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引擎”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感悟作品思想情感的必然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分析综合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是语文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更新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真正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呈现伺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亲自去体验感悟作品。教师要淡化课堂教学,尽量少讲或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熟读,甚至重点研读,体会其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让学生从内心本能上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起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创新模式,落实“理解——分析——运用”的阅读全过程。
  阅读可以分为“理解——分析——运用”三个阶段。理解是对文章内容、语言特点等的掌握,即对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有准确的了解和领会。分析是对一篇文章层次思路的把握,内容要点的分析和阐释。它包括概括、筛选和评价等内容。分析能力是对理解的深化和加工,是学和用之间的关键环节,是客体向主体转化的桥梁。分析能力的差异直接决定着阅读能力的高低。运用就是用所学来的知识、方法和规律去读其它的文章,读懂生活、工作所必须的各类读物,以及进行相应的文体写作。现实的情况是:阅读教学没有走完全过程,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也是不完善的,因为课堂上大多是老师的讲解分析,而不是学生的主动理解分析,第三阶段的运用则基本是没有。虽然这种情况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有所改观,但并不乐观,需亟待改进。对于理解、分析这两个阶段,教师应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至于运用,必须在教师的指导要求下督促学生具体实施。如多种形式的课堂练笔,即兴演讲,同类型课文自学
  等,当然还可以和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授人以渔,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方法是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阅读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要求和个人习惯选取不同方法。掌握最佳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也十分精辟地说明了学法指导的重要意义。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战场,要充分利用课堂指导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据阅读的目的、对象选择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有的文章要精读,有的文章要略读;有的文章可以不求甚解,有的文章要刨根究底;有的文章看过则已,有的文章要做读书笔记。教师在课堂上要对这些方法进行一定的训练,直到学生掌握并能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去。
  四、鼓励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要从培养兴趣开始,稳定的兴趣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养成。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阅读课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如在学习课文时,可结合课文讲些人物故事、小幽默,也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还可以成立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阅读竞赛活动等,达到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再者,多鼓励表扬也是重要方法。例如阅读笔记做得好的、对文章理解有创意的、阅读量比较多的,都值得表扬,成功是靠成功推进的,让学生体验课内外读会给他们带来成功的乐趣,也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当然,教师应根据课本的“名著导读”及《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好读物,以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让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尽可能多读书,拓宽知识的视野,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掌握会读书的本领,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引擎,成为每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发动机。阅读会给他们带来成功的乐趣,也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当然,教师应根据课本的“名著导读”及《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好读物,以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让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尽可能多读书,拓宽知识的视野,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掌握会读书的本领,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引擎,成为每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发动机
其他文献
一、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分析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我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家长老师过度的包办代替、过多的接受外界否定性评价、教育方法的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  (一)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许多老师也有同样的行为,认为孩子弱小,怕孩子在活动中受伤害,导致家长来学校闹,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教学中尽自己所能为
期刊
为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加强省级督学责任区管理,有序、高效地开展对督学责任区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活动,增强督学责任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甘肃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的通知》,其主要内容和要求是:  一是省级督学责任区的划分。省级督学责任区按区域划分为4个:河西督学责任区,包括嘉峪关、酒泉、金昌、张掖、武威5市;中部督学责任区,包括兰州、白银、定西3市;陇东督学责任区,包括天水、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处理好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超过很多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是否有学习语文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
期刊
一、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不实效的现象  1.自由组合流于形式——学生把小组合作当做“课中玩”。许多老师为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追求课堂活跃的效果,一有问题就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结果是:优生往往粘合在一起,学困生被冷落一旁,大部分学生是把小组合作当做了“课中乐一乐”,当检查各小组讨论效果时,结果一问三不知。这样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弊大于利,白白浪费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是教学上的一大悲哀。  2.分工不
期刊
“学困生”时刻困扰着教师的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若不重视甚至鄙视“学困生”,则必然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加感觉到“学困生”,面不但广、且难教,有时感到无从下手,“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日益下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我们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之一。  “学困生”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如思想落后、纪律涣散或成绩低下等。“学困生”的成因复杂,有些是
期刊
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词呢?积极引导,关注创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古文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自主理解时肯定会有一些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作适当地引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偏颇,指明学习古诗词的正确方法。对于他们在古诗词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创新火花,我们都应该小心地呵护,积极地加以肯
期刊
教学多年,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教学中,必须学会转化学困生,他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学困生,简言之,就是学习困难生,即那些在智力、体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无任何先天缺陷,由于教育、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成绩较低的部分在校学生。有人认为,学困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却不这样认为,关键是对他们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  一、用爱心换
期刊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根就是文化。办教育、办学校就是办氛围、办文化!”成立于2009年7月的实验小学,是位于临夏市东城区的一所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小学。建校以来,学校注重走求实、创新的路子,努力营造多元文化,并让其在学校德育建设中彰显出无限的育人魅力!  一、校长文化——重在思想引领  校长的最大职责是思想和行动的引领!校长不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形象、内涵、领头雁!校长的思路决定学校的思路,
期刊
向学生传授知识,只是教育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目的;目的应当是发展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摆脱“老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探索更为有效,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如何摆脱课堂上大量的知识灌输,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如何摆脱死记硬背的老套,真正煞费苦心地教会孩子们思考问题;如何摆脱用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重压,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激发和保护他们的
期刊
皋兰县九合学区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学校精细化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利益,即’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要求,并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即主体性的一种管理方式,简而言之,即在“理解、尊重、宽容、信任”的前提下,根据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一、以人为本,尊重对象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