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式教学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基于网络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探讨逐步展开。写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文表达水平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篇完整的文章,是各种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及各种生活经历和感受聚集提炼的结果。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了基于网络式教学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网络式;作文教学;新策略
  一、领会,建立学生的写作意愿
  (一)小学生写作排斥心理分析
  1.“作文难”心理暗示
  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下,分数是衡量人才的标准。在小学阶段,作文分占考试卷面分25%-40%,所以,学生刚接触作文时,教师就告诉学生作文很难,作文很重要,要拿高分就要写好作文,这关系到今后的升学,甚至就业。因此,在学生看来,写作是很难的,他们对写作的排斥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对他们来说,写作就像个包袱,在求学阶段总是跟着他们,“作文难”的心理暗示从一开始就根植在学生的心坎上。
  2.“应付式”心理提醒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是为了交流,在写作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文与人的相互交流。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管是作文教学的目的,还是作文教学的任务,都是“为作文而作文”。他们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写作的本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二)消除小学生写作排斥心理对策
  1. 端正作文教学的启蒙思想
  作为学生写作的启蒙之师,是学生习作的引路人,应该端正作文教学的启蒙思想。其实,作文就是一个心理加工过程,就是把自己的心声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表达。这一心理加工过程是不可替、不可扰的。我们要告知学生:其实作文很简单。
  2. 明确作文教学的写作目的
  写作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交流方式,是用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交流平台,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只是运用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写作用于交流,这是写作的目的。写作并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家长,更不是应付考试。
  二、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持续不断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能力才能综合体现,才有会好文章。要踏实地积累三个方面的内容: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写作语言、积累写作技巧,就要踏实做好“积累三部曲”:两个必须、两个坚持、三个迁移。
  (一)积累写作素材:两个必须
  1. 必须学会观察
  (1)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
  从学生最喜欢的事物开始观察,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效果容易事半功倍。当然,这个过程还是需要引导的,引导学生走向“喜欢的事物”,而不是放任学生随意而行,而这个引导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动用一点小智慧,学生的观察就能从无知到喜欢,观察从喜欢的事物开始,这种观察没有负担,没有负担就会有乐趣,有乐趣就会有收获。
  (2)观察要抓住特点
  教学有重难点,写作也有详略之分,如果面面俱到,就会写成“流水账”,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在观察时抓住特点,不能只看表面,看到什么事就观察什么事,而应细致观察特定事物,捕捉精妙之处。
  2. 必须及时记录
  有了观察的方法,就要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把观察到的精粹记录下来,才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有趣。为了让学生记录下来,学期初我就让学生开设一个本子——《每日一句》,让学生把一天当中觉得感受最深的事情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刚开始我不要求篇幅,学生觉得容易做到,所以他们还是很接受这种方法的。我坚持每天点评,把写得好的句段读出来分享。
  (二)积累写作语言:两个坚持
  1. 坚持阅读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上,仍然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引导,而且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计划性监督,按部就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才能在计划监督和引导下养成,否则只会得到一个半途而废的结果。为此,学期初我就制定《小小读书郎》阅读记录表,记录表如下:
  阅读记录表以一周为检查周期,规定每天阅读的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阅读课外书15分钟,周六日每天至少阅读课外书30分钟。为了收效,学期前两个月我坚持每周检查,当然,在检查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不能坚持,遇到这种事情,需要跟学生做好沟通,必要时放学后留下来阅读完才走。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决心,后来就养成了习惯。
  2. 坚持背诵
  背诵是一种能迅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看我国小学语文多次课改,也能发现教育部越来越重视背诵积累的问题,加上小学阶段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因此,要积累语言,就得坚持背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要求每天背诵一句话,再每天背诵几句话甚至一段话,到后来每天背诵经典名言、段落篇章,这都需要教师做好详尽的计划,并坚持做好监督和鼓励,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文思如泉涌”的效果。
  (三)积累写作技巧:三个迁移
  1. 由赏析迁移到仿写
  阅读教学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是在阅读中学会理解、学会赏析、学会迁移运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仿写是有效的途经。优美句子可以在平时教学的课文中积累,文中出现的一些句子可以让学生去赏析。要求学生把句子摘抄下来,然后对句子进行仿写。仿写中,学生既要模仿原语段的结构、意境,又要避免词语的重复和简单再造,要仔细斟酌。如《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的表达就很吸引人,既有打比方的表达,又有好词句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赏析,然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去仿写了。我所在班级有个学生就是这样写的:“一身洁白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加上像红宝石似的眼睛,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2. 由表演迁移到动作描写
  小学语文新课标把“内容具体”作为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纵观目前小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读来如同嚼蜡,索然无味而又没有营养。写具体既是小学生写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改善这个毛病,我在教学中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发现用表演法是最有成效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演员,把一连串的动作在不经意间做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做摄影师把我刚才的动作说出来,最后让学生写下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避免了学生经常犯的错误:空洞。而在这过程中,学生领会到一种方法,他们逐渐知道,可以在自己脑袋中重现事件经过,在脑海中摄像,写作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3. 由想象迁移到拟人
  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是在写具体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内心是个奇妙的童话世界,因此,拟人,是孩子把事物形象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景物不是无情物,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跟大自然对话。如面对倾盆大雨,教师可引导学生跟雨点对话“这雨从天上下来,随之落到地上,来了几次华丽的变身?他们会说些什么?”面对风中摇曳的大树,教师可引导学生聆听“大树摇摆发出的声音是何种心情的表露?”这些引导需要在平时教学中用心驾驭,才能真正打开学生想象大门,从而把想象迁移到拟人中来。
  三、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评价,不是简单地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术性评价,而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性协调发展的评价。因此,在评价内容上应该显示多元的方面,包括写作兴趣、真情实感、文风、写作过程以及写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写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种方式的融合。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起到指向性的作用,能引导学生针对作文内容与文字表达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端正学生评价与修改作文的态度。而互相修改、自我修改的过程也是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通过评价,学生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能力,才能更进一步坚定自己的写作意愿,达到领会的目的,形成一个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的良好循环。
其他文献
【摘 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想象。学生要敢于质疑,独立释疑,摆脱教师、教材的束缚,善于去寻找不同于前人、别人的正确答案,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想象;质疑;创造性思维  一、启发创造想象,鼓励标新立异  康德在谈到想象时说过:“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
【摘 要】“研学后教”是顺应新课程教学理念而产生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在“研学”“后教”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方式转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研学后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研学后教”是顺应新课程教学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课堂教学模式。“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
【摘 要】课堂小练笔是文本与学生的心灵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是架起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课堂小练笔,能够从经典语段中习得语言技能、在情感交融处提升感悟体验、从情节留白处凸现人文内涵、在拓展延伸处提高习作效能。  【关键词】小练笔;语言技能;感悟体验;人文内涵;习作效能  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的部分。”可见,教师如果
【摘 要】在减负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上好计算课。在教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教师先创设情境,后分三步展开教学,将独立计算和小组合作练习相结合。教后反思在每节课后进行,它针对学习习惯培养、教材编排、练习设计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情境;估算;验算;比较  设计背景  新课标实施以来,由于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定位,繁杂的计算被取消了,计算的量大大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
【摘 要】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因而,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笔者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首先借助形象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其次借助熟字,让学生在比较中识字;再次是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识字效果。  【关键词】兴趣;形象;自主;识字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摘 要】合理的情景问题设置能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身边问题,从而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结合四年级数学的统计图知识探讨了数学教学中设置情景问题的原则与技巧。  【关键词】情景问题;数学思想;解决过程;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数字的乏味性使得数学教学往往难以达到这个目的。这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关键要设置合理的引导性问题
【摘 要】为响应我区“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学科根据本学科的课程设置特点,从实际出发,大胆稳妥地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在实践“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的研究体会,选取了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喜爱的画图软件部分进行研究,以一个课堂实例作为载体,讨论“研学后教”模式在信息技术画图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体会。  【关键词】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研学案  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
【摘 要】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向着重点关注人的发展的方向转变,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数学素养,奠定成长的基础;培养学习能力,掌握成长的技能;激发创新意识,开发成长的潜能。  【关键词】成长;数学教育;学习能力;创新意识  一、培养数学素养,奠定成长的基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知识和方法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数学素养的人,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能解决数学问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会创新的关键在于唤醒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主题、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指导,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兴趣激发  培养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实
【摘 要】人和镇第五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因家庭、学校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后进生的比例不断扩大。近几年来,我校针对校情,以《后进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白云区立项课题)为基点,以创建“树本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从“树心”入手,开展“三心”教育,帮助后进生树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树立自强心。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科研理论、方法,边学习、边实践,总结出一些新的方法、策略,有效降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