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其中的沟通艺术是其核心。从管理学角度而言,顺畅的协调沟通是高效团队的润滑剂。有效的班级沟通会让班级关系更加融洽,班级动力更加强劲。班主任掌握班级沟通艺术是很有必要的。沟通艺术表现在:1.同理心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2.多渠道、多包容让家校沟通更顺畅;3.搭台补台缔结班级与任课教师的纽带。
【关键词】沟通艺术;同理心;包容;搭台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其中的沟通艺术是其核心。从管理学角度而言,顺畅的协调沟通是高效团队的润滑剂。有效的班级沟通会让班级关系更加融洽,班级动力更加强劲。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是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及科任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并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达到相互间的理解,包括对班级管理中的某些事或观念的认同,强调学生对班主任所传授的要求及观念的认同。要实现这些认同,班主任掌握班级沟通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一、同理心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注重班级沟通是获得工作上的理解与支持的重要工作方法。班级沟通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笔者谨记以下行为准则:1.主动;2.尊重;3.信任;4.欣赏;5.等待;6.培养;7.促进;8.自省。这八项准则表现在沟通方面,就是具有同理心。所谓同理心,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班主任的同理心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笔者的同理心是这样传递的:当学生与同学闹矛盾时,笔者会说:“你真的不开心,是吗?”当学生的家庭出现问题时,会说:“我可以理解这些事使你很担心。”当学生考试失败时,笔者会说:“我已经清楚你为何如此沮丧。”笔者常对学生说的话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啊!”“这几天你进步了。”“有什么困难找我。”我绝不会向学生传达“你给我听着”“你给我大声读”“你给我闭嘴”这样的“你向信息”,这些“你向信息”是同理心的大敌,是有效沟通的泥沟。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同感而不是同情和怜悯。笔者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叫小鑫,是孤儿,寄住在姑妈家,姑妈家境不好。老师们都知道他的情况,对他都特别关照。但是,他对有些老师的关照却不领情,缘由是他自尊心很强,不喜欢这些老师怜悯式的关照,更反感有些老师自以为很有同情心却把他分别对待。笔者注意到这些,在与小鑫沟通的时候,笔者的同理心里包含更多尊重与欣赏的成份。因此,他很乐于接近笔者,并向笔者倾诉他的心声,也乐于接受笔者的要求去改变自己。
记得特级教师吴昌顺曾说过:“只有处处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充满感恩之念,常常表达祝福之情的班主任,才能教育培养出思想深刻、感情丰富、性格豁达的学生。”笔者完全赞同这段话。它告诉笔者,一个具备同理心的班主任才能让教育开出美丽的花来。
二、多渠道、多包容让家校沟通更顺畅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教学中,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学生本人身上,还需要把工作拓展到家长身上。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因此,和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并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和班主任一起來教育、指导学生,也是班主任必备的沟通艺术。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笔者的做法首先是采用多渠道的沟通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家庭情况,笔者采用的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家访、开家长会、书面交流、电话交流、基于网络平台上的合作交流等沟通方式有时单独用,有时结合着用。
笔者是怎样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的呢?例如,笔者班的小东,父母离异,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仅采用电话、网上交流是不够的,还需要采用当面约谈与书面交流方式,才能达成家长与老师间的有效沟通。又如,班里的小青的爸爸文化较低,但对小青的期望却很高,要求严厉。笔者采用家访和电话交流的方式比较多。交流时也注意艺术,表扬多、批评少。而小华的父母是溺爱型家长,笔者采用的主要交流方式是打电话、发微信,交流时则批评多、表扬少。
多渠道交流方式为家校沟通铺设了大道,但让沟通畅通无阻,还需要班主任对家长多包容。因为教师与家长之间在教育上还是存在不少分歧的。例如,教育观念上的分歧,或者是教育方法上的分歧,或者是教育价值观上的分歧。不正视这些分歧将会造成沟通的阻碍,所以当这些分歧出现的时候,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后,笔者总会积极引导家长。如果家长对笔者提出的要求不能认同或者不能做到,笔者会予以包容,尽量理解家长。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遵循“主动、尊重、包容”的行为准则,让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三、搭台补台缔结班级与任课教师的纽带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军人物,对于班级建设和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班级的教学并不是由班主任一个人完成的。因此,班集体和学生个体成长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班主任本人,也取决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协调得如何。那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艺术也是要讲究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任课教师也不例外。当一个班级的教学人员组成后,作为核心的班主任,在拟定班务工作计划、班规,选配班干部、科代表等工作中,如果能尊重、采纳任课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迅速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班级建设工作,激发任课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同时,还能消除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方法上的各种顾虑,达到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另一方面,让任课教师遵守班级的有关规章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但班主任不是学校领导,不能强硬要求任课教师如何做。这就要考验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面对这个难题,笔者的做法是为任课教师“搭台”。譬如,举行一次“班规”主题班队活动,邀请任课教师参加。任课教师通过参与活动,既了解了我们的班规,又感受到被尊重的喜悦,自然就乐于按班规去做了。当科任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出现一些失误,我会理解并协助他们解决困难,甚至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为他们“补台”。通过刻意“搭台补台”来缔结班级与科任教师的纽带,班级关系就更加和谐了。
当了差不多二十年班主任,笔者的感受是累却幸福着。班主任工作琐碎、繁重是比较累的,但工作卓有成效,得到广泛认同,让学生健康成长,这又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就像辛苦创造一种艺术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关键词】沟通艺术;同理心;包容;搭台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其中的沟通艺术是其核心。从管理学角度而言,顺畅的协调沟通是高效团队的润滑剂。有效的班级沟通会让班级关系更加融洽,班级动力更加强劲。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是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及科任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并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达到相互间的理解,包括对班级管理中的某些事或观念的认同,强调学生对班主任所传授的要求及观念的认同。要实现这些认同,班主任掌握班级沟通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一、同理心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注重班级沟通是获得工作上的理解与支持的重要工作方法。班级沟通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笔者谨记以下行为准则:1.主动;2.尊重;3.信任;4.欣赏;5.等待;6.培养;7.促进;8.自省。这八项准则表现在沟通方面,就是具有同理心。所谓同理心,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班主任的同理心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笔者的同理心是这样传递的:当学生与同学闹矛盾时,笔者会说:“你真的不开心,是吗?”当学生的家庭出现问题时,会说:“我可以理解这些事使你很担心。”当学生考试失败时,笔者会说:“我已经清楚你为何如此沮丧。”笔者常对学生说的话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啊!”“这几天你进步了。”“有什么困难找我。”我绝不会向学生传达“你给我听着”“你给我大声读”“你给我闭嘴”这样的“你向信息”,这些“你向信息”是同理心的大敌,是有效沟通的泥沟。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同感而不是同情和怜悯。笔者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叫小鑫,是孤儿,寄住在姑妈家,姑妈家境不好。老师们都知道他的情况,对他都特别关照。但是,他对有些老师的关照却不领情,缘由是他自尊心很强,不喜欢这些老师怜悯式的关照,更反感有些老师自以为很有同情心却把他分别对待。笔者注意到这些,在与小鑫沟通的时候,笔者的同理心里包含更多尊重与欣赏的成份。因此,他很乐于接近笔者,并向笔者倾诉他的心声,也乐于接受笔者的要求去改变自己。
记得特级教师吴昌顺曾说过:“只有处处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充满感恩之念,常常表达祝福之情的班主任,才能教育培养出思想深刻、感情丰富、性格豁达的学生。”笔者完全赞同这段话。它告诉笔者,一个具备同理心的班主任才能让教育开出美丽的花来。
二、多渠道、多包容让家校沟通更顺畅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教学中,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学生本人身上,还需要把工作拓展到家长身上。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因此,和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并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和班主任一起來教育、指导学生,也是班主任必备的沟通艺术。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笔者的做法首先是采用多渠道的沟通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家庭情况,笔者采用的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家访、开家长会、书面交流、电话交流、基于网络平台上的合作交流等沟通方式有时单独用,有时结合着用。
笔者是怎样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的呢?例如,笔者班的小东,父母离异,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仅采用电话、网上交流是不够的,还需要采用当面约谈与书面交流方式,才能达成家长与老师间的有效沟通。又如,班里的小青的爸爸文化较低,但对小青的期望却很高,要求严厉。笔者采用家访和电话交流的方式比较多。交流时也注意艺术,表扬多、批评少。而小华的父母是溺爱型家长,笔者采用的主要交流方式是打电话、发微信,交流时则批评多、表扬少。
多渠道交流方式为家校沟通铺设了大道,但让沟通畅通无阻,还需要班主任对家长多包容。因为教师与家长之间在教育上还是存在不少分歧的。例如,教育观念上的分歧,或者是教育方法上的分歧,或者是教育价值观上的分歧。不正视这些分歧将会造成沟通的阻碍,所以当这些分歧出现的时候,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后,笔者总会积极引导家长。如果家长对笔者提出的要求不能认同或者不能做到,笔者会予以包容,尽量理解家长。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遵循“主动、尊重、包容”的行为准则,让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三、搭台补台缔结班级与任课教师的纽带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军人物,对于班级建设和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班级的教学并不是由班主任一个人完成的。因此,班集体和学生个体成长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班主任本人,也取决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协调得如何。那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艺术也是要讲究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任课教师也不例外。当一个班级的教学人员组成后,作为核心的班主任,在拟定班务工作计划、班规,选配班干部、科代表等工作中,如果能尊重、采纳任课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迅速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班级建设工作,激发任课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同时,还能消除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方法上的各种顾虑,达到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另一方面,让任课教师遵守班级的有关规章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但班主任不是学校领导,不能强硬要求任课教师如何做。这就要考验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面对这个难题,笔者的做法是为任课教师“搭台”。譬如,举行一次“班规”主题班队活动,邀请任课教师参加。任课教师通过参与活动,既了解了我们的班规,又感受到被尊重的喜悦,自然就乐于按班规去做了。当科任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出现一些失误,我会理解并协助他们解决困难,甚至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为他们“补台”。通过刻意“搭台补台”来缔结班级与科任教师的纽带,班级关系就更加和谐了。
当了差不多二十年班主任,笔者的感受是累却幸福着。班主任工作琐碎、繁重是比较累的,但工作卓有成效,得到广泛认同,让学生健康成长,这又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就像辛苦创造一种艺术获得成功后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