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素材,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目前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依托文本素材,加强词汇运用,挖掘重点句型,巧设写作话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之一,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授课中较重视文本的讲解,忽视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达不到?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要求——五级写作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文章。笔者认为,改进教学策略,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迫在眉睫。
  一、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课堂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变量。笔者认为,立足文本素材中的“词汇、句型、话题” 并加以挖掘运用,是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1. 立足文本,加强词汇运用
  词汇量的缺乏,是学生写作中的一大障碍。词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挖掘资源,加强词汇的辨析、分类以及学习连词的运用。
  (1)词汇辨析,巩固文本
  英语有些易混淆的单词,如果不注意分辨,对于英语写作无疑会埋下隐患。
  如《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文中出现“Take a walk through the park on Center Avenue.” 笔者利用图片和例句,详细辨析几个方位词汇:
  He got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back door. (从物体内部穿过)
  She walks past a bank every day. (从物体旁边经过)
  Be careful when you go across the street. (从物体的表面上经过)
  There will be a new bridge over the river. (从物体的上方越过)
  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笔者又利用图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辨析中造句,有效地把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转化为在写话中能恰当运用的词汇。
  (2)词汇分类,复现文本
  《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Unit 6出现如outgoing, calm, wild, serious, athletic等描写人物性格的形容词,而在七年级下册Unit 7曾出现如curly, straight, tall, medium, thin, good-looking,
  heavy,等描写人物外表的形容词。笔者认为,发动头脑风暴让词汇分类,可以极大地促进发散思维。如下图:
  以上练习激活了旧知,积累了新知,对于类似”My favorite teacher”等话题,同学们文思如泉涌。
  (3)连词运用,贯通文本
  学生英语写作中连词的缺乏,造成所写文章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常见的连接词,如表并列有and, too,表转折用but, 因果有because, so,表让步有 although等。
  2.基于文本,挖掘重点句型
  除了掌握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之外,笔者认为,教师应挖掘文本素材中的重点句型,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造句,设计话题和写作模块,让学生动手练习。
  案例 以《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 5B 3a“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为例,笔者把写作目标设定为:(1)能正确使用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及连词“and”的运用。(2)使学生使用本模块的重点句型描绘自己的梦想。
  首先,呈现“医生”的图片,设问“What will you do if you become a doctor?”,让同学们使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想像当医生的职业利弊,注意倾听和纠错。
  然后,设计表格要求学生写出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并使用连词“and”。
  最后,设计以“My dream”为话题的写作模块,让学生完成英语写作:
  Being a/an ______(职业) is my dream. If I become a/an_____, I will be able to ______(优点1).And if I become______,I will also ______ and ________(优点2).
  However, being a/an ______ can also have many problems. If I become a/an _______, I won’t ________(缺点1) because I _______(原因).And if I become a/an _______,I won’t _______(缺点2),I will have a difficult time __________.
  通过以上层层构思及实际操作,同学们在了解文本的同时,也掌握了时态运用、重点句型、连词运用及写作模块,可谓一举多得。
  3.依托文本,巧设写作话题
  写作话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兴趣。笔者经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单元话题类
  英语单元话题涉及广泛,具有系统性。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单元话题,巧妙地加以改编。以《 Go for it 》 七年级下册为例:
  这些稍加改编的话题,源自文本,走入生活,激发了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
  (2)学生兴趣类
  初中英语单元话题涵盖了家庭、学校、爱好、指路、季节、节日、健康、饮食、环保等方面,话题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定。如《 Go for it 》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笔者发现学生对家规、校规很有想法,抓住这一契机,我以“A letter to my ________”为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写作话题,写封信给父母、老师或校长,谈谈自己的心里话。
  这种设计既符合了本单元的话题要求,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3)教师引导类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笔者认为,通过教师引导,英语写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例如,新来了一位严厉的老师,同学们不喜欢他,我有意设计了“My new teacher”的话题,让同学们从观察、接近到了解他,发现严厉背后的敬业,最后喜欢上他的课堂。再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课堂上我几次发现有手机响起,于是结合本单元的话题和这个不太和谐的环境问题,我要求学生就“学生能否在校使用手机”写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位同学完成的调查表。
  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不仅使同学们掌握巩固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英语写作是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环节。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立足文本素材,挖掘重点词汇、句型及写作模块,巧妙设计话题;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合作精神、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陈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国际商务学院美术系,外交部专职国礼画家、一级美术师。陈君1942年生于湖南湘潭齐白石老人故乡,自幼酷爱美术、书法,对齐白石老人艺术有
期刊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新世纪的人才要求我们增强创新教育的意识,大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数学这样一门具有基础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努力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寻找问题,以学习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
男,1965年出生,原籍河北省固安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大学文化,教书十年。1995年毕业于中国书法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1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稳定和平衡,最佳教育目标的达到,主要是靠反馈控制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运用反馈是关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的反馈具有双重性:一是反馈给教师。教师随时接受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前一数学步骤进行查漏补缺,对新的教学内容、方法、进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若回收的信息能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控制、主导作用,就称之为正反馈,反之,就称之为负反馈。二是反馈给学
期刊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第斯多惠的思想仍有教学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