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说到作文,大多数学生总会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尤其是农村学生,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更是畏惧作文。他们普遍感到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其实是对写作素材资源的占有与利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作为农村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引进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
一、感受农村自然风光美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虽然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但是有优美的田园风光;那里虽然没有热闹的商场公园,但是有幽静的林间小道。郁郁青青的山林、汩汩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烟、曲径通幽——这一切都给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了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融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瞬间心灵感受,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之后,我便带领学生去学校的后山踏青,并要求他们仔细观察竹林、茶园、池塘、稻田等平常景物,然后写一篇文章。最终的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许多,文章中有破土而出的春笋,有鲜嫩欲滴的茶叶尖儿,有潺潺的溪水,有泛绿的田野、有金黄的油菜花……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春的美丽、春的生机盎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带学生到广阔的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开拓视野,开阔胸怀,提高了自身修养,激发了写作欲望,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二、体悟农村生活劳动美
教育家徐特立历来主张,作文要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更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农村特有的环境,使这里的学生拥有比城市学生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经历。如果我们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提醒并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和最大效度地用好这些资源,那么学生的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而写作也终将成为一种享受。
每当接触到与农村生活相关的文章,我都会让学生多阅读多体会,看看作者所写内容与自己看到和亲身体验的生活有什么异同点,然后再结合个人的经历去写作。于是,学了鲁迅的《社戏》后,学生便模仿偷豆的情节,写了“偷桃”“偷番薯”等故事;学了李森祥的《台阶》后,学生便模仿洗脚、造屋等情节,写了父母打工的艰辛。他们的这些文章,淳朴自然,感情真挚,带有浓厚鲜明的乡土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三、发现农村乡土风情美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很多民俗已经渐渐消失。然而,农村却仍保留着自己地方独特的民俗风情。春节贴对联、放爆竹;元宵观灯吃汤圆;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包粽子吃绿豆糕;中秋赏月尝月饼……这些农家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丰富多彩,是一个巨大的写作资源宝库。如果学生能从这些充满乡情的精彩活动中,选取那么一两个特色镜头,用朴实的笔记下来,那么文章一定会生动有趣,使读者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民间文化是一棵永远不老的常青树,这棵树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义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就有一次综合性活动,叫做“到民间采风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街串巷,实地调查;拍摄照片,搜集资料;总结经验,模仿写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写作的灵感。
四、品味农村民谚俗语美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老舍的《茶馆》是浓厚的京味儿,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独特的津味儿,不能不说,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为这两篇文章增色不少。从学生写作实践来看,搜集一些既有地方特色又通俗易懂的谚语俗话,民歌童谣,并在写作中加以合理运用,会为文章增光添彩。如:“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想他人”,是教人们要将心比心,多替他人着想;“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告诫人们不要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先播春风,后求夏雨”,是告诉人们有付出才有回报……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谚俗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是一个瑰丽的语言艺术宝库。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从“宝库”中汲取精华,品味赏析,积累运用,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也可以说,写作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开发利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生活之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我们应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体味农村生活的乐趣,从而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感受农村自然风光美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虽然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但是有优美的田园风光;那里虽然没有热闹的商场公园,但是有幽静的林间小道。郁郁青青的山林、汩汩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烟、曲径通幽——这一切都给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了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融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瞬间心灵感受,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之后,我便带领学生去学校的后山踏青,并要求他们仔细观察竹林、茶园、池塘、稻田等平常景物,然后写一篇文章。最终的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许多,文章中有破土而出的春笋,有鲜嫩欲滴的茶叶尖儿,有潺潺的溪水,有泛绿的田野、有金黄的油菜花……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春的美丽、春的生机盎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带学生到广阔的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开拓视野,开阔胸怀,提高了自身修养,激发了写作欲望,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二、体悟农村生活劳动美
教育家徐特立历来主张,作文要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更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农村特有的环境,使这里的学生拥有比城市学生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经历。如果我们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提醒并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和最大效度地用好这些资源,那么学生的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而写作也终将成为一种享受。
每当接触到与农村生活相关的文章,我都会让学生多阅读多体会,看看作者所写内容与自己看到和亲身体验的生活有什么异同点,然后再结合个人的经历去写作。于是,学了鲁迅的《社戏》后,学生便模仿偷豆的情节,写了“偷桃”“偷番薯”等故事;学了李森祥的《台阶》后,学生便模仿洗脚、造屋等情节,写了父母打工的艰辛。他们的这些文章,淳朴自然,感情真挚,带有浓厚鲜明的乡土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三、发现农村乡土风情美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很多民俗已经渐渐消失。然而,农村却仍保留着自己地方独特的民俗风情。春节贴对联、放爆竹;元宵观灯吃汤圆;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包粽子吃绿豆糕;中秋赏月尝月饼……这些农家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丰富多彩,是一个巨大的写作资源宝库。如果学生能从这些充满乡情的精彩活动中,选取那么一两个特色镜头,用朴实的笔记下来,那么文章一定会生动有趣,使读者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民间文化是一棵永远不老的常青树,这棵树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义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就有一次综合性活动,叫做“到民间采风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街串巷,实地调查;拍摄照片,搜集资料;总结经验,模仿写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写作的灵感。
四、品味农村民谚俗语美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老舍的《茶馆》是浓厚的京味儿,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独特的津味儿,不能不说,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为这两篇文章增色不少。从学生写作实践来看,搜集一些既有地方特色又通俗易懂的谚语俗话,民歌童谣,并在写作中加以合理运用,会为文章增光添彩。如:“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想他人”,是教人们要将心比心,多替他人着想;“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告诫人们不要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先播春风,后求夏雨”,是告诉人们有付出才有回报……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谚俗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是一个瑰丽的语言艺术宝库。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从“宝库”中汲取精华,品味赏析,积累运用,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也可以说,写作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开发利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生活之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我们应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体味农村生活的乐趣,从而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