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目前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依托文本素材,加强词汇运用,挖掘重点句型,巧设写作话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之一,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授课中较重视文本的讲解,忽视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达不到?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要求——五级写作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文章。笔者认为,改进教学策略,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迫在眉睫。
一、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课堂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变量。笔者认为,立足文本素材中的“词汇、句型、话题” 并加以挖掘运用,是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1. 立足文本,加强词汇运用
词汇量的缺乏,是学生写作中的一大障碍。词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挖掘资源,加强词汇的辨析、分类以及学习连词的运用。
(1)词汇辨析,巩固文本
英语有些易混淆的单词,如果不注意分辨,对于英语写作无疑会埋下隐患。
如《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文中出现“Take a walk through the park on Center Avenue.” 笔者利用图片和例句,详细辨析几个方位词汇:
He got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back door. (从物体内部穿过)
She walks past a bank every day. (从物体旁边经过)
Be careful when you go across the street. (从物体的表面上经过)
There will be a new bridge over the river. (从物体的上方越过)
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笔者又利用图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辨析中造句,有效地把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转化为在写话中能恰当运用的词汇。
(2)词汇分类,复现文本
《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Unit 6出现如outgoing, calm, wild, serious, athletic等描写人物性格的形容词,而在七年级下册Unit 7曾出现如curly, straight, tall, medium, thin, good-looking,
heavy,等描写人物外表的形容词。笔者认为,发动头脑风暴让词汇分类,可以极大地促进发散思维。如下图:
以上练习激活了旧知,积累了新知,对于类似”My favorite teacher”等话题,同学们文思如泉涌。
(3)连词运用,贯通文本
学生英语写作中连词的缺乏,造成所写文章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常见的连接词,如表并列有and, too,表转折用but, 因果有because, so,表让步有 although等。
2.基于文本,挖掘重点句型
除了掌握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之外,笔者认为,教师应挖掘文本素材中的重点句型,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造句,设计话题和写作模块,让学生动手练习。
案例 以《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 5B 3a“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为例,笔者把写作目标设定为:(1)能正确使用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及连词“and”的运用。(2)使学生使用本模块的重点句型描绘自己的梦想。
首先,呈现“医生”的图片,设问“What will you do if you become a doctor?”,让同学们使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想像当医生的职业利弊,注意倾听和纠错。
然后,设计表格要求学生写出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并使用连词“and”。
最后,设计以“My dream”为话题的写作模块,让学生完成英语写作:
Being a/an ______(职业) is my dream. If I become a/an_____, I will be able to ______(优点1).And if I become______,I will also ______ and ________(优点2).
However, being a/an ______ can also have many problems. If I become a/an _______, I won’t ________(缺点1) because I _______(原因).And if I become a/an _______,I won’t _______(缺点2),I will have a difficult time __________.
通过以上层层构思及实际操作,同学们在了解文本的同时,也掌握了时态运用、重点句型、连词运用及写作模块,可谓一举多得。
3.依托文本,巧设写作话题
写作话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兴趣。笔者经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单元话题类
英语单元话题涉及广泛,具有系统性。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单元话题,巧妙地加以改编。以《 Go for it 》 七年级下册为例:
这些稍加改编的话题,源自文本,走入生活,激发了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
(2)学生兴趣类
初中英语单元话题涵盖了家庭、学校、爱好、指路、季节、节日、健康、饮食、环保等方面,话题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定。如《 Go for it 》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笔者发现学生对家规、校规很有想法,抓住这一契机,我以“A letter to my ________”为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写作话题,写封信给父母、老师或校长,谈谈自己的心里话。
这种设计既符合了本单元的话题要求,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3)教师引导类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笔者认为,通过教师引导,英语写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例如,新来了一位严厉的老师,同学们不喜欢他,我有意设计了“My new teacher”的话题,让同学们从观察、接近到了解他,发现严厉背后的敬业,最后喜欢上他的课堂。再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课堂上我几次发现有手机响起,于是结合本单元的话题和这个不太和谐的环境问题,我要求学生就“学生能否在校使用手机”写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位同学完成的调查表。
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不仅使同学们掌握巩固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英语写作是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环节。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立足文本素材,挖掘重点词汇、句型及写作模块,巧妙设计话题;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合作精神、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之一,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授课中较重视文本的讲解,忽视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达不到?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要求——五级写作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文章。笔者认为,改进教学策略,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迫在眉睫。
一、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课堂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变量。笔者认为,立足文本素材中的“词汇、句型、话题” 并加以挖掘运用,是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1. 立足文本,加强词汇运用
词汇量的缺乏,是学生写作中的一大障碍。词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挖掘资源,加强词汇的辨析、分类以及学习连词的运用。
(1)词汇辨析,巩固文本
英语有些易混淆的单词,如果不注意分辨,对于英语写作无疑会埋下隐患。
如《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文中出现“Take a walk through the park on Center Avenue.” 笔者利用图片和例句,详细辨析几个方位词汇:
He got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back door. (从物体内部穿过)
She walks past a bank every day. (从物体旁边经过)
Be careful when you go across the street. (从物体的表面上经过)
There will be a new bridge over the river. (从物体的上方越过)
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笔者又利用图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辨析中造句,有效地把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转化为在写话中能恰当运用的词汇。
(2)词汇分类,复现文本
《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Unit 6出现如outgoing, calm, wild, serious, athletic等描写人物性格的形容词,而在七年级下册Unit 7曾出现如curly, straight, tall, medium, thin, good-looking,
heavy,等描写人物外表的形容词。笔者认为,发动头脑风暴让词汇分类,可以极大地促进发散思维。如下图:
以上练习激活了旧知,积累了新知,对于类似”My favorite teacher”等话题,同学们文思如泉涌。
(3)连词运用,贯通文本
学生英语写作中连词的缺乏,造成所写文章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常见的连接词,如表并列有and, too,表转折用but, 因果有because, so,表让步有 although等。
2.基于文本,挖掘重点句型
除了掌握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之外,笔者认为,教师应挖掘文本素材中的重点句型,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造句,设计话题和写作模块,让学生动手练习。
案例 以《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 5B 3a“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为例,笔者把写作目标设定为:(1)能正确使用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及连词“and”的运用。(2)使学生使用本模块的重点句型描绘自己的梦想。
首先,呈现“医生”的图片,设问“What will you do if you become a doctor?”,让同学们使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想像当医生的职业利弊,注意倾听和纠错。
然后,设计表格要求学生写出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并使用连词“and”。
最后,设计以“My dream”为话题的写作模块,让学生完成英语写作:
Being a/an ______(职业) is my dream. If I become a/an_____, I will be able to ______(优点1).And if I become______,I will also ______ and ________(优点2).
However, being a/an ______ can also have many problems. If I become a/an _______, I won’t ________(缺点1) because I _______(原因).And if I become a/an _______,I won’t _______(缺点2),I will have a difficult time __________.
通过以上层层构思及实际操作,同学们在了解文本的同时,也掌握了时态运用、重点句型、连词运用及写作模块,可谓一举多得。
3.依托文本,巧设写作话题
写作话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兴趣。笔者经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单元话题类
英语单元话题涉及广泛,具有系统性。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单元话题,巧妙地加以改编。以《 Go for it 》 七年级下册为例:
这些稍加改编的话题,源自文本,走入生活,激发了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
(2)学生兴趣类
初中英语单元话题涵盖了家庭、学校、爱好、指路、季节、节日、健康、饮食、环保等方面,话题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定。如《 Go for it 》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笔者发现学生对家规、校规很有想法,抓住这一契机,我以“A letter to my ________”为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写作话题,写封信给父母、老师或校长,谈谈自己的心里话。
这种设计既符合了本单元的话题要求,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3)教师引导类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笔者认为,通过教师引导,英语写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例如,新来了一位严厉的老师,同学们不喜欢他,我有意设计了“My new teacher”的话题,让同学们从观察、接近到了解他,发现严厉背后的敬业,最后喜欢上他的课堂。再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课堂上我几次发现有手机响起,于是结合本单元的话题和这个不太和谐的环境问题,我要求学生就“学生能否在校使用手机”写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位同学完成的调查表。
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不仅使同学们掌握巩固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英语写作是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环节。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立足文本素材,挖掘重点词汇、句型及写作模块,巧妙设计话题;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合作精神、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