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铁车站》的原型及突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界普遍认为,西方意象派诗歌的创作,除了受到法国高蹈派和象征主义的美学理论影响外,还深受中国旧体诗词意象方法和技巧的影响,尤其是庞德的代表作《在一个地铁车站》。但庞德在诗中却表现出了对其原型的突破与变异,将意象或意象迭加这种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手段或技巧演变成一种整体性表现手段,构成了一个自足完满的结构。庞德对意象原型的突破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原因:一是意象派诗歌的创作主张,二西方现代文学话语的“语言转向”,三是异域的社会文化心理。
  关键词:庞德 意象 意象迭加 变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e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美]埃兹拉·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
   汉语译文:杜运燮
   “意象”、“意象迭加”原本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固有概念和中国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通用手法,但却因西方现代意象派诗人的创作实践,而使国人倍加关注与青睐,更由于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小诗《在一个地铁车站》几乎成为一个大众性话题。
   许多学者认为,意象派诗人是在中国旧体诗词的启发下,开始诗歌创作试验的。美国文学史家马库斯在其《美国文学史》中谈到,意象派诗人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找到了中国诗歌。而庞德,这位意象派诗歌运动鼎盛时期的代表诗人,更是被艾略特称为“我们时代的中国诗的发明者”。庞德也盛赞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推动力”。许多研究者指出,庞德最为出色的意象派诗作,大多是他对中国古典诗的创造性“翻译”。甚至有学者认为,他的这首代表意象派诗歌最高成就的压卷之作——《在一个地铁车站》的原型,就是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我们固然不能天真地将庞德的诗歌创作,统统归结于对中国诗词的“翻译”,但在其诗歌创作中,有意识的借鉴中国旧体诗词的意象方法和技巧却是不争的事实。初读《在一个地铁车站》,那突兀而至、让人“眩晕”的玄妙意象和悬隔诗意,也许还不能使人联想到“人面桃花”的“往事”。但当得知此诗是作者某天在巴黎的一个地铁车站下车,突然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之后捕捉到的瞬间意象时,便恍然大悟:这不是自屈原以降中国传统的“美人香草(花)”模式吗?
   一个诗歌流派,当然不能仅仅依赖于一两首诗的“翻译”与模仿。如果我们承认《在一个地铁车站》的原型意象,来源于中国的“人面桃花”,我们同样也要承认庞德在诗中表现出的对原型的突破与变异。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通常是一首完整诗歌中的一部分。意象在整首诗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手段或手法,而不能构成一个自足完满的结构整体,如“人面桃花”就是一个完整故事中的一部分:中唐崔护,春去扫墓,遇一少女,讨水喝,一见钟情。然后第二年又去的时候,看见那户人家大门紧闭,就在门上题了这诗。用“去年今日此门中”交代时间、地点;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交代故事的结局并抒发自己的感怀。
   即使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以并置大量意象为特点的作品,仍然要依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构架其结构。这种在诗歌中,部分地使用意象或意象迭加来描绘对象的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有条件的意象。那么,依靠单纯意象或意象迭加,作为一种整体性表现手段而能独立成章的,则为无条件的意象。
   《在一个地铁车站》就是无条件意象的一个例证。这是庞德自己设定的“按照我所见的事物来描绘”,“不用多余的词”,“不赞成抽象”,“不用妆饰,甚至不用好的妆饰”。整首诗不过是诗人在地铁车站瞬间捕捉到的两个意象,并借助心灵感应与视觉流变,使人面与花瓣两个意象迭合在一起,不需任何枝蔓就构成了一个自足完满的结构。
   有条件意象使意象自身具备内向性特征,无条件意象则将思维引向开放与自由。单是“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不同的读者或许能读出种种的感受。若在此前添加上“若问闲愁都几许”,势必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单一的“愁绪”体验。有条件的意象总是通过诗歌中的比喻、象征、陈述、描绘等连缀性语句,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固定的方向,使思维走向封闭和单一,有“九九归一”的意味。
   相反,意象派诗歌坚持通过意象的创造,直接显现诗人的瞬间感受,坚信“意象本身就是语言,意象是超越公式化了的语言的道”,以情绪串接准确、凝练的意象,构成自足完满的诗歌结构,构建一个外向的开放性思维空间,并将读者真正引向阅读的自由天地,真正体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阅读境界,产生无穷意味。
   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同一原型可能细部或名称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通心理要求。因此,原型意象具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花、花瓣,无论在世俗的世界里还是在宗教的天国里,都是美好、鲜艳、亲切、圣洁的,庞德却让她们开在“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由面孔转换出了美丽的花瓣,那面孔必定也是美丽的,但庞德却让她们像幽灵般显现。如此一来,整首诗就变得诡异、奇谲起来,完全不符合中国旧体诗“意”“象”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
   凡此种种,足见庞德对中国诗歌意象原型的突破,其原因大约有三。
   一是意象派诗歌的创作主张。意象派诗歌 启的直接动因是对浪漫主义的批判,目的是使诗歌摆脱感伤、颓废以致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弊病,力求使诗具有艺术的凝练和客观性,文字简洁,意象鲜明,坚实优美,并兼有油画般的浓郁色彩。他们主张诗歌直接处理“事物”,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呈现的词,创造意象直观表达胸臆,要彻底解放格律对思想的束缚,强调诗歌要自由选择主题,创造自己的韵律。我们知道,秩序和制度是最能束缚人的自由意志的。格律就是诗歌创作的秩序与制度,意象派诗人不会在冲破一个牢笼的同时,再钻进另一个牢笼,给自己戴上新的精神枷锁。
   二是西方现代文学话语的“语言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语言转向”,在语言与事物、思想、意识的关系上,无论是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还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语言观,他们都把语言置于思想和认识的基础地位,认为语言有其独立自足的形式或结构,它既独立于思想和认识活动本身,同时也独立于认识或思想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存在决定了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了事物的存在。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其实质就是摆脱思想和认识的意指性,把符号或语言从与事物的关联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思想和认识在语言自身的结构中运转。
   三是异域的社会文化心理。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国传统诗人,最崇尚的理想品性是忧患、和合、乐道、人本、笃行、进取等,因此在他们的诗歌中,意象多是明丽舒朗的,色彩多是亮丽柔和的,意境多是辩证和谐的,情感多是温婉闲适的。当然,也有悲苦愁伤、怨怒哀恨,但却少有阴郁之感,有孤魂野鬼却难见飘忽的幽灵。阅读中国旧体诗歌,常常能获得一种似曾相识的体验,总能从诗歌中捕捉到自己曾经萌发而又无力言说的某种情绪,总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在一个地铁车站》让我们不知所措,因为它是庞德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体验。我们不能直接从诗歌中获得体验,而只能感受到一种震撼和惊奇,引发一系列的追问与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他怎么能有这样奇异的臆想?为什么让鲜艳的花瓣绽放在复杂、阴险、沉闷的“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为什么美丽的面孔却如“幽灵般显现”?
   这样的设问只能从作者生活的异域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答案。以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和个人主义为至高价值的西方社会,其思维的出发点总是个体的、个性的和自我的;虔敬的宗教信仰和人性本恶的观念,使他们感受到自我的渺小和生存的痛苦;超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对精神文化的挤压,让他们深切感受着被撕裂的痛苦。现实的人性是痛苦的矛盾的,他们自信又多疑,坚毅又彷徨,身处繁华而孤立无援,紧张繁忙却无所适从……所以,在庞德的诗歌里,我们能读到粗糙阴冷的物、孤独阴郁的心、焦虑痛苦的情、扭曲的灵魂、魔鬼般的生活以及奇崛诡异的艺术灵感。
  
   参考文献:
   [1] 王耀辉:《文学解读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话语转换的四个方面》,《文史哲》,2002年第1期。
  
   作者简介:田瑞云,女,1962—,山东省鄄城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诗歌,工作单位:泰山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时间中的孩子》(1987)是英国作家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 1948—)一部重要的作品。它主要讲述的是年轻作家斯蒂芬·路易斯,自他三岁的女儿凯特丢失之后的生活。作品涉及了很多主题,如家庭问题、两性关系、童年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意义等等。其中时间既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也是凸显作品主题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它在这部作品中被赋予深刻的含义。本文探讨了小说中的
期刊
摘要 诗性的建构,是散文家王充闾散文的重要美学追求。文本体式上,他努力在诗性的艺术领地上开掘,在生活中发现诗情,在历史中筛选诗意;思想指向上,他始终在诗性的精神世界中寻觅,呼唤崇高,拒绝低俗,高扬传统人文精神;话语选择上,他坚持在诗性的语言空间里驰骋,叙述文字清澈如水,天成自然,具有古典美的韵味。  关键词:王充闾 散文创作 诗性建构 美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I056 文献标识码:A    上个世
期刊
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代表作。本文拟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探讨其回归自然、向往童真的生态哲学思想。  关键词:生态批评 回归自然 回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81年出版后迅速引起轰动。此后历经半个世纪的考验而长盛不衰,成为战后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因此,社会上一直不乏有关它的评论,这些评论多从主人公心理、叙事特
期刊
摘要 T·S·艾略特的文化思想,风靡了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坛,而在艾略特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继而以反抗他为己任的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引领了英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思潮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和对比二者的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可以发现,威廉斯对艾略特的继承和颠覆性创造,使得他们的文化思想造就20世纪一组对抗性的主流文艺思潮:艾氏的精英主义文学和文化观;威氏的文化唯物主义文学和文化观。  关键词:精英主义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阈限概念,通过仪式理论分析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的女主人公塞丝同社群的分离与融合的过程,深入了解到和透视当时黑人社会的状况,进而探讨一种个人与社群的归属模式,为我们解读当今社会某些社群的控制机制,提供一个较好的范例。  关键词:阈限 通过仪式 塞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越来越多的仪式学理论,被应用到文学领域的实际研究中。而在众多的仪式当
期刊
摘要 华兹华斯与王维,作为英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自然诗歌的代表人物,在其作品中都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广泛融合,同时二者也有不同之处。以《太阳早已下山》和《鸟鸣涧》为例分析,可以看出华兹华斯的诗歌,追求主体和个性在自然中被确认,是“有为”的;而王维诗中主体与客体相互融合在一起,没有明确的界限,主体对客体的观察与体验是“无为”的。两位诗人都有深刻的宗教思想背景,都从大自然中体会到精神的力量。禅宗强调“空性”、
期刊
摘要 艾米莉·狄金森虽然自小深受宗教的熏染,却质疑和反叛神学与世俗价值观,终生未成为基督徒;她一生苦苦地追寻爱情,却不被爱人理解,而终老独身;她悲天悯人,向往和谐而温馨的美好家园生活。狄金森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与矛盾,她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本文综合运用精神分析法、文本细读法以及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方法(文学与心理学),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以女性视角重读狄金森的经典诗歌,进而揭示出她的双
期刊
摘要 美国当代小说中不涉及战争的很少,人类制造了战争,战争改变了人类,也使人重新认识了自己。阅读有关二战的美国小说,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二战小说揭示了世人关注的几大问题:战争的反人性,美军内部的压迫,种族歧视,战争隐喻世界的荒谬。  关键词:美国二战小说 反人性 军中压迫 种族歧视 世界荒谬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战争是战后美国人无一日不关注的共同问题。它指的不仅是二次大战、
期刊
摘要 美国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在小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通过时间倒错、重复预叙、第一人称聚焦等叙事技巧,使读者对他提出的道德问题做出各自的判断,并参与故事主题的发掘和再创造,正是这些技巧使该小说对读者充满吸引力。  关键词:时间倒错 重复预叙 第一人称聚焦 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在
期刊
摘要 传统民间童话故事往往呈现出固定的模式,正邪两种力量所占文字比重相当,划分明显,以正反斗争来展开情节;对立的意象功能固定,意义泾渭分明,呈现“二元对立结构”;故事意象扁平、类型化,反面意象最终灭亡,以大团圆结局。然而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却颠覆传统的桎梏,打破二元对立的格局,重新诠释了负面意象——女巫的形象意义,并由此挖掘了童话中反面力量切乎实际、符合人性的新价值,展示了人性与灵魂的光辉。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