄宿制学校建设以足够的政策保障
从我国最新教育政策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可以看出,义务教育还是没有受到国家足够的重视。因此,政府要把义务教育提升为国家教育政策任务之列的“重中之重”,在诸如《纲要》之类的重要教育文件中,要将“寄宿制发展建设”具体到责任主体,争取在每年的建设中有可观的收获、变化。这样,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困境才会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二)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封闭环境中的压力与冲突集体生活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因为个人习惯、性格差异等各种因素引发矛盾。”由于中学生具有青春期浮躁、叛逆的特点,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技能,有时无法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矛盾。而封闭的环境更容易加剧学习、生活、人际等各方面因素所带来的压力,也助长了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更容易引发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师长之间的冲突。若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三)建立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更大程度是从微观层面即学校实体本身来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内部软件建设问题。”首先,学校领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校长要以负责的态度来身体力行地解决学校的各种问题,不应片面的关注成绩和考试,更多的是要从全局把握学校的发展。其次,学校要有一整套合乎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将学校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后勤工作纳入有机、有序的科学层面,使各项学校制度更具有公正性和说服力地管理、约束每位学生和教师。再次,学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探索学校下一步发展的道路,随机应变,保持各项规章制度要能跟上发展变化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