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班幼儿刚入园,是由家庭教育过渡到幼儿园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抓住这一重要时期,从关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争取家园的密切配合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能为幼儿的成长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1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的道德行为习惯最佳的培养时期是幼儿阶段。因此,如果能抓住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开展以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品德教育,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一、以生活为落脚,渗透德育
1、晨间活动,处处皆有爱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因为对陌生的环境还不熟悉,哭闹是常有的事情。每每这时,当老师把他们轻轻抱起,亲亲他们的小脸,就会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老师这些简单的动作,既帮助孩子缩短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距离,又帮助孩子建立起对集体的归属感,为日后的教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老师每天在门口迎接幼儿入园,见到孩子面带微笑问声“早上好”。那些外向、开朗的孩子会很快地微笑着回敬“老师早上好”,而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则怯生生地选择绕道或愣愣地看着老师。此时,老师蹲下来搂搂他们,会使孩子感到老师很在意他、喜欢他。久而久之,孩子在老师爱的感染下,有了自信,便会慢慢对老师或同伴的问候回应了,慢慢地也就养成讲礼貌的行为习惯了。
2、进餐活动,点点皆德育
午餐时,是引导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的好时机。,大多孩子们对于老师帮他们盛饭总是习以为常,不知感恩。而有的孩子会在老师帮他们盛好饭后说句“谢谢老师”。每当这个时候,老师就不适时宜地表扬到:“最喜欢给这样的小朋友盛饭啦,因为她总是对老师说谢谢!”一句看是简单的话,却为孩子们树立起了“说文明的话,做礼貌的孩子”的榜样。于是,当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轻轻地一声“谢谢”便自然而然地从孩子们的口中娓娓道来。
午餐时也是发展幼儿自理能力的好时机。当孩子们的米粒掉在桌上而离开座位时,老师微笑地说:“小米粒撒漏在桌子上了,请你把它们扫到碗里好吗?”听到这样的话,孩子都会很乐意地学习自己收拾撒漏的米粒。而当出现打翻或者筷子掉落等幼儿有能力完成的事时,我们会对大家说:“不要麻烦阿姨,自己想办法完成,好吗?”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愉悦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快乐成长。
二、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德育
1.文学作品的运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文明礼貌、友好合作、谦让分享等多元的教育功能。如故事《拔萝卜》使幼儿通过作品懂得了人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为了让文学作品的教育元素充分发挥,我们又激发幼儿通过早操、表演游戏中的表演,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认识,逐渐内化为自身很好的品德行为。
2.实践活动的开展
幼儿有了初浅的品德认识后,要在精心设计的行动中得到巩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礼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1)听故事:《对不起真神奇》;(2)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哪只小动物,为什么?(3)实践活动:教师将平时不愿运用礼貌语、爱讲粗话的幼儿分散到各个晨间迎宾组,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老师的带、帮、引活动,使这些不礼貌的孩子变得乖巧多了,也懂得了对人讲礼貌用语了。在这样一节活动中,教师在幼儿对礼貌语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练习,知道了该怎么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趣味游戏的练习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自己想做的角色,并在活动中增强自觉行为。如在角色游戏“幼儿园”中,教师鼓励平时不守纪律的幼儿担任“保安”,幼儿因为做了小“保安”,在游戏中必须坚守岗位,把好大门关。幼儿在游戏情景中,通过扮演角色达到多次练习的目的,并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不断进行规范养成教育。
结构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的平台。如主题建构“娃娃游乐园”中,幼儿在模拟建构各种游乐设施后,要学会协商怎样围绕主题建构,与谁合作?如何分工等。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分工、学会了合作,又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尝试中使游戏水平得到提升。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分享。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户外活动的强化
户外活动是强化幼儿良好品德的有效渠道。如在竞赛性活动“护蛋乐”中激发孩子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有器械游戏“跳羊角球”、“拍球”过程中,教育幼儿学会谦让,不争抢器械;在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活动“过独木桥”中,可以培养孩子勇敢、自信、不怕吃苦的品格……
三、家园携手共同育儿
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老师通过与家长的直接交谈、家教园地等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家教经验和家长任务等内容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并主动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如针对班级部分孩子开学初期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现象,不上课,不参加户外活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我们引导家长成立了“葡萄家庭小分队”、“梨子家庭小分队”、“橙子家庭小分队”。各个小分队都有先关的负责人,并详细制定了一学期的小分队计划,如中山公园的喂鸽子之旅,清源山的摘草莓等,通过家庭小分队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与人交往,锻炼胆量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表现更大方了,做事更主动了,孩子之间更团结友爱了,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以节日为契机,渗透德育
节日和纪念日里蕴藏着无限的德育资源,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于节日纪念日中,不仅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更使幼小的心灵从小播下爱的种子、快乐的种子、责任的种子。
“三.八”节,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和理解父母的爱,学习怎样爱父母。比如:给妈妈送一束花,并送给妈妈一句温馨的话;在美术活动中启发幼儿夸自己的好妈妈,然后再用橡皮泥给妈妈塑像;在音乐活动中教幼儿唱《我的好妈妈》并教育幼儿要热爱、尊重、关心自己的妈妈;我们还组织幼儿看《宝宝是怎样出生的》,让他们体会妈妈的辛苦。随着活动的进展,我们又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家庭的其他成员及同伴中,促进了幼儿尊重父母他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五一劳动节”里,我们设计了参观认识炊事员活动;布置夸夸各行各业的人专栏;设计“我是能干的小帮手”问卷调查表等,使幼儿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培养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俗话说“十年树木,千年树人”。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从幼儿抓起,就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611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的道德行为习惯最佳的培养时期是幼儿阶段。因此,如果能抓住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开展以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品德教育,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一、以生活为落脚,渗透德育
1、晨间活动,处处皆有爱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因为对陌生的环境还不熟悉,哭闹是常有的事情。每每这时,当老师把他们轻轻抱起,亲亲他们的小脸,就会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老师这些简单的动作,既帮助孩子缩短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距离,又帮助孩子建立起对集体的归属感,为日后的教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老师每天在门口迎接幼儿入园,见到孩子面带微笑问声“早上好”。那些外向、开朗的孩子会很快地微笑着回敬“老师早上好”,而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则怯生生地选择绕道或愣愣地看着老师。此时,老师蹲下来搂搂他们,会使孩子感到老师很在意他、喜欢他。久而久之,孩子在老师爱的感染下,有了自信,便会慢慢对老师或同伴的问候回应了,慢慢地也就养成讲礼貌的行为习惯了。
2、进餐活动,点点皆德育
午餐时,是引导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的好时机。,大多孩子们对于老师帮他们盛饭总是习以为常,不知感恩。而有的孩子会在老师帮他们盛好饭后说句“谢谢老师”。每当这个时候,老师就不适时宜地表扬到:“最喜欢给这样的小朋友盛饭啦,因为她总是对老师说谢谢!”一句看是简单的话,却为孩子们树立起了“说文明的话,做礼貌的孩子”的榜样。于是,当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轻轻地一声“谢谢”便自然而然地从孩子们的口中娓娓道来。
午餐时也是发展幼儿自理能力的好时机。当孩子们的米粒掉在桌上而离开座位时,老师微笑地说:“小米粒撒漏在桌子上了,请你把它们扫到碗里好吗?”听到这样的话,孩子都会很乐意地学习自己收拾撒漏的米粒。而当出现打翻或者筷子掉落等幼儿有能力完成的事时,我们会对大家说:“不要麻烦阿姨,自己想办法完成,好吗?”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愉悦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快乐成长。
二、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德育
1.文学作品的运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文明礼貌、友好合作、谦让分享等多元的教育功能。如故事《拔萝卜》使幼儿通过作品懂得了人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为了让文学作品的教育元素充分发挥,我们又激发幼儿通过早操、表演游戏中的表演,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认识,逐渐内化为自身很好的品德行为。
2.实践活动的开展
幼儿有了初浅的品德认识后,要在精心设计的行动中得到巩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礼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1)听故事:《对不起真神奇》;(2)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哪只小动物,为什么?(3)实践活动:教师将平时不愿运用礼貌语、爱讲粗话的幼儿分散到各个晨间迎宾组,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老师的带、帮、引活动,使这些不礼貌的孩子变得乖巧多了,也懂得了对人讲礼貌用语了。在这样一节活动中,教师在幼儿对礼貌语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练习,知道了该怎么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趣味游戏的练习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自己想做的角色,并在活动中增强自觉行为。如在角色游戏“幼儿园”中,教师鼓励平时不守纪律的幼儿担任“保安”,幼儿因为做了小“保安”,在游戏中必须坚守岗位,把好大门关。幼儿在游戏情景中,通过扮演角色达到多次练习的目的,并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不断进行规范养成教育。
结构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的平台。如主题建构“娃娃游乐园”中,幼儿在模拟建构各种游乐设施后,要学会协商怎样围绕主题建构,与谁合作?如何分工等。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分工、学会了合作,又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尝试中使游戏水平得到提升。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分享。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户外活动的强化
户外活动是强化幼儿良好品德的有效渠道。如在竞赛性活动“护蛋乐”中激发孩子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有器械游戏“跳羊角球”、“拍球”过程中,教育幼儿学会谦让,不争抢器械;在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活动“过独木桥”中,可以培养孩子勇敢、自信、不怕吃苦的品格……
三、家园携手共同育儿
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老师通过与家长的直接交谈、家教园地等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家教经验和家长任务等内容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并主动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如针对班级部分孩子开学初期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现象,不上课,不参加户外活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我们引导家长成立了“葡萄家庭小分队”、“梨子家庭小分队”、“橙子家庭小分队”。各个小分队都有先关的负责人,并详细制定了一学期的小分队计划,如中山公园的喂鸽子之旅,清源山的摘草莓等,通过家庭小分队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与人交往,锻炼胆量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表现更大方了,做事更主动了,孩子之间更团结友爱了,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以节日为契机,渗透德育
节日和纪念日里蕴藏着无限的德育资源,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于节日纪念日中,不仅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更使幼小的心灵从小播下爱的种子、快乐的种子、责任的种子。
“三.八”节,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和理解父母的爱,学习怎样爱父母。比如:给妈妈送一束花,并送给妈妈一句温馨的话;在美术活动中启发幼儿夸自己的好妈妈,然后再用橡皮泥给妈妈塑像;在音乐活动中教幼儿唱《我的好妈妈》并教育幼儿要热爱、尊重、关心自己的妈妈;我们还组织幼儿看《宝宝是怎样出生的》,让他们体会妈妈的辛苦。随着活动的进展,我们又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家庭的其他成员及同伴中,促进了幼儿尊重父母他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五一劳动节”里,我们设计了参观认识炊事员活动;布置夸夸各行各业的人专栏;设计“我是能干的小帮手”问卷调查表等,使幼儿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培养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俗话说“十年树木,千年树人”。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从幼儿抓起,就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