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65-02
  
   创造能力不是知识特征,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品质;是一种努力开拓,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延展,是人们加快认识、利用自然的有效工具,创造能力培养的目的依据《物理课程标准》,要从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角度,力求使创造能力培养内容的选取达到相对统一,从而使物理创造能力的培养实施有所遵循。
  1 为什么要培养创造能力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看,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但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践能力、个性品质都会随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不同的感性认识,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该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如我们在农村中学,有的学生家庭没有冰箱,关于蒸发致冷,讲到了用擦酒精的办法为高烧病人退烧,但学生更熟悉自己如果发烧,父母会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退烧等,这些都是学生现时的生活环境,教师要启发他们进行比较,悟出其中的道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
  从现代教育心理理论来看,符合学生好奇、大胆、敢于尝试的心理特点,创造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自由空间,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是可行的、正确的并为实验所证实时,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因而更能促进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当学生的创造能力被事实证明是错误时,在其脑海中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其对知识真伪的辨别与体验,并为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作准备,只要正确引导,才能激发其再创造、探究的热情,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内心深信,科学探索的发展主要在于满足对科学的进步与对纯粹知识的渴求"。
  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来看,创造能力在基础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胡克关于物体相互作用与距离平分成反比的猜想的情况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法拉第由"电生磁"进而大胆想到"磁生电"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为电与磁统一奠定了基础,普朗克关于能量量子化的研究打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大门……可见伟大的创造能力造就了非凡的智慧,科学是从想象开始,没有想像就不可能有创造的意向,便不能进行创造。
  2 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我在这几十年来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和书本的导向去记忆和接纳知识,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也缺乏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正如此,培养独立思维能力是当务之急。
  2.1 改变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接受式教学,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后要复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其实已知道相关的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显然是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首要的一条是不能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只有把学生置于一种未知结论的情景下才能有效地开展想象与探究。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县级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库仑定律》,任课老师试图用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点电荷相互作用力大小计算公式——库仑定律。当教师要求学生猜想一下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学生立即回答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两带电体间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点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学生马上将结论得出,弄得上课老师十分尴尬、被动。事实证明,学生在已知结论情况下是不可能真正进行思维的拓展,因为这一切在已知结论面前是显得那么的多余的苍白无力。因此也就谈不上对科学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体验,从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2.2 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板着一张脸,学生绷着一张脸,在老师不堪置疑的权威目光下,能有学生的创造能力吗?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师生互动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教学,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旧观念,积极投身到学生群体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像,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真正让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的想象与假设合理时,教师要进行表扬、鼓励,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偏差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和纠偏,师生共同对假设进行讨论,设计并实验验证,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民主、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毫无压力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究,其创造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拓展。
  2.3 适时加以启迪。"没有大胆的想象,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造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机地渗透科学史中科学家由大胆猜想而导致重大科学发现与科研成果的事例,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和意向,例如在进行有关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法拉第由电生磁的实验事实,逆向思维作出磁能否生电的大胆猜想,进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如何能使磁生电,如何设计实验检测出由磁生电的电流?如何由把导体棒置于强电场中使其产生电流的静态思维,到移动导体棒的动态思维,而发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进一步猜想,如果导体棒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并最终发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一科学结论。在这一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善于抓住其创意加以表扬,培养其创造的积极性、自信心。
  总之,"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把提出问题放在第一位、作为每一堂课的首要问题,让创造性学习时刻伴随着学生。提出哪些问题呢?在教师导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4-02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是师生关系的艺术家。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激发学生热情的艺术,是推动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自我实现的艺术。教师的职责不是"照亮"学生,而是"点燃"学生的热情与潜能,让他们能够自己照亮自己。语文教师在语文实践中主要起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5-02     从事数学教学已经很多年了,在从事数学教学的这些年里,我一直在不断反思。反思这几年的教学总感到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思考。从多次的考试中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对于比较基本的题目的掌握还存在有很大的问题。平时教学中总感到有些问题学生都会了,不需要过多强调,但事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2-01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是被忽视的。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9-02     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6-02      1 改变传统观念——创新能力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创造只是个别天才人物的事情,一般人不可企及。这种观念十分落后。必须彻底摒弃。其实,创新能力并不神秘,它是人性的重要特质,是人的巨大潜在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刨造力的培养。它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
【摘要】互动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以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理论、方法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交往和沟通。互动教学的中心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而展开。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发育中的青春期,存在不主动沟通想法,隐藏自己的心事等特性。而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理解才能消化的过程,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数学课堂互动是否有效,体现在能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
【摘要】要积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语文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正确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合作。  【关键词】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 自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64-02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不但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当今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也成为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自主力量,发扬民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勤于发问;善于组织学生合作,创设情境;让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寻求变异,进行开放性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
【摘要】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给社会创造了致富的门路,也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方面。置身于这个信息时代,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信息优势,丰富教学的内容,优化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发现了更新现代数学教学,加强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 教学
目的对一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家系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其行BIGH3基因的突变筛查,进而确定其致病基因并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一临床诊断为GCD的家系,共13名成员,包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