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学中“感知与体验”的支持策略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基于《指南》理念,下面以“小圆形变变变”为例,谈谈小班美术教学中“感知与体验”的支持策略。
  一、链接生活——为感知埋下伏笔
  《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和素材。那么如何链接生活,唤起儿童感知身边事物美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在“小圆变变变”活动中,教师在班级创设“圆形王国寻找圆形宝贝”情境,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通过寻找,孩子们了解了很多物品上都有圆形。为拓展幼儿的经验,教师还鼓励他们与父母一起回家记圆。除了发现圆,孩子们还尝试用简单的线条或裁剪图片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当幼儿找到丰富多彩的圆形之后,如何给他们创设平台,鼓励其互相交流分享呢?于是我听取孩子们的建议,在班级里举办“圆圆展览会”。孩子们将找到的关于圆形的物品和记录摆放在活动区,随时可以看看、说说、玩玩……通过找、记、赏这三个方法,幼儿对生活中的圆的特征、圆形的物品等有了直观深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美术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直观演绎——为创作铺好台阶
  1. 材料提供支持。我们提供了圆形及其他各种形状的磁片供幼儿进行借形想象和创意拼贴。百变的磁片符合幼儿创作过程中边做边调整的心理需求,解决了幼儿想画却画不出来的矛盾,为幼儿的创作想象提供了材料支持。
  2. 视频演绎过程。基于小班幼儿“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们通过视频的方式演绎作画的过程及方法,先动态显示圆形添加其他图形的拼搭过程,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拼搭可能的物品,最后通过动画将抽象的图形组合成具体的生活物品。通过视频演示与幼儿及时互动,不仅丰富了幼儿想象,更是聚焦创作过程,为幼儿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方法支持。
  3. 图片激发灵感。基于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作画缺乏目的性的特点,我们在幼儿自主表达的环节提供了“魔法图片”——也就是幼儿前期收集的所有關于圆的资料的照片呈现。当幼儿不知道用圆形变什么时,教师请幼儿从魔法箱里抽取“魔法图片”帮助其明确创作目的;当幼儿拼了一会却不知道自己拼的是什么的时候,请幼儿欣赏“魔法图片”帮助其对应图画与物品的关系;当幼儿想拼一样物品却不知如何下手时,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寻找主要的图形结构。“魔法图片”让幼儿从想创作到能创作,为幼儿的表现提供了阶梯支持。
  三、趣味呈现——为欣赏搭建舞台
  1. 魔法点点,增添趣味性。为更好介绍幼儿的作品,我决定用“魔法点点”的方法为活动增趣。伴随音乐教师用魔法棒在幼儿的作品上点来点去,直到音乐停止,魔法棒点到的那幅画就是要交流的作品。这个过程中,既蜻蜓点水地欣赏了较多的作品,又集中精力分享了个别作品,满足了幼儿分享的愿望。
  2.放大作品,集中注意力。在魔法点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被多幅画作吸引。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放大作品的策略,将幼儿的作品拍摄成照片用电子屏幕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在过程中将魔法棒停留处的作品放大呈现,如此反复。这种交流方式既便于集中幼儿注意力又便于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细节,有趣又有效。
  3. 魔法勋章,激发主动性。为了激发幼儿参与交流的兴趣,鼓励幼儿表达,我们围绕“小圆形变变变”这一活动中“魔法”的情节,提供了魔法勋章。有的孩子主动介绍,魔法勋章就是奖励;有的孩子胆怯害羞,魔法勋章就是勇气;有的孩子评价他人,魔法勋章就是赞赏。魔法勋章让孩子们想说、敢说。相信在教师的激励下,孩子们会同他们作品中的圆一样,个性凸显、大放异彩!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真正享受英语课堂呢?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着,下面谈谈自己对这一教学活动的思考。    一、营
“老师,我认为0度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不是负数而是正数”;“负数的前面一定带负号,而正数前面可带正号也可不带,0的前面没带符号所以不是负数是正数”“假如你花了钱可用负数表示,0表示你没花钱,因此我认为0是正数不是负数”……学生坚持认为“0是正数,不是负数”,为此他们据理力争,于是在我赛教课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争论不休的一幕。如何让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正负数,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以及理解
作为教师,总是要和学生的错误打交道,错误的出现往往打乱所谓的课堂秩序,一向被教师所忌讳,这就导致公开课中的“造假”现象频频出现,道理很简单,就怕学生出错!新一轮课程改革,促使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视错误为“洪水猛兽”,不仅能从容应对,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当作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能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几年来每逢听课月,我都一直关注着老师们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处理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树立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的思想,提出要学习有用数学的理论。在小学阶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本质联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如何把实际生活同课堂教学相结合?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策略之一——数学问题实际化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
聋学生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又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可塑性极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开掘美育因素,将美育贯穿缝纫教学的始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作品缝制中感知劳动过程的美,欣赏自己劳动成果的美,在学会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一、劳技教育——创造美    “劳动创造了美。”美育目的的实现,不能离开审美的实践活动——即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完成美的作品。    1、慧眼寻求美  劳
器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竖笛教学可以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竖笛教学要做以常教常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遵循一课一得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让学生的训练安排得过满过难,加重学生的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精心选择吹奏内容,既要考虑指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转向理解,并对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可在教育教学中对错误的有效利用却比较少见而亟待开发。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是不容忽视的宝贵教学资源,是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宝藏”。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一、将错就错——创新思维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拓展。拓展要依据文本而不可脱离文本;拓展要适度,应成为文本的有益补充,应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应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体验,应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下面,我就以《司马迁发愤写》教学为例谈谈有效拓展。    拓展一:  (一)师:司马迁受了酷刑后悲愤交加,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  生:(回答不到位)  师:老师让大家课前查资料了,谁来说说
从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规律推论,经济活动的变革迟早都会折射到教育活动中来。因此伴随着入世后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的教育体制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将通过WTO这一特殊环节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因此,中国的教育体制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