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的启蒙教学之我见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s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化学用语,就是用特定的符号、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等的专业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结构示意图等。运用化学用语有利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难点之一。一是化学用语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学生必须通过强化记忆来掌握。元素符号就是规定采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的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二是化学用语的形成规律与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相适应。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决定于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因此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式,而教材在第四单元介绍元素的化合价的同时也介绍了原子团的化合价,这时学生只能运用化合价来检验化学式书写正确与否和书写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而对于原子团由于学生并没有正式接触过,所以只能凭借识记,这正是由于受到了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三是化学用语点多面广,相似相异,学生难以分辨和掌握,增加了学习难度。元素符号“Co”与化学式“CO”仅有一个字母大小写之差,“O2”与“O 3”仅一个数字之差,其表示的意义截然不同。正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化学用语的教学成了学生个人学习的“滑坡点”和班级整体教学的“分化点”。因此,如何提高化学用语的教学质量,成了初中化学教师研究的重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化学用语的教学必须把握其特征,注重以下几点。
  一、讲明化学用语的形成特点和特定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科学态度
  (1)把握化学用语的形成特点和书写规律,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式的书写就必须遵循物质组成中各微粒数目比一定的客观事实和“金属元素写在前,非金属元素写在后或者显正价元素写在前,显负价元素写在后”等特定规律来正确书写,同时满足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等特征。让学生明确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字母及大小写、右下角的数字、元素符号的书写顺序均不能任意改变。
  (2)注重化学用语的不同符号的特定意义,组织学生过好“识、记、用”三关,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2O”表示两个氧原子,“O2”表示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O”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O2—”表示氧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让学生充分认识一个字母的大小写与数字的改变,均改变了化学用语的特定涵义。因此,化学用语的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与草率。
  二、采取分散记忆与集中记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尽量抑制知识的负迁移
  (1)充分利用分散记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新心理。在第一单元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十分注重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应同时运用学生情绪的亢奋点和猎奇心理标明涉及的部分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产生相对持久的记忆效果;同时也可弥补启蒙阶段教学内容单一、知识容量少的缺憾。这样,随着化学教学过程的发展,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积蓄量也逐渐增加,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分化了教学的难点。
  (2)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求同心理,充分利用“正迁移”。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教师只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以某一化学反应为例,说明其规律:化学反应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均不变,并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配平方法,让学生多练多写,在循序渐进的正迁移中顺利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适当运用集中记忆,比较知识间的异同,培养学生求异、求同心理,抑制知识的负迁移。一氧化碳(CO)与元素钴(Co)一个字母的大小写的差别,高錳酸钾(KmnO4)与锰酸钾(K2MnO4)一个数字的差别,氧元素显—2价(O)与氧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O2—)的位置与顺序的差别,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只是条件与环境的差别,培养学生的求异心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蜡烛、甲烷、乙醇燃烧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引导学生总结出“碳氢化合物燃烧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求同心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化学用语。
  三、创设学习化学用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化学课的学习中始终受到化学专业知识的熏陶
  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化学用语教化学,让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化学用语要规范,化学式“H2O”应读做水或者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而不能念字母的英文读法;“2NaOH+H2SO4==Na2SO4+2H2O”只能念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而不能念做氢氧化钠加硫酸等于硫酸钠加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化学用语意义的认识和培养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只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化学用语的教学特点,做到“有趣、有序、有理、有度”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必将收到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今天我讲的例7(解决问题)是运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探索四边形内角和。通过研讨四边形的内角和,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推理、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推理能力。教材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操作”、“回顾与反思”这三个板块来安排这一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因为去年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教材安排了一个测量与计算的题目,所以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期刊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览群书,无论是对语言的理解还是文章的写作都有极大的帮助。  2018年高考刚刚结束,从阅读量看,与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以全国卷一卷为例,2017年全国卷的试卷字数为8042字,2018年全国卷的试卷字数为9015字,增加了973字,考生阅读量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2.1%。因此,很多专家说我们正式进入“语文大阅读时代”。然而,现
期刊
摘要:纵观全国科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科技兴国”的兴起,科技在世界的崛起,全球对人才新的需求,经济的知识化、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网络革命、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的革新、新材料、新技术的更替、环保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的转变、给现在科学启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革命、根据自己的学习和这些年在科学教育上的一些肤浅认识和报刊杂志的宣传,对现在科学启蒙教育作了一些探讨,以资现在同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由“要我读书”转变为“我要读书”。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兴趣 自信心 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对英语学科学得不好,根本原因就是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要想他们乐意
期刊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急剧变化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36亿人,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勞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许多农村劳动力常年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户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在各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日渐明显,所以有专家提出“得语文者得中考”的口号。而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文言知识的考查成了學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教师应怎样利用高效课堂,来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知识,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呢?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摸索,我觉着文言文教学课堂可概括为六个字:读、译、讲、演、悟、拓。  一、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读是基础。读可分为三个层
期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前奏曲和集结号,好的导入能够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它就像一把开启孩子们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要力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特别是文言文教学,由于学生脱离了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环境,学生学习时显得比较困难,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我们在设计导入时,一定要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依照教学规律,结合教学重点来设计导入。下面根据我的日常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
期刊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将通过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辅助建议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联系生活,开展情境式教学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兴趣点并不高,其主要是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上实验教学让初中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更强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初中物理课上合理开展实验教学可以弥补以往在教学中诸多不足,与初中生的物理成绩也是有直接联系。当前的物理实验是初中生兴趣所在,也是对初中生实施兴趣培养的关键内容和手段。在实验操作中锻炼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本文首先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作为突破口和出发点作为入手,其次总结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期刊
时下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多数老师只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其实,这样的水平根本没有达到所谓的融合境界。真正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应该是一种基本素养的存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保证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中的技术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一宗旨,是技术的教育价值之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技术工具的选取要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前提,教师应在充分做好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