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疼痛;护理
妇产科疾病对产妇的分娩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其临床治疗非常重要。而治疗难产、早产、宫外孕等妇产科疾病时,大多数需要使用手术疗法[1]。手术治疗给患者留下了创口,创口疼痛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妇产科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我院为此选取了9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5-44岁,平均年龄(29.3±2.4)岁;子宫全切术7例,子宫次全切手术5例,附件切除术24例,剖宫产术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6-46岁,平均年龄(28.8±2.5)岁;子宫全切术9例,子宫次全切手术7例,附件切除术21例,剖宫产术12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第一,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初,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讲解手术治疗过程,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而在手术结束后8-36小时,麻醉药失效,切口开始疼痛,这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自我放松,从而减少应激反应;或者可以在病房播放轻音乐,放置鲜花,转移患者的注意力[2]。第二,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应采用科学的疼痛评估方法与技能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止痛。第三,使用镇痛药物。镇痛药物一般在术前使用,起到预防疼痛的作用。护理人员在给药时应秉持小剂量给药的原则,术前给予患者阿片类镇痛药以止痛,或者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第四,伤口护理。护理人员应经常检查患者的伤口是否出现了渗液、渗血,以及是否发生感染;定时清洁伤口以及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净且干燥;如果伤口发生感染,则护理人员应及时将缝线拆除,并扩创引流,敷药治疗;如果伤口在外阴,则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洁尔阴等药物给患者清洗外阴部,如果外阴的伤口出现疼痛、肿胀,则使用50%高锰酸钾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3次[3]。
1.3临床观察
采用VAS疼痛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9%,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3.讨论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是一个系统化的护理过程,它对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做了分析与探讨,研究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疼痛程度更低,而护理满意度更高。在本次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了心理护理、疼痛评估、药物镇痛、伤口护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护理项目均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为目标,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宗旨。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下,患者的术后疼痛能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且患者能够对术后疼痛形成正确的认识,有效避免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加重疼痛感。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当中能够产生良好的护理效果,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月芳.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3,15(01):75-76.
[2]杨安平.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方法研究[J].四川医学,2013,28(05):769-770.
[3]王建清.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8):258-259.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疼痛;护理
妇产科疾病对产妇的分娩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其临床治疗非常重要。而治疗难产、早产、宫外孕等妇产科疾病时,大多数需要使用手术疗法[1]。手术治疗给患者留下了创口,创口疼痛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妇产科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我院为此选取了9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5-44岁,平均年龄(29.3±2.4)岁;子宫全切术7例,子宫次全切手术5例,附件切除术24例,剖宫产术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6-46岁,平均年龄(28.8±2.5)岁;子宫全切术9例,子宫次全切手术7例,附件切除术21例,剖宫产术12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第一,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初,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讲解手术治疗过程,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而在手术结束后8-36小时,麻醉药失效,切口开始疼痛,这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自我放松,从而减少应激反应;或者可以在病房播放轻音乐,放置鲜花,转移患者的注意力[2]。第二,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应采用科学的疼痛评估方法与技能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止痛。第三,使用镇痛药物。镇痛药物一般在术前使用,起到预防疼痛的作用。护理人员在给药时应秉持小剂量给药的原则,术前给予患者阿片类镇痛药以止痛,或者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第四,伤口护理。护理人员应经常检查患者的伤口是否出现了渗液、渗血,以及是否发生感染;定时清洁伤口以及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净且干燥;如果伤口发生感染,则护理人员应及时将缝线拆除,并扩创引流,敷药治疗;如果伤口在外阴,则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洁尔阴等药物给患者清洗外阴部,如果外阴的伤口出现疼痛、肿胀,则使用50%高锰酸钾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3次[3]。
1.3临床观察
采用VAS疼痛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9%,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3.讨论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是一个系统化的护理过程,它对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做了分析与探讨,研究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疼痛程度更低,而护理满意度更高。在本次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了心理护理、疼痛评估、药物镇痛、伤口护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护理项目均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为目标,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宗旨。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下,患者的术后疼痛能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且患者能够对术后疼痛形成正确的认识,有效避免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加重疼痛感。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当中能够产生良好的护理效果,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月芳.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3,15(01):75-76.
[2]杨安平.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方法研究[J].四川医学,2013,28(05):769-770.
[3]王建清.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8):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