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有幸跟全国第五届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刘学文教授学习。刘老师不辞辛苦,凭着忘我的敬业,崇高的品德,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丰富的经验,为广大患者解决了无数病痛。我细心地聆听恩师的教诲,详尽地记录恩师的每一句话,深入领悟着恩师处方用药的每一个细节,运用刘老师加减化裁后的血府逐瘀汤治疗心律失常10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皆在20岁以上,其中室性早搏48例,房性早搏36例,房颤12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室上速1例
2诊断标准:
(1)轻度:患者无明显症状,平均每分钟过早搏动≤5次;(2)中度:平均每分钟过早搏动5次以上,或呈二、三联律;(3)重度:多源性或连续2个以上早搏或R波在T峰上及房颤或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
3治疗方法:
以行气活血、养血复脉为治则,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药用:当归15g乌药15g柴胡15g川芎15g桔梗15g瓜蒌10g檀香(后下)7g元胡15g郁金10g苦參7g沙参10g甘松7g黄连5g茯苓20g炒白术15g山药20g炙甘草15g
加减:紫绀重、胸闷胸痛,瘀阻心脉者,加红花10g汉三七粉4.5g;;水饮内停,上凌心肺加苏子15g车前子15g;热毒扰心,心气受损加银花10g连翘15g;失眠加炒枣仁20g夜交藤20g;气虚加党参20g炙黄芪20g;血虚加熟地15g;阴虚加玉竹15g;阳虚加肉桂7g或桂枝10g。
用法:每剂煎3次,每日1剂,早晚饭后10分钟温服。
4治疗结果:
4.1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偶有早搏,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心电图心律失常明显减少,(一般早搏减至原来的50%以上)及症状有好转;无效:治疗后心电图心律无改善。
4.2结果:显效:77例,占77%;有效:20例,占20%;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97%。
4.3疗效与病种的关系:冠心病所致66例,总有效率98%;高血压所致23例,总有效率96%;病毒性心肌炎所致7例,总有效率97%;风湿性心脏病所致4例,总有效率97%。
5体会:
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因为起搏或传导异常。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等病证的范畴。其发病与外邪侵袭,七情刺激,饮食失节,心血瘀阻,脏腑虚损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以阳气不足,阴血亏虚为本,痰湿内停,瘀血阻滞,心神不安为标。心主血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脉的运行依靠心气的推动,阴血的充养。阳气受损则心搏无力,脉形细濡;气来不匀则心律不齐,脉律不整,出现结脉、代脉;心气不能衔接则传导障碍,脉有歇止;阳虚阴盛,阳主动,阴主静,心阳不足则心动徐缓,脉象迟缓;心血瘀阻时,常有传导阻滞。心阴不足,虚热内炽,可扰动心神,出现心悸,心动不安,心率加快,脉多细数。
辨证应当分清证侯的虚实,阴阳。临床以心脏的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久病可涉及肾、脾、肺三脏;血瘀、痰浊、化火为标,常为虚证或本虚标实证。本组病例治疗以行气活血、养血复脉为治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柴胡、乌药、瓜蒌、檀香行气宽胸止痛;元胡、郁金行气活血止痛;苦参、沙参、甘松、黄连、炙甘草可快速有效抑制心律失常,且沙参可制约苦参温燥之性;茯苓、白术、山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六药合用益心气、养心血,扶正以治本。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方中诸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快速有效抑制各种早搏、房颤、阵发性室上速,尤其急性发作期。临床实践证明:全方对治疗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各类型心律失常疗效十分显著。
1临床资料:
本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皆在20岁以上,其中室性早搏48例,房性早搏36例,房颤12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室上速1例
2诊断标准:
(1)轻度:患者无明显症状,平均每分钟过早搏动≤5次;(2)中度:平均每分钟过早搏动5次以上,或呈二、三联律;(3)重度:多源性或连续2个以上早搏或R波在T峰上及房颤或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
3治疗方法:
以行气活血、养血复脉为治则,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药用:当归15g乌药15g柴胡15g川芎15g桔梗15g瓜蒌10g檀香(后下)7g元胡15g郁金10g苦參7g沙参10g甘松7g黄连5g茯苓20g炒白术15g山药20g炙甘草15g
加减:紫绀重、胸闷胸痛,瘀阻心脉者,加红花10g汉三七粉4.5g;;水饮内停,上凌心肺加苏子15g车前子15g;热毒扰心,心气受损加银花10g连翘15g;失眠加炒枣仁20g夜交藤20g;气虚加党参20g炙黄芪20g;血虚加熟地15g;阴虚加玉竹15g;阳虚加肉桂7g或桂枝10g。
用法:每剂煎3次,每日1剂,早晚饭后10分钟温服。
4治疗结果:
4.1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偶有早搏,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心电图心律失常明显减少,(一般早搏减至原来的50%以上)及症状有好转;无效:治疗后心电图心律无改善。
4.2结果:显效:77例,占77%;有效:20例,占20%;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97%。
4.3疗效与病种的关系:冠心病所致66例,总有效率98%;高血压所致23例,总有效率96%;病毒性心肌炎所致7例,总有效率97%;风湿性心脏病所致4例,总有效率97%。
5体会:
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因为起搏或传导异常。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等病证的范畴。其发病与外邪侵袭,七情刺激,饮食失节,心血瘀阻,脏腑虚损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以阳气不足,阴血亏虚为本,痰湿内停,瘀血阻滞,心神不安为标。心主血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脉的运行依靠心气的推动,阴血的充养。阳气受损则心搏无力,脉形细濡;气来不匀则心律不齐,脉律不整,出现结脉、代脉;心气不能衔接则传导障碍,脉有歇止;阳虚阴盛,阳主动,阴主静,心阳不足则心动徐缓,脉象迟缓;心血瘀阻时,常有传导阻滞。心阴不足,虚热内炽,可扰动心神,出现心悸,心动不安,心率加快,脉多细数。
辨证应当分清证侯的虚实,阴阳。临床以心脏的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久病可涉及肾、脾、肺三脏;血瘀、痰浊、化火为标,常为虚证或本虚标实证。本组病例治疗以行气活血、养血复脉为治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柴胡、乌药、瓜蒌、檀香行气宽胸止痛;元胡、郁金行气活血止痛;苦参、沙参、甘松、黄连、炙甘草可快速有效抑制心律失常,且沙参可制约苦参温燥之性;茯苓、白术、山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六药合用益心气、养心血,扶正以治本。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方中诸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快速有效抑制各种早搏、房颤、阵发性室上速,尤其急性发作期。临床实践证明:全方对治疗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各类型心律失常疗效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