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语文教学训练该怎么理解?应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思考语文训练的问题,需要思考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训练;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平时的语文教学,人们很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练”,如字词句段的机械抄写,读具体文本的遍数,课外阅读得多少。平时语文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这些“练”收效甚微。为什么如此?有悖学生“练”的规律和需求。学生的“练”,学生是主体,但需要教师主导意义上的“训”,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训练才是有价值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训练”需有教师主导性
据悉,浙江省语文教学界实践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这当然是不无道理的。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有明显的语文训练观,给人们以深刻意义上的启迪。语文教学让学生进行训练,离开教师主导意义上的“训”,学生是不能获取理想“练”之效果的。如字词句段的机械抄写,学生抄写却不去工工整整地抄写。如让学生抄写生字10遍,学生抄写到最后,竟然将字写错,就连自己也没有察觉。如教师布置学生回家读书三遍,家长要求多读,学生却怎么也不读。所以,学生的“练”一定要在教师主导意义上的“训”前提下进行。于永正在让孙女多读书时,孙女也是不多读的。先生拿起孙女的書本声情并茂地读着,读得那样感人。孙女在受到爷爷声情并茂读文的感染下,感到读书是那样有意思,便模仿着爷爷认认真真地读起来。所以,教师一定要去“训”,学生才会“练”。据说,江苏省如东县有这样一所小学,午间学生的午读和午写,有老师在榜样意义上的“训”。学生在读时,教师也在专心致志地读;学生在写时,教师也在端端正正地写。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训”对学生的感染教育是一定的。因此,平时学生的“练”,要在严格意义的“训”上进行。有时还要在“训练”的同时进行,使“训练”有机和密切地结合。如让学生读《望庐山瀑布》,教师做着范读意义上的“训”,学生不仅仅听到老师读的声音,还看到老师读诗的面部表情和相关肢体表现。学生也就在教师范读和范读时无声空间语言的传递中,实现着有效的“练”。
二、小学语文教学“训练”需有学生愉悦性
说句比较夸张的话,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练”比较辛苦,在学校“练”,倒还无所谓。在家里挑灯夜战时,学生之苦就无法解脱了。学生“练”之辛苦,能够获取“练”之效果?应当就是多重意义上的不能。学生苦之“练”,练得越多,效果越差,练得越苦,效果越差,这也是人们在平时语文教学训练中有目共睹的。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训练”需有学生的愉悦性。平时人们以学生的日记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准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对学生的日记提出相关篇数和篇幅的要求。但小学生的日记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完全不能。这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足够多的日记素材积累,更没有足够多的词汇积累,习作硬功夫的缺失致使学生感到习作苦上加苦。一些学生则因为习作如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感到习作是哑巴吃黄连。因此,小学生的训练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愉悦上。建立学生训练的愉悦,首先是教师的“训”要充满愉悦。如教学“师恩难忘”主题中的《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如果依照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训练学生归纳单元主题的能力,学生会感到一筹莫展。如果硬让学生苦思冥想,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个性化阅读感悟的“练”也是不具任何价值和意义的。教学时,教师有选择地进行一篇“训”的范读,然后让学生分别进行他篇自读的“练”;教师再有选择地对一篇文本中的老师进行感悟,再让学生对他篇的老师进行感悟。学生所进行的一切“练”是在愉悦中进行的,学生也因此获取感悟之“练”的成功愉悦。
三、小学语文教学“训练”需有师生和谐性
从相关意义上说,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是一对矛盾,但又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如果对“训练”的矛盾处理得不好,那对立之间的矛盾将会发生比较激烈的冲突,而且还会是不可解决的冲突。如此不可解决的冲突,影响着师生之间关系的良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语文教学的“训练”需要形成“训练”冲突得以解决,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增进师生关系的友好。这就需要具体的“训练”十分宽松。营造宽松的氛围是师生“训练”和谐的必由之路。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悟诗词的意象,感受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应当说,让学生从对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到对国家安定的期盼,是一个质的飞跃,小学生难以实现如此质的飞跃。但如果教学时不进行比较科学的训练,实现学生质的飞跃,课堂教学则会显得苍白无力,实现不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和谐。教学时,在学生对《清平乐村居》所描写的意象产生热爱时,让学生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读着读着,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所赋壮词的字里行间表现出词人对陈同甫哀思的寄托。为什么词人会这样?寄托哀思之余,还能表现出什么?学生进行着理想的思维训练。大家产生这样的感受,词人寄托哀思之余表现出其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当教学时给学生介绍相关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大家不约而同地产生这样的感受,词人之所以要描述田园生活,是词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追求,更是词人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训练;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平时的语文教学,人们很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练”,如字词句段的机械抄写,读具体文本的遍数,课外阅读得多少。平时语文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这些“练”收效甚微。为什么如此?有悖学生“练”的规律和需求。学生的“练”,学生是主体,但需要教师主导意义上的“训”,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训练才是有价值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训练”需有教师主导性
据悉,浙江省语文教学界实践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这当然是不无道理的。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有明显的语文训练观,给人们以深刻意义上的启迪。语文教学让学生进行训练,离开教师主导意义上的“训”,学生是不能获取理想“练”之效果的。如字词句段的机械抄写,学生抄写却不去工工整整地抄写。如让学生抄写生字10遍,学生抄写到最后,竟然将字写错,就连自己也没有察觉。如教师布置学生回家读书三遍,家长要求多读,学生却怎么也不读。所以,学生的“练”一定要在教师主导意义上的“训”前提下进行。于永正在让孙女多读书时,孙女也是不多读的。先生拿起孙女的書本声情并茂地读着,读得那样感人。孙女在受到爷爷声情并茂读文的感染下,感到读书是那样有意思,便模仿着爷爷认认真真地读起来。所以,教师一定要去“训”,学生才会“练”。据说,江苏省如东县有这样一所小学,午间学生的午读和午写,有老师在榜样意义上的“训”。学生在读时,教师也在专心致志地读;学生在写时,教师也在端端正正地写。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训”对学生的感染教育是一定的。因此,平时学生的“练”,要在严格意义的“训”上进行。有时还要在“训练”的同时进行,使“训练”有机和密切地结合。如让学生读《望庐山瀑布》,教师做着范读意义上的“训”,学生不仅仅听到老师读的声音,还看到老师读诗的面部表情和相关肢体表现。学生也就在教师范读和范读时无声空间语言的传递中,实现着有效的“练”。
二、小学语文教学“训练”需有学生愉悦性
说句比较夸张的话,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练”比较辛苦,在学校“练”,倒还无所谓。在家里挑灯夜战时,学生之苦就无法解脱了。学生“练”之辛苦,能够获取“练”之效果?应当就是多重意义上的不能。学生苦之“练”,练得越多,效果越差,练得越苦,效果越差,这也是人们在平时语文教学训练中有目共睹的。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训练”需有学生的愉悦性。平时人们以学生的日记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准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对学生的日记提出相关篇数和篇幅的要求。但小学生的日记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完全不能。这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足够多的日记素材积累,更没有足够多的词汇积累,习作硬功夫的缺失致使学生感到习作苦上加苦。一些学生则因为习作如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感到习作是哑巴吃黄连。因此,小学生的训练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愉悦上。建立学生训练的愉悦,首先是教师的“训”要充满愉悦。如教学“师恩难忘”主题中的《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如果依照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训练学生归纳单元主题的能力,学生会感到一筹莫展。如果硬让学生苦思冥想,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个性化阅读感悟的“练”也是不具任何价值和意义的。教学时,教师有选择地进行一篇“训”的范读,然后让学生分别进行他篇自读的“练”;教师再有选择地对一篇文本中的老师进行感悟,再让学生对他篇的老师进行感悟。学生所进行的一切“练”是在愉悦中进行的,学生也因此获取感悟之“练”的成功愉悦。
三、小学语文教学“训练”需有师生和谐性
从相关意义上说,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是一对矛盾,但又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如果对“训练”的矛盾处理得不好,那对立之间的矛盾将会发生比较激烈的冲突,而且还会是不可解决的冲突。如此不可解决的冲突,影响着师生之间关系的良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语文教学的“训练”需要形成“训练”冲突得以解决,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增进师生关系的友好。这就需要具体的“训练”十分宽松。营造宽松的氛围是师生“训练”和谐的必由之路。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悟诗词的意象,感受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应当说,让学生从对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到对国家安定的期盼,是一个质的飞跃,小学生难以实现如此质的飞跃。但如果教学时不进行比较科学的训练,实现学生质的飞跃,课堂教学则会显得苍白无力,实现不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和谐。教学时,在学生对《清平乐村居》所描写的意象产生热爱时,让学生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读着读着,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所赋壮词的字里行间表现出词人对陈同甫哀思的寄托。为什么词人会这样?寄托哀思之余,还能表现出什么?学生进行着理想的思维训练。大家产生这样的感受,词人寄托哀思之余表现出其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当教学时给学生介绍相关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大家不约而同地产生这样的感受,词人之所以要描述田园生活,是词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追求,更是词人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