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德育的深度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起手来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
  无独有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分苹果”的故事,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让社会成功人士和监狱服刑的犯人分别追忆母亲的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一位犯人说:小时候母亲拿来一篮子苹果,他心里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弟弟抢先说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妈妈板着脸生气地说:“小孩子怎么不懂得谦让呢?”于是,这位犯人说:“妈,我要那个又小又青的苹果。”妈妈表扬了他,从此他学会了撒谎,长大以后走上了犯罪之路。另一位在美国白宫工作的成功人士家也是三兄弟,妈妈同样拿来一篮子苹果,谁都想要最大最红的苹果,妈妈让他们剪草坪,谁剪得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最好的苹果。
  我突然想起多年来学生知行不一方面的问题。他们懂得了许多规范、法规等方面的条款,或者说在实际生活中明明知道某件事是错的,却还常犯;明明知道应该这样去做,他却不这样做。这不得不引起我的反思。
  
  反思
  
  思考一:有效德育需要“回家作业”
  不仅语、数、外一些科目需要回家作业,品德课也需要“回家作业”,它可以将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获得鲜活的体验与认知。
  于是,我经常针对品德课不同的学习主题,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前”作业和“课后延伸”作业。
  1.课前渗透促感知
  在教学《媒体连着我和你》中,我对学生的课前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作了周密的布置:要求学生调查统计各年龄段人群每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内容,收看电视获得的信息、知识,看电视的利与弊等,并作好记录,然后交各小组长检查。因此,课堂上出现了孩子们争先恐后交流、汇报的情景。
  孩子们汇报交流的内容,是他们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所获得的成果,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道德的自我构建。
  2.课后实践促深化
  这课前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在课后的延伸实践作业中,我让学生制定每天及节假日看电视的计划便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了。
  3.课外活动促养成
  学生的品德是在接受外部影响并通过主体内化才形成的。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越强,道德认识就越深入,道德内化的程度就越深,教育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教学《规则在哪里》后,笔者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在大队活动中所学的交通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课外组织学生调查乡镇几条公路的车辆、行人的交通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收到了课堂上难以获取的效果。
  思考二:有效德育需家校合力
  1.请家长当好配角
  还以《媒体连着我和你》为例,学生制定了每天及节假日看电视的计划,是不是照此去做了呢?我把学生制定的计划发给了每位家长,请家长当好配角,帮忙记录孩子看电视的情况,并在相应栏目以加星的方式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
  2.请家长走进课堂
  选一些农闲时间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了解品德课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共同来关注生活中的共同问题。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我就大胆地请家长走进课堂,利用数据、图表、场景描写,让大家意识到:水作为生活资源的廉价性(特别是在南方)掩盖了水危机已经到来的事实。最后,通过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制订力所能及的节水计划(课后实践作业),使德育的功效不仅体现在孩子的身上,更体现在家庭行动中,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3.请家长走上讲台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家长”是我们课程资源中一个可充分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请家长走上讲台,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交流,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父母,从而产生无以名状的自豪感!从而,使德育工作深入心中,德育实践有效提高。在教学《衣食的来源》时,我请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种水稻、种蔬菜的经历,使小朋友深深感悟到衣食的来之不易,感悟到作为农村人的自豪。总而言之,由于家长的参与,我们的德育功效得以彰显。
  除此之外,还可以“家校联系手册”、“家长学校”等方式架构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实现家校互动、共同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朱玲萍,蘇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苏州市吴中区学科带头人。她的作品《变脸》获吴中区幼儿教师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同时她辅导的幼儿美术作品,屡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作为吴中区科研类学科带头人,她曾负责十一五区级课题《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情感表现力的研究》,论文《绘画和情感“手拉手》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发表;现主持十三五市级课题《农村幼儿园玩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营养补充剂大都无效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补充剂并无保健效果,但也对人体无害;只有低盐饮食、欧米加-3脂肪酸和叶酸补充剂对部分人群健康有益。研究人员收集了全球近100万受试者的数据,进行了277项临床实验,评估了16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与死亡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还分析了低脂饮食、低盐饮食、地中海饮食(以丰富蔬果、鱼、谷物、坚果为主)等8种膳食方
案例实况    小序  星期三的下午活动课,我刚进班,最活跃的洪展马上报告:“老师,李妍和沈飞刚才打架了……”其他同学也接二连三地报告他俩吵架的情况。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同学们来辩一辩谁是谁非,搞一次思想品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裁判活动诞生了。  “法官裁判”  让同学们静下来后,我提出让中队长高昂当法官,评判谁是谁非。孩子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有的说,有的跳,有的笑……我又分别给李
提到雕塑,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类型的雕塑。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连,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材料的使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观念下,在使用的种类、范围和方法上也都有不同的表现。在街头或博物馆中,我们常见的雕塑有:水泥雕塑、木头根雕、青铜雕塑、石膏雕塑、玻璃雕塑等。在幼儿园里,还有一种常见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可以拿来做雕塑的材料,就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不再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而是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来。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教材、场地等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延伸方面,我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新性地学习,收到了良好地效果。    一、巧妙的“导入”,激发兴趣 
传统的作业教学,过多地重视了习题的量的训练,追求所谓的“熟能生巧”。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如何让学生的作业练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使作业充满[冑趣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然而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却关注的并不多。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褊狭及应试教育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
我们常说,儿童是社会人,是成长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新课程背景下的道德教育,理应教给成长中的未成年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发展。近年来,我们以学生道德养成与成长发展记录为载体,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田园里,捧着沉甸甸的记录健康成长。看似平凡的记录中体现出教育的本质意义。    记录一:我觉得我长大了    今天,我看到自己的房间很乱,便自己动手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有效的分享评价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能了解到幼儿绘画背后呈现出来的真实想法和特殊故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分享评价环节往往会出现“草草了事”“片面评价”“教师高控”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观察与关注、正视与挖掘、思考与调整。  现象一:评价交流过程中比较随意、单一  大班幼儿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火箭”绘画活动时,对不同造型、色
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表现形式多元化和创作材料多样性,当代艺术家们正是在探索材料、玩转材料的过程中,创作出许多闻名于世的艺术作品。与大师最为接近的小小“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与材料的对话和探索。而从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来看,丰富多元的美术材料是其获取美术经验必要且重要的支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材料探索的新篇章,解锁不同材料的更多玩法吧!  20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新课程建立了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品德的自我教育、自我构建和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富有特点的儿童生活,开展儿童喜欢的各种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搭建平台让学生探究,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反思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提升生活。    一、在体验中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