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孩子营造和谐、宽松的诵读环境,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孩子诵读《弟子规》,培养诵读兴趣 ,让《弟子规》走进孩子的心田,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幼小的生命中得以传承、发扬。
关键词:弟子规;诵读;方法;兴趣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是经典蒙童著作,也是“国学之花”中的一朵奇葩,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是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但《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快乐地诵读呢?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
一、“诱”——悄然点燃诵读之火。
“快乐小喇叭”,以听诱趣。一年级上期的孩子刚入学,识字量比较少,很难进行自主的诵读活动。但我们不能让这段时间成为孩子诵读的“盲区”。一向爱讲故事的我利用这个资源,开办了一个直播节目-----“快乐小喇叭”。这个节目一般定在每天下午上第一节课之前进行。我选用一些具有中华美德故事来感化他们,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孩子们读经的风气渐渐变浓。“嘀嘀嗒----同学们,快乐小喇叭开始啦!”每天随着这个声音在教室里想起,孩子们马上会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听。这样的方法,没有给学生阅读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地走进经典国学的世界。
二、“渲”-----创设群体诵读氛围。
诵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充裕的时间、良好的环境、爱不释手的读物都是诵读不可缺少的条件。首先,时间上保证。我校每周都有两节阅读课,我充分利用它对学生进行《弟子规》诵读的指导。其次,在读物方面,《弟子规》教材人手一册。并在班级里设置图书角,我精心挑选的一些具有中华美德的经典故事书放进里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就保证了学生读之有物。最后,在班级墙壁的醒目处张贴“ 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 快乐读经典,轻松学语文”等经典警句。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的眼睛”,我在黑板报上开辟了一个名为“阅读之窗”的栏目,并在每周末及时更新。
三、“导”-----巧妙设计诵读方法。
树立“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教育理念。以一颗真诚的心来看待儿童读经活动。用活泼愉快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心境下,自然地熟读,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
1、“不求甚解”法
“不求甚解”不是指不加理解地生吞活剥,而是领会主旨,产生共鸣。我不要求学生字字明意、句句通晓,而是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一词一句地反复吟诵、体味,熟读成诵。理解需要‘识记’作基础的,如果没有‘背’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诵读活动中我把“诵读为本,不求甚解”法作为开展诵读《弟子规》的一个指导思想。鼓励学生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念至熟悉乃至会背,即达教育目的。
2、亲子诵读法
诵读《弟子规》是学校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一项有效载体,也是学校提升家长素质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于是,我利用“大手牵小手”的形式搞好亲子阅读活动。很多家长都保持着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每晚和孩子一起读、背、比赛,并通过“心桥本”向我及时反馈,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营造了和谐竞争的家庭氛围,家长也因此而温经受益。
3、游戏巩固法
课间,因为我们班级的活动空间不大,孩子们的游戏也不太丰富,还有些调皮的孩子经常追逐打闹。考虑到《弟子规》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就试着和孩子一起玩《弟子规》的拍手游戏,他们兴致盎然,整个教室一片拍手声与《弟子规》的韵味融合在一起,孩子们感到其乐无穷!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跳皮筋、跳绳的口令也被孩子们换成了《弟子规》。追逐打闹的现象明显好转了,孩子们畅游在中华经典的海洋里,游戏着、吟唱着、诵读着。每天那习惯成自然的诵读游戏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4、实际运用法
如果《弟子规》教学让孩子们变成死背书、背死书的话,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它必须要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才算起到了真正的作用。课堂上有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时,我就用一句“话说多,不如少”来提醒他;上课谁坐不好乱动时,我就说“勿箕踞,勿摇髀。”一天上美术课,刘俊龙同学因为没有带水彩笔,就把另一个同学水彩笔私自拿去用,学习委员看见了,就对他说“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我在收拾讲桌时,慌忙中把作业本撒了一地,一个孩子马上就说:“郭老师,事勿忙,忙多错。”此时此刻,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動,孩子们终于将《弟子规》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了!这正是我所期盼的结果!
四、“秀”-----展示自我诵读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喜悦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好好学习的愿望。”
首先,我利用课堂前三分钟和午间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挑选自己背诵的《弟子规》内容进行成果展示,鼓励他们互相挑战:比比一周下来谁背得多,记得牢。这时,同学们个个大显身手。有的配乐诵读;有的拍手诵读;有的编成故事;有的唱;有的跳;还有的用快板来展示 ,真是百花齐放!我每周还评选出背诵小擂主”和“十佳家庭”。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成功,所以,这样的激励能引其他学生群起而效仿。其次,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让学生展示有关《弟子规》的书法、手抄报等,作品还附有插图,真可谓是“图文并茂”。另外,让孩子们在学校开展的“经典伴我行,书香满校园”的大型活动中展示风采。
《弟子规》已经融入孩子们的心灵,它让孩子们重新享受到了久违的阅读快乐。经典温馨了孩子的生活,指引了孩子的方向。让我们坚持不懈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下去,让经典浸润孩子的心田。
关键词:弟子规;诵读;方法;兴趣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是经典蒙童著作,也是“国学之花”中的一朵奇葩,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是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但《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快乐地诵读呢?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
一、“诱”——悄然点燃诵读之火。
“快乐小喇叭”,以听诱趣。一年级上期的孩子刚入学,识字量比较少,很难进行自主的诵读活动。但我们不能让这段时间成为孩子诵读的“盲区”。一向爱讲故事的我利用这个资源,开办了一个直播节目-----“快乐小喇叭”。这个节目一般定在每天下午上第一节课之前进行。我选用一些具有中华美德故事来感化他们,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孩子们读经的风气渐渐变浓。“嘀嘀嗒----同学们,快乐小喇叭开始啦!”每天随着这个声音在教室里想起,孩子们马上会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听。这样的方法,没有给学生阅读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地走进经典国学的世界。
二、“渲”-----创设群体诵读氛围。
诵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充裕的时间、良好的环境、爱不释手的读物都是诵读不可缺少的条件。首先,时间上保证。我校每周都有两节阅读课,我充分利用它对学生进行《弟子规》诵读的指导。其次,在读物方面,《弟子规》教材人手一册。并在班级里设置图书角,我精心挑选的一些具有中华美德的经典故事书放进里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就保证了学生读之有物。最后,在班级墙壁的醒目处张贴“ 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 快乐读经典,轻松学语文”等经典警句。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的眼睛”,我在黑板报上开辟了一个名为“阅读之窗”的栏目,并在每周末及时更新。
三、“导”-----巧妙设计诵读方法。
树立“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教育理念。以一颗真诚的心来看待儿童读经活动。用活泼愉快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心境下,自然地熟读,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
1、“不求甚解”法
“不求甚解”不是指不加理解地生吞活剥,而是领会主旨,产生共鸣。我不要求学生字字明意、句句通晓,而是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一词一句地反复吟诵、体味,熟读成诵。理解需要‘识记’作基础的,如果没有‘背’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诵读活动中我把“诵读为本,不求甚解”法作为开展诵读《弟子规》的一个指导思想。鼓励学生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念至熟悉乃至会背,即达教育目的。
2、亲子诵读法
诵读《弟子规》是学校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一项有效载体,也是学校提升家长素质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于是,我利用“大手牵小手”的形式搞好亲子阅读活动。很多家长都保持着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每晚和孩子一起读、背、比赛,并通过“心桥本”向我及时反馈,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营造了和谐竞争的家庭氛围,家长也因此而温经受益。
3、游戏巩固法
课间,因为我们班级的活动空间不大,孩子们的游戏也不太丰富,还有些调皮的孩子经常追逐打闹。考虑到《弟子规》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就试着和孩子一起玩《弟子规》的拍手游戏,他们兴致盎然,整个教室一片拍手声与《弟子规》的韵味融合在一起,孩子们感到其乐无穷!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跳皮筋、跳绳的口令也被孩子们换成了《弟子规》。追逐打闹的现象明显好转了,孩子们畅游在中华经典的海洋里,游戏着、吟唱着、诵读着。每天那习惯成自然的诵读游戏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4、实际运用法
如果《弟子规》教学让孩子们变成死背书、背死书的话,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它必须要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才算起到了真正的作用。课堂上有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时,我就用一句“话说多,不如少”来提醒他;上课谁坐不好乱动时,我就说“勿箕踞,勿摇髀。”一天上美术课,刘俊龙同学因为没有带水彩笔,就把另一个同学水彩笔私自拿去用,学习委员看见了,就对他说“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我在收拾讲桌时,慌忙中把作业本撒了一地,一个孩子马上就说:“郭老师,事勿忙,忙多错。”此时此刻,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動,孩子们终于将《弟子规》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了!这正是我所期盼的结果!
四、“秀”-----展示自我诵读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喜悦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好好学习的愿望。”
首先,我利用课堂前三分钟和午间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挑选自己背诵的《弟子规》内容进行成果展示,鼓励他们互相挑战:比比一周下来谁背得多,记得牢。这时,同学们个个大显身手。有的配乐诵读;有的拍手诵读;有的编成故事;有的唱;有的跳;还有的用快板来展示 ,真是百花齐放!我每周还评选出背诵小擂主”和“十佳家庭”。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成功,所以,这样的激励能引其他学生群起而效仿。其次,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让学生展示有关《弟子规》的书法、手抄报等,作品还附有插图,真可谓是“图文并茂”。另外,让孩子们在学校开展的“经典伴我行,书香满校园”的大型活动中展示风采。
《弟子规》已经融入孩子们的心灵,它让孩子们重新享受到了久违的阅读快乐。经典温馨了孩子的生活,指引了孩子的方向。让我们坚持不懈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下去,让经典浸润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