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生活中的老师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幼儿创造怎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施加怎样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就家长而言,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向孩子传达积极的、向上的生活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让孩子从小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充满爱和关怀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交往能力,培养爱心、自信心及责任心。同时注意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不良环境对孩子发展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要注意了解、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并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保持经常的沟通,达成积极的、和谐一致的教育。
  关键词:父母; 教育; 老师
  
  Parent——the child's teacher in in the life
  ——On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Qi Bing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is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care, but also a period of personality formation of children. During this period, to the children how to create liv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what kind of education will exert influence a child's life. The parents, it should be constantly updated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strive to improve all aspects of their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for children to learn to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 child and convey a positive, progressive attitude toward lif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their kids to establish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values. To a child's growth to create a warm, full of love and caring living environment so that children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cultivate love, self-confidenc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lso note tha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reduce the adverse environment for child development may be adverse effec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effectiv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nd the family and maintain regul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reach a positive and coherent education.
  Key words: parents;education;teachers
  
  幼儿期又称学前期,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如何在家庭中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施加怎样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告诫我们:“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作为父母,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充满爱和关怀的生活环境,同时注意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不良环境对孩子发展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了解、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做好家园沟通工作,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现在,就家庭教育我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父母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逐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然而爱不仅要深切,而且更要理智。在不少家庭中,孩子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吃“独食”,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从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心,怕吃苦,怕劳动,不能经受一点点挫折,长大后往往人格不健全,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不良,不易适应环境,常常情绪不稳定,遇事优柔寡断,缺乏解决困难、问题、矛盾的能力和毅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等等。溺爱孩子,反而却害了孩子。
  要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脱衣服,收拾玩具,帮妈妈凉衣服等。可能孩子做得不尽如人意,但重要的是在做事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立能力,又增强了其责任感和自信心。第二,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游戏活动,尊重幼儿学习兴趣,让孩子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第三,让幼儿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如和小朋友吵架问题,够不着柜子上的东西等。父母要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必要时给以帮助,但不能包办代替。第四,对幼儿所做之事及时给以肯定、鼓励,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第五,家园互相配合,互相沟通,共同教育好幼儿。
  
  二、父母不可纵容孩子,包庇孩子,要让他们受点“委屈”。
  
  现在的孩子,个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活优裕,要求极易满足,难得受点委屈,父母纵容孩子,迁就孩子,使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长期以来,使孩子更加任性、自私、无理,把父母的无偿恩赐视为平常,这样的教育方法实质是害了孩子。有远见的家长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人生的追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目标,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是要靠等待、忍耐、克服困难、努力争取才能得到的。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创造机会让孩子碰碰壁,使孩子在亲身经历中获取宝贵的经验。
  孟子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大致意思是,对生活中的坎坷有所感悟,磨炼性格,可增加许多原来不具备的能力。虽然此话是对成人而言的,但对受点委屈的孩子同样适用。家长大可不必为孩子之间的争端耿耿于怀,甚至全家出动,包庇助威,这样不但无益,反而还助长了孩子爱逞强和霸道的作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1]。
  
  三、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审丑”。
  
  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人生的过程。而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美与丑也是在互相较量之中次消彼长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审丑”,教他们认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
  当然,教孩子“审丑”有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以加强正面引导为主,这种负面影响是可以控制的,而且与教孩子“审丑”的积极意义相比较而言,负面影响也是极其有限,不足为惧的。
  
  四、当好幼儿的生活老师,用榜样教育孩子。
  
  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幼儿的生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幼儿的行为、语言、处世等。这就要求我们父母首先要调适自己的心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为孩子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其次鼓励孩子用榜样来检查对照自己,培养其优良品质。如有些父母好打麻将,而且一坐上麻将桌就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孩子经常会抱怨说“妈妈是个麻将迷,又忘了接我!”从语气上可以说孩子对妈妈的行为是很不满的,不言而喻,母亲的行为是失职的,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与孩子交往,或传授知识,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还应自觉不自觉地以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与孩子交往。如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用赞美、热诚的目光激励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把微笑和信任送给孩子,促使其自觉改正。家长的穿戴也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常以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出现在孩子面前,那么孩子将会受到形象的、具体的美的教育,并将会使之渐渐产生愉快、健康的心理。父母以姿态帮助说话,可使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看到生动的形象,便于理解和接受,使孩子更易于接受家长的教导,起到感化作用[2]。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家庭对幼儿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对幼儿产生不同的影响。他们靠自己的模仿能力去仿照成人处世,难免有时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抹上阴影。作为家长,不仅需要确立孩子人格、社会性,发展及培养其正确认识,同时更需要将这种正确认识转化为有效行为,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孩子的将来,就掌握在我们父母的手中。为了孩子的一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孩子受点“委屈”也无妨.家庭•育儿,2000.9
  [2] 钱国生.家长如何用非语言教育孩子.育儿屋.家庭教育网,2009.6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19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符合他们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但这里的放
期刊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一条充满人文精神的滔滔江河。从后羿射日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愚公移山;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从“留将正气冲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司马迁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这一厚重的历史传统就是语文课无穷无尽的宝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
期刊
摘要: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有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并结合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形成“问题”意识,通过诱发创新、引导创新、鼓励创新、培养创新等有效方法让学生的创新智慧在语文教学中迸发,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 创新; 品质; 思维; 能力; 培养    Let th
期刊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为学生的禀赋才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作画兴趣    美术属于视觉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改革,实行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地方、有些学校并没有很好地执行上级的政策,仍然以应试教育为基本,以升学为重心致使在中小学,学生出现偏科,甚至是学校欺上瞒下,有些科目是虚设的。其中地理就是其中的一科。  关键词:地理;中学生;地理学习  Geography status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Zhang Sheng-
期刊
摘要: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是在音乐伴奏下,根据乐曲的性质、节拍、速度、力度等有规律地、反复地做某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因此,让幼儿自己去感受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用身体的动作表达出来,使音乐的发展和律动融为一体,提高了幼儿律动活动的兴趣,达到乐感的升华。  关键词:律动活动; 题材; 形式; 创新意识    On the rhythm of interest in early childh
期刊
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热播,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剧情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仅仅关注剧情,只是让大家了解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一次民族大迁徙的大概情况。但是,仔细关注剧中的朱开山、朱传文、朱传武、朱传杰这四
期刊
导数作为高中新教材的新增内容之一,它给高中数学增添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导数广泛的应用性,给高中数学许多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导数已经成为这几年高考的热点,下面我根据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简单归纳导数的应用如下:    一、利用导数解决函数问题    1.利用导数解决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研究函数时经常要注意的一个性质。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导数密切相关,运用导数知识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模式随之发生变代化,本文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深入阐述了如何应付对新课程改革,如何构建语文教学模式,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继续总结经验,为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 个人素养; 创新思维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deepening teach
期刊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数学内在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发展幼儿智慧有特殊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两种训练,实现两个转化,进行两种比较,使幼儿在快乐中得到学习。  关键词:口述应用题; 大班; 兴趣; 教学方法    The "dictate application" teaching investigate in Kid's 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