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上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面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农产品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发展成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方从打造农产品科技优势、规模优势、体制创新、品牌战略以及研发创新能力探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竞争力;产业化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从而使我国的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較强的价格比较优势,销售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来看,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在于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优势。鉴于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在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从主要由数量需求转向数量、质量双重需求后,以及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如何扩大贸易规模、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农产品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打造农产品科技优势
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发展的基础。在农产品生产中,农产品科学研究水平、农产品科技推广水平、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都会显著地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水平。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就是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力量和水平。目前,我国农产品资源投入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科技要素在提高农产资源的利用率和贡献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农产品效能提高和比较利益增长的重要源泉。
我国农产品科技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己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不够,特别是农产品科技投入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超过0.3%,远远低于WTO多数成员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农产品生产需要不断进行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通过采用高科技,改变农产品生产劣势,提升竞争力。科技力量是保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研发能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应该积极进行农产品科技的创新,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研发能力,增强农产品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其次要加强农产品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需要强大的科技推广体系。要不断健全农产品科技推广体系,深化农产品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充分履行农产品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形成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农产品推广服务网络。再次要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农民的素质对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和政策,无论是提高质量还是转变生产结构,最终都需要通过生产者来实现。要加强对农民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培训,积极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下地服务,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学习班,引导农民参加农产品科技培训。
二、打造农产品规模优势
调整农产品组织结构是优化农产品资源配置、提高集约经营效益的重要方式和根本出路,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各地区应因地制宜,依据资源禀赋差异和优势互补原则,突出规模化、园区化,更新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方式。打造农产品规模优势,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一是革除农产品链条上产前、产后相互分离的弊端,调整超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促进土地、技术、人力、资金等农产品生产资源进一步优化组合,提高农产品组织水平,降低生产与管理成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化、多元化为着力点,在对现有加工能力改组、改造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在不同领域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提高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园区。各地区应根据现有农产品资源分布、经济规模、设施完善程度,突出开放化、规范化、高效化,实施园区经济带动战略,重点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集约型农产品园区,推进农产品向纵深发展。同时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优化园区布局规划,增强园区的综合功能。应完善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克服单一自行招商引资的传统模式,建立激励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推行全员招商、全民招商和全方位招商,大力引进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大、高、精、新”项目,加快形成园区产业优势。并充分发挥园区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收益一片”,把局部优势变成集群优势,提高农产品比较效益,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增强农产品综合竞争能力。
三、促进经营体制创新
发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要着眼于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化竞争、不断提高农产品综合实力,推进我国农产品产业化的进程。一是大力龙头企业建设。要培育大型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特别要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领域,培育一批外向型的跨国农产品企业、创造一批有规模的出口创汇的名牌农产品。鼓励和吸引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进入龙头企业。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二是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应按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特别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投入,搞好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大型的流通性的企业集团,开辟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建设。五是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抓紧培育大型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区域、跨国界的龙头企业、并进入国际市场开展竞争。六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完善合同契约制度,严格合同管理,约束经营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
四、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注重品牌策略,牢固树立名牌意识。名牌意识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市场意识、信誉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宣传意识、革新意识和保护意识等内容。没有正确的名牌意识,对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认识不足,缺乏以质量安全求生存的危机感,就不可能创出农业名牌产品。注重市场策略,不断开发新产品。创名牌产品涉及到许多方面,但造就名牌产品最终还是市场和消费者。要使名牌产品长期具有吸引力,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超前开发,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实现维护名牌、发展名牌的目的。注重科技策略,提高名牌产品的档次。
注重质量策略,搞好名牌产品的质量改进。农产品质量是生命线,只有把好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和销售等环节,持续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不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产生过硬的名牌。
注重规模经济策略,增强名牌产品的基础。以优势产品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以加大对优势农业资源和优势农产品的开发力度,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注重宣传保护策略,增加品牌的价值。要为产品选好牌子,通过商标注册,取得专用权。利用宣传舆论工具,放大品牌效应。
五、增强自我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尽快推进“集成”创新。整合全国科技资源,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大技术集成和原始创新力度,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企业行为、农户行为“四位一体”的格局,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建立国家及重点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依托现有科研机构,建立一批重点农产品加工和工程技术分中心。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选择一批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试点,组建专业性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推广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对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行业的重大关键加工技术,有重点地分批进行示范和推广,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中国将按照国际规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与其他成员国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整合农产品的优势资源,加快农产品新技术引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才是我国农产品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农产品;竞争力;产业化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从而使我国的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較强的价格比较优势,销售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来看,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在于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优势。鉴于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在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从主要由数量需求转向数量、质量双重需求后,以及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如何扩大贸易规模、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农产品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打造农产品科技优势
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发展的基础。在农产品生产中,农产品科学研究水平、农产品科技推广水平、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都会显著地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水平。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就是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力量和水平。目前,我国农产品资源投入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科技要素在提高农产资源的利用率和贡献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农产品效能提高和比较利益增长的重要源泉。
我国农产品科技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己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不够,特别是农产品科技投入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超过0.3%,远远低于WTO多数成员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农产品生产需要不断进行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通过采用高科技,改变农产品生产劣势,提升竞争力。科技力量是保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研发能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应该积极进行农产品科技的创新,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研发能力,增强农产品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其次要加强农产品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需要强大的科技推广体系。要不断健全农产品科技推广体系,深化农产品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充分履行农产品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形成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农产品推广服务网络。再次要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农民的素质对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和政策,无论是提高质量还是转变生产结构,最终都需要通过生产者来实现。要加强对农民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培训,积极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下地服务,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学习班,引导农民参加农产品科技培训。
二、打造农产品规模优势
调整农产品组织结构是优化农产品资源配置、提高集约经营效益的重要方式和根本出路,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各地区应因地制宜,依据资源禀赋差异和优势互补原则,突出规模化、园区化,更新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方式。打造农产品规模优势,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一是革除农产品链条上产前、产后相互分离的弊端,调整超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促进土地、技术、人力、资金等农产品生产资源进一步优化组合,提高农产品组织水平,降低生产与管理成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化、多元化为着力点,在对现有加工能力改组、改造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在不同领域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提高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园区。各地区应根据现有农产品资源分布、经济规模、设施完善程度,突出开放化、规范化、高效化,实施园区经济带动战略,重点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集约型农产品园区,推进农产品向纵深发展。同时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优化园区布局规划,增强园区的综合功能。应完善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克服单一自行招商引资的传统模式,建立激励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推行全员招商、全民招商和全方位招商,大力引进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大、高、精、新”项目,加快形成园区产业优势。并充分发挥园区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收益一片”,把局部优势变成集群优势,提高农产品比较效益,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增强农产品综合竞争能力。
三、促进经营体制创新
发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要着眼于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化竞争、不断提高农产品综合实力,推进我国农产品产业化的进程。一是大力龙头企业建设。要培育大型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特别要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领域,培育一批外向型的跨国农产品企业、创造一批有规模的出口创汇的名牌农产品。鼓励和吸引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进入龙头企业。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二是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应按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特别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投入,搞好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大型的流通性的企业集团,开辟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建设。五是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抓紧培育大型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区域、跨国界的龙头企业、并进入国际市场开展竞争。六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完善合同契约制度,严格合同管理,约束经营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
四、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注重品牌策略,牢固树立名牌意识。名牌意识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市场意识、信誉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宣传意识、革新意识和保护意识等内容。没有正确的名牌意识,对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认识不足,缺乏以质量安全求生存的危机感,就不可能创出农业名牌产品。注重市场策略,不断开发新产品。创名牌产品涉及到许多方面,但造就名牌产品最终还是市场和消费者。要使名牌产品长期具有吸引力,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超前开发,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实现维护名牌、发展名牌的目的。注重科技策略,提高名牌产品的档次。
注重质量策略,搞好名牌产品的质量改进。农产品质量是生命线,只有把好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和销售等环节,持续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不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产生过硬的名牌。
注重规模经济策略,增强名牌产品的基础。以优势产品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以加大对优势农业资源和优势农产品的开发力度,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注重宣传保护策略,增加品牌的价值。要为产品选好牌子,通过商标注册,取得专用权。利用宣传舆论工具,放大品牌效应。
五、增强自我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尽快推进“集成”创新。整合全国科技资源,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大技术集成和原始创新力度,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企业行为、农户行为“四位一体”的格局,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建立国家及重点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依托现有科研机构,建立一批重点农产品加工和工程技术分中心。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选择一批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试点,组建专业性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推广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对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行业的重大关键加工技术,有重点地分批进行示范和推广,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中国将按照国际规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与其他成员国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整合农产品的优势资源,加快农产品新技术引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才是我国农产品发展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