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改革始终是教育的一大主流,而高效课堂始终是教育者追寻的目标,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对高效课堂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观其精髓,唯在简约,教师精讲授,学生多自主。结合农村中学教学实际,本文对我校“精讲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语有云:“少则得,多则惑”“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中学语文的教育亦是如此,我们要将复杂的课文简化,简化到他的本质,揭示他的内在魅力,这样就能实现课堂的高效。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对高效课堂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平凉七中最终提炼出“五环—探构—分层”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提出“271”课堂法则;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以及丁卫军的“简约语文”等等。凡此种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少讲,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所以结合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我们提出“精讲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研读教材,精心备课——明确讲什么,怎样讲
要少讲不是不讲,怎样才有效果呢?答案是精讲,即课堂上讲少而精的内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一个提炼的过程。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是前提。比如一节语文课中,往往有“讲”“读”“问”“练”多个环节,讲课就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备课的时候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整理讲课思路,预设各种问题,把一些不需要的枝节去除。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必须讲;提问不能答,启而不能发,还须讲;讨论小结,自学归纳,也要讲……可以说讲解、讲析不仅应当,而且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关键是讲多少、讲多深,哪里需要略讲,哪里需要畅讲、详讲、讲透。但是,并不是一讲了之。“讲”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例如,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老师围绕“闲人”一词层层深入,由景入情,一节课时间,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掌握诗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还可以体会到苏轼那种闲情雅致、清闲、不得志以及豁达的胸襟。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内心也得到一次洗礼。学生爱听,有收获,这样的课堂即可谓之高效。
二、活跃课堂,轻松上课——变“讲堂”为“学堂”
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中学语文课堂了。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育也不例外。一节轻松愉悦的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那新课堂模式怎样构建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以朋友身份入课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得到学生的配合,让学生能够做到有自己的看法的时候敢于表达。老师主动充当配角,让学生当主角。而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有很多新的想法和见解,有些看似荒唐,看似幼稚,却是发至学生的内心,能触动心灵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二)教师要幽默
别老是板着脸,要适当开开玩笑,活跃课堂气氛。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这样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育智慧的展现,一句绘声绘色的模仿,一则恰合适宜的笑话,一个网络新生词汇的运用。无不活跃着课堂气氛,调动着孩子们的专注力。
(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堂课我们至少要留60%-70%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读书,自主理解,自行练习。有时候我们老师太过聪明,什么都帮学生想好了,做好了,结果学生就成了抄答案的机器。其实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只要在一旁引导,当指南针,至于水手、舵手让学生去做。真正变“讲堂”为“学堂”。
三、整合资源,提升认识——在小组交流中明得失
小组合作交流,这是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一篇课文,教师讲30%,而70%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解读。自主学习包括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一些困惑,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获得更多独有的理解。每个学生的理解肯定各不相同,这时候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将资源共享,能够产生思想的碰撞。在小组交流探讨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也学会了质疑,同时还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反思自己的得失,就提升了认识。
四、朴素阅读,手写本心——让语文在课外延伸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一篇朱自清的《背影》,经典名篇。我听过很多老师上过,自己也做过各种尝试。其中最欣赏的还是“简约语文”倡导者丁卫军的精妙设计。他的设计由词悟境,开篇即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对词语的品读,可谓抓住了要害,顺着文脉,适时链接材料,填补文本空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下课前,他布置了一个自主学习的任务:“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或许会帮助我们读懂《背影》。”看似一个平常的任务,却可见丁老师的用心。
学习了《背影》之后,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份家庭作业:写自己的父亲。教育学生首先从《背影》中获得启示,要抓住细节琐事,细微之处见真情;然后联系生活,回忆与父亲的生活点滴,体会事虽小却有大爱的父子情深。这样一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更是对高效课堂的一种延伸。
语文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好比一个机器,要让他高效运转,就必须让每一个齿轮协同运作。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高效课堂是一个有机整体,要靠学生、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语有云:“少则得,多则惑”“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中学语文的教育亦是如此,我们要将复杂的课文简化,简化到他的本质,揭示他的内在魅力,这样就能实现课堂的高效。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对高效课堂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平凉七中最终提炼出“五环—探构—分层”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提出“271”课堂法则;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以及丁卫军的“简约语文”等等。凡此种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少讲,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所以结合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我们提出“精讲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研读教材,精心备课——明确讲什么,怎样讲
要少讲不是不讲,怎样才有效果呢?答案是精讲,即课堂上讲少而精的内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一个提炼的过程。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是前提。比如一节语文课中,往往有“讲”“读”“问”“练”多个环节,讲课就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备课的时候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整理讲课思路,预设各种问题,把一些不需要的枝节去除。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必须讲;提问不能答,启而不能发,还须讲;讨论小结,自学归纳,也要讲……可以说讲解、讲析不仅应当,而且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关键是讲多少、讲多深,哪里需要略讲,哪里需要畅讲、详讲、讲透。但是,并不是一讲了之。“讲”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例如,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老师围绕“闲人”一词层层深入,由景入情,一节课时间,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掌握诗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还可以体会到苏轼那种闲情雅致、清闲、不得志以及豁达的胸襟。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内心也得到一次洗礼。学生爱听,有收获,这样的课堂即可谓之高效。
二、活跃课堂,轻松上课——变“讲堂”为“学堂”
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中学语文课堂了。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育也不例外。一节轻松愉悦的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那新课堂模式怎样构建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以朋友身份入课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得到学生的配合,让学生能够做到有自己的看法的时候敢于表达。老师主动充当配角,让学生当主角。而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有很多新的想法和见解,有些看似荒唐,看似幼稚,却是发至学生的内心,能触动心灵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二)教师要幽默
别老是板着脸,要适当开开玩笑,活跃课堂气氛。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这样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育智慧的展现,一句绘声绘色的模仿,一则恰合适宜的笑话,一个网络新生词汇的运用。无不活跃着课堂气氛,调动着孩子们的专注力。
(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堂课我们至少要留60%-70%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读书,自主理解,自行练习。有时候我们老师太过聪明,什么都帮学生想好了,做好了,结果学生就成了抄答案的机器。其实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只要在一旁引导,当指南针,至于水手、舵手让学生去做。真正变“讲堂”为“学堂”。
三、整合资源,提升认识——在小组交流中明得失
小组合作交流,这是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一篇课文,教师讲30%,而70%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解读。自主学习包括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一些困惑,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获得更多独有的理解。每个学生的理解肯定各不相同,这时候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将资源共享,能够产生思想的碰撞。在小组交流探讨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也学会了质疑,同时还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反思自己的得失,就提升了认识。
四、朴素阅读,手写本心——让语文在课外延伸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一篇朱自清的《背影》,经典名篇。我听过很多老师上过,自己也做过各种尝试。其中最欣赏的还是“简约语文”倡导者丁卫军的精妙设计。他的设计由词悟境,开篇即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对词语的品读,可谓抓住了要害,顺着文脉,适时链接材料,填补文本空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下课前,他布置了一个自主学习的任务:“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或许会帮助我们读懂《背影》。”看似一个平常的任务,却可见丁老师的用心。
学习了《背影》之后,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份家庭作业:写自己的父亲。教育学生首先从《背影》中获得启示,要抓住细节琐事,细微之处见真情;然后联系生活,回忆与父亲的生活点滴,体会事虽小却有大爱的父子情深。这样一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更是对高效课堂的一种延伸。
语文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好比一个机器,要让他高效运转,就必须让每一个齿轮协同运作。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高效课堂是一个有机整体,要靠学生、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