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字母教学是英语启蒙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以后的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帮助学生学习字母的读音与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充满学习的信心。在现行的英语教材中,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与小学义务教育英语教材中的字母教学的课程设置截然不同。这里我们想通过两种编排体系的探讨,对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一次比较,并希望能从中悟出适合中国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1 中学英语字母教学的传统方法及利弊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册中,英语字母的教学是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进行教学的。从第一单元起开始字母教学。分两个单元(共8课)学完英语26个字母的读音,书写、笔顺和笔画。每单元的课程设置包括基本日常用语及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原则上主要为:①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听说读写穿插进行;②先示范字母的读音,让学生静听,观察口形,再进行模仿;③直观教育的使用。教师用字母卡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每个字母的印刷和书写两种形式;④在初中英语课本中,字母与音标教学是分割的,但有的教师在字母教学时,把字母和字母所含音素同步教学,以便学生认会读准字母及其音标读音,在学完26个字母后,已会读24个音标了。这种字母+音标的教学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字母教学体系,但少有教师对两者的分合进行利弊探讨。至今的课本仍保持字母,音标分割的教学形式。
这种传统的字母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的字母教学阶段占有很坚实的地位。它之所以能行之有效,长期占据字母教学的主导地位,必有其理论依据。
1957年,乔母斯基提出的认识论(Lognitive Theory)认为,人类大脑中具有一种适合学习语言的习得机制(Language Acgvisition Device 简称LAD)。它包含着一套适用人类语言的语法(Vniversal Grammar),使儿童有能力对语言进行分类,提练,从大量的语言数据中找出尽可能简单的规律。
初中英语的接受对象是11~15岁左右的少年,他们在此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有优越的天生条件,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模仿能力、读写接受能力等多种语言习得能力,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母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已获得的汉语拼音顺序定式及母语词汇及语法知识,对英语学习具有迁移作用,有利于把握英语字母的顺序规律。读音迁移和衔接及词句意义的理解。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往往高于儿童和成人,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佼佼者。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引导他们更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但是传统英语字母教学法,在认读模仿形式上存在弊端。
传统的字母认读模仿形式对于青少年习得第二种语言来说显得呆板无趣。按大纲教学进度,第一单元认读14个字母,课本中仅有14个字母的书写形式,并辅助字母学习的生动活泼的图片和例词练习。教师教学字母的过程也主要是教读——反复跟读——鼓励和纠正过程中,使语言得到强化,反复多次以后便形成习惯固定下来。但这种语言模仿教学形式并未使青少年受到再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方法和利弊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的字母教学并未从第一单元开始,而是从第三单元开始,在第一、二单元里,课程设置了简单日常交际用语,歌曲游戏、常用生活词汇,让儿童在未进行语言学习前,单纯模仿学习。从第三单元起,用三个单元共18课的内容进行完整的字母学习。每课内容不仅以字母为主,还辅助有图文并茂的例词,会话、游戏、歌曲、绕口令等内容,从多方面围绕字母语音进行语音、语感、词汇、句型的整体练习。这样编排意在培养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其开口就说,开口就唱,培养儿童的求知欲,成就感,这为继续习得语言规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第二语言习得的主体是7~12岁左右的儿童,他们的发音器官和肌肉都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十分有利于模仿能力的培养,故能发出地道的高质量的音,而且他们处于青春期前,大脑功能十分活跃,短期记忆强,接受新事物快,但长期记忆较差。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演绎能力差,不善于用语言进行抽象思维,因此在此阶段把兴趣培养放在首位,而不把掌握大量知识作为主要目标。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源动力,成功的兴趣培养是知识学习的良好开端。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而且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学说英语。从小学英语课程的安排思路我们看到,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形式有效地利用了儿童智力发育阶段这一优势,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不把掌握大量知识作为主要目标,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让孩子从头学习就感到困难,通过说说唱唱,游戏等形式,使课堂教学尽量显得轻松愉悦,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到知识。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方法和原则与初中的字母教学近似,但课程设置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英语字母教学的顺序是按照语音规律编排的。它完全不同于初中英语以26个字母为顺序的教学形式。前者有很强的规律性,非常适合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认识规律。儿童在习得字母(最好配以读音音标)同时,可以找出含[ei]、[i:]、[ai]、[u]、[ju:]、[e]等字母的读音规律及细微区别,再把有规律的字母编成儿歌和顺口溜,儿童更是易于并乐于接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乔母斯基的认识论认为:儿童语言是一个合法的受规律支配的系统,其发展是在一个接纳输入材料的基础进行的假设,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力和表达来验证——犯错误——再试验的过程,也就是说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儿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遵循相同习得规律。因此,我们鼓励“开口多说”,不必“有错必纠”。
但是儿童学习英语也有优患。儿童学习意志不强,学习自觉性不够,往往从兴趣出发,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初学时只是新鲜一阵,一遇困难和挫折就丧失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弃而不学习。比较中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课程设置思路和内容形式,两者各有千秋各有利弊。
首先,中学字母教学遵循以字母读音顺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原有字母知识的迁移中习得26个字母的读音,再从中习得其规律进行语言归纳。在学习中,自然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以便在学习语音及词汇、句型时,能自然的进行逻辑处理。但是字母教学与音标教学分割的形式,会使学生事半功倍的掌握语言知识。
其次,小学字母教学法遵从以字母读音规律为主线进行教学的形式,把字母含有相同音素读音分类进行教学。每学一个元音字母,同时就学习。每学一个元字母,同时就学习该字母读音的其它字母读音,并有图文、字母、游戏、绕口令、歌曲等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字母的读音有规律可循,容易读准、记牢。如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元音字母A及含其读音的字母(HKL)时,标出每个字母的读音,让学生感知、认识,经过多次反复认读、比较、归纳,儿童不仅会对字母读音掌握控制还能自己归纳出这组字母的读音特点,并会说相应的辅音音素,并在下一组含E的读音的字母组中。习得类似规律,逐步培养其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和逻辑演绎能力。
通过对两种字母教学形式的比较。我们感觉到,当前中小学外语教学在一些方面缺少整体性。
正如英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Do-Re-Mi”中的一句歌词所言“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 A、B、C……”(让我们从头学起……,你想读书要先学A、B、C……)希望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当你带领孩子们步入英语殿堂时,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在使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注意学习始终过程的全面性、整体性,努力构建一套适合我们中国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模式。
1 中学英语字母教学的传统方法及利弊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册中,英语字母的教学是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进行教学的。从第一单元起开始字母教学。分两个单元(共8课)学完英语26个字母的读音,书写、笔顺和笔画。每单元的课程设置包括基本日常用语及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原则上主要为:①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听说读写穿插进行;②先示范字母的读音,让学生静听,观察口形,再进行模仿;③直观教育的使用。教师用字母卡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每个字母的印刷和书写两种形式;④在初中英语课本中,字母与音标教学是分割的,但有的教师在字母教学时,把字母和字母所含音素同步教学,以便学生认会读准字母及其音标读音,在学完26个字母后,已会读24个音标了。这种字母+音标的教学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字母教学体系,但少有教师对两者的分合进行利弊探讨。至今的课本仍保持字母,音标分割的教学形式。
这种传统的字母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的字母教学阶段占有很坚实的地位。它之所以能行之有效,长期占据字母教学的主导地位,必有其理论依据。
1957年,乔母斯基提出的认识论(Lognitive Theory)认为,人类大脑中具有一种适合学习语言的习得机制(Language Acgvisition Device 简称LAD)。它包含着一套适用人类语言的语法(Vniversal Grammar),使儿童有能力对语言进行分类,提练,从大量的语言数据中找出尽可能简单的规律。
初中英语的接受对象是11~15岁左右的少年,他们在此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有优越的天生条件,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模仿能力、读写接受能力等多种语言习得能力,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母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已获得的汉语拼音顺序定式及母语词汇及语法知识,对英语学习具有迁移作用,有利于把握英语字母的顺序规律。读音迁移和衔接及词句意义的理解。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往往高于儿童和成人,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佼佼者。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引导他们更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但是传统英语字母教学法,在认读模仿形式上存在弊端。
传统的字母认读模仿形式对于青少年习得第二种语言来说显得呆板无趣。按大纲教学进度,第一单元认读14个字母,课本中仅有14个字母的书写形式,并辅助字母学习的生动活泼的图片和例词练习。教师教学字母的过程也主要是教读——反复跟读——鼓励和纠正过程中,使语言得到强化,反复多次以后便形成习惯固定下来。但这种语言模仿教学形式并未使青少年受到再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方法和利弊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的字母教学并未从第一单元开始,而是从第三单元开始,在第一、二单元里,课程设置了简单日常交际用语,歌曲游戏、常用生活词汇,让儿童在未进行语言学习前,单纯模仿学习。从第三单元起,用三个单元共18课的内容进行完整的字母学习。每课内容不仅以字母为主,还辅助有图文并茂的例词,会话、游戏、歌曲、绕口令等内容,从多方面围绕字母语音进行语音、语感、词汇、句型的整体练习。这样编排意在培养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其开口就说,开口就唱,培养儿童的求知欲,成就感,这为继续习得语言规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第二语言习得的主体是7~12岁左右的儿童,他们的发音器官和肌肉都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十分有利于模仿能力的培养,故能发出地道的高质量的音,而且他们处于青春期前,大脑功能十分活跃,短期记忆强,接受新事物快,但长期记忆较差。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演绎能力差,不善于用语言进行抽象思维,因此在此阶段把兴趣培养放在首位,而不把掌握大量知识作为主要目标。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源动力,成功的兴趣培养是知识学习的良好开端。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而且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学说英语。从小学英语课程的安排思路我们看到,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形式有效地利用了儿童智力发育阶段这一优势,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不把掌握大量知识作为主要目标,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让孩子从头学习就感到困难,通过说说唱唱,游戏等形式,使课堂教学尽量显得轻松愉悦,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到知识。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方法和原则与初中的字母教学近似,但课程设置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英语字母教学的顺序是按照语音规律编排的。它完全不同于初中英语以26个字母为顺序的教学形式。前者有很强的规律性,非常适合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认识规律。儿童在习得字母(最好配以读音音标)同时,可以找出含[ei]、[i:]、[ai]、[u]、[ju:]、[e]等字母的读音规律及细微区别,再把有规律的字母编成儿歌和顺口溜,儿童更是易于并乐于接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乔母斯基的认识论认为:儿童语言是一个合法的受规律支配的系统,其发展是在一个接纳输入材料的基础进行的假设,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力和表达来验证——犯错误——再试验的过程,也就是说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儿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遵循相同习得规律。因此,我们鼓励“开口多说”,不必“有错必纠”。
但是儿童学习英语也有优患。儿童学习意志不强,学习自觉性不够,往往从兴趣出发,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初学时只是新鲜一阵,一遇困难和挫折就丧失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弃而不学习。比较中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课程设置思路和内容形式,两者各有千秋各有利弊。
首先,中学字母教学遵循以字母读音顺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原有字母知识的迁移中习得26个字母的读音,再从中习得其规律进行语言归纳。在学习中,自然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以便在学习语音及词汇、句型时,能自然的进行逻辑处理。但是字母教学与音标教学分割的形式,会使学生事半功倍的掌握语言知识。
其次,小学字母教学法遵从以字母读音规律为主线进行教学的形式,把字母含有相同音素读音分类进行教学。每学一个元音字母,同时就学习。每学一个元字母,同时就学习该字母读音的其它字母读音,并有图文、字母、游戏、绕口令、歌曲等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字母的读音有规律可循,容易读准、记牢。如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元音字母A及含其读音的字母(HKL)时,标出每个字母的读音,让学生感知、认识,经过多次反复认读、比较、归纳,儿童不仅会对字母读音掌握控制还能自己归纳出这组字母的读音特点,并会说相应的辅音音素,并在下一组含E的读音的字母组中。习得类似规律,逐步培养其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和逻辑演绎能力。
通过对两种字母教学形式的比较。我们感觉到,当前中小学外语教学在一些方面缺少整体性。
正如英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Do-Re-Mi”中的一句歌词所言“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 A、B、C……”(让我们从头学起……,你想读书要先学A、B、C……)希望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当你带领孩子们步入英语殿堂时,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在使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注意学习始终过程的全面性、整体性,努力构建一套适合我们中国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