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行为习惯评价一直教师们应用,但不论是管理者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对教师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还是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点点滴滴的总结和评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形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指导领导的管理策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有效策略
一:行为习惯评价要具体到细节
教师要很具体地指出幼儿什么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能走过场一样泛泛地说:你做得不错,要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幼儿就越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
比如老师可以对幼儿说:“今天保育员阿姨给你东西的时候你马上说谢谢了,真有礼貌。”“老师很高兴你肯和小朋友分享你的东西”幼儿写完字后挑出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对他说:老师喜欢你写的这些字,每个都干干净净,没有出格。”等等。具体的鼓励和表扬会让幼儿真正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产生真正的满足感。
二:行为习惯评价要表扬幼儿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而不是表扬结果
如果幼儿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夸奖幼儿“你真聪明”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幼儿用心学习。因为一个人聪明与否是天生的,幼儿自己无法改变,而努力认真却是幼儿自己做到的,表扬强化了他认真准备的行为,下一次他会再接再厉。
看到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夸她漂亮就不如说“你很有礼貌”。因为大家过多地在意外表,会让幼儿以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进而很骄傲,会使幼儿在认识上产生混淆,对她的成长不利。而微笑有礼貌这都是她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大家的表扬强化她的礼貌行为,她就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幼儿。
过多强调幼儿的聪明,幼儿会不去努力,会以卖弄聪明的方式来讨大家的喜欢。久而久之,幼儿会变得自大浮躁,进而看不上不聪明的同学,而当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时,又会产生自卑感。如果大家的着重点放在奖赏幼儿认真努力的行为上,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认真努力而来。
老师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给幼儿设立目标不能超出幼儿的能力之外。每个幼儿的能力都不尽相同,表扬能够让幼儿做一件事更有热情更有兴趣更加努力,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会超出他的能力之外,老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设立的目标幼儿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最终会使幼儿陷入沮丧和自我贬低之中,到最后破罐子破摔,什么表扬还是批评都不会管用了。
夸奖、赞赏最适合用在培养幼儿好的习惯、好的性格特点上,在学业上专长上,要看到幼儿的长项在哪里,因势利导,鼓励幼儿在他擅长的方面做得最好。
三:行为习惯评价要在幼儿失败后给予鼓励表扬
很多老师的习惯定式是幼儿取得了成绩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要批评责难。实际上当幼儿失败了的时候,更需要老师的表扬鼓励,这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
老师要鼓励幼儿不追求完美,不害怕失败,敢于尝试直至成功。从失败体验中建立起来的成功会让幼儿变得自信强大。研究显示,在竞赛中后来居上者一般比一路领先者更体现出一份自信来。
四:老师要在公开场合表扬幼儿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老师常常喜欢在人前夸别人班级幼儿,贬低自己班级幼儿,这是最损伤幼儿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幼儿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幼儿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习惯上让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来,让幼儿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点小事,比如幼儿很贴心,经常帮助老师做事,对强化幼儿良性行为的效果都极大。
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表扬的一定是幼儿好的性格与行为,不是幼儿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者荣誉。若是后者,性质就变了,成了炫耀,夸奖幼儿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同时,“人前表扬”和“人前表演”也绝不能混为一谈,有的老师喜欢让幼儿在人前把“特长”表演一番,这有作秀及与人攀比的嫌疑,容易让幼儿变得虚荣。
五:行为习惯评价要事先鼓励和表扬
有的老师在幼儿比赛前对幼儿说:“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老师等着听你的好消息。”这样表面看似鼓励赞扬的话实际上会给幼儿增加压力。经常听到幼儿比赛时临场发挥不好,都是幼儿心理承受了太大压力所致。老师的态度应该是告诉幼儿:比赛就像平时做游戏一样,要有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即可。
六:行为习惯评价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也一致发现我们的行为习惯评价存在很大的弊端,教师们都非常关注评价的结果,家长更是把评价的结果看成是孩子优劣高低的一个标准,倍加关注。但是幼儿园行为习惯评价是对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各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行为习惯评价,特别是对幼儿行为习惯评价以及对课程和教育适宜性评价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在行为习惯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评价,其中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內容和标准多元化、评价功能操作性强、评价方法多元化。
评价内容、标准的多元化意味着评价从单一走向多维、从静止走向动态性、发展性。单一的评价标准:过多的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幼儿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价值。单一的评价内容仅关注认知的结果,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放在幼儿具体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我们知道,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但是人如其面,各不相同,又都有自己本身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看一个幼儿的发展,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七:行为习惯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这一点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行为习惯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它一改以往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人性化、民主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
最后要说的是,家长和老师评价幼儿行为习惯时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候比说的话更重要。夸奖幼儿时一定要发自内心、要真诚,不能明夸暗讽、实事求是,言不由衷和夸大其词,幼儿非常敏感,老师一次的虚伪的评价会让幼儿不再信任你的言辞。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有效策略
一:行为习惯评价要具体到细节
教师要很具体地指出幼儿什么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能走过场一样泛泛地说:你做得不错,要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幼儿就越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
比如老师可以对幼儿说:“今天保育员阿姨给你东西的时候你马上说谢谢了,真有礼貌。”“老师很高兴你肯和小朋友分享你的东西”幼儿写完字后挑出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对他说:老师喜欢你写的这些字,每个都干干净净,没有出格。”等等。具体的鼓励和表扬会让幼儿真正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产生真正的满足感。
二:行为习惯评价要表扬幼儿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而不是表扬结果
如果幼儿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夸奖幼儿“你真聪明”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幼儿用心学习。因为一个人聪明与否是天生的,幼儿自己无法改变,而努力认真却是幼儿自己做到的,表扬强化了他认真准备的行为,下一次他会再接再厉。
看到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夸她漂亮就不如说“你很有礼貌”。因为大家过多地在意外表,会让幼儿以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进而很骄傲,会使幼儿在认识上产生混淆,对她的成长不利。而微笑有礼貌这都是她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大家的表扬强化她的礼貌行为,她就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幼儿。
过多强调幼儿的聪明,幼儿会不去努力,会以卖弄聪明的方式来讨大家的喜欢。久而久之,幼儿会变得自大浮躁,进而看不上不聪明的同学,而当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时,又会产生自卑感。如果大家的着重点放在奖赏幼儿认真努力的行为上,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认真努力而来。
老师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给幼儿设立目标不能超出幼儿的能力之外。每个幼儿的能力都不尽相同,表扬能够让幼儿做一件事更有热情更有兴趣更加努力,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会超出他的能力之外,老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设立的目标幼儿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最终会使幼儿陷入沮丧和自我贬低之中,到最后破罐子破摔,什么表扬还是批评都不会管用了。
夸奖、赞赏最适合用在培养幼儿好的习惯、好的性格特点上,在学业上专长上,要看到幼儿的长项在哪里,因势利导,鼓励幼儿在他擅长的方面做得最好。
三:行为习惯评价要在幼儿失败后给予鼓励表扬
很多老师的习惯定式是幼儿取得了成绩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要批评责难。实际上当幼儿失败了的时候,更需要老师的表扬鼓励,这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
老师要鼓励幼儿不追求完美,不害怕失败,敢于尝试直至成功。从失败体验中建立起来的成功会让幼儿变得自信强大。研究显示,在竞赛中后来居上者一般比一路领先者更体现出一份自信来。
四:老师要在公开场合表扬幼儿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老师常常喜欢在人前夸别人班级幼儿,贬低自己班级幼儿,这是最损伤幼儿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幼儿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幼儿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习惯上让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来,让幼儿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点小事,比如幼儿很贴心,经常帮助老师做事,对强化幼儿良性行为的效果都极大。
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表扬的一定是幼儿好的性格与行为,不是幼儿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者荣誉。若是后者,性质就变了,成了炫耀,夸奖幼儿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同时,“人前表扬”和“人前表演”也绝不能混为一谈,有的老师喜欢让幼儿在人前把“特长”表演一番,这有作秀及与人攀比的嫌疑,容易让幼儿变得虚荣。
五:行为习惯评价要事先鼓励和表扬
有的老师在幼儿比赛前对幼儿说:“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老师等着听你的好消息。”这样表面看似鼓励赞扬的话实际上会给幼儿增加压力。经常听到幼儿比赛时临场发挥不好,都是幼儿心理承受了太大压力所致。老师的态度应该是告诉幼儿:比赛就像平时做游戏一样,要有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即可。
六:行为习惯评价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也一致发现我们的行为习惯评价存在很大的弊端,教师们都非常关注评价的结果,家长更是把评价的结果看成是孩子优劣高低的一个标准,倍加关注。但是幼儿园行为习惯评价是对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各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行为习惯评价,特别是对幼儿行为习惯评价以及对课程和教育适宜性评价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在行为习惯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评价,其中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內容和标准多元化、评价功能操作性强、评价方法多元化。
评价内容、标准的多元化意味着评价从单一走向多维、从静止走向动态性、发展性。单一的评价标准:过多的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幼儿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价值。单一的评价内容仅关注认知的结果,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放在幼儿具体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我们知道,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但是人如其面,各不相同,又都有自己本身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看一个幼儿的发展,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七:行为习惯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这一点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行为习惯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它一改以往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人性化、民主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
最后要说的是,家长和老师评价幼儿行为习惯时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候比说的话更重要。夸奖幼儿时一定要发自内心、要真诚,不能明夸暗讽、实事求是,言不由衷和夸大其词,幼儿非常敏感,老师一次的虚伪的评价会让幼儿不再信任你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