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如果学生的知识来源单靠课本,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资源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爱好和兴趣,培养阅读方法和能力,让他们变“苦读”为精神上的欣赏和享受,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近年来,我结合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阅读与运用研究”的实验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的寻求的“我要读”。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达到自觉投入的读书境界,让他们感觉到知识的趣味无穷和博大精深。主要做法包括:第一,创造条件,为学生开拓广阔的阅读空间和视野。第二,教学中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第三,利用故事、趣味事等激发学生想读课外书籍的欲望。第四,给学生交流表现的机会,促进读书活动的形成。
学生经过大量的阅读,视野拓宽了,知识增长了,很想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这就是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利用口语交际课、校队活动课等,将他们分组竞赛角逐,在班上开展朗读、讲故事、编故事、讲心得等形式活动,让他们在“谈天说地”“朗读比赛”“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口语交际活动中展现自我。这些活動形式都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把阅读与表达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责任感。
二、强化课堂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我更深刻明白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道理, 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学法指导。在语文学法指导上,我通常是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指导学生掌握某种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学法渗透”和“学法总结”。学法渗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直接向学生明示一些学习技法之外,更多的是应该在处理教材的方法上,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相机融进有关学法,让学生在不断感知、领悟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从而形成阅读技能。学法渗透的途径众多:可以在设问解答中渗透;可以在安排自学中渗透;可以在板书设计中渗透……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机智等情况,灵活使用。例如在设问解答中渗透,我是这样做的: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准确回答了问题之后,再对学生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看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追问正是一种学法渗透。因为它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思路,及时反馈调节,更重要的是能让其他同学从答问者的解答中受到学法方面的启示,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从而学到正确的分析方法。
教学中,我在学法指导中除了做到学法渗透,还适时帮学生总结一些阅读方法。如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根据需要学会选读:无充足时间读书时学会浏览;对重点篇目要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要学会摘读。读中要批注;读中要查阅工具书;要边读边想,重点精美的语段边读边背诵等。
三、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语言实践,发展智力,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我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思维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积极创设情境,借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大胆质疑,培养独创精神;通过精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我深入探究,让学生不仅在书本里寻找答案,而且结合自身的经历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个性化的结论;引导学生拓展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在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创新的思维;在完成课文阅读教学的同时,借助一篇篇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么感悟作者的思维途径,要么学习作品中主人公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诸葛亮不平凡的思维,他在“巧妇难煮无米之炊”的情况下,居然用“借”的方式智取了曹操的十万支箭,粉碎了周瑜陷害他的阴谋,成为千古美谈,归根结底是诸葛亮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法战胜了对方的常态思维,使周瑜自叹不如。这样通过借助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学习前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感悟创新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我们推行。同时,我们深知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的重头戏,对它的改革不是靠某一项实验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实验,才能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近年来,我结合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阅读与运用研究”的实验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的寻求的“我要读”。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达到自觉投入的读书境界,让他们感觉到知识的趣味无穷和博大精深。主要做法包括:第一,创造条件,为学生开拓广阔的阅读空间和视野。第二,教学中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第三,利用故事、趣味事等激发学生想读课外书籍的欲望。第四,给学生交流表现的机会,促进读书活动的形成。
学生经过大量的阅读,视野拓宽了,知识增长了,很想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这就是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利用口语交际课、校队活动课等,将他们分组竞赛角逐,在班上开展朗读、讲故事、编故事、讲心得等形式活动,让他们在“谈天说地”“朗读比赛”“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口语交际活动中展现自我。这些活動形式都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把阅读与表达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责任感。
二、强化课堂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我更深刻明白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道理, 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学法指导。在语文学法指导上,我通常是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指导学生掌握某种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学法渗透”和“学法总结”。学法渗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直接向学生明示一些学习技法之外,更多的是应该在处理教材的方法上,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相机融进有关学法,让学生在不断感知、领悟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从而形成阅读技能。学法渗透的途径众多:可以在设问解答中渗透;可以在安排自学中渗透;可以在板书设计中渗透……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机智等情况,灵活使用。例如在设问解答中渗透,我是这样做的: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准确回答了问题之后,再对学生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看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追问正是一种学法渗透。因为它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思路,及时反馈调节,更重要的是能让其他同学从答问者的解答中受到学法方面的启示,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从而学到正确的分析方法。
教学中,我在学法指导中除了做到学法渗透,还适时帮学生总结一些阅读方法。如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根据需要学会选读:无充足时间读书时学会浏览;对重点篇目要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要学会摘读。读中要批注;读中要查阅工具书;要边读边想,重点精美的语段边读边背诵等。
三、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语言实践,发展智力,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我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思维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积极创设情境,借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大胆质疑,培养独创精神;通过精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我深入探究,让学生不仅在书本里寻找答案,而且结合自身的经历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个性化的结论;引导学生拓展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在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创新的思维;在完成课文阅读教学的同时,借助一篇篇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么感悟作者的思维途径,要么学习作品中主人公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诸葛亮不平凡的思维,他在“巧妇难煮无米之炊”的情况下,居然用“借”的方式智取了曹操的十万支箭,粉碎了周瑜陷害他的阴谋,成为千古美谈,归根结底是诸葛亮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法战胜了对方的常态思维,使周瑜自叹不如。这样通过借助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学习前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感悟创新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我们推行。同时,我们深知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的重头戏,对它的改革不是靠某一项实验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实验,才能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