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均了解不多。所以教学本单元时宜从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现代诗歌的技巧入手,引导他们领悟诗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逐步激发起他们赏读诗歌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首抒情诗感情真挚、想象丰富、语言明快晓畅,都适合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抒情方式,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品味诗歌精美凝练的语言,获得美的熏陶。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诵读中体悟诗歌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情趣。
2.通过朗读、背诵、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3.初步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抒发内心感受,领悟诗歌的基本特点。
四、课时分配
《我爱这土地》2课时,《乡愁》2课时,《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2课时,《纸船》1课时。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我爱这土地》通过一只小鸟的歌喉抒发了对历经磨难的祖国的挚爱。这首诗文化历史感厚重,但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教学时可重点介绍诗歌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创作该诗时的沉痛心情;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这首诗的语言特点,重点放在体味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上。象征手法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拟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通过“诵读感知—揣摩领悟—鉴赏熏陶”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研读诗歌,获得审美体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领悟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播放日军侵略中国的音像资料,创设学习情境。
2.背景链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入侵中国,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了《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3.作者链接:艾青(1910-1996),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开始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诵读感知
1.诵读全诗:学生诵读全诗,走进文本。可采用齐读、范读、跟读等形式。
2.整体感知: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全诗。
(1)关于全诗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鸟儿眷恋土地作比喻,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从而鼓舞人民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2)关于全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3.诵读指导:
为了增强诵读效果,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作适当的诵读指导:(1)把握语气、语速,朗读这首诗时语气、语速应该是沉郁缓慢的。(2)注意节奏和重音。
4.诵读评价:
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全诗,并根据诵读指导的要求对诵读情况进行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
(三)揣摩领悟
1.把握象征手法:
(1)了解象征这种修辞手法。(2)找出诗中具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写作背景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
2.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进行评析、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示例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的“也”和“嘶哑”用得好。“也”表达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语气坚定,具有感染力;“嘶哑”用来形容鸟儿的歌唱,给人以悲壮之感,可以把它理解为诗人为抗日救亡而奔波呼号。
(四)鉴赏熏陶
1.比较阅读,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要求学生将这首诗与课后的《中国的土地》作比较,思考两首诗的异同,并在小组内交流。
2.配乐齐声朗读《我爱这土地》,体验诗歌的艺术之美。
四、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一两首艾青的诗,并作简要的读书笔记。
(安徽省安庆市教研室刘和程)
《乡 愁》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乡愁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结,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一曲。因为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由海峡对岸的游子抒发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可让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之情,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之美,同时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朗诵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之情。
3.学习作者运用鲜明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江河水》)
曾有这样一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其间他多次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惜均未成行,无奈中,他于1972年写下一首饱含思乡之痛的诗——《乡愁》,他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
(二)诵读中感知
1.教师范读,语调缓慢、深情。同时配乐《春江花月夜》。提问:你从中听出了什么?
2.再读: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注意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3.三读:指定两位同学诵读,并请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4.归纳朗读方法:
(1)划分朗读的节奏:节与节间停顿二拍,句与句间停顿一拍。
(2)确定朗读的重音:抓住关键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3)把握感情基调:深挚、绵长的思念。
(4)把握语调:低沉略带哀伤;把握语速:缓慢。
5.音乐响起,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三)研读中感悟
1.这首诗曾拨动了千万人的心弦,请同学们谈谈它究竟好在哪里。
小组合作讨论并圈点批注。教师可出示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1)将每节相同位置的语句进行归类赏析,看看哪一处写得最感人。(2)你对诗中哪一节印象最深,为什么?
教师评价,归纳整理。如:
(1)意象很感人。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
(2)情感很感人。主题逐步升华,尤其第四节中诗人个人的悲欢与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具有了其他乡愁诗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暗含了诗人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首诗表达的不只是个人情感,而是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恋国思家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可谓“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
2.根据大屏幕提示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
1.探究中国文人的乡愁情结:
诗中化抽象的乡愁为形象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在我国古诗词中是经常运用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说表达乡愁的诗词句。
2.说说自己对乡愁的感悟:
在刚才的品味中,诗人、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让“愁”具体可感。请同学们选取一个物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乡愁是……”这一句式表达,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用多媒体播放能让人引起乡思的秋夜画面。)
说明:学生只要能用恰当的物象表示乡愁即可,句子长短不限。最后可以在全班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将这些句子连缀成篇。
3.阅读于右任的《望大陆》,品味这首诗与《乡愁》课文的异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安徽桐城市二中汪玉清)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感情浓烈的抒情诗,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意,领悟主旨,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适当联系时代背景,使学生明白诗人为何要写这首诗。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讨论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中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歌唱青少年的抒情诗。1938年作者从四川来到了延安,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他情不自禁地要歌唱,要为少男少女们祝福。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二)诵读感知
1.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点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很明显,是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朗读时语速可稍快,语调可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同时要读准节奏,表现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3)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
2.齐读诗歌,交流感受:
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教师可引导他们从思想内容、创作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谈认识,并加以适当点拨。
3.领悟主旨:
(1)诗的第一节歌唱了几种事物,这些事物具有哪些共同点?
(2)作者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3)集体朗诵诗歌,深入领会诗歌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分析品味语言
这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它具体表现在哪些诗句中?这样写好在哪里?学生自由朗诵诗歌,并开展小组讨论。
1.诗人要求自己的歌声“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在诗中他是怎样让歌声“飞”去的?
2.怎样理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四)质疑、讨论
学生自主质疑,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讨论、答疑。
示例一:诗的第三节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请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一说它具体是什么。
示例二:诗的第四节写了诗人在新事物、新思想的感染下发生的一些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比较阅读《毕业歌》。
(安徽省安庆市一中陈五杰)
《纸船》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纸船》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教学中,可采用诵读感知—揣摩语句—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课后,让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示自己的个性,感受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笔下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世界。
2.品味诗歌朴素的语言、明快的风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许多同学都玩过纸船,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玩纸船的时间、地点、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我们看到纸船,就会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很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纸船》。
(二)检查预习效果
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和整理的关于泰戈尔的资料,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用屏幕展示主要资料。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首先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相机指导,然后教师范读,最后学生齐读。
2.思考:“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我”期望什么,梦想什么?(指导学生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四)揣摩领悟,把握要点
1.小组活动,思考讨论:
(1)你觉得诗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注意限制、修饰性的词语。)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全班交流:
(1)这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从“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执著的孩子,从“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从“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从“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可以看出。
……
(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做到边品边读。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不同句子的语调、长句的停顿等。注意体会一些限制、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2)这首诗想象丰富,洋溢着一种向往自由的浓烈情绪,折射着诗人童年的种种梦幻和憧憬。
3.带着感情再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的思想内涵。
四、拓展延伸
(投影冰心的《纸船》)
1.泰戈尔的《纸船》与冰心的《纸船》有哪些异同?
2.如果你也有一艘可以载梦的船,你将放进怎样的梦?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写一首小诗。(用形象、具体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梦想。)
3.以“我的梦想(希望)”为题写一首小诗。
(安徽省安庆市石化一中左雁)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均了解不多。所以教学本单元时宜从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现代诗歌的技巧入手,引导他们领悟诗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逐步激发起他们赏读诗歌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首抒情诗感情真挚、想象丰富、语言明快晓畅,都适合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抒情方式,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品味诗歌精美凝练的语言,获得美的熏陶。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诵读中体悟诗歌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情趣。
2.通过朗读、背诵、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3.初步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抒发内心感受,领悟诗歌的基本特点。
四、课时分配
《我爱这土地》2课时,《乡愁》2课时,《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2课时,《纸船》1课时。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我爱这土地》通过一只小鸟的歌喉抒发了对历经磨难的祖国的挚爱。这首诗文化历史感厚重,但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教学时可重点介绍诗歌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创作该诗时的沉痛心情;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这首诗的语言特点,重点放在体味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上。象征手法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拟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通过“诵读感知—揣摩领悟—鉴赏熏陶”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研读诗歌,获得审美体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领悟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播放日军侵略中国的音像资料,创设学习情境。
2.背景链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入侵中国,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了《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3.作者链接:艾青(1910-1996),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开始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诵读感知
1.诵读全诗:学生诵读全诗,走进文本。可采用齐读、范读、跟读等形式。
2.整体感知: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全诗。
(1)关于全诗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鸟儿眷恋土地作比喻,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从而鼓舞人民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2)关于全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3.诵读指导:
为了增强诵读效果,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作适当的诵读指导:(1)把握语气、语速,朗读这首诗时语气、语速应该是沉郁缓慢的。(2)注意节奏和重音。
4.诵读评价:
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全诗,并根据诵读指导的要求对诵读情况进行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
(三)揣摩领悟
1.把握象征手法:
(1)了解象征这种修辞手法。(2)找出诗中具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写作背景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
2.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进行评析、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示例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的“也”和“嘶哑”用得好。“也”表达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语气坚定,具有感染力;“嘶哑”用来形容鸟儿的歌唱,给人以悲壮之感,可以把它理解为诗人为抗日救亡而奔波呼号。
(四)鉴赏熏陶
1.比较阅读,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要求学生将这首诗与课后的《中国的土地》作比较,思考两首诗的异同,并在小组内交流。
2.配乐齐声朗读《我爱这土地》,体验诗歌的艺术之美。
四、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一两首艾青的诗,并作简要的读书笔记。
(安徽省安庆市教研室刘和程)
《乡 愁》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乡愁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结,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一曲。因为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由海峡对岸的游子抒发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可让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之情,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之美,同时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朗诵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之情。
3.学习作者运用鲜明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江河水》)
曾有这样一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其间他多次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惜均未成行,无奈中,他于1972年写下一首饱含思乡之痛的诗——《乡愁》,他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
(二)诵读中感知
1.教师范读,语调缓慢、深情。同时配乐《春江花月夜》。提问:你从中听出了什么?
2.再读: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注意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3.三读:指定两位同学诵读,并请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4.归纳朗读方法:
(1)划分朗读的节奏:节与节间停顿二拍,句与句间停顿一拍。
(2)确定朗读的重音:抓住关键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3)把握感情基调:深挚、绵长的思念。
(4)把握语调:低沉略带哀伤;把握语速:缓慢。
5.音乐响起,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三)研读中感悟
1.这首诗曾拨动了千万人的心弦,请同学们谈谈它究竟好在哪里。
小组合作讨论并圈点批注。教师可出示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1)将每节相同位置的语句进行归类赏析,看看哪一处写得最感人。(2)你对诗中哪一节印象最深,为什么?
教师评价,归纳整理。如:
(1)意象很感人。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
(2)情感很感人。主题逐步升华,尤其第四节中诗人个人的悲欢与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具有了其他乡愁诗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暗含了诗人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首诗表达的不只是个人情感,而是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恋国思家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可谓“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
2.根据大屏幕提示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
1.探究中国文人的乡愁情结:
诗中化抽象的乡愁为形象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在我国古诗词中是经常运用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说表达乡愁的诗词句。
2.说说自己对乡愁的感悟:
在刚才的品味中,诗人、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让“愁”具体可感。请同学们选取一个物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乡愁是……”这一句式表达,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用多媒体播放能让人引起乡思的秋夜画面。)
说明:学生只要能用恰当的物象表示乡愁即可,句子长短不限。最后可以在全班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将这些句子连缀成篇。
3.阅读于右任的《望大陆》,品味这首诗与《乡愁》课文的异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安徽桐城市二中汪玉清)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感情浓烈的抒情诗,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意,领悟主旨,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适当联系时代背景,使学生明白诗人为何要写这首诗。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讨论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中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歌唱青少年的抒情诗。1938年作者从四川来到了延安,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他情不自禁地要歌唱,要为少男少女们祝福。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二)诵读感知
1.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点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很明显,是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朗读时语速可稍快,语调可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同时要读准节奏,表现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3)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
2.齐读诗歌,交流感受:
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教师可引导他们从思想内容、创作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谈认识,并加以适当点拨。
3.领悟主旨:
(1)诗的第一节歌唱了几种事物,这些事物具有哪些共同点?
(2)作者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3)集体朗诵诗歌,深入领会诗歌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分析品味语言
这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它具体表现在哪些诗句中?这样写好在哪里?学生自由朗诵诗歌,并开展小组讨论。
1.诗人要求自己的歌声“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在诗中他是怎样让歌声“飞”去的?
2.怎样理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四)质疑、讨论
学生自主质疑,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讨论、答疑。
示例一:诗的第三节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请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一说它具体是什么。
示例二:诗的第四节写了诗人在新事物、新思想的感染下发生的一些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比较阅读《毕业歌》。
(安徽省安庆市一中陈五杰)
《纸船》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纸船》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教学中,可采用诵读感知—揣摩语句—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课后,让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示自己的个性,感受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笔下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世界。
2.品味诗歌朴素的语言、明快的风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许多同学都玩过纸船,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玩纸船的时间、地点、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我们看到纸船,就会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很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纸船》。
(二)检查预习效果
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和整理的关于泰戈尔的资料,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用屏幕展示主要资料。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首先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相机指导,然后教师范读,最后学生齐读。
2.思考:“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我”期望什么,梦想什么?(指导学生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四)揣摩领悟,把握要点
1.小组活动,思考讨论:
(1)你觉得诗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注意限制、修饰性的词语。)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全班交流:
(1)这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从“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执著的孩子,从“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从“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从“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可以看出。
……
(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做到边品边读。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不同句子的语调、长句的停顿等。注意体会一些限制、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2)这首诗想象丰富,洋溢着一种向往自由的浓烈情绪,折射着诗人童年的种种梦幻和憧憬。
3.带着感情再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的思想内涵。
四、拓展延伸
(投影冰心的《纸船》)
1.泰戈尔的《纸船》与冰心的《纸船》有哪些异同?
2.如果你也有一艘可以载梦的船,你将放进怎样的梦?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写一首小诗。(用形象、具体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梦想。)
3.以“我的梦想(希望)”为题写一首小诗。
(安徽省安庆市石化一中左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