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课程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实施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审美品位的现代公民。而服装设计课程在小学中的开展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中的审美需求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从小教育学生感受美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能更好地让学生走进美术,走进生活。
  关键词 服装设计;小学;美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A,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074-01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审美品位的现代公民。论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最能与之贴切的非“设计应用”系列课程莫属了。该领域的课程让学生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深受学生喜欢,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变成身边实用的东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美术的重要性。
  一、利弊分析
  很多家长会认为服装设计课程的教育会让孩子从小过度注重外表,产生攀比的心理。其实则不然,以现阶段对小学生的性教育为例,从最初的逃避、隐不作为,到现在的引导、教育,这是在摸索中总结的教育方法。论攀比心理,难道孩子攀比的心理不上服装设计课程就不会出现么?不是这样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摆脱了温饱问题,孩子在享受优质的生活资源和教育资源时,人们更注重教育本身能带给孩子的东西。我们教育学生通过服装设计课程的学习,感受生活中的美,这种美不是服装品牌,更不是服装价格所能衡量的。
  二、服装设计课程的设计应符合学情
  对于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孩子,美术课堂当中多是一些对基本线和形的认识,此时在服装设计课堂当中应当设计服装认识系列课程。
  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孩子具备基础的美术技能,在美术课堂当中要求提升搭配细节的刻画和色彩的使用。
  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又宣扬个性,在美术课堂中学习更多的色彩和比例知识。此阶段的孩子在服装设计课堂中应对灵感转化有更深的掌握,并且可以利用服装面料完成基本的服装制作。
  三、各个学段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意义
  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感受
  这一学段的学生年龄小,对于服装美的认识还较弱,最直接的体现是家长让穿什么就穿什么。针对这一特点,引导孩子认识服装,知道哪些服装是什么时候穿,它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搭配才更得体。就像认识水果蔬菜一样,认识服装也是同样的重要。这能让还在懵懂期的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礼仪。
  第二学段(3-4年级)感受、设计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基本了解服装,他们对服装已经有了最基本的认识,这时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对学生设计思想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已经能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育学生理解灵感来源的积累和转化。都说小孩子思想天马行空,在课堂当中就是要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激发出来,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进行设计思想的碰撞,从而形成更好的想法,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第三学段(5-6年级)设计、运用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将想法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他们知道了在画设计稿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制作能不能达到的效果,并且会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课程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对生活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四、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一)表现能力有限。小学生毕竟绘画水平有限,所以在利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设计思想的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应与学生多进行语言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根据设计思想进行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选择。
  (二)制作工艺较差。其实服装设计课程开展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制作,每个孩子想学习这门课程必定是想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服装,而事实上学生很难将两块面料平整地固定在一起,从人台上取下时更是七零八落,这时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给与耐心指导,让学生明白面与面之间的关系。
  (三)耗时较长。学生平时制作的手工快则一节课,慢则两节课就会完成,这时学生还保持有较高的激情。而服装制作的过程耗时较长,再加上我们会教导学生朝自己最初的设计方案努力,往往制作时间较长,很多学生存在返工的情况,这就极大地消耗了学生的耐心和激情。
  在教育越来越尊重个性发展的今天,开放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孩子,这对于美术学科是一个契机,但于此同时也是挑战。服装设计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开展不是主流,但对于部分爱好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肯定自我的机会。能多一种途径让学生感受美,并且将美运用到生活当中,不仅增加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創造思维,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最主要、最生动的角色,也构设成了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两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成效的高低。现在的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更具有学习的安全感、积极性和参与性,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实现自主创新性的学
摘 要 我校在2016年暑假开启了“青雅课堂‘一三四’基本范式”的研究。即,一个方向:让学(师让生学);三个要素:言行优雅,自主合作,评价共生;四个版块:激趣导学、合作探究、组际交汇、实践运用。通过范式来变革教学方式,改变课堂生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根于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一三四”教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
摘 要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着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地理教学;学生智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80-01  初中地理教师在现代教学中,肩负的不再是简单传递知识的任务
摘 要阅读教学应避免“以讲代读”“以练代学”,“替代思维”最典型的行为是“呈现”。认知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能够且应该做的是,启发、引导与鼓励。提倡阅读教学“发现→分析→表达”路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03-01  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的比重很大,不仅是分数上的重头,也是难度上的重头。很多同学表示:
摘 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保障并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要从学生个性化写作素养的培养着手,通过切入学情、重视积累、加强指导、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等途径,推动学生个性化基础、语言、思维等写作素养的形成,最终引导学生走向个性写作表达之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素养;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55-02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
摘 要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着良好的读题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只有对题目能够进行正确的解读,才能够让学生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而面对数学问题尤其如此,因为只有正确地理解它,才能够应用到所学习的知识来对问题进行解答。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正确读题习惯、正确的理解题目的意思、将情景题进行有效地解读,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从而让学生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尤其是毕业班复习的重矢之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师心里可谓是爱恨参半,所有老师都希望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但更多时候,希望就是希望,永不能成为现实。而对于作文复习,就常常成为教师最为头疼的大事,也成为学生语文提高的最大砝码。作文复习好了,在考试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作文;复习;指导;效果  中图分类号:G356.7,A,{4},J714.5
摘 要 将微课这一资源有效的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无疑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一丝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有效教学也有着较强的推动性作用。微课教学可以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及价值等充分的体现出来,具有指向性、精简性、生动性等诸多特点,是教师顺应改革趋势、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因此,教师应通过科学地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有效的降低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提升学生的题解题能力,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
摘 要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本文结合自己进行九年级几何教学片段为例来表述自己通过对课标阅读的理解结合教材来处理教学内容来谈不成熟谈自己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64-02  一、关于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什么特点呢?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67-01  小学阶段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其中的思维能力。苏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