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个关注”,培养低年级学生语用能力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知道要立足于语用能力的培养,但事实上却并没有切中教学的要害,虽然大家都知道读写结合,但往往出现了两种分歧,一种是过分关注语言的理解,对课文内容分析过多,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无法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另一种是淡化内容的理解,一味关注语言形式,造成课堂练写太多,阅读教学失去了独立地位。这两种情况都违背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想从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要立足语言运用,教会学生如何说话,如何用文字来说话。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关注句式表达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字词句上面,却忽视了句式表达的引导,导致学生写不好话,更不能有效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基于此,教师要在写话的过程中,关注句式的表达,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言语的秘妙。
  比如,在教學苏教版《狐假虎威》一课时,很多学生无法从语言表达形式上理解狐狸狡猾的形象,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自由写一段话,写出老虎和狐狸的对话。学生写狐狸问老虎,“你敢吃我?”而后,让学生对照课文,看看文本是怎么写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在课文的文本中添加了精妙的叙述(眼珠子骨碌一转),写得非常传神,写出了狐狸的神态,好像狡猾的狐狸就站在自己的眼前一样,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认识到,要让故事生动有趣,就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经验,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将人物的神态、动作都描绘具体,使人能够联想到其中的样子。以上环节,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形式入手,关注语用表达,从而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之美,感悟文本的深刻意涵。
  二、关注文本节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师可以借助朗读带领学生感知节奏,从而体会语言表达的韵律,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木兰从军》这一课时,文章中有这样描写木兰从军的段落,“披战马,渡黄河……前线”,类似这样的句式表达,到底传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呢?学生认为,这是描写木兰从军的艰苦和辛劳,此时我追问学生:“想一想,我们曾经还学过哪些这样的句式?”学生发现,在《台湾的蝴蝶谷》中也有类似的句子:“穿过丛林,跨过大海…”这样连贯的句式节奏,形象地描写出蝴蝶穿越丛林,越过小溪的急切心情。此时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都是这样的句式,到底有什么功效呢?经过对具体句式的分析和比对,学生很快聚焦于句式的语言形式,体会到这种句式的节奏形式之美,并由此深刻理解了其中的奥秘:这样的节奏不但渲染了整个情感,而且让句子变得更为紧凑,情感表达也较为丰沛。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这样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妙,借助语言形式的节奏把握,迁移到运用中来,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知不觉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关注语言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深入发掘课文中的语言训练点。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将注意力转移到文本语言的设计上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设计,从而进行有效表达,扎扎实实发展表达能力。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从逗号、句号等各种符号入手,更要引导学生在段落结构的顺序处进行分析和比对展开自主表达。
  比如,在教学《月亮湾》一课时,每个段落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重点,只要掌握了这个关系,就能够理清文脉。为此,我让学生紧紧抓住文章的内容,通读全文之后,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感知。我先让学生从文本中的景色入手,找到课文的写作顺序,并讨论这样写作的好处。通过对文本设计的引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知道文章要写作的重点,并有所把握。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笔者还会让学生画出路线图,弄明白作者先介绍了什么,后介绍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一步步深入体会到文章的主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要领悟到语言运用的妙处,就要先从语言表达入手,关注语言的三个方面,不但要关注句式,更要关注节奏和设计,从外在和内在方面齐头并进,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厚积薄发,从而找寻言语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221000)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被重视,其中课堂提问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都是老师讲,学生只需要把老师讲的背下来,完成机械的记忆就可以了。但是在新时代下,要求课堂具有活力,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多提问,多探究,把提问贯穿到整个课堂中,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一、紧扣学生兴趣点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
6月21日,邯郸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现场会在永年县召开。
小学是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对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小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兴趣或其他原因而轻视阅读,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呢?  一、以兴趣为引领  圣人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主动性,阅读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培养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参透语言的本质,将语用能力落到实处,这是大家所追求的。在实践中,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学到什么东西,老师又没有指明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导致很多学生表达能力缺乏,究其原因在于,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低下。王国维先生曾这样指出,文章中的亮点,就是语言要素所在。笔者认为,这正是课堂教学的支点,要让学生获得独特的语言,就要从语言要素入手,嫁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能够感知语言文字的美妙
任何文本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還原,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和文本进行碰撞、连接,通过想象、价值、情感、历史等方面的还原引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学习语言,形成语用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内容,虽然体裁不一,但是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是历史,或是现实,或是想象,不管怎样的内容,学生在阅读中总能联系生活的实际,去进行相似的匹配。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如果缺乏情感元素的渗透,任何事情都会有了“折扣”,至少算不得是完美的,学校教育同样如此。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他们属于“唯情趣一族”,而且对于教师有着难以摆脱的“情感依赖”性,来自教师和教学中的“情感”元素,既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丰富“必需品”,又是引领他们健康成长的有效“营养品”。有鉴于此,教师善于把各类情感元素与师生交往、课程教学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能
生的成长,真的需要一些“沉甸甸”的评价。因为有些话语一经说出便会深深烙印在学生们的内心深处,进而转化为学生成长的“标杆”。特别是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评价
正定县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四·四”组合,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环环扣紧,优化发展环境,强有力地加快了正定县“经济强县、文化名县、旅游大县”的建设步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开放化的思维方法主动活化教学策略,从学生熟悉的环境背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开放化教学理念,能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尝试和主动实
语文学习是长期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学科,如何打破传统思维观念,打破教学大纲的束缚,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发展学习本性,开拓思维空间,有创造性的去学习是教学一直努力的方向。  一、摸清学生的本性——为“生长线”蓄能  1.学生在学习时,本身是多能的  众所周知,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和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发展成为现实能力。而现实能力的叠加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