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归属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拉维夫学派在开展翻译工作时,在文本语言基础上,将经济等因素融入作品翻译中,对当代翻译事业的推进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而探究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归属,可实现对该翻译理论的科学归类,明确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以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埃文·佐哈尔、吉迪恩·图为切入点,从佐哈尔、图里的翻译理论,对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展开分析,希望给予相关从业者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归属;佐哈尔;图里
  【作者简介】史菊萍(198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西方翻译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让文本、语言翻译事业进入快速發展时期。在此背景下,西方衍生出较多的翻译派别,包括翻译目的论、阻抗式翻译理论等,其中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是西方翻译研究中的分支之一。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以文学、文化符号为核心,强调文学理论在译本中的深入呈现。同时在文学理论融合中,提出较为经典的动态翻译观念。
  一、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流派研究
  西方翻译流派在形成过程中,其划分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当代翻译理论中,研究人员结合翻译理论基本模式,将其分为交际、语言、语文、社会符号等翻译理论学派,其中社会符号学派的提出时间为1984年。埃德温·根茨勒基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各翻译理论的支撑体系、研究方式,确立五个翻译流派,包括美国翻译、翻译科学、结构主义,以及早期翻译、多元体系等流派。由于不同研究人员在翻译理论归类时,侧重点不同,使得翻译理论流派归属依据、流派形成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玛丽亚·铁木志科在西方翻译理论归属问题分析中,将西 方翻译理论分为翻译场、语言与哲学、功能主义、描写翻译、文化等翻译流派。而我国研究人员陈德鸿、张南峰,在整理西方翻译理论时,正式归类出语言、诠释、目的、文化、结构、语文等翻译流派。
  基于上述内容,国内部分学者根据西方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各理论的生成时间,梳理出当代、现代以及传统翻译理论。其中传统翻译理论,结合其衍生背景被称之为文艺翻译学派。当代翻译理论则归为翻译研究、文化、综合等学派,现代翻译理论可看作语言翻译学派。由此可见,当代翻译理论产生后,西方翻译理论学派划分更为细化,甚至翻译理论学派在细分后,可生成描写、文化、综合等学派分支。这种翻译理论学派划分模式,是对后期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明确与指导。之后,国内学者蒋骁华以西方翻译理论特征为核心,重新对西方翻译理论体系展开研究,最终形成文化、语言等两大翻译学派。
  总之,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历程中,诸多学者曾尝试对现有西方翻译理论展开科学的分类,便于研究人员明确翻译理论归属,从而整理理论核心要素。但就翻译理论流派划分而言,由于翻译理论本身形式、内容结构的复杂性,使得部分翻译理论学派难以凸显。比如特拉维夫学派在当前阶段的西方翻译理论学派中,并没有得到清晰、合理的划分,导致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时代价值无法体现,其代表人物佐哈尔、图里在世界翻译理论体系对多元系统理论的提出,以及翻译研究中文化元素的渗透等建设性意见,难以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划分中展示。因此,需积极探究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归属问题,肯定相关学者对世界翻译理论体系健全所做出的贡献。
  二、埃文·佐哈尔的翻译理论
  在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中,图里及佐哈尔均为该翻译理论继承、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员。但相对来说,在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研究中,可将佐哈尔视为该翻译理论的“领路人”。究其原因,在于埃文·佐哈尔在翻译理论研究中所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是对世界翻译理论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多元系统理论系统性概念产生前期,西方及东方在翻译实践中,都曾产生各类翻译理论,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翻译理论,以及尤金奈达代表的动态对等理论。而我国在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是学者严复的“信达雅”标准翻译理论。上述翻译理论的出现,虽然起到推进译文翻译工作,明确翻译指标的作用。但部分翻译理论在具体应用时,由于更强调原文语言内涵,而忽视了文化、译者动机与意识、时代背景等因素可能对译文含义产生的影响。这种过于重视文字对等的翻译理论,不利于翻译研究工作的多角度开展。
  例如,易卜拉欣在使用比喻解释翻译时,将翻译看作烹饪,认为烹调方式中炖、炸、蒸等烹饪方法的多样性,同样可用于翻译方法的确立。所以在翻译理论中,需避免拟定单一、固定翻译标准,要求、规定翻译方式,以免在这种翻译标准指导下,导致翻译实践、研究工作进入难以发展、创新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以后,佐哈尔正式提出多元系统理论。该翻译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语言、经济、文化等符号在支配下,所形成的人类交流、沟通形式,即社会符号现象。可以将其看作某一整体,而非单一、没有关联的元素混合体,从而在充分理解、掌握符号含义后有效开始翻译工作。这类社会符号系统本身,是在不同组分作用下生成的开放性结构。所以多元系统是指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各子系统结构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系统之间却存在相互依存的作用,可作为某组织的整体来存在。
  其二,各系统位置具有动态化、运动性特点。系统中的子系统之地位、比例不同,一些位于系统中心,另一些则位于系统便于。且系统位置具有可变性,能够在争斗、运动中出现相应的改变。
  佐哈尔认为,翻译实践等同于多元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位置会产生的可变性,所以在翻译文学研究中,可基于多元系统原理,科学开展翻译工作。除此之外,佐哈尔对翻译文学中心位置的识别进行了深入阐述。佐哈尔认为,多元系统尚未形成时,可认为翻译文学处于基础性的创立阶段。而在翻译文学处于系统边缘时,则表明翻译文学可能面临着危机、转折点。之后,佐哈尔对多元系统内各子系统的位置变化规律作出深入分析。他认为,任何系统都会受限于材料、规则,语法及词汇可以成为语言形式库,影响文本翻译。   三、吉迪恩·图里的翻译理论
  在肯定佐哈尔对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贡献的同时,吉迪恩·图里在继承、发展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作用,同样是不可替代的。该翻译理论学派形成早期,图里尚未提出属于自己的翻译理论,其工作主要是协助佐哈尔完成翻译研究、文学翻译任务。但在佐哈尔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熏陶下,图里在翻译文学研究中,对大量希伯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大量的研究。图里在多元系统翻译理论为前提,形成目标系统翻译理论,同时基于翻译规范概念中的描述性翻译,正式投入翻译个案研究工作中。基于多元系统理论,图里认为在不同文化及语言体系中,原文文本、目的文本所存在的结构、常用语、文化存在方面会有突出的差异性。若将原文、原语文化视为翻译实践“起点”,则翻译后的原文可视为“接受性”的端点。而在地域、时空因素影响下,译文无法全面反映原文的原因在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以及翻译本身难以被原语文化接受。因此,翻译者在具体实践中,将无法同时保全“起点”“接受性”端点,仅能在两端之间积极促进二者的融合。之后,图里对原文翻译的侧重点展开研究,认为两端抉择因素是影响原文文化翻译是否充分的主体。
  具体来说,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中,图里将规范视为翻译侧重点选择因素的核心。他认为,翻译的规范可作为翻译的准则与依据。具体包括原始规范、操作规范,以及预先规范。其一,原始规范是指翻译人员在翻译文本时,从侧重文本及原语文化,以及目的语文化中选择时所坚持的“准则”。其二,预先规范则代表译者在特定时期,文本风格、内容选择上的依据。其三,操作规范是在具体翻译中,译者对译文结构、语言组织、文本结构确定时坚持的规范。图里认为,“规范”在整个翻译生命周期内,会直接影响译者的实际翻译工作、翻译效果,且对语言、文化翻译有着明显的约束作用。但这种“规范”并非代表着不同语言允许在译文形成过程中从语言角度对语法、词语选择时所应用的规范。原语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中,各原文构成要素子系统的各“规范”之间紧密联系,存在作用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在形成、研究历程中,均经历着曲折、艰难的过程。基于多元系统论的特拉维夫学派,由于其翻译研究方向主要为希伯来文化,导致研究该理论的学者难以在世界翻译学术界获得应有的地位,直接影响着该理论在各国翻译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推广。本文通过分析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图里、佐哈尔在翻译理论形成历程、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的归属问题上的研究,引导相关学者从翻译行为、学派形成等视角,掌握该翻译理论本身的合理性、借鉴价值,从而在不同翻译理论的实践中,肯定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在世界翻译研究体系中的贡献,使该学派翻译理论能够重新进入继承与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邓荷香.从生态翻译理论探讨店铺招牌名称的翻译——以长沙市店铺招牌翻译为例[J].校园英语,2019(10):22-23.
  [2]赵侠.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译者抉择[J].山西廣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89-91.
  [3]韩雅轩.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评《英语教学与翻译理论研究》[J].林产工业,2019(8):74-75.
  [4]黄冬玲.钱钟书翻译理论“化境”说探究——以葛浩文《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J].北方文学,2019(5):33-34.
  [5]黄雁.文化图式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探索——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J].好家长,000(015):166-167.
  [6]冯全功.翻译研究学派的特征与作用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例[J].上海翻译,2019(3):231-235.
  [7]李超逸.中西方文化差异视阈下中译英翻译理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8):121-122.
其他文献
【摘要】定语从句在英语书籍中是最常见的语法修饰成分,和汉语的定语从句不一样,其具有复杂的结构、繁多的意义,如何在翻译定语从句时,使译文忠实原文、译意完整通顺,最重要的是实现功能对等。本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语书籍中英语从句的翻译进行浅析探讨。  【关键词】定语从句;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方法  【Abstract】Attributive clauses are the most common
【摘要】 中国开设本科翻译和翻译硕士专业的时间较国外来说相对较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口译师资实战经验缺乏是口译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提高师资口译能力对其它口译专业问题的解决有较大促进作用。本文论述了提高教师口译能必要性,提出了提高师资口译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师资口译能力;口译教师发展;方法  【Abstract】Compare with western countri
【摘要】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为了有效地达到听说读写的训练目的,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微信工具,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弊端,极大地拓展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领域。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基础时期,初中阶段是过渡和提升期,在学生整体的英语教育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是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板块,本文就从阅读文本为基础,来探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该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阅读文本  【作者简介】杨淑英,三明市尤溪二中。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改变,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在英语教学的标准下,加强学生们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综合性的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和素养。但是,在具体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口语交流情境的缺乏,抑制了学生们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成为英语口语教学的难题。所以,教师们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口语教学相结合,形成新颖的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蓬勃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其蓬勃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翻译视野,为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诗歌的翻译,大都是从接受美学、功能对等、异化归化、翻译目的论和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出发,本文则以突显原则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诗歌译文的分析,探索突显原则在诗歌作品翻译中的体现。  【關键词】突显原则;识解机制;认知语言学  【作者简介】钟惠(1995-),女,汉族
【摘要】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频繁出现,其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理论出发,以美剧《老友记》文本为研究语料,分析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解释其在话语生成及理解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顺应论;语用功能;《老友记》  【作者简介】郭真(1982.04-),女,汉族,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In this paper, the interactional function of relexicalisation in classroom discourse is analyzed. The classroom discourse took place in 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sson. The lesson in this study, taugh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阅读圈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阅读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文本阅读,但大部分学生阅读态度仍然表现为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能够促使思辨行为的发生,但是思辨能力主要表现为“记忆”和“理解”两个较低认的知层次。  【关键词】阅读圈;课堂参与度;阅读态度;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孟红莲(1981-),女,汉族,河北保定人,西藏
【摘要】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本质是角色扮演,构成戏曲的所有因素都体现并服务于这个本质,戏曲服饰是演员用以扮演角色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因素,故考察中国古代戏曲服饰问题,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表演及其本质都是很有意义的。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戏曲形态问题缺乏重视,目前关于戏曲服饰的研究不足,本文将结合戏曲的发展和演变,研究戏曲服饰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