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谁做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guiyea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我的青春我做主,细细品味,有种浓浓的独立精神在其中,这不仅是青春的宣言,也是时代的主流意识。在新课改的召唤下,全新的课堂教学正奏响着时代的最强音,在教学设计时,把学情放在首位,为课堂教学寻找准确的起跑点.
  关键词:课堂;学生;教学
  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前提,为了构建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以下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关注学生生理心理,优化教学设计
  初中生正处在十三四岁的年龄,他们要求独立,但又不能脱离对别人的依赖;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兴趣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独特认识、感受和体验,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例1】 如,我在讲授“我爱我家”一课时,以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开始,并作为背景音乐。
  让学生谈一谈父母对自己关心照顾中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
  自己做没做过对不起父母的一件事?
  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父母的关爱?
  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学生的情绪变得很激动,有的甚至是含泪讲述,纷纷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和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心。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引导的目的就已经完全达到了。
  这样的设计,学生对“孝敬父母”的理解就不会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有自身的体验与感受。
  此外,针对学生的特点,还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1)夸夸我自己;(2)一分钟演讲;(3)漫画、书法、绘画、音乐欣赏;(4)讲故事、示范表演、情感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久而久之,学生习以为常,心理放得开,回答问题不发慌,思想品德课就会变成富有魅力的令人向往的乐园。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优化教学设计
  “知人”是教人的前提,“知人”才能善教。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课前我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并以此为教学起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组织教学活动,把差异特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得放矢的教育。
  【课例2】 如,在讲解九年级第二单元“我国的主要矛盾”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看病难”体现了我国的主要矛盾这个观点,我引用了网络上常见的打油诗:“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并采用多媒体展示,本以为这首诗能起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学生反映平平。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这种打油诗只适合农村学生,不适合城市学生。不少城里学生就只吃过猪肉而没有见过猪跑,无法想象养猪的过程和艰辛,更不知道一头猪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显然学生没有完成对看病难的体验。在另外一个班的授课时,我吸取了教训,重新进行了设计,展示了班里某同学去市第一医院的看病流程自拍,压抑的医院气息,昂贵的医疗收费单,拥挤的病人,排队的煎熬,供应严重不足的病房,当这些熟悉的情景带着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的时候,学生联想到自己看病的经历,瞬间理解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又拗口又难懂的知识点,并为学习“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固的现实基础。
  案例设计结合学生的亲身生活体验,比呆板的说教效果好得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关注学生认识水平,优化教学设计
  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概念,不把学生看做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一个班的学生智力和潜力是不相上下的,只是在认识水平和学习速度等方面有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寻找教育的好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课例3】 我在讲授“良好的道德品质”时,引用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启示学生的个性思维。我避开以前那些常用的问法(谈谈对“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看法。你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而有意识的问:“孔融能不能吃大梨?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一下子精神抖擞,争先恐后要求发言。
  学生:如果孔融吃了大梨,那就不会成为千古美谈了。所以,我认为孔融不会吃大梨,只能吃小梨。
  ……
  教师:同学们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很好。我想再问一问,什么促使孔融不吃大梨而吃小梨呢?
  学生:我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很高尚的心理品质,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起作用。
  学生:那不见得。孔融只有7岁,他能懂得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引得大家发笑)
  学生:我看孔融的这种让梨行为,是与他们家庭教育分不开的,没有家长好的教育和影响,孔融小小年纪不一定会有让梨这个举动。
  上述事例说明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放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大胆探讨、分析、发现、分辨,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自我完善。
  四、关注学生的情景活动体验,优化教学设计
  【课例4】 在《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的导入中,让学生做“折筷子”的游戏,让班里力气最小的和力气最大的学生分别折一双筷子、折多双筷子,从中让学生认识集体的力量。
  上述事例说明:“把竞赛引入课堂,将激励贯彻始终。”根据教材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系列体验活动,积累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感悟道理,无意识中受到了与教材相对应的主体教育。
  总之,在教学设计时,只有关注学生,把学情放在首位,才能为课堂教学寻找到准确的起跑点,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更高效。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第三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展开讨论,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期望,如何提高却是大家的困惑。而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实践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走上美术教学第一线已经十余年了。经过这些时间对美术课的教学和探索我感悟良多。我想是时候该静下心来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思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因材施教,按照不同的学段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因材施教”的“材”在古文中是指学生的“资质”,延伸到现代,意义很广泛:“因龄而教”“因性而教”。所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把握好小学生每个阶段的身心特征变化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这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由于课堂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阅读仍被拒之课堂之外,发配到课余时间。而这样的课外阅读应该说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效果欠佳。怎样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教学的提速增容,将课外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过程中做了点滴尝试,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稍作梳理,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单元核心目标,实现资源整合 
一、“乱花渐欲迷吾眼”——真是太粗心了吗  现象描述1:我把题目抄错了。  上完“一个数除以整数”后,我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题是3.5÷14,居然有4个学生做上来是53÷14,还有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问我说:“老师这道题目你出错了,除不尽的。”这些学生订正以后,都觉得是自己太粗心,把题目抄错了。几天后进行单元测试,3.484÷5.2,也有3个学生做成3.484÷2.5,其中两个是前面提到
【教材分析】  《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
[摘 要]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主体是实际掌握变革命脉的关键人物。只有教师对新课程实现了从心理接受到行为落实的全面转变,课程改革才得以真正完成。这使得教师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真确性改变所需的内外条件及其作用,构成了教师改变机制研究的基本内容。本研究以地方性课程变革项目为实践背景,以6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访谈为数据收集方法,以扎根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教师改变机制。结果发现,现场
摘 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放手就是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科带头人;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词: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工作毫无经验可以借鉴,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往往使人无从下手。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探
编教材,是第一次,极具挑战和压力,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编写的内容要适合二年级孩子,编写后呈现的方式要适合二年级孩子,毕竟这不是语文书,校诵课也不是语文课,应该让孩子带着一颗愉悦的心来阅读优美的语言文字,让孩子爱上我们的校诵课本,爱上语言文字。在后来编撰的过程中,我时时刻刻都会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作孩子,而不仅仅是编者,这一路上,我一边思索着,一边欣赏着,一边编撰着,享受着这个过程。  一
摘 要:在“二期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后勤人员的配备与规范也在不断的提高。后勤的重点工作从对物的注意转向关注幼儿的发展,保育员向生活老师转型是一个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二期课改”;保育员;素质  “二期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不断地提及“以幼儿发展为本”,而要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保育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样是关键。但是,由于保育员从业的起点比较低,他们理解与实施先进幼教观念的程度相对滞后
摘 要: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