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艾米莉·狄金森虽然自小深受宗教的熏染,却质疑和反叛神学与世俗价值观,终生未成为基督徒;她一生苦苦地追寻爱情,却不被爱人理解,而终老独身;她悲天悯人,向往和谐而温馨的美好家园生活。狄金森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与矛盾,她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本文综合运用精神分析法、文本细读法以及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方法(文学与心理学),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以女性视角重读狄金森的经典诗歌,进而揭示出她的双重性格:既是无邪天真的叛逆少女,亦是伤悲心碎的魅力女人。
关键词:狄金森 叛逆 爱情 痛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的著名女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一千八百首诗歌,在美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崭新的里程碑,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狄金森生活在传统清教主义氛围极为浓郁的19世纪新英格兰地区,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染,并未使她皈依宗教。相反,由于受到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她质疑和反叛神学与世俗价值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认为,女性反叛以上帝为代表的父权社会,代表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标志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从狄金森的宗教诗歌中,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女性反叛的先声,目睹了女性不驯的叛逆姿态。
那样惨重的损失接连两次/都已经在泥土下边/两次,我站在上帝门前/像个乞丐/天使,曾经两次垂顾/赔偿我的损失——/盗贼!银行家——父亲/我又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如此惨重的损失接连两次》)此处,上帝外化成具体可感的三种不同的角色:盗贼、银行家和父亲。上帝是残忍的盗贼,窃取了诗人精神家园的财富,使诗人失去亲友和快乐;上帝是贪婪的银行家,攫取了客户的财产却没有给予物质和精神的相应补偿,他贷给幸福,收取高额利息,终使诗人的情感付诸东流;上帝是父亲,却没有履行广施仁爱与救赎苍生的天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失去亲友的切肤之痛以及对上帝之虚伪的蔑视与嘲弄。
荣格认为,自我就是构成“我”的意识领域中心与呈现出具有极高级次的连续性与同一性的表现情结,即对自我的意识及其表现。人的身份与角色具有规定性,而狄金森对既定的身份角色没有完全认同,从而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笔者意外地发现了年龄角色的矛盾,即孩子与成人的矛盾。
狄金森以儿童的声音与儿童的话语来描绘喧嚣的世界。透过儿童的眼睛,我们往往会发现隐含在诗歌背后的真实情感状态。下面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浅显易懂,却给人无限遐想:远处篱笆那边——/有一棵草莓——/我知道,如果我愿意——/我完全可以爬过去——/啊!好甜的草莓/可是,弄脏了围裙——/上帝一定会责骂我的/我猜,假如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远处篱笆那边》))!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不黯世事的乡下小女孩儿,懵懂无知,充满好奇。远处篱笆那边,鲜嫩的草莓可爱诱人,象征着人间甜蜜的诱惑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上帝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在女孩儿纯真的微笑与胆怯的目光中,饱含了对上帝神圣权威的怀疑与反抗。
超验主义思想对狄金森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爱默生否认上帝,强调人的直觉意识与宇宙中的超灵合为一体。狄金森在对心灵与自然的探索中实践着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如:
“自然”,正如我们所看见的——/是那午后的山峦——/松鼠,野蜂和阴影——/甚至于,自然是乐园——/“自然”,也是我们所听见的——/大海的喧嚣和雷鸣——/食米鸟叫,蛩鸣——/自然,更是和谐之音——/“自然”,亦是我们所知的——/我们却无法言明/说出她的淳朴——/这是我们的智慧无能——(《“自然”正是我们所见的》)。
在这首诗中,诗人从视觉、听觉和智力三个方面,以循序渐近的陈述来解读自然,通过准确的描述似乎更能体现“自然”之真义。“乐园”,意指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圣的;“和声”,表现了自然之音的悦耳和谐以及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和谐。但是,在诗歌的最后一节,狄金森的自然观表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性。在狄金森看来,自然不仅是“超灵”的化身,而且与“知识”更同属一体,而人类的智慧始终无法洞悉自然的本质。诗人虽已感受并领悟大自然,但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用文字描述自然之朴素,并且对人类是否能够道出大自然的真正含义表示怀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永远无法了解自然的秘密。
狄金森不是彻底的超验主义者,在她的自然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反超验主义自然观。笔者认为,诗人已经疏离了爱默生式对和谐美好自然的笃信,走向对人类与自然的深深忧虑。在狄金森看来,人类可以欣赏自然,却永远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是残酷无情的,常常充斥着肉弱强食的战争。请看下面这首诗:显然不足为奇/幸福的花儿不会惊讶,/严霜无心施展威力——/嬉戏中却把花朵残害——/美丽杀手逃之夭夭——/而太阳继续直行,无动于衷/只为取悦那上帝,/又去裁判新的一天 (《显然没有惊讶》) 。
在这里,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有可爱无邪的花仙子,温暖热情的太阳神,仁慈博爱的上帝,亦有冷酷无情的杀手白霜。幸福的花儿被突然闯入的白霜无声无息地拧断了脖颈。对此,太阳熟视无睹,只知道冷漠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取悦上帝。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自然界这一现象影射出社会对于不公与暴行的纵容。
狄金森以一种孩童式纯净的思维,用喜剧幽默的语言,童话寓言般的故事,批判和嘲讽了上帝与自然之虚伪,让人会心一笑之余,又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成人与孩子的有机组合,而真正精彩的人生,要有成人的理智与思想,也要有孩子的纯真与激情。简单与真实是世界上最大的智慧。
狄金森被称为“阿姆斯特的修女”,然而,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修女,并非悲观厌世、心如止水之人。相反,她是一位有着丰富而炽热情感的女性,而且毕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着爱情。不幸的是,初恋带给诗人的不是甜蜜的回忆,而是无尽的痛苦。初恋情人牛顿的英年早逝,使她悲伤欲绝。而在基督教盛行的年代,与已婚的人相爱是不可救赎的罪孽。而她心仪的男子,无论是沃兹沃斯还是鲍尔斯,都不会接受她的爱情。已近人生暮年的狄金森与劳德法官也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纵观她的一生,她渴求爱情,却始终没有得到爱神与幸运女神的眷顾,而接踵而至的情感挫折与打击使她哀伤心碎。
狄金森的一生创作了几百首传世的爱情诗篇,表达了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让我们一同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下面这首经典的爱情诗是诗人为沃兹沃思移居加利福尼亚而作:
如果你是秋天来到/我会如主妇对待苍蝇一般/将夏天赶走/微笑之中带着一丝轻蔑/假如你是一年后会来/我就将每个月份缠绕成球/放进不同的抽屉里/以免混淆了日。/如果只不过是耽误了几个世纪/我就用手指来细数/直到指头都脱落/掉在蛮荒之地/如果确信,相逢在生命的尽头/你的和我的生命,结束时/我愿意舍弃生命/如同抛弃一片果皮/可是现在难以确知/相隔还有多长时日/这深深地刺痛着我,有如妖蜂/无法言说的,是那毒刺(《假如你是秋季到来》)。
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纤弱的白衣女子苦苦地守候爱人的归来,望穿秋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诗人爱得热切,渴望长相守。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重的东西,往往得不到或者容易失去。正所谓凡事有度,物极必反。爱情的世界里亦是如此。对于许多人来说,时间与生命都是最宝贵的东西,于诗人而言却是爱情至高至上。纵然是昙花一现,诗人依然一往情深,爱得那么义无反顾。爱人早已远去,物是人非,空悲切。爱情的美好甜蜜与刻骨铭心的痛往往相伴而生,这亦是诗人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弗洛伊德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希望得到社会认同和自我满足。而当一个人始终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或者遭遇精神折磨而不能解脱时,可能会选择自闭和自虐。因此,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情场失意,致使狄金森弃绝尘世,孤僻内向,而孑然终老。这种观点虽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爱过,也被爱过,并最终因爱而绝望。
然而,诗人从未厌倦生活,轻视生命。她远离尘世,把毕生的心血和所有的才情全部倾注于诗歌创作。诗人已经理解了出世的价值,甘愿享受孤独与寂寞,这是诗人独特的人生选择与设计。它是积极乐观的,健康向上的,亦是最适合诗人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以同样淡薄的心境来体味这首诗吧:
建造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和一只蜜蜂/一株苜蓿,一只蜜蜂/还要有一个梦想/如果蜜蜂太少/只有梦也足够了 (《 造就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加一只蜜蜂》) 。
茫茫而孤寂的草原上,只有一株苜蓿和一只蜜蜂,还有蜜蜂与花草的绵绵无尽的情爱,更有无数金色的梦想。有了梦想,没有情爱也行。这是诗人为自己建造的一片心灵的草原,是诗人生活的写照。
作为女人,诗人是不幸的。她一生追求爱情,却始终未能找到爱的港湾。几经情海沉浮,诗人已经能够直面死亡。她忧国忧民,舍小爱,求大爱,走向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愁。
狄金森的诗歌不仅再现了她的心路发展历程,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狄金森所处的年代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面对来自社会和个人遭遇的苦难,诗人以一颗敏感的心灵和无比博爱的胸怀,关注现实人生,揭示现实世界的不公与黑暗:
我的国家无须要更换衣服/那三件一套,十分漂亮/依然像在莱克星顿裁制成的那样/第一次说“合身”时的模。/大不列颠不喜欢“那些星星”/小心翼翼,恶语相加——/他们的态度里有些什么/在嘲讽,在挑战她的刺刀 (《我的国家无须更换衣服》) 。
“那些星星”,意指美国,而“三件一套”,显然是指“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国家体制。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赞美了祖国独立自主精神,嘲讽了以宗主国自居的英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狄金森的关心是广泛的。
除了厚重的社会政治问题,诗人还从对关注个体生命的角度来表达对人生苦难与社会冷漠的思考:
放下门闩吧,死神/让那疲倦的人们进入/使他们停止哭诉/使他们不再徘徊(《放下门闩啊,死神!》)……
诗人乞求死神打开地狱之门,让疲倦的人们进人。这样他们便可以停止哭诉 ,停止流浪。悲悯之情溢于言表。又如:
那乞讨的孩子啊,过早地死去——/也许是由于饥寒交迫——/也许是由于疲惫力竭——/也许正是由于这冷漠的世道——/这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却残酷无情的世界—/走着寒武纪的古道——/听不见孩子们怯弱的乞求,“面包”——/“太太们,行行好吧”(《那乞讨的孩子啊,死得过早》)
这首诗歌,充满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对苦难者的哀怜,对逝去者的悲悯。好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在诗人看来,那个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膨胀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充满无限希望的伊甸园,逐渐沦落为埋葬美好理想的人间坟墓。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从小深受宗教熏染,却一生没有接受基督,无论是她的诗歌还是个性都时时透露着叛逆。她毕生追求爱情,对于爱的那份坚定不移,令人感慨与赞美。她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诗歌艺术,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美丽的诗篇和太多美好的向往,向世人展现出世界上最为瑰丽的灵魂风景画。
参考文献:
[1] 刘守兰:《狄金森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江枫译:《狄金森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 狄金森,吴玲译:《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4] Emily Dickinson: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London:Faver&Faber,1970.
作者简介:汪凡凡,女,1978—,河南信阳人,中南大学在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狄金森 叛逆 爱情 痛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的著名女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一千八百首诗歌,在美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崭新的里程碑,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狄金森生活在传统清教主义氛围极为浓郁的19世纪新英格兰地区,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染,并未使她皈依宗教。相反,由于受到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她质疑和反叛神学与世俗价值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认为,女性反叛以上帝为代表的父权社会,代表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标志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从狄金森的宗教诗歌中,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女性反叛的先声,目睹了女性不驯的叛逆姿态。
那样惨重的损失接连两次/都已经在泥土下边/两次,我站在上帝门前/像个乞丐/天使,曾经两次垂顾/赔偿我的损失——/盗贼!银行家——父亲/我又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如此惨重的损失接连两次》)此处,上帝外化成具体可感的三种不同的角色:盗贼、银行家和父亲。上帝是残忍的盗贼,窃取了诗人精神家园的财富,使诗人失去亲友和快乐;上帝是贪婪的银行家,攫取了客户的财产却没有给予物质和精神的相应补偿,他贷给幸福,收取高额利息,终使诗人的情感付诸东流;上帝是父亲,却没有履行广施仁爱与救赎苍生的天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失去亲友的切肤之痛以及对上帝之虚伪的蔑视与嘲弄。
荣格认为,自我就是构成“我”的意识领域中心与呈现出具有极高级次的连续性与同一性的表现情结,即对自我的意识及其表现。人的身份与角色具有规定性,而狄金森对既定的身份角色没有完全认同,从而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笔者意外地发现了年龄角色的矛盾,即孩子与成人的矛盾。
狄金森以儿童的声音与儿童的话语来描绘喧嚣的世界。透过儿童的眼睛,我们往往会发现隐含在诗歌背后的真实情感状态。下面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浅显易懂,却给人无限遐想:远处篱笆那边——/有一棵草莓——/我知道,如果我愿意——/我完全可以爬过去——/啊!好甜的草莓/可是,弄脏了围裙——/上帝一定会责骂我的/我猜,假如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远处篱笆那边》))!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不黯世事的乡下小女孩儿,懵懂无知,充满好奇。远处篱笆那边,鲜嫩的草莓可爱诱人,象征着人间甜蜜的诱惑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上帝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在女孩儿纯真的微笑与胆怯的目光中,饱含了对上帝神圣权威的怀疑与反抗。
超验主义思想对狄金森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爱默生否认上帝,强调人的直觉意识与宇宙中的超灵合为一体。狄金森在对心灵与自然的探索中实践着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如:
“自然”,正如我们所看见的——/是那午后的山峦——/松鼠,野蜂和阴影——/甚至于,自然是乐园——/“自然”,也是我们所听见的——/大海的喧嚣和雷鸣——/食米鸟叫,蛩鸣——/自然,更是和谐之音——/“自然”,亦是我们所知的——/我们却无法言明/说出她的淳朴——/这是我们的智慧无能——(《“自然”正是我们所见的》)。
在这首诗中,诗人从视觉、听觉和智力三个方面,以循序渐近的陈述来解读自然,通过准确的描述似乎更能体现“自然”之真义。“乐园”,意指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圣的;“和声”,表现了自然之音的悦耳和谐以及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和谐。但是,在诗歌的最后一节,狄金森的自然观表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性。在狄金森看来,自然不仅是“超灵”的化身,而且与“知识”更同属一体,而人类的智慧始终无法洞悉自然的本质。诗人虽已感受并领悟大自然,但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用文字描述自然之朴素,并且对人类是否能够道出大自然的真正含义表示怀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永远无法了解自然的秘密。
狄金森不是彻底的超验主义者,在她的自然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反超验主义自然观。笔者认为,诗人已经疏离了爱默生式对和谐美好自然的笃信,走向对人类与自然的深深忧虑。在狄金森看来,人类可以欣赏自然,却永远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是残酷无情的,常常充斥着肉弱强食的战争。请看下面这首诗:显然不足为奇/幸福的花儿不会惊讶,/严霜无心施展威力——/嬉戏中却把花朵残害——/美丽杀手逃之夭夭——/而太阳继续直行,无动于衷/只为取悦那上帝,/又去裁判新的一天 (《显然没有惊讶》) 。
在这里,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有可爱无邪的花仙子,温暖热情的太阳神,仁慈博爱的上帝,亦有冷酷无情的杀手白霜。幸福的花儿被突然闯入的白霜无声无息地拧断了脖颈。对此,太阳熟视无睹,只知道冷漠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取悦上帝。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自然界这一现象影射出社会对于不公与暴行的纵容。
狄金森以一种孩童式纯净的思维,用喜剧幽默的语言,童话寓言般的故事,批判和嘲讽了上帝与自然之虚伪,让人会心一笑之余,又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成人与孩子的有机组合,而真正精彩的人生,要有成人的理智与思想,也要有孩子的纯真与激情。简单与真实是世界上最大的智慧。
狄金森被称为“阿姆斯特的修女”,然而,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修女,并非悲观厌世、心如止水之人。相反,她是一位有着丰富而炽热情感的女性,而且毕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着爱情。不幸的是,初恋带给诗人的不是甜蜜的回忆,而是无尽的痛苦。初恋情人牛顿的英年早逝,使她悲伤欲绝。而在基督教盛行的年代,与已婚的人相爱是不可救赎的罪孽。而她心仪的男子,无论是沃兹沃斯还是鲍尔斯,都不会接受她的爱情。已近人生暮年的狄金森与劳德法官也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纵观她的一生,她渴求爱情,却始终没有得到爱神与幸运女神的眷顾,而接踵而至的情感挫折与打击使她哀伤心碎。
狄金森的一生创作了几百首传世的爱情诗篇,表达了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让我们一同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下面这首经典的爱情诗是诗人为沃兹沃思移居加利福尼亚而作:
如果你是秋天来到/我会如主妇对待苍蝇一般/将夏天赶走/微笑之中带着一丝轻蔑/假如你是一年后会来/我就将每个月份缠绕成球/放进不同的抽屉里/以免混淆了日。/如果只不过是耽误了几个世纪/我就用手指来细数/直到指头都脱落/掉在蛮荒之地/如果确信,相逢在生命的尽头/你的和我的生命,结束时/我愿意舍弃生命/如同抛弃一片果皮/可是现在难以确知/相隔还有多长时日/这深深地刺痛着我,有如妖蜂/无法言说的,是那毒刺(《假如你是秋季到来》)。
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纤弱的白衣女子苦苦地守候爱人的归来,望穿秋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诗人爱得热切,渴望长相守。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重的东西,往往得不到或者容易失去。正所谓凡事有度,物极必反。爱情的世界里亦是如此。对于许多人来说,时间与生命都是最宝贵的东西,于诗人而言却是爱情至高至上。纵然是昙花一现,诗人依然一往情深,爱得那么义无反顾。爱人早已远去,物是人非,空悲切。爱情的美好甜蜜与刻骨铭心的痛往往相伴而生,这亦是诗人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弗洛伊德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希望得到社会认同和自我满足。而当一个人始终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或者遭遇精神折磨而不能解脱时,可能会选择自闭和自虐。因此,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情场失意,致使狄金森弃绝尘世,孤僻内向,而孑然终老。这种观点虽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爱过,也被爱过,并最终因爱而绝望。
然而,诗人从未厌倦生活,轻视生命。她远离尘世,把毕生的心血和所有的才情全部倾注于诗歌创作。诗人已经理解了出世的价值,甘愿享受孤独与寂寞,这是诗人独特的人生选择与设计。它是积极乐观的,健康向上的,亦是最适合诗人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以同样淡薄的心境来体味这首诗吧:
建造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和一只蜜蜂/一株苜蓿,一只蜜蜂/还要有一个梦想/如果蜜蜂太少/只有梦也足够了 (《 造就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加一只蜜蜂》) 。
茫茫而孤寂的草原上,只有一株苜蓿和一只蜜蜂,还有蜜蜂与花草的绵绵无尽的情爱,更有无数金色的梦想。有了梦想,没有情爱也行。这是诗人为自己建造的一片心灵的草原,是诗人生活的写照。
作为女人,诗人是不幸的。她一生追求爱情,却始终未能找到爱的港湾。几经情海沉浮,诗人已经能够直面死亡。她忧国忧民,舍小爱,求大爱,走向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愁。
狄金森的诗歌不仅再现了她的心路发展历程,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狄金森所处的年代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面对来自社会和个人遭遇的苦难,诗人以一颗敏感的心灵和无比博爱的胸怀,关注现实人生,揭示现实世界的不公与黑暗:
我的国家无须要更换衣服/那三件一套,十分漂亮/依然像在莱克星顿裁制成的那样/第一次说“合身”时的模。/大不列颠不喜欢“那些星星”/小心翼翼,恶语相加——/他们的态度里有些什么/在嘲讽,在挑战她的刺刀 (《我的国家无须更换衣服》) 。
“那些星星”,意指美国,而“三件一套”,显然是指“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国家体制。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赞美了祖国独立自主精神,嘲讽了以宗主国自居的英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狄金森的关心是广泛的。
除了厚重的社会政治问题,诗人还从对关注个体生命的角度来表达对人生苦难与社会冷漠的思考:
放下门闩吧,死神/让那疲倦的人们进入/使他们停止哭诉/使他们不再徘徊(《放下门闩啊,死神!》)……
诗人乞求死神打开地狱之门,让疲倦的人们进人。这样他们便可以停止哭诉 ,停止流浪。悲悯之情溢于言表。又如:
那乞讨的孩子啊,过早地死去——/也许是由于饥寒交迫——/也许是由于疲惫力竭——/也许正是由于这冷漠的世道——/这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却残酷无情的世界—/走着寒武纪的古道——/听不见孩子们怯弱的乞求,“面包”——/“太太们,行行好吧”(《那乞讨的孩子啊,死得过早》)
这首诗歌,充满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对苦难者的哀怜,对逝去者的悲悯。好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在诗人看来,那个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膨胀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充满无限希望的伊甸园,逐渐沦落为埋葬美好理想的人间坟墓。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从小深受宗教熏染,却一生没有接受基督,无论是她的诗歌还是个性都时时透露着叛逆。她毕生追求爱情,对于爱的那份坚定不移,令人感慨与赞美。她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诗歌艺术,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美丽的诗篇和太多美好的向往,向世人展现出世界上最为瑰丽的灵魂风景画。
参考文献:
[1] 刘守兰:《狄金森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江枫译:《狄金森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 狄金森,吴玲译:《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4] Emily Dickinson: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London:Faver&Faber,1970.
作者简介:汪凡凡,女,1978—,河南信阳人,中南大学在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