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长生”就是在不少教师和家长眼中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化成绩等方面比一般学生相对优秀或者在音、体、美等方面有专长,往往在他们班级、学校中显得比较出众,很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因此,他们身上的优点就被有意或无意地夸大,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缺陷就往往容易被忽视,因而很容易导致“特长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根据对“特长生”种种表现的分析,较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荣心理。特长生在班级中大多是各项工作和
活动的骨干,深受老师的信任和偏爱,致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处于一种非常优越的地位,得到的总是老师的表扬、夸奖和同学的尊崇、羡慕,造成了极强的自尊心。这时,虚荣的心理逐渐介入情感领域,当这种情绪一旦变成过分追求个人荣耀时,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虚荣心理:只图虚名,不求实干;只接受表扬,不接受批评,一旦被批评就会动气、发脾气,就会破罐破摔。
二、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指恐惧、害怕他人优于自己,愤怒、气愤他人优于自己的混合心理。青少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争强好胜之心,“特长生”尤为突出,如果正常发挥,调节得当还是有益处的。但是,如不能正确对待,很容易导致嫉妒心理。嫉妒心有三种表现:一是恨别人比自己强,不愿看到别人的进步与成功:二是心胸狭窄、容不得人,有的“特长生”总认为自己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三是幸灾乐祸,往往对强于自己的人的不幸或过失感到快乐。嫉妒往往发生于“特长生”的内心深处,不仅妨碍自己的进步,而且还影响同学之间的正常关系。
三、骄傲心理。“特长生”一般素质好,智商高,比较聪明,某种技艺突出,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得到教师关心和指点的机会比较多,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也比较多。他们往往在班集体中表现出坚决果断、争强好胜、倔强不服输等心态。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优点,不能适当地加以调节控制,这些优点就很容易形成自傲、自负、自命不凡的心理,目空一切,看不起其他同学,喜欢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这样又往往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和冷遇,自己感到孤独,从而产生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消极心理。
四、脆弱心理。脆弱心理,实际上就是遇到挫折后产生的失望、消极的心理问题。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特长生”,很少品尝到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遭遇挫折毫无思想准备,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他们一旦遇到自己预想不到的挫折,往往比其他同学更容易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认为自己从天堂跌入地狱、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就会彻底绝望,自暴自弃。
造成特长生产生以上消极心理的因素很多,这里面有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为了预防和疏导“特长生”的消极心理,我们应该做好这些工作:
1 教师要全面看待特长生,创设健康、宽松的心理环境。由于“晕轮效应”,学校往往只重视对他们的智力、才艺培养,而忽视其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导致“特长生”产生心理问题主要的外部因素。因此应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注意研究“特长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探索和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辅导者,是班集体中最有影响的人,尤其要注意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心理教育素质,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人际关系和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在表扬他们优点的同时,要注意针对其缺点和错误进行适度的批评,其次要注意态度和蔼,言语亲切,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切忌措辞激烈;要善于言传身教,促膝谈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 家长要全面看待“特长生”,在家庭创设健康、宽松的心理环境。家长应该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社会的具体表现,注意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各方面能得到健康成长的宽松的心理环境,在孩子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预防虚荣和自傲心理的产生;在孩子遭受挫折时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他们正视困难,增强抗挫能力。此外,还应适当安排他们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预防孩子懒惰、自私心理的产生。
3 “特长生”要全面看待自己,在心灵深处创设“志存高远”的心理环境。“特长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情感调适能力的提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特长生”比起一般学生要优秀一些,但切忌“恃才自傲”,自命清高。其次,要超越自我。要让“特长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为同学服务,正确对待分数和荣誉。第三,要增强自己的抗挫耐挫能力。应有意识地教育“特长生”,强化自己的受挫心理,积极参与学校及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做各方面的尝试和摸索,增加自己受挫的机会,从而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抗挫的能力。
一、虚荣心理。特长生在班级中大多是各项工作和
活动的骨干,深受老师的信任和偏爱,致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处于一种非常优越的地位,得到的总是老师的表扬、夸奖和同学的尊崇、羡慕,造成了极强的自尊心。这时,虚荣的心理逐渐介入情感领域,当这种情绪一旦变成过分追求个人荣耀时,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虚荣心理:只图虚名,不求实干;只接受表扬,不接受批评,一旦被批评就会动气、发脾气,就会破罐破摔。
二、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指恐惧、害怕他人优于自己,愤怒、气愤他人优于自己的混合心理。青少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争强好胜之心,“特长生”尤为突出,如果正常发挥,调节得当还是有益处的。但是,如不能正确对待,很容易导致嫉妒心理。嫉妒心有三种表现:一是恨别人比自己强,不愿看到别人的进步与成功:二是心胸狭窄、容不得人,有的“特长生”总认为自己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三是幸灾乐祸,往往对强于自己的人的不幸或过失感到快乐。嫉妒往往发生于“特长生”的内心深处,不仅妨碍自己的进步,而且还影响同学之间的正常关系。
三、骄傲心理。“特长生”一般素质好,智商高,比较聪明,某种技艺突出,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得到教师关心和指点的机会比较多,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也比较多。他们往往在班集体中表现出坚决果断、争强好胜、倔强不服输等心态。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优点,不能适当地加以调节控制,这些优点就很容易形成自傲、自负、自命不凡的心理,目空一切,看不起其他同学,喜欢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这样又往往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和冷遇,自己感到孤独,从而产生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消极心理。
四、脆弱心理。脆弱心理,实际上就是遇到挫折后产生的失望、消极的心理问题。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特长生”,很少品尝到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遭遇挫折毫无思想准备,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他们一旦遇到自己预想不到的挫折,往往比其他同学更容易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认为自己从天堂跌入地狱、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就会彻底绝望,自暴自弃。
造成特长生产生以上消极心理的因素很多,这里面有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为了预防和疏导“特长生”的消极心理,我们应该做好这些工作:
1 教师要全面看待特长生,创设健康、宽松的心理环境。由于“晕轮效应”,学校往往只重视对他们的智力、才艺培养,而忽视其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导致“特长生”产生心理问题主要的外部因素。因此应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注意研究“特长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探索和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辅导者,是班集体中最有影响的人,尤其要注意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心理教育素质,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人际关系和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在表扬他们优点的同时,要注意针对其缺点和错误进行适度的批评,其次要注意态度和蔼,言语亲切,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切忌措辞激烈;要善于言传身教,促膝谈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 家长要全面看待“特长生”,在家庭创设健康、宽松的心理环境。家长应该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社会的具体表现,注意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各方面能得到健康成长的宽松的心理环境,在孩子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预防虚荣和自傲心理的产生;在孩子遭受挫折时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他们正视困难,增强抗挫能力。此外,还应适当安排他们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预防孩子懒惰、自私心理的产生。
3 “特长生”要全面看待自己,在心灵深处创设“志存高远”的心理环境。“特长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情感调适能力的提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特长生”比起一般学生要优秀一些,但切忌“恃才自傲”,自命清高。其次,要超越自我。要让“特长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为同学服务,正确对待分数和荣誉。第三,要增强自己的抗挫耐挫能力。应有意识地教育“特长生”,强化自己的受挫心理,积极参与学校及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做各方面的尝试和摸索,增加自己受挫的机会,从而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抗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