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所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高素质的师资的缺乏,软硬件设施不足以满足留守儿童的“缺失性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于留守儿童“补偿性需求”的满足,农村学校教育举步维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五条可行性的路径来改善此现状:一是,要做好教师的录用、培训、评价及生活保障工作;二是,要建设科学规范化寄宿制学校,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三是,要家校合作,共教共育;四是,要建立校际留守儿童管理交流平台,示范引领;五是,要盘活社会资源,联动社会力量,让留守心灵回家。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学校教育
2016年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新闻采访《丰山镇的孩子们》。这之后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关注。自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有限。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他们无法携带子女进城务工并安排其入学,故其子女多被留在户籍所在地,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至今中国已有千万留守儿童。为解决留守儿童入学、管理等问题,教育界、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等行政主管部门对“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不断探讨关注,以寻求科学化解决方案。但至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the-left behind children)最初是指我国20世纪末期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国留学而留守在国内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照顾的少年儿童。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的年齡范围应是0-16岁。鉴于此,本研究中的留守儿童是特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留守在农村,处于亲子分离生活状态未满16岁的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存在身心“留守饥渴”,需要获得关注和满足。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留守饥渴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的需求、精神层面的滋养和心理层面的满足上。留守儿童面临亲子关系的缺失,更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研究表明,在心理上,留守儿童性格上更倾向于孤独自闭、心理上更容易焦虑,认知上更容易出现偏差。在学业水平上,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問题。在社会交往上,留守儿童乐群性较低。种种表现皆反映,留守儿童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在“非留守儿童需求”的基础上,有心灵的漏洞需要弥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何在
(一)师资力量匮乏
一是教师资源不足,且流动性较大。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师资力量匮乏。许多青年教师会在职继续参加高级别岗位的招考或者跳槽。教师教学面临困境,加之职业倦怠,会让教学质量的提升举步维艰。教师更无暇关注留守儿童;二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德师风有待提高。在农村学校,有许多转岗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这些教师虽然有一片热爱教育的奉献之心,但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并未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训练。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面,存在“不规范、不标准、不充足”的问题。这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技能及教学技术的更新方面,有些教师无法与时俱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师资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
农村学校对副科较为忽视,常被主科老师占用。近年来,随着部分农民工经济条件改善,意识到了农村学校课程的贫乏性。为给子女提供更好的入学环境,部分农民工把子女带离家乡,进城读书。这导致农村学校生源不仅数量减少,质量也严重下滑。以湖北某县某初级中学为例,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多为完全留守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注较少,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教育环境较落后。
(三)家校共育缺失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和父母影响,家庭会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方面,农村学校常常面临尴尬困境。留守儿童多由其祖父辈或亲戚照顾,还有留守儿童被寄养在学校或社会机构。不仅平时学习辅导明显不足,而且在进行“家校活动”、开家长会时,家长常常缺席。这样的情况带来多方面困境。第一,教师平时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无法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即便其监护人有所参与,其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态度,参与的质量不高。第二,教师家长沟通质量较低,沟通效果较差。留守儿童由于其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教师只能通过电话与其父母沟通。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于负责任的父母来说,在外务工的同时会更加担心孩子。对于责任心淡薄的父母来说,教师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无任何沟通成效。如果长期不能进行家校合作,留守儿童就会存在放养状态,家校之间无衔接的桥梁。以至于对个体的教育会存在盲区。
三、探究解决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良策
(一)优化师资,质量保障
一是抓好学校教师德育工作,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吸纳优秀师范毕业生;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本校经费情况,实行绩效工资。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改造空闲校舍为教师宿舍,提高教师食宿标准;四是农村学校主动与城镇优秀学校结对子。邀请城镇学校优秀教师下乡送课,短期向乡村学校流动支教。让留守儿童享受城镇师资待遇;五是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在职进修、深造。通过互联网远程研修和国培项目进行业务能力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学校,保证留守儿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最后实行学校教师荣誉制度。对于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学校一定要授予荣誉、给予表彰。
(二)规范寄宿,强化管理
留守儿童虽被寄养在祖辈或监护人家中,但常常因“家庭管教缺失”而沾染恶习,或缺乏学习辅导,而学业成绩不理想。建设科学化的寄宿制学校,能够在硬件设施(如住宿环境),和软件资源上(如同辈自习学习氛围、教师辅导)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空间”。科学化的寄宿制学校要求有专门的管理运行系统,将半军事化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学校特色文化(如国学文化)的濡染相结合。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温良恭俭让、孝亲懂礼仪的价值观。 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心靈交流空间”(活动室)。让留守儿童业余时间进行集体活动,这样既发展了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也培养了其集体精神。研究表明,在集体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更懂得分享与合作,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生活环境”。
(三)家校合作,共教共育
家校合作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留守儿童往往因其监护人监护不利,造成行为失范。由于家庭支持不足,导致高辍学率。对于学校来说,需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领导小组,实现共教共育。首先,建立家校合作理念,制定家校合作计划、明确家校合作步骤。其次,家校一起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再次,分阶段性由教师记录留守儿童的在校德育表现及学业成绩,由监护人记录其生活事件。最后,家校共同对其成长规律进行总结,家、校、生一起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四)平台共建,示范引领
乡村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都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平台。将留守儿童的学校行为、生活事件、学习案例进行匿名录入。各校领导、教师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这样“集众人智慧,精细化治理”,大大提高了对留守儿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以此为示范引领其他学校,形成留守儿童校际联盟体。
(五)社会联动,心灵回归
留守儿童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国家、学校和留守儿童的寄养家庭是难以解决的。当今,社会上有资助留守儿童的公益组织和志愿团队。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艺术团队不断下乡进校,为农村学校开设课程。如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的乡村艺术教育“端村计划”,致力于在乡村普及艺术教育,用高端艺术改变乡村孩子,这无疑为留守儿童送去曙光。再如“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该组织在调研的基础上,为留守儿童父母编纂了《如何给远方的孩子打电话》手册。
作为学校,既要盘活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补充本校资源和资金的短缺。又要借助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留守儿童的培养,形成一股合力,共治、共谋、共建农村学校教育,为留守儿童尽可能多地提供心灵的陪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强有力学习支持,让每一个留守心灵找到家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EB/OL].http://news.k618.cn/special_37073/etql/47558/201211/t20121121_2634216.htm.
[2]季彩君.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計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
[4]王森.寄养儿童成长处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5]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3(5):11-15.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学校教育
2016年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新闻采访《丰山镇的孩子们》。这之后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关注。自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有限。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他们无法携带子女进城务工并安排其入学,故其子女多被留在户籍所在地,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至今中国已有千万留守儿童。为解决留守儿童入学、管理等问题,教育界、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等行政主管部门对“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不断探讨关注,以寻求科学化解决方案。但至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the-left behind children)最初是指我国20世纪末期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国留学而留守在国内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照顾的少年儿童。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的年齡范围应是0-16岁。鉴于此,本研究中的留守儿童是特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留守在农村,处于亲子分离生活状态未满16岁的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存在身心“留守饥渴”,需要获得关注和满足。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留守饥渴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的需求、精神层面的滋养和心理层面的满足上。留守儿童面临亲子关系的缺失,更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研究表明,在心理上,留守儿童性格上更倾向于孤独自闭、心理上更容易焦虑,认知上更容易出现偏差。在学业水平上,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問题。在社会交往上,留守儿童乐群性较低。种种表现皆反映,留守儿童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在“非留守儿童需求”的基础上,有心灵的漏洞需要弥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何在
(一)师资力量匮乏
一是教师资源不足,且流动性较大。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师资力量匮乏。许多青年教师会在职继续参加高级别岗位的招考或者跳槽。教师教学面临困境,加之职业倦怠,会让教学质量的提升举步维艰。教师更无暇关注留守儿童;二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德师风有待提高。在农村学校,有许多转岗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这些教师虽然有一片热爱教育的奉献之心,但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并未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训练。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面,存在“不规范、不标准、不充足”的问题。这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技能及教学技术的更新方面,有些教师无法与时俱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师资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
农村学校对副科较为忽视,常被主科老师占用。近年来,随着部分农民工经济条件改善,意识到了农村学校课程的贫乏性。为给子女提供更好的入学环境,部分农民工把子女带离家乡,进城读书。这导致农村学校生源不仅数量减少,质量也严重下滑。以湖北某县某初级中学为例,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多为完全留守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注较少,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教育环境较落后。
(三)家校共育缺失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和父母影响,家庭会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方面,农村学校常常面临尴尬困境。留守儿童多由其祖父辈或亲戚照顾,还有留守儿童被寄养在学校或社会机构。不仅平时学习辅导明显不足,而且在进行“家校活动”、开家长会时,家长常常缺席。这样的情况带来多方面困境。第一,教师平时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无法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即便其监护人有所参与,其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态度,参与的质量不高。第二,教师家长沟通质量较低,沟通效果较差。留守儿童由于其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教师只能通过电话与其父母沟通。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于负责任的父母来说,在外务工的同时会更加担心孩子。对于责任心淡薄的父母来说,教师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无任何沟通成效。如果长期不能进行家校合作,留守儿童就会存在放养状态,家校之间无衔接的桥梁。以至于对个体的教育会存在盲区。
三、探究解决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良策
(一)优化师资,质量保障
一是抓好学校教师德育工作,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吸纳优秀师范毕业生;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本校经费情况,实行绩效工资。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改造空闲校舍为教师宿舍,提高教师食宿标准;四是农村学校主动与城镇优秀学校结对子。邀请城镇学校优秀教师下乡送课,短期向乡村学校流动支教。让留守儿童享受城镇师资待遇;五是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在职进修、深造。通过互联网远程研修和国培项目进行业务能力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学校,保证留守儿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最后实行学校教师荣誉制度。对于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学校一定要授予荣誉、给予表彰。
(二)规范寄宿,强化管理
留守儿童虽被寄养在祖辈或监护人家中,但常常因“家庭管教缺失”而沾染恶习,或缺乏学习辅导,而学业成绩不理想。建设科学化的寄宿制学校,能够在硬件设施(如住宿环境),和软件资源上(如同辈自习学习氛围、教师辅导)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空间”。科学化的寄宿制学校要求有专门的管理运行系统,将半军事化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学校特色文化(如国学文化)的濡染相结合。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温良恭俭让、孝亲懂礼仪的价值观。 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心靈交流空间”(活动室)。让留守儿童业余时间进行集体活动,这样既发展了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也培养了其集体精神。研究表明,在集体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更懂得分享与合作,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生活环境”。
(三)家校合作,共教共育
家校合作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留守儿童往往因其监护人监护不利,造成行为失范。由于家庭支持不足,导致高辍学率。对于学校来说,需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领导小组,实现共教共育。首先,建立家校合作理念,制定家校合作计划、明确家校合作步骤。其次,家校一起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再次,分阶段性由教师记录留守儿童的在校德育表现及学业成绩,由监护人记录其生活事件。最后,家校共同对其成长规律进行总结,家、校、生一起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四)平台共建,示范引领
乡村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都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平台。将留守儿童的学校行为、生活事件、学习案例进行匿名录入。各校领导、教师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这样“集众人智慧,精细化治理”,大大提高了对留守儿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以此为示范引领其他学校,形成留守儿童校际联盟体。
(五)社会联动,心灵回归
留守儿童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国家、学校和留守儿童的寄养家庭是难以解决的。当今,社会上有资助留守儿童的公益组织和志愿团队。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艺术团队不断下乡进校,为农村学校开设课程。如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的乡村艺术教育“端村计划”,致力于在乡村普及艺术教育,用高端艺术改变乡村孩子,这无疑为留守儿童送去曙光。再如“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该组织在调研的基础上,为留守儿童父母编纂了《如何给远方的孩子打电话》手册。
作为学校,既要盘活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补充本校资源和资金的短缺。又要借助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留守儿童的培养,形成一股合力,共治、共谋、共建农村学校教育,为留守儿童尽可能多地提供心灵的陪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强有力学习支持,让每一个留守心灵找到家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EB/OL].http://news.k618.cn/special_37073/etql/47558/201211/t20121121_2634216.htm.
[2]季彩君.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計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
[4]王森.寄养儿童成长处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5]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3(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