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最佳状态,它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在强迫、偏执、孽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常见。如不及时调整与疏导,势必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幼儿教师作为大众群体的一员,其心理健康标准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当然,在考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时,除了要符合大众心理健康标准外,还应考虑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应进一步澄清。
  1.幼儿教师心理状况能否区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种状态
  心理状态具有层次性和一定的维度,一般很难用健康或者不健康来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个人的状况都位于从不健康到健康这个连续体的某个位置,可能距离健康状态更近一些,也可能距离某些心理疾病状态更近一些。处于完全不健康的病态的人只是少数。对于幼儿教师这个群体来说,检测出心理问题的教师,只是心理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出了问题,他们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不健康,所以对其不能全盘否定;同时,应该意识到没有检测出心理问题的幼儿教师也并不是完全健康的。所以,在看待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时,应避免把教师断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个群体。关键是及时发现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有效地对其进行疏导和调节。
  2.幼儿教师所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不适应现象能否都可称之为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幼儿教师作为社会的人,在与环境互动中会表现出适应与不适应。有些不适应可能是情境性的,有些不适应可能是特制性的。例如,在绩效评估时,或是在优质课评比的一段时间内,幼儿教师会表现出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会随时间和情境变化而减弱或消失,这称之为情境性的;若焦虑不因时间和情景改变而变,则称之为特质性的。因此,在判断幼儿教师心理是否健康时,对哪些现象是幼儿教师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异常问题进行区分是必要的。对状态性的问题应及时干预,以免转化为特质性问题。对具有人格特质问题的幼儿教师应做好有效的监控,而不是简单将其归入心理异常的群体。
  3.幼儿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是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特殊表现,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应当具备的道德观念,是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在道德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向教师个体的,涉及教师认知、情绪、自我等方面。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有水平高低之分而无“好”与“坏”、“是”与“非”之分。
  当然,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联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基础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健康是形成幼儿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而良好职业道德也是幼儿教师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其影响因素涉及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因此,幼儿教师要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一方面,个体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与组织要能够为个体发展创设健康和谐的环境。基于此,就幼儿教师这个群体而言,影响其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重要因素: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教师已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共同开发者,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需要相应的专业素养,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展开各种课题研究,为自己的学历提升,参加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培训。“学无止境”对幼儿教师来讲,恐怕体会尤为深刻。从具有中专学历的幼师生向大专、本科学历迈进,这其中所付出的精力,只有幼儿教师自己才能体会到。更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教材五花八门、课程摇摆不定等问题,使得幼儿教师无所适丛,处于迷茫状态。而“班级人数太多”、“活动场地太小”、“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从业者的压力。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青年幼儿教师由于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儿童、对家长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她们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很高,然而一旦遇到工作分配不如意,或者与家长摩擦、教师摩擦等就会感到灰心、失意,出现心理问题;而中年幼儿教师面对日渐增长的年龄感叹:舞姿不再婀娜,嗓音不再甜美,装扮的小兔不再可爱,孩子们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也不如以前,由此产生悲哀感;骨干教师们面对年轻教师的脱颖而出,为了维护自己曾得到的荣誉而背上了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而传统的教师角色,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都意味着牺牲,颇带悲壮色彩。
  3.工作上不断产生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在于所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孩子年龄小,又加之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教师们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有些幼儿园,尝试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但又考虑到教育的成本,由一位教师承担20~25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工作,教师从早到晚像抹了油的转盘,始终处于连轴状态。日复一日,这些教师身心疲惫,且对工作产生厌倦感。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幼教事业极不重视,运用承包、拍卖等方式把幼儿园推向市场,使幼儿教师感到工作不稳定,且生活得不到保障。一些园长们,不仅要为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人际关系的刺激
  幼儿教师往往都是女性,她们有着共同的弱点:情绪容易波动,从众心理较强;注意领导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会为一点小事唠叨不休等。这些弱点集中于一个群体中,就会造成教师之间较难相处,而“你上我下”、“择优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使教师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同事之间关系变化的这种负面效应,无疑是形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如何改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培养机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红烛、春蚕的奉献精神固然可贵,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奉献的同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2.给与机会,自我实现
  作为园长,管理者,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教师看成幼儿园未来发展的生命线,树立“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管理思想,设法创造每位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每位教师获得成功,获得自信。园长要有博爱精神,心理装着每位教职工,与每位教师坦诚相见,平等对话。面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多一点引导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率先示范,少一点空洞说教,让每位教师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3.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
  在一个幼儿园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的。有许多人认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年轻为好,因为年轻教师充满着活力,孩子亦喜欢年轻、漂亮的教师。其实,老教师的保教经验,尤其是对孩子生活上的细微照顾,这是年轻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园长在考虑班级教师组合时,要注意学历、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合理、良性组合,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的班上配有经验的保育员。这样可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挖掘最大的能量。
  4.创造环境,给教师一份温馨
  幼儿园要注重情感管理,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党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在每位教师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帮助其解决由生育、子女入学、住房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安心工作。园长要真诚面对教师,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让教师敢于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主人翁精神根植于每位教师的心中。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以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讲数学故事、提数学问题,很多学生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从生活中找出的数
100MW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改造为DEH纯电调系统是机组增容降耗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娘子关2#机改造前纯液压调节存在的问题,改遗采用的方案及实施方法,改造后的安全
2010年,本学区数学校本教研的课题是“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在我就来谈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十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要搭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再现生活情境,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
大葱是百合科葱蒜属多年生宿根作物,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热性,适应力强。如何进行科学施肥,是提高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一、大葱的生长条件和生物特性 大葱在不同的生长时
摘要:音乐教学中将动画与音乐欣赏相结合,可使音乐欣赏课的内容逐步丰富,使音乐作品不再是单一的听觉艺术,而是变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中的动画形象应力图贴合小学低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联想习惯,动画形象的运用应服务于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内容,音乐欣赏课中教学动画手段的运用也应给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动画    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是小学
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图片等多种教学信息进行组合,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操作简单、形象逼真等特点,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思维。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尤其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标志——唐诗宋词更是
“学困生”是我们永远无法绕过的一个话题,也是所有老师心中的一个痛。那么究竟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文中作了详细解答。
陶行知先生指出:“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忽视健康的人,就等于跟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他这些思想主张跟我们现在的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健康教育”是相一致的。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想法。  一、携手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新《体育课程标准》里虽然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无形中却对我们体育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层面的要求。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
摘 要:会计国际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是大势所趋。面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经济、法律环境不同、会计信息的目标不同以及我国会计职业素质不高等问题,我们应积极借鉴国际惯例,加快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处理好国际化与国情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任何国家如果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较高水准的发展是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