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德之手与文同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文明人是教育的主要目的,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文明人的重要标志。因此,现代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科目。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去体验、理解、感悟,接受情感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知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文章就这方面的话题结合教学实践做出探讨,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全面发展
  一、 引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一些小学生道德认知模糊,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依托语文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 研究教材,创造时机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闪耀着德育的光辉,作为语文教师要宏观把握全套教材,有意识地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并根据教学目标将德育内容巧妙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随文悟道、因道解文。为了增强德育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课文的情境中,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再现课文情境,增强语文的感染力,用活生生的文学形象触动学生情感点,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深刻的影响。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依托道德情感,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感时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丰富情感体验,有了道德情感后,学生的内心才能产生道德需要,才能将情感转化为指导言行的内驱力,从而更好地履行道德义务。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紧紧围绕“跳崖”这一特定场景,刻画了五壮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为了使这一画面深刻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播放影视剧片段,并配以歌曲《狼牙山颂》,再加上学生充满激情的读书声,一种激昂悲壮的氛围弥漫在教室,学生沉浸其中,对敌人的痛恨之情、对五壮士的敬佩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一刹那爆发了。趁此机会,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想对英雄说的真心话。“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一滴一滴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学习机会。”“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革命意志,努力拼搏,振兴中华……”就这样,依托多媒体手段唤起学生脑海中一个个鲜活的情感形象,体会到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进入到学科教学中,将其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抽象的转化为形象的图画显现于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直观理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落实德育教育目标。并且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形象感受为认知方式,多媒体符合学生的这一认识特点,因而深受学生的青睐,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使德育之花盛开在小学语文的沃土中。
  三、 巧设质疑,渗透德育
  问题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索,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辩论,将会使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在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抓住题眼“穷”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穷人主要指的谁?他们穷吗?为什么?”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理解,深入思考,在回问中产生意见冲突,有认为穷人穷的,还有认为穷人不穷的。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组织他们展開辩论。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而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了在辩论中有精彩的变现,他们研读课文,搜集辩论素材,整理辩论思路。正方认为桑娜、渔夫是贫穷的,并找出论据。从吃的方面来看,黑面包,菜只有鱼;从穿的方面看,孩子们一年四季都光着脚;从用的来看,钟的声音已经发哑,说明使用的时间很长。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表明桑娜一家极其贫穷。反方则提出不同观点,课文中的第八段描写了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带回家时温暖的心,她在物质条件极度贫穷的状况下,还将两个孩子带回家抚养,由此可见桑娜的心灵是多么纯洁,精神是多么富有……课文的主题越辩越鲜明,越辩越明朗,学生也在激烈的争辩中感受到桑娜宁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获得心灵的净化。
  通过辩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课文的理解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的教学方式远远强于教师空洞的理论说教。德育认知也在激烈的争辩中凸显出来。
  此外,教师还可以巧设质疑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审美能力。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分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时,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蕴的意境。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词人疾步向前,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当看到茅店时,词人的心情怎样?”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结合词的上半部分想象出具体的意境:词人因为天黑路滑,再加上心急,没有发现茅店,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见,欣喜万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的理解和创造,体会到词的弦外之音。在想象中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词的语言美、意境美。这样美的概念就不再是抽象的、模糊的,而是具体的、形象的,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想象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进展。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问题就是发现美的开端,是学生开启审美之旅的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文本,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集启思、益智于一体的问题,加快德育教育的步伐。   四、 深情朗读,升化德育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手段,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有声化活动,朗朗的读书声本身就是语文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在朗读中将感情充分地调动起来,随着文本节奏的变化而流动,使感情得到升华。不仅如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从朗读开始的,朗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使亲切的朗读体会涌遍全身,让情感喷薄在朗读中。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为例,这是毛泽东长征即将取得胜利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激昂有力,催人奋进,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红军战士长征路上的大无畏精神。根据文本的写作特点和寓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取朗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用心朗读,做到的入情入境,在读中动心动情,收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
  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介绍长征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把握学习方向。其次,以读带讲,感知长征。分别是范读、跟读、自由朗读、诵读、默读等直至背诵。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将学生的感情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要做好指导。如在“自由诵读”环节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在阅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来,并及时给予指导。如有的问道:“长征很难,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喜悦?尤其是‘只等闲’更感觉不到长征有多难。”在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同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
  师:从哪些诗句能体会到“只等闲”?
  生:从“腾细浪”可以体会出“只等闲”。
  生:从“走泥丸”可以体会到“只等闲”。
  生:从“更喜”可以体会到“只等闲”。
  生:从“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可以体会到“只等闲”。
  生:从“尽开颜”可以体会到“只等闲”。
  师:同学们从这么多词中都能体会到“只等闲”,那么可以用诗中的哪个字来概括。
  生:喜。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翻过雪山后三军将士尽开颜的喜悦情境,播放相关录像。
  师:录像看完了,那赶快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朗读出来吧!
  师:通过我们刚才深入的理解和感情的朗读,此刻你们对长征有没有新的感受呢?是呀,长征不仅苦,还有乐,这正是红军战士乐观精神的体现,是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带着对红军战士的敬佩再次朗读全诗吧。就这样,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长征精神永驻学生心间,情感得到升华。并逐渐内化为他们不畏艰难、努力拼搏的学习、生活动力。
  朗读贯穿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始终,是他们了解课文内容、深入感悟文本的主要途径。要想切实落实德育目标,教师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使感情的潮水随着朗读喷薄而出。
  五、 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使得德育教育成为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更应该肩负起德育教育的重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敏锐的洞察力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携德之手,与文同行,并以此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搭建德育教育平台,让学生浸润在浓郁的德育氛围中,体会人性的光辉,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新时期社會发展需求的人才,带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语文核心素养:读、思、写:论特级老师孙双金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
  [2]李薇.传道授业 教书育人:谈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3]王光辉.教育应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17(9).
  [4]卢红霞.活用教材多种渠道学好语文[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17(3).
  作者简介:刘小宏,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宁县中村镇刘家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注重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各种实用性的生活技能培养纳入了教育目标范畴。估算,这项数学领域常用的基本技能,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其教学策略,文章将从其内涵的呈现入手,以学生、学校、教师等视角进行深入解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目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估算;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教学改革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以使学生获得个人发展以及社
摘 要:语文阅读的精华即是名著,尤其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更是重点内容之一。初中学生的识字量已经较为丰厚,思维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而适量的名著阅读对于他们而言大有裨益。文章以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并爱上名著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策略  顾名思义,文学名著即指全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优秀而又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文学史上有定评的、经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成绩的核心因素,同样,也是小学生养成卫生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小学生期间,教师不仅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有所关注,同时,也应该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格外注意,这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而过程性评价的出现,能够贯穿于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养成的全过程之中,实时监控小学生的状态,从而为后续小学生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参考
摘 要:阅读教学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加强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标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替。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效率,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效率,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阶段语文教育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基础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应当按照小学教学的需求改善教学方法,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微型课题研究对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是小学课堂的传授者,也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通过进行微型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内涵理解,使教师能够重新进行知识的实践总结,提升个人专业水平,是教师自身提
摘 要:阅读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到了一年级才开始阅读启蒙,为时已晚。现在,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前不久,笔者看到一位外公分享的刚读幼儿园的外孙2018年10月份的阅读统计,新书阅读15本,重复阅读24本,其中,数学占比36%,图画书占比28%,科普书占比5%,文学书占比5%,另外,还了8本原版书。这样的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和那些一本书都没有读过的孩子一定有天壤之别,这差别不仅仅指语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大众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呼声愈来愈高,这也是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实施的一个重要理念,所以对于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则需要站在绿色环保的角度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由此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观念,从而真正地彰显出学科价值。笔者针对此话题,首先探讨了绿色化学的特点及必要性,然后指出基于绿色化学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路径与策略,希望能够为广
摘 要:写日记是为了记载一天中发生的重要事情,其目的是为了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总结,记录自己的情感状态。而数学日记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巩固知识,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实践方法,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因而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文章对小学高效使用数学日记的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日记;实
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观念,强调学生需要拥有社会发展的学习精神与实践技能。为此,在实际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观念,重视学生发展的综合性。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来讲,图形与几何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图形研究,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故此,文章将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为例,研究与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关键
编者按:  2006年11月23日,一代科学宗师、九三学社前辈邹承鲁院士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邹承鲁是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和杰出的贡献。多年来,邹承鲁院士满腔热情为国家科技政策和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呕心沥血。为了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他多次凛然直言,一往无前。他是一位刚直不阿的斗士,他是一位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