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语文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仍然存在着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它具体表现在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甚至是比较高的分数,却没有达到我们希望的语文素养的养成,只是表面看上去的几个漂亮分数。究其根源,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在浅层次上进行,没有触摸到素质教育的深层次目标,无益于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是片面地“备教材”、“备教法”,往往忽视学生学习情境,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生就易形成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单凭简单机械记忆,低水平重复演练获得所谓高分,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以上现状,新课标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本次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予以提出,广大教师应以此为导向将这一学习方式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学习方式是什么?至今尚无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研究者可从这三个维度对教与学特征进行判断。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那么应该怎样转变学习方式呢?
  大而言之,就是要从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远远不只这些。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活动,利用相关的知识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具体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就是要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公地位,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予以示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指导,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进行评价,而不是照本宣科,给出所谓标准答案,剥夺学生探究问题的权利和获取知识过程的乐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转变学习方式进行尝试: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葆有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果失去了对知识的兴趣,教师再生动的讲授也只是一场呆板的说教,就像是一盘色香而味寡的菜。因此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其内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笔者在教授鲁迅先生的《社戏》这篇课文时,由于作者与当今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存在很大不同,缺乏作者的生活体验。上课前,我让学生从自己的童年趣事说起,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先生的一些童年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短暂、浅表性的兴趣不难,难得的是对知识保持一定的志趣,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进行有必要的引导和培养,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内生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今知识正处于专业化和综合性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总是有限的,而知识又不停地充实和发展,同一问题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和观点,到底是信哪家之言,学生会无所适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为我们解决这类问题提供方法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首先,營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敢于提问创造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学生提出的一般问题,甚至是幼稚的问题老师不能简单否定甚至挖苦嘲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
  其次,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良好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成为“问题专家”,只有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条件,否则易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七年级语文《咏雪》一文,通过胡儿和谢道韫对雪的两个比喻的对比,含蓄地表达了对谢道韫才情的赞美。而谢太傅的“大笑乐”,有学生却不这样认为,认为“公太笑乐”是对他们二人的称赞。教师不能盲从文本,对学生的看法简单否定。因为学生也有可信的理由:从盐与雪的颜色和下落姿态来看,把雪喻为盐,更胜一筹。当然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喻为柳絮更值得称道。从学生的问题提出和争论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两者的优劣得以厘清,对《世说新语》的“辞意隽永”这一特点也有所领悟。
  三、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舞台便有多宽广。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是新课标与以往课标不同的一大亮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每一单元后的这一个重要环节,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出问题、分析概括、表达陈述的能力。解决语文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实际问题,让语文回归生活实践。
  美国教育家总结的“Handson”(意为动手活动)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合作交流。在活动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合作,向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以检验其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转变学习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们要将多元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爱学习的内生动力,迎来新课程改革的春天!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家长的无奈,学生的烦恼,教师的茫然;症结所在是以范文教学为主,缺乏“情趣”和创新,教和学走入了机械刻板的应试怪圈;“情”“趣”“新”是教学互动相长的三个核心要素,是驱动小学生喜爱写作的三个重要的内驱力,作文教学解决的之道是回归“情趣”,提倡个性和创新。关键词:现状 症结 破解 情趣 创新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家长来说,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
期刊
摘要:以诱达思。通过教师的“诱”,来促使学生的“思”,以学生的“思”来达到掌握知识,发长能力,陶冶品德的教学目标,从而体现出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关键词:课堂教学 诱导 启发 兴趣 质量  《走进新课程》以崭新的教育理论展示教学,要求教师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把”诱导思维”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通过掌握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呢?我对初中
期刊
摘要: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对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1)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2)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3)突破旧课程的“包围”走进新课程;(4)初中政治课随时代发展、随社会进步,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政治课教学 思考  建国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艺比赛,是帮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养的基本形式。当代青少年因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思想道德教育缺位、德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开展“三项活动”, 利用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大好时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为青少年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基础。开展“三项活动”,对于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深入发
期刊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孩子要健康成长, 首先就需要教育者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然而, 目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某些教育思想偏差现象。通过研读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思想, 并从五个方面做了剖析, 由此进一步探讨其历史与现实意义。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一本以小说体著就的教育名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他假想抚养的男孩“爱弥儿
期刊
听,是人们用以沟通,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倾听,是人们在沟通、交往时表示对讲者尊敬或者重视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听者对讲者的评价态度。学会倾听,主要是指要掌握、会运用“听”这种沟通、交往方式来了解对方,让讲者在听者的“倾听”中感受到被尊重或者被重视,并在听者的“倾听”鼓舞下能够尽情“倾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或者是班主任,会不会听,能不能够听,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老的诗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苏武牧羊”、“精忠报国”,美好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但是必须承认,在生活水平日益富足今天,有一些孩子却不懂得感恩了。不知体恤父母,不知感恩老师,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一切,不知感激。开展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要让学生了解感恩的
期刊
现在高中历史课改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该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学生的朗读,让朗读成为一种态度。关键词:朗读 存在问题 优化策略  一、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读不够  读不够是指朗读的时间不够。现代教学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