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院校畜牧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实践教学始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完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从中职院校畜牧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一般性特点出发,分析客观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畜牧学课程;实践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18
一、畜牧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极强的综合性特征
畜牧实践教学和实际生产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也就是说必须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良好的牧场硬件环境,不仅要有优良的畜牧品种,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牲畜培育环境等。除此之外,畜牧专业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专业知识枯燥难懂,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总之,畜牧学的课程和实践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如果不能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低学习难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显然是难以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的。
(二)教学内容繁多并且学习周期普遍较长
通常情况下,畜牧学实践教学体系贯穿多门课程学习的始终,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和安排,那么课程将会变得无比混乱。实际上,只有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全方位的接受畜牧生产过程中的饲养、繁殖、管理以及防疫在内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形成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安排相关课程的综合性实习,因此实习的周期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无疑更为漫长。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当前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为其提供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此为基础来提升实践教学的综合质量,为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对指导教师的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会涉及畜牧学的多个领域,而且本身也同样具有极强专业性特征。我们必须认识到,实践性强是畜牧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应充分的凸显出本学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的指导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畜牧业生产各个领域的專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为其科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都是非常扎实的,但是在实践经验方面则或多或少的有一定欠缺。这是我国中职院校教师不接触实际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这一情况的客观存在,不仅无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同时也会让实践课程变得和一般课堂教学一样,枯燥无味,最终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而这种情况之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畜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基地规模不足,现代化水平不够
当前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中职院校认识到了畜牧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纷纷在校内建设了针对实践教学需求的专业化畜牧学教学实践基地,但是这些基地在客观上来说,仍然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和提升潜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1)规模严重不足,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上手操作的机会,这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是非常不利的。(2)虽然对原有的教学基地进行了现代化整改,但是相对于真正的高端畜牧企业来说,仍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往往很难接触到最为先进的畜牧学知识,而且书本上的很多知识也同样没有实践的途径。
(二)缺乏实践经费,相关教学内容的开展难以为继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畜牧学实践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对于实践基地的整体质量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大型畜牧场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来防疫各种疾病,因此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参与其中,那么不仅需要大量的服装、消毒费用,而且还必须考虑对生产的影响而缴纳数额巨大的实践费。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加上对畜牧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无法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
(三)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畜牧专业教师往往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本身没有相应的一线工作经验,因此在实际生产方面的经验严重不足。而这种情况之下,不仅无法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讲解,同时也会导致实践课堂成为理论学习的阵地,不仅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且也枯燥无味,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畜牧实践教学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进行高质量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为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同样要保证所建设基地在基础设施配置上的合理性。具体到畜牧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来说,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立现代化的养鸡场、养猪场等基础设施,同时还要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其配备规模相适应的畜禽粪便沼气站以及饲料厂等附属设施。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主动的拓展校外基地,可适当的考虑采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如将动物医院作为校外实践基地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具体的手术、用药技术,并通过这一方式方法获得更多的观察机会,从而有效的强化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二)聘请一线的工作人员来校内进行指导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师虽然在基础知识方面非常扎实,但是严重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因此可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聘请一线生产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指导。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先进的实际经验,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与生产需求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一方面,可以考虑和相关生产企业签订协议,让学生在实际生产中不断的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同样可以考虑和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之下,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等。
参考文献:
[1] 张依裕.《畜牧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5(8):101-103.
[2] 欧百钢,李发弟,贺建华.我国畜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7(1):1-5.
关键词:畜牧学课程;实践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18
一、畜牧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极强的综合性特征
畜牧实践教学和实际生产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也就是说必须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良好的牧场硬件环境,不仅要有优良的畜牧品种,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牲畜培育环境等。除此之外,畜牧专业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专业知识枯燥难懂,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总之,畜牧学的课程和实践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如果不能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低学习难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显然是难以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的。
(二)教学内容繁多并且学习周期普遍较长
通常情况下,畜牧学实践教学体系贯穿多门课程学习的始终,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和安排,那么课程将会变得无比混乱。实际上,只有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全方位的接受畜牧生产过程中的饲养、繁殖、管理以及防疫在内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形成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安排相关课程的综合性实习,因此实习的周期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无疑更为漫长。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当前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为其提供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此为基础来提升实践教学的综合质量,为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对指导教师的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会涉及畜牧学的多个领域,而且本身也同样具有极强专业性特征。我们必须认识到,实践性强是畜牧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应充分的凸显出本学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的指导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畜牧业生产各个领域的專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为其科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都是非常扎实的,但是在实践经验方面则或多或少的有一定欠缺。这是我国中职院校教师不接触实际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这一情况的客观存在,不仅无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同时也会让实践课程变得和一般课堂教学一样,枯燥无味,最终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而这种情况之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畜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基地规模不足,现代化水平不够
当前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中职院校认识到了畜牧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纷纷在校内建设了针对实践教学需求的专业化畜牧学教学实践基地,但是这些基地在客观上来说,仍然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和提升潜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1)规模严重不足,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上手操作的机会,这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是非常不利的。(2)虽然对原有的教学基地进行了现代化整改,但是相对于真正的高端畜牧企业来说,仍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往往很难接触到最为先进的畜牧学知识,而且书本上的很多知识也同样没有实践的途径。
(二)缺乏实践经费,相关教学内容的开展难以为继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畜牧学实践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对于实践基地的整体质量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大型畜牧场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来防疫各种疾病,因此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参与其中,那么不仅需要大量的服装、消毒费用,而且还必须考虑对生产的影响而缴纳数额巨大的实践费。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加上对畜牧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无法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
(三)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畜牧专业教师往往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本身没有相应的一线工作经验,因此在实际生产方面的经验严重不足。而这种情况之下,不仅无法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讲解,同时也会导致实践课堂成为理论学习的阵地,不仅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且也枯燥无味,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畜牧实践教学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进行高质量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为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同样要保证所建设基地在基础设施配置上的合理性。具体到畜牧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来说,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立现代化的养鸡场、养猪场等基础设施,同时还要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其配备规模相适应的畜禽粪便沼气站以及饲料厂等附属设施。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主动的拓展校外基地,可适当的考虑采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如将动物医院作为校外实践基地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具体的手术、用药技术,并通过这一方式方法获得更多的观察机会,从而有效的强化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二)聘请一线的工作人员来校内进行指导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师虽然在基础知识方面非常扎实,但是严重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因此可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聘请一线生产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指导。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先进的实际经验,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与生产需求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一方面,可以考虑和相关生产企业签订协议,让学生在实际生产中不断的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同样可以考虑和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之下,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等。
参考文献:
[1] 张依裕.《畜牧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5(8):101-103.
[2] 欧百钢,李发弟,贺建华.我国畜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