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匆匆》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第四组。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文章极富文采,有些地方还写得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究与创造,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所尝试的几个步骤总结介绍出来,以供同行商榷。
一、睹物引思,自主积累,初步感知
课前的自主积累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初始阶段。学生只有经过必要的搜集、调查、研究,才能完成对课文的初步积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累层次,根据本文的实际情况,我除了要求他们进行常规性的预习之外,同时还特别要求他们找出已故亲人或自己过去的相片,让他们在观察相片的过程中,回忆与相片相关的故事,并引导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并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本子上就留下了一串串充满童稚的语句,如:时间过得真快,我感觉这张相片好像是在昨天拍的;看着相片中被我虐待而死的小白兔,我很伤心,如果时光能够回来,我一定要好好待它;看到这张相片,我真想回到从前,再亲亲疼爱我的奶奶……通过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二、结合文本,展开想象,深化中心
文本,是客观世界、人物情感的载体。要求学生将文本再次转化为客观世界、人物情感,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想象来再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展开深入、细化的联想,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探究与理解,促使自己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如在第二自然段中,写了“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去,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第三自然段中,也写到“日子从洗手中过去,从饭碗中过去,从双眼前过去,从我身上跨过去……”这两部分内容通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一去不返。由于这些写法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因此学生也较有兴趣。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面对照片进行感受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的形象描写中,激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时光过得真快,长大了才觉得童年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留恋;有的学生说……学生的各种想象得到充分的展示。
通过文本激发学生想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时光悄无声息的挪移,也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感慨,也教育了他们必须珍惜时间,做到不弃功于寸阴。
三、联系生活,想象仿造,鼓励创新
本文辞藻丰富,语句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感受语句优美的同时,领悟这些句子的写作特点,从中领会组织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经验,对句子进行创新性的仿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技能的目的。由于学生仿造的句子与原文结构相同,节奏相似,学生只需改变部分词语,趣味性也较强,成功感也较容易获得,因此学生也乐于仿造,乐于创新。在仿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多或过高。无论学生的文句如何的稚嫩,只要有创新的意识,有创新的胆量,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就要给予鼓励,不要扼杀他们脆弱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扼杀他们闪光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鼓励为主,逐步提高。
如教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仿造,我先让他们熟读原文,再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进行语句的组织。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一位学生就这样说:“追追打打的时候,日子从脚底下过去;打游戏机的时候,日子从手指边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便从我们的双眼前过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仿造,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延伸想象,融入练习,开放提高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感受角度等因素均不同,学生学完本文之后,对时光的匆匆流逝,就会产生自己的富于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更深层次地与作者沟通,在更宽层面地与同学交流,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延伸想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通过开放型的习作训练和全班性的习作交流,既延伸了文本的内涵,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一、睹物引思,自主积累,初步感知
课前的自主积累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初始阶段。学生只有经过必要的搜集、调查、研究,才能完成对课文的初步积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累层次,根据本文的实际情况,我除了要求他们进行常规性的预习之外,同时还特别要求他们找出已故亲人或自己过去的相片,让他们在观察相片的过程中,回忆与相片相关的故事,并引导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并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本子上就留下了一串串充满童稚的语句,如:时间过得真快,我感觉这张相片好像是在昨天拍的;看着相片中被我虐待而死的小白兔,我很伤心,如果时光能够回来,我一定要好好待它;看到这张相片,我真想回到从前,再亲亲疼爱我的奶奶……通过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二、结合文本,展开想象,深化中心
文本,是客观世界、人物情感的载体。要求学生将文本再次转化为客观世界、人物情感,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想象来再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展开深入、细化的联想,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探究与理解,促使自己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如在第二自然段中,写了“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去,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第三自然段中,也写到“日子从洗手中过去,从饭碗中过去,从双眼前过去,从我身上跨过去……”这两部分内容通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一去不返。由于这些写法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因此学生也较有兴趣。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面对照片进行感受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的形象描写中,激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时光过得真快,长大了才觉得童年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留恋;有的学生说……学生的各种想象得到充分的展示。
通过文本激发学生想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时光悄无声息的挪移,也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感慨,也教育了他们必须珍惜时间,做到不弃功于寸阴。
三、联系生活,想象仿造,鼓励创新
本文辞藻丰富,语句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感受语句优美的同时,领悟这些句子的写作特点,从中领会组织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经验,对句子进行创新性的仿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技能的目的。由于学生仿造的句子与原文结构相同,节奏相似,学生只需改变部分词语,趣味性也较强,成功感也较容易获得,因此学生也乐于仿造,乐于创新。在仿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多或过高。无论学生的文句如何的稚嫩,只要有创新的意识,有创新的胆量,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就要给予鼓励,不要扼杀他们脆弱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扼杀他们闪光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鼓励为主,逐步提高。
如教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仿造,我先让他们熟读原文,再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进行语句的组织。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一位学生就这样说:“追追打打的时候,日子从脚底下过去;打游戏机的时候,日子从手指边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便从我们的双眼前过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仿造,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延伸想象,融入练习,开放提高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感受角度等因素均不同,学生学完本文之后,对时光的匆匆流逝,就会产生自己的富于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更深层次地与作者沟通,在更宽层面地与同学交流,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延伸想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通过开放型的习作训练和全班性的习作交流,既延伸了文本的内涵,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综合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