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导管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分析和总结发生导管室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生导管室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和管理因素。结论:对导管室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控制护理不安全行为对杜绝护理安全隐患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导管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88【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36-02
导管室是进行介入治疗、诊断的重要场所,近几年,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管室成为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医疗事故最易发生的场所。导管室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其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这也对导管室抢救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因素,旨在通过有效的改正措施提高导管室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导管室护理工作的全部临床资料,尤其是发生医疗事故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分析医疗事故发生的全部过程及产生原因,探讨改善方法。
2结果
在对我院导管室护理工作进行分析认为,导管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1护理人員因素。由于导管室介入治疗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是由导管室同其他科室护士一同进行护理,由于科室人员操作技能水平等的参差不齐,或由于几个科室人员在护理配合的过程产生疏漏。另一方面,个别护理人员个人服务意识不强,职业素养不够,易在护理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如手术通知单上床位不符、姓名写错,接送患者的护士没有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而导致接错患者等问题。
2.2物质因素。偶尔导管室会发生药物准备不齐全,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等问题,或护理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错拿、错配等问题;治疗所使用的设备出现功能不完备,或暂时无法使用等问题而耽误抢救的有效进行。
2.3环境因素。导管室地面光滑,手术床较窄,易导致患者不慎坠床摔伤问题;导管室没有按照院内感染要求进行分区,物品摆放没有做到洁污分开等均可能使导管室内存在感染隐患。
2.4患者因素。由于进入导管室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多危重,且多为年老体弱患者,在导管室内行走不便,易发生滑倒、坠床等,引起二次损伤;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如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发生与发展没有有效的预测,急救药品准备不齐,一旦发生病情恶化等问题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患者术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而产生过度紧张问题,或在导管室外等待时间过长,没有按时饮食等因素,易诱发病情恶化。
2.5管理因素。部分工作流程不完备,相关管理制度,如无菌操作管理流程等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可能存在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问题;配药、给药等环节上发生错误,药液没有按要求现用现配,放置时间过长,给药方法错误等,都可能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
3讨论
3.1加强培训,提高护士技能与素养。加强对导管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可根据护士的能力及水平分成不同层级。如新入职护士可采用老带新、集中培训的方式,临床参观与学习,加强个人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资历的护士给予鼓励自学及外派参观学习的方式,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分析与总结会,对医疗事故或他院、他科医疗事故进行分析及总结,提高护士在风险防范方面的意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培训内容上,不仅局限于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断更新,尤其是介入治疗中患者可能存在的病情恶化征兆分析,加强护理发现病情、控制病情的能力;还应注意对导管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安全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能力的培训,提高职业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3.2健全与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要求,对每个操作环节均做好记录,各科室护理人员应加强手术配合工作,对已做好的护理记录加以确认,做到环环相扣,无疏漏。
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患者手术前应检查急救药品是否齐全;无手术时应对手术室内所有仪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仪器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发现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修理,并对修理情况做好记录。
3.3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无菌操作流程,这是导管室安全护理的关键一步,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对参与治疗的医生、护士的健康息息相关。完善无菌操作的各个流程。无手术时导管室内所有物品应每天清洗擦拭,定时开窗透风,采用紫外线消毒;介入治疗时应及时处理残余污渍,两个手术之间应至少有30min停留时间,给予紫外线循环消毒;介入手术完成后,采用消毒液清洗手术室内物品及地面,开窗通风,将所有物品都回归于规定地点。如患者合并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应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对有污染与无污染的手术应采用区别手术,有污染的介入治疗相关医护人员必须穿鞋套、防护服,使用后一次性输液器、导管等均送至相关科室进行统一处理。
3.4加强患者病情管理,提高预防能力。患者手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情况,如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等情况;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加强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病情、用药信息等进行逐一核对,确保无错误;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出评估,并做好积极的准备,为抢救争取时间;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电图等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给予处理。
3.5环境管理。导管室应严格根据院内感染的要求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及限制区等几个工作区域,所有物品洁污分开管理,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放置专门的清理区,由专门科室进行焚烧处理。参考文献
[1]毕淑军,朴燕洁.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8(7):225-226
[2]刘敏.导管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和对策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2(3):454-455
[3]张团敏,张平.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9,2(21):372
关键词:导管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88【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36-02
导管室是进行介入治疗、诊断的重要场所,近几年,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管室成为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医疗事故最易发生的场所。导管室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其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这也对导管室抢救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因素,旨在通过有效的改正措施提高导管室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导管室护理工作的全部临床资料,尤其是发生医疗事故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分析医疗事故发生的全部过程及产生原因,探讨改善方法。
2结果
在对我院导管室护理工作进行分析认为,导管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1护理人員因素。由于导管室介入治疗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是由导管室同其他科室护士一同进行护理,由于科室人员操作技能水平等的参差不齐,或由于几个科室人员在护理配合的过程产生疏漏。另一方面,个别护理人员个人服务意识不强,职业素养不够,易在护理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如手术通知单上床位不符、姓名写错,接送患者的护士没有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而导致接错患者等问题。
2.2物质因素。偶尔导管室会发生药物准备不齐全,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等问题,或护理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错拿、错配等问题;治疗所使用的设备出现功能不完备,或暂时无法使用等问题而耽误抢救的有效进行。
2.3环境因素。导管室地面光滑,手术床较窄,易导致患者不慎坠床摔伤问题;导管室没有按照院内感染要求进行分区,物品摆放没有做到洁污分开等均可能使导管室内存在感染隐患。
2.4患者因素。由于进入导管室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多危重,且多为年老体弱患者,在导管室内行走不便,易发生滑倒、坠床等,引起二次损伤;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如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发生与发展没有有效的预测,急救药品准备不齐,一旦发生病情恶化等问题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患者术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而产生过度紧张问题,或在导管室外等待时间过长,没有按时饮食等因素,易诱发病情恶化。
2.5管理因素。部分工作流程不完备,相关管理制度,如无菌操作管理流程等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可能存在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问题;配药、给药等环节上发生错误,药液没有按要求现用现配,放置时间过长,给药方法错误等,都可能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
3讨论
3.1加强培训,提高护士技能与素养。加强对导管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可根据护士的能力及水平分成不同层级。如新入职护士可采用老带新、集中培训的方式,临床参观与学习,加强个人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资历的护士给予鼓励自学及外派参观学习的方式,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分析与总结会,对医疗事故或他院、他科医疗事故进行分析及总结,提高护士在风险防范方面的意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培训内容上,不仅局限于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断更新,尤其是介入治疗中患者可能存在的病情恶化征兆分析,加强护理发现病情、控制病情的能力;还应注意对导管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安全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能力的培训,提高职业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3.2健全与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要求,对每个操作环节均做好记录,各科室护理人员应加强手术配合工作,对已做好的护理记录加以确认,做到环环相扣,无疏漏。
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患者手术前应检查急救药品是否齐全;无手术时应对手术室内所有仪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仪器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发现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修理,并对修理情况做好记录。
3.3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无菌操作流程,这是导管室安全护理的关键一步,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对参与治疗的医生、护士的健康息息相关。完善无菌操作的各个流程。无手术时导管室内所有物品应每天清洗擦拭,定时开窗透风,采用紫外线消毒;介入治疗时应及时处理残余污渍,两个手术之间应至少有30min停留时间,给予紫外线循环消毒;介入手术完成后,采用消毒液清洗手术室内物品及地面,开窗通风,将所有物品都回归于规定地点。如患者合并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应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对有污染与无污染的手术应采用区别手术,有污染的介入治疗相关医护人员必须穿鞋套、防护服,使用后一次性输液器、导管等均送至相关科室进行统一处理。
3.4加强患者病情管理,提高预防能力。患者手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情况,如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等情况;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加强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病情、用药信息等进行逐一核对,确保无错误;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出评估,并做好积极的准备,为抢救争取时间;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电图等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给予处理。
3.5环境管理。导管室应严格根据院内感染的要求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及限制区等几个工作区域,所有物品洁污分开管理,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放置专门的清理区,由专门科室进行焚烧处理。参考文献
[1]毕淑军,朴燕洁.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8(7):225-226
[2]刘敏.导管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和对策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2(3):454-455
[3]张团敏,张平.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9,2(2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