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有路,理解有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关键句子,含义深刻,如果理解不清,直接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下面就目前高考中四大类句子理解题谈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主题句的理解
  
  主题句——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深化主旨的抒情句。
  主题句就是直接针对主题表达的,是作者表达文章主题的重要句子,也是读者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句子。主题句主要是一些议论性的句子,也有一些抒情性的句子。有些主题句的意思是深层的、隐晦的,只从句子字面上读不出来。理解这类句子的方法: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第二步,抓住句子中显示主题的“关键信息”,紧扣主题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007年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
  ①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②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2.“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2007年重庆卷《告别三峡》)
  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2004年全国卷四《痛哭和珍》)
  题1是两个“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要理解这两个句子,先要把握《总想为你唱支歌》一文的主题。这篇文章表现了大西北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讴歌了大西北人民的顽强抗争,号召人民到大西北去创业。然后抓住这两句话的“关键信息”:“长不大”到“长大”;“玲珑剔透”“经不起”。这两句话是直接表达主题的。第1句从正面揭示主题,可以理解为: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第2句是从侧面表达主题的,可以理解为: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题2是一个“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本文主题是赞美三峡人民舍小家为国家的献身精神。这是理解这个句子的大背景。还要扣住这个句子本身的“关键信息”:“游人”与“移民”。作者在这个句子中通过两种人情感的比较,来表露自己赞美三峡移民献身精神的态度。如果只注意移民而不写出“游民”的感情,失去了比较,作者的观点就失去了力度。这句话可以可以这样理解:①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②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
  题3是一个“深化主旨的抒情句”。本文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主题相似但有点区别:鲁迅的文章悼念刘和珍、控诉反动派和激励人民相结合,积极向上;本文主题只是悼念和控诉,但激励的内容不够明显,有点消极。题目中的两句话都分别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深化了文章主题。但两个句子的“关键信息”有区别:鲁迅句“灭亡”与“爆发”相比较,强调“爆发”;而本文句“沉默”与“悲哀”相呼应,强调“悲哀”。按照这样思路答题,答案就出来了: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的是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二、语境句的理解
  
  语境句——回味隽永的描写句,看似矛盾的相关句,意在言外的含蓄句。
  语境句指的是文章中的一个层次中的重点句子,这些句子分散在文章各个意义群中。一篇文章应由多个语义相对独立的意义群构成,每个意义群有一个相对的意义中心,同一个意义群中的所有句子,都应该指向这个中心意义。那么,我们就要联系具体语境,即上下文来理解语境句的含义。具体的理解方法是:第一步,确定句子所在的意义层,思考层意;第二步,抓住句子中的“特定信息”,联系层意具体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4.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而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007年山东卷《梦碎雅典》)
  5.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2007年广东卷《泥泞》)
  6.“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006年广东卷《夕照透入书房》)
  题4是个“回味隽永的描写句”。理解这个句子先要确定这个句子所在的意义层,思考层意。这个层次描写奥蒂百米短跑竞赛的场面:奥蒂跑到80米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大概是发现她犯规了),观众静默,奥蒂重新起跑。句子中的“静默”“朝起点”“一步一步走着”的描写都是“特定信息”,有着特定含义: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题5是两个“看似矛盾的相关句”。这两句话处在文章写泥泞作用的语段,而且这里的“泥泞”是有象征意义的。泥泞的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它既有负面作用也有正面作用。因为泥泞有负面作用,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去制造;因为泥泞有正面作用,所以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这看似矛盾的句子其实是不矛盾的: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题6是个“意在言外的含蓄句”。句子表面上写泥公鸡“大叫”与“哀鸣”,但其意在言外。该句所在的语段是写作者在书房里看到河北省白沟传统工艺品泥公鸡时的想象与感想。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表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联系上下文可以这样来理解: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三、技巧句的理解
  
  技巧句——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托物言志的象征句,耐人寻味的拟人句。
  技巧句的特点,就是作者有意识地在这些句子中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使作者要表达的意思隐含起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很强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类句子只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它们的含义,必须从分析写作技巧入手,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目前的高考,考的技巧句主要是比喻句、象征句和拟人句,其他的技巧考得很少。理解这种句子的方法:第一步,要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技巧,必须从分析具体技巧入手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就需要语言表达方面的基础知识做指导;第二步就是要结合具体语境来揣摩,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果是比喻句,首先要找到它的“本体”,本体意义就是这个句子的含义。借喻句不出现本体,就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本体。
  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一种特殊的意义的写作手法,也叫托物言志。“物”和“志”之间,“形”和“神”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因此理解这类句子也分两步走:第一步,联系文章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出“具体事物”与“特殊意义”之间的相似点,根据这个相似点来理解句意;第二步,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
  拟人句的理解:先找出人物的动作特点,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者在这些人物动作中所寄寓的特定含义。理解这类句子是需要有过硬的语文基本功的。
  请看下面的例子:
  7.怎样理解“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006年福建卷《泪与笑》)
  8.请分别解释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2001年全国卷《门》)
  ①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②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9.如何理解“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2005年重庆卷《阳台上的遗憾》)
  题7是个比喻句,而且是个很难的比喻句。题干是比喻句的喻体,没出现本体。那么先从句子前面找出这个比喻句的本体,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和概括这个本体的含义: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题8是个象征句。《门》全文都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与作者要表达的特殊意义的相似点是“开”“关”,文章给“开”与“关”赋予了象征意义:(1)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2)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题9是个拟人句。这个句子赋予“汉文化”以人的动作:咳血和低吟。为什么作者要赋予汉文化这样的动作?只要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来理解,“咳血和低吟”的意思也就出来了:即使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
  
  四、结构句的理解
  
  结构句——总领下文的中心句,概括上文的结论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结构句是指在结构上有明显特点起重要结构作用的句子。理解这类句子并不难:首先从结构入手,找准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寻找其含意。但这个管辖范围不是那么容易找准的,非下力气不可。如果句子在文章、段落中是总起,那么理解句子就要从它领起的那些内容去分析概括;如果句子在文章、段落中起小结作用,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分析概括。如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那么就要联系这个句子的前后文意去分析理解。请看下面的例子:
  10.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本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2005年四川卷《张家界》)
  11.“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2005年湖北卷《土地》)
  12.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2002年北京春季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题10是个“总领下文的中心句”。结合文章看,它总领本自然段。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本段是从三个角度描写张家界的山水与众不同的:山峰;峰顶;山壑山涧。只要把三个景点的特点找出来,就能答出这道题:有三个方面: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
  题11是个“概括上文的结论句”。上文例举了人们与自然界越来越陌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例,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题12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这句话是在文章上段的末尾。文章上段写“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下段写“香格里拉也同时发现自己”。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联系这句话的前后两段话来分析: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也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
  [作者通联:广东和平县和平中学 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其他文献
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一改以往话题作文的形式,对材料有了新的关注和安排。这也表明高考命题开始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的思考水平,而这些正是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向,有力于遏止作文模式化和跟风现象,遏止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让他们独抒性灵,表现真我,消解人们的审美疲劳,有望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从今年的考场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刻的理解。材料的主角是乌
一九九八年四月初的北京还是春寒料峭,但当我跟随刘国正先生和全国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来到湖北宜昌境内的一座江南小镇,那里却已是春意盎然。  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古镇的枝城中学,看见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大教室里,满屋陈列着学生自编的家史,整理的传说故事,撰写的形形色色的读书笔记和自办的手抄报,又分明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春天也已经来到这里。  主持这所学校教改实验的是一位面目清秀,目光坚毅,激情洋溢的青年教师,他
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达成和谐,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有趣,有收获?长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多样探索。目前,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文字、文章、文化,三位一体,依据文本的特性,针对性地权衡各自所占的比重。放眼一线的教学,文字教学因与各类考核关系密切,仍然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化教学因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辅助学生的理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唯独文章教学因考试
在解答读图题时,不少学生题型意识模糊,解答思路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往往随意性较大,因而失分情况比较严重。而纵观近几年高考,传统的读图题型在“传承”,新的读图题型又在“滋生”。更为重要的是,对图画的审读和理解,对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的审题立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此,本人将该题型稍作归类,并示例解说。    一、介绍描述类    例:2006全国卷II: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
毋庸讳言,许多版式的语文教材中关于写作的内容,有关指导学生拟写作文标题的专项知识与训练竞多为空白:在基础年级的语文文本教学中,也常常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探究。而忽视对标题与文本内容关系的审视。同时。学生在写作时,拟写作文标题的意识普遍薄弱,敷衍了事的现象并不鲜见。于是到了备考阶段。不少老师便给学生从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中总结一些拟题技巧。临阵磨枪,以图速效,结果仓促应战,收效甚徽。  笔者认为,拟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效”为目的,以“板块”为思路,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为核心,以“审美”为意境,打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  研究余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大面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重要的意义。这里只从他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与活、简与丰、静与动、恒与变几个方面来管中窥豹。  一、实与活  “实”就是实在,就是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活”
一、媒体“乌龙”事,原题再展现  每年6月7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是率先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天,各地的作文题又是媒体关注乃至国民热议的焦点。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7日当天以至目前媒体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如搜狐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教育等报道的是“科技的利与弊”,新浪教育的是“家书的消失”,网易教育的是“书信可不可以替代”……五花八门,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语文教育学作为一门学问,无疑,从学理上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方
一、语序不当    1.状语位置不当  如重庆卷: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首次”是状语,应修饰“抵达”。  2.关联词位置不当  如天津卷: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把“不仅”移到“那时”之后。 
只有创造性地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前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照搬教参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批判的训练,因而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半点“越雷池”的非分之为,扼杀了学生在读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因此我以前的课堂往往是死水一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