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通过制定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保障机制、构建和完善有效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支撑体系、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良好的运行机制等途径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素质拓展;意义;研究
高校共青团担负着教育广大团员青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职能,具有紧密联系广大青年学生、实践育人的优势,在培养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发挥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作用,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深入研究的一项新课题。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推广和实施不仅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职能化的重要标志,而且也必将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思路、组织、内容和载体等方面的创新。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共青团要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浓厚校园氛围等方式,为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铺垫。良好的氛围和外部环境的形成,在学生业务素质培养和学生文化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氛围来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内在和外在素质达到最优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素质是非常有意义的。共青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学生,团结和带领团员青年通过各类形式的教育活动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对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组织学生对社会的热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观念;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竞赛活动,知识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通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红旗团支部”等奖项的评选,建立起各种激励机制,不断引导青年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服务。
高校共青团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号召力。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用“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加大共青团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力度。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四有”新人来规划团的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教育作用。通过抓好团的阵地建设,精心组织策划团的各项活动,积极为青年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舞台。通过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生活,组织学生骨干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等服务性的机构,为大学生学习辅导和心理帮助做好服务;组织各种文化科技社团,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服务。
3、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提供有效载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各种有效尝试,首先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新风的传播,对于帮助青年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第二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它是主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目前,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已经形成了校级选拔、省级初赛、全国决赛的三级别比赛机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调互助的团队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是校园文化建设。多年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以社团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对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已成为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有效着力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措施和有效载体。高校团组织应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拓宽工作思路,开辟工作领域,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开发大学生的潜能,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各方面的服务。
1、不断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能力建设。
共青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高校共青团必须切实加强能力建设,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提高研究和规划工作的能力。研究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素质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并且把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相结合,探索出一套既能够体现学校特色,又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要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特色明显的素质拓展活动,并借鉴教育教学部门的经验,增强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达到为各具个性的青年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水平;要具有主动配合和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配合与协调教学、科研、文艺体育教育、就业指导等部门,借助于各个部门的专业性,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学生中的认可度,提升它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要努力提高共青团干部队伍的组织工作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必须要有一批强有力的团干部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丰富知识,提高修养,通过团干部的言传身教,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
2、制定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保障机制。
制度是做好工作的有效保障。要确保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保障体系。具体办法可结合院系评优创先、推优入党、就业推荐、考核评定、奖学金发放等方面制定配套的政策,引导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切实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学生综合测评办法的衔接,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切实加大对学生活动经费的投入,加强学生活动中心和其他学生活动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逐步改善活动场地的硬件条件,积极创建有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潜能,为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导师队伍和以团干部为主要力量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积极倡导在学生中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为切入点,吸引和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发明、科技服务、学术论文撰写,在学生中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良好的运行机制。
按照“课程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网络化认证”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运行机制。尝试将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分为“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按照活动课程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素质拓展重点项目的课程化建设。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化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申报、立项、评估和考核制度,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化管理。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校参加“创业就业导航”、开办学术讲座、进行科技交流,与企业联合举办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发挥大学生素质拓展网上认证系统的作用,实现全校学生的素质拓展的认证工作在计算机网络中分散评价,集中控制,同时,也可使学生通过校园网络查询个人参加素质训练内容记录,使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获得全校师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4、构建和完善有效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支撑体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挖掘潜能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层次的知识结构,对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是关键,组织是保障,认证是基础。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围绕学生需求提供丰富的素质训练项目以及素质拓展培训课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要求,建立健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组织体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活动项目,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规划,逐步建立起以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活动、社团活动、读书活动等项目为主体的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体系,为学生建立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超市”,激发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要规范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管理细则》,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选》活动的开展,建立切实可行、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按照“谁组织,谁认证”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团支部、院系、学校”三级团组织为主体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认证过程体系,保证权威性和真实性,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搭建有效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施建石,年关说思路IN].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26日.
[2]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02]14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4]杨咏梅.以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3,(4):15.
[5]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素质拓展;意义;研究
高校共青团担负着教育广大团员青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职能,具有紧密联系广大青年学生、实践育人的优势,在培养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发挥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作用,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深入研究的一项新课题。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推广和实施不仅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职能化的重要标志,而且也必将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思路、组织、内容和载体等方面的创新。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共青团要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浓厚校园氛围等方式,为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铺垫。良好的氛围和外部环境的形成,在学生业务素质培养和学生文化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氛围来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内在和外在素质达到最优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素质是非常有意义的。共青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学生,团结和带领团员青年通过各类形式的教育活动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对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组织学生对社会的热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观念;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竞赛活动,知识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通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红旗团支部”等奖项的评选,建立起各种激励机制,不断引导青年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服务。
高校共青团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号召力。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用“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加大共青团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力度。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四有”新人来规划团的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教育作用。通过抓好团的阵地建设,精心组织策划团的各项活动,积极为青年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舞台。通过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生活,组织学生骨干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等服务性的机构,为大学生学习辅导和心理帮助做好服务;组织各种文化科技社团,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服务。
3、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提供有效载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各种有效尝试,首先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新风的传播,对于帮助青年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第二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它是主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目前,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已经形成了校级选拔、省级初赛、全国决赛的三级别比赛机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调互助的团队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是校园文化建设。多年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以社团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对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已成为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有效着力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措施和有效载体。高校团组织应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拓宽工作思路,开辟工作领域,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开发大学生的潜能,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各方面的服务。
1、不断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能力建设。
共青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高校共青团必须切实加强能力建设,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提高研究和规划工作的能力。研究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素质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并且把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相结合,探索出一套既能够体现学校特色,又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要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特色明显的素质拓展活动,并借鉴教育教学部门的经验,增强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达到为各具个性的青年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水平;要具有主动配合和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配合与协调教学、科研、文艺体育教育、就业指导等部门,借助于各个部门的专业性,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学生中的认可度,提升它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要努力提高共青团干部队伍的组织工作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必须要有一批强有力的团干部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丰富知识,提高修养,通过团干部的言传身教,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
2、制定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保障机制。
制度是做好工作的有效保障。要确保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保障体系。具体办法可结合院系评优创先、推优入党、就业推荐、考核评定、奖学金发放等方面制定配套的政策,引导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切实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学生综合测评办法的衔接,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切实加大对学生活动经费的投入,加强学生活动中心和其他学生活动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逐步改善活动场地的硬件条件,积极创建有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潜能,为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导师队伍和以团干部为主要力量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积极倡导在学生中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为切入点,吸引和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发明、科技服务、学术论文撰写,在学生中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良好的运行机制。
按照“课程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网络化认证”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运行机制。尝试将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分为“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按照活动课程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素质拓展重点项目的课程化建设。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化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申报、立项、评估和考核制度,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化管理。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校参加“创业就业导航”、开办学术讲座、进行科技交流,与企业联合举办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发挥大学生素质拓展网上认证系统的作用,实现全校学生的素质拓展的认证工作在计算机网络中分散评价,集中控制,同时,也可使学生通过校园网络查询个人参加素质训练内容记录,使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获得全校师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4、构建和完善有效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支撑体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挖掘潜能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层次的知识结构,对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是关键,组织是保障,认证是基础。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围绕学生需求提供丰富的素质训练项目以及素质拓展培训课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要求,建立健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组织体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活动项目,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规划,逐步建立起以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活动、社团活动、读书活动等项目为主体的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体系,为学生建立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超市”,激发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要规范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管理细则》,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选》活动的开展,建立切实可行、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按照“谁组织,谁认证”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团支部、院系、学校”三级团组织为主体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认证过程体系,保证权威性和真实性,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搭建有效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施建石,年关说思路IN].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26日.
[2]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02]14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4]杨咏梅.以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3,(4):15.
[5]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