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更是考试的必考知识点。因此,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千方百计地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尝试通过阅读教学与提高写作技能,通过培养观察记录能力来积累写作素材,开展口语交际提高表达能力,以及教会学生修改作文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 ;观察记录;口语交际;修改作文
写作能力是语文读写听说等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更是考试的必考知识点。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上好阅读教学课,提高写作技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这句话强调了教材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拓展与培养。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选取的优秀范文,其文章的内容、写作的手法、表达的情感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为应付考试而单纯地解读文本,而是应该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知识有机结合,把写作训练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每一篇课文学深、学透,从而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务求从每一篇文章中吸收一点写作的知识,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那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如,《理想的风筝》的前三段中是“……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样一个句式,前部分写景,后部分由景到人,衔接自然。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作有关的写作知识迁移,还可以开展模仿这个句式仿写一段话练习。又如,教学《故宫》时,要重点教会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顺序、有方法、有重点,还要边观察、边感受、边想象等。“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也是写作的基础以及重要保障。教师一定要通过阅读作文一体化教学,将写作的知识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做到化整为零,坚持不懈。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培养观察记录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怕作文,最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而写出的作文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内容空泛;二是缺乏真情实感。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生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最终使学生能够乐于观察,对写作产生兴趣。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文本,也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教会学生阅读生活,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让学生清楚要觀察什么。不少学生认为,每天生活都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值得观察。其实,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时刻充满各种各样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那些新鲜的事、让自己有感触的事、自己参与的活动、乃至如一节别开生面的课、教室里一件突发的小事、课间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游戏、宿舍发生的小事等。总之,就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成为学生观察的内容。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观察。教师布置体验生活的活动,要明确提出观察要求;观察事件,要了解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观察人物抓住语言、动作、表情、神态,过程有什么变化;如果是自己动手实践的,要把动手操作过程、特点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和看待问题。第三,要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即思考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从中感悟到什么道理,学到什么东西等。第四,要培养学生记录的习惯。鼓励、督促学生将阅读或者生活中的所为、说见、所说、所想记录下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感悟,从而积累丰富而真实的素材。
三、开展口语交际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识,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识,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作文就是要将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说是写的先导,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有条理,说出重点才会写得具体,说得流利文字表达才能流畅,所以必须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的锻炼。语文教师首先要切实抓好《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同时要有意识地安排说话练习。如,可以每天规定十分钟让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等,锻炼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还有,每次作文前,让学生先用语言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是否能听清楚自己表达的内容,并听取同学意见进行修改。总之,教师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法地安排学生的口语交际练习,以此来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要怎样说才能更好地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呢?一是写。即写提纲,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列出简单的提纲,明确开篇说什么,过程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那些部分重点说,那些部分简单说。通过写提纲,锻炼整体谋篇布局的思维能力。二是说。要求学生要把一句话说完整,即要把每一个句子都完整地表达出来,做到没有语病,别人一听就懂。还要强调学生说清楚细节等。如,《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学中,一个学生介绍他家的鹦鹉生活习性时说:“我家的鹦鹉吃东西的时候很搞笑,它也十分爱臭美”短短一句,我引导他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鹦鹉是怎样爱臭美的,吃东西的动作和神态是怎样的,让他把这些习性说具体。三是评。通过学生评、老师评等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重点。
四、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也曾多次强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处于作文主动地位,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这些话道出了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也指出了作文教学的方向。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老师布置指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点评,学生看分数和评语。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参与修改作品环节,也就忽视了学生自我认识作品、评价作品、修改作品的能力培养,从而忽视了提高自身修改作文水平的能力培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写多改、多改多写,从一点一滴修正各个方面的谬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可以按照“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指导修改——学生修改——再次作文”这个模式进行。教师点评,既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又要明确指出不足地方,点明修改的意见和方向,要留有空间让学生思考,如:这里你是怎样想的,请你把当时内心的感受写进去;你能把“不小心”的过程写具体吗?……学生讨论思考这个步骤,教师要留有充足的、特定的时间,要提出讨论内容和思考要求,采取小组内互评、个人自评方式进行。学生讨论和思考时,教师要巡视,适当指导。教师指导修改环节,要针对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并点名个别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有好、中、差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范文,采用投影方式现场与学生讨论修改;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单独的指导。学生修改和再次作文这个环节,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并在教师点评后,修改效果显著的要及时公示出来,既可以让全体学生学习观摩,也可以鼓舞学生,培养其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更需要教师日常的点滴引导,将生活与作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观察与记录结合,生活与写作结合,写作与修改结合,才能进一步取得作文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冯胜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探究[J].时代教育,2012(24).
【关键词】写作 ;观察记录;口语交际;修改作文
写作能力是语文读写听说等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更是考试的必考知识点。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上好阅读教学课,提高写作技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这句话强调了教材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拓展与培养。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选取的优秀范文,其文章的内容、写作的手法、表达的情感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为应付考试而单纯地解读文本,而是应该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知识有机结合,把写作训练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每一篇课文学深、学透,从而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务求从每一篇文章中吸收一点写作的知识,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那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如,《理想的风筝》的前三段中是“……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样一个句式,前部分写景,后部分由景到人,衔接自然。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作有关的写作知识迁移,还可以开展模仿这个句式仿写一段话练习。又如,教学《故宫》时,要重点教会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顺序、有方法、有重点,还要边观察、边感受、边想象等。“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也是写作的基础以及重要保障。教师一定要通过阅读作文一体化教学,将写作的知识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做到化整为零,坚持不懈。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培养观察记录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怕作文,最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而写出的作文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内容空泛;二是缺乏真情实感。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生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最终使学生能够乐于观察,对写作产生兴趣。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文本,也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教会学生阅读生活,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让学生清楚要觀察什么。不少学生认为,每天生活都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值得观察。其实,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时刻充满各种各样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那些新鲜的事、让自己有感触的事、自己参与的活动、乃至如一节别开生面的课、教室里一件突发的小事、课间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游戏、宿舍发生的小事等。总之,就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成为学生观察的内容。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观察。教师布置体验生活的活动,要明确提出观察要求;观察事件,要了解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观察人物抓住语言、动作、表情、神态,过程有什么变化;如果是自己动手实践的,要把动手操作过程、特点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和看待问题。第三,要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即思考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从中感悟到什么道理,学到什么东西等。第四,要培养学生记录的习惯。鼓励、督促学生将阅读或者生活中的所为、说见、所说、所想记录下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感悟,从而积累丰富而真实的素材。
三、开展口语交际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识,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识,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作文就是要将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说是写的先导,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有条理,说出重点才会写得具体,说得流利文字表达才能流畅,所以必须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的锻炼。语文教师首先要切实抓好《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同时要有意识地安排说话练习。如,可以每天规定十分钟让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等,锻炼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还有,每次作文前,让学生先用语言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是否能听清楚自己表达的内容,并听取同学意见进行修改。总之,教师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法地安排学生的口语交际练习,以此来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要怎样说才能更好地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呢?一是写。即写提纲,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列出简单的提纲,明确开篇说什么,过程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那些部分重点说,那些部分简单说。通过写提纲,锻炼整体谋篇布局的思维能力。二是说。要求学生要把一句话说完整,即要把每一个句子都完整地表达出来,做到没有语病,别人一听就懂。还要强调学生说清楚细节等。如,《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学中,一个学生介绍他家的鹦鹉生活习性时说:“我家的鹦鹉吃东西的时候很搞笑,它也十分爱臭美”短短一句,我引导他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鹦鹉是怎样爱臭美的,吃东西的动作和神态是怎样的,让他把这些习性说具体。三是评。通过学生评、老师评等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重点。
四、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也曾多次强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处于作文主动地位,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这些话道出了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也指出了作文教学的方向。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老师布置指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点评,学生看分数和评语。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参与修改作品环节,也就忽视了学生自我认识作品、评价作品、修改作品的能力培养,从而忽视了提高自身修改作文水平的能力培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写多改、多改多写,从一点一滴修正各个方面的谬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可以按照“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指导修改——学生修改——再次作文”这个模式进行。教师点评,既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又要明确指出不足地方,点明修改的意见和方向,要留有空间让学生思考,如:这里你是怎样想的,请你把当时内心的感受写进去;你能把“不小心”的过程写具体吗?……学生讨论思考这个步骤,教师要留有充足的、特定的时间,要提出讨论内容和思考要求,采取小组内互评、个人自评方式进行。学生讨论和思考时,教师要巡视,适当指导。教师指导修改环节,要针对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并点名个别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有好、中、差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范文,采用投影方式现场与学生讨论修改;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单独的指导。学生修改和再次作文这个环节,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并在教师点评后,修改效果显著的要及时公示出来,既可以让全体学生学习观摩,也可以鼓舞学生,培养其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更需要教师日常的点滴引导,将生活与作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观察与记录结合,生活与写作结合,写作与修改结合,才能进一步取得作文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冯胜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探究[J].时代教育,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