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小公司依靠创新,摇身一变成为大公司,大公司因为失去创新,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满盘皆输,濒临破产。
那么,从学者的眼光看,创新应具备哪些特质?如何从繁缛的条文中,找到你该坚持的创新所在?是很多创业者坚持寻找的答案。创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在组织中创建起能持续创新的这种能力,从而不断地创新。
如何引领创新?
不久前,在美国纽约举办了一场世界商业论坛,来自60多个国家的逾5000人与会,纷纷发表与创新有关的话题。
关于创新,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希尔认为,一个组织应该具备三项创新能力:第一,创新源自于有着多元背景的人们合作:“创新地解决问题事实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你必须能够迅速反应、实践、取得反馈。”第二,创新是探索式学习的结果:“我们在头脑中有个大概的计划,但我们并不知道确切的答案是什么。所以需要共同探索与学习。”第三,创新通常是整合旧想法,用它们来解决新问题。
他指出,领导力对于能否建立一个持续创新的组织十分重要。公司的领导者应该创造一个正确的环境,让处于这个环境中的人们愿意去创新。
希尔以皮克斯的创始人之一艾德文-卡特姆为例:“他曾提到,如果让他在一个平庸的想法和一个卓越的团队,一个很棒的想法和一个平庸的团队中间权衡取舍,他肯定会选前者,因为一个卓越的团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这并不是孤例,希尔通过大量分析研究发现,很多领导者都有这样的想法:“开始的时候,他们面前只摆着一个平庸的想法,但通过和他人合作,他们逐渐让那个想法变得很棒。”
此外,希尔还强调,如何与和你截然不同的人建立联系也很重要:“情商是很重要的,你要保持开放,学着适应与你有着不同背景的人。你如果不能换位思考,是很难做成任何事情的。”
根据思略特的最新研究显示,企业的研发支出在2014年创下历史新高。苹果、谷歌、亚马逊和三星在最具创新精神的十家企业中排名前四。十强企业中只有谷歌、三星和微软同时上榜研发支出最多的十家企业。事实上,在过去十年中,只有微软同时列名十大最具创新精神企业及研发支出最多的十家企业榜单。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资金的利用方式比其金额更为重要。
“很多领先创新企业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终端用户期望与需求的深入洞察,而研发支出并不那么重要。”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彭波先生指出,“这些企业看重的并非市场研究,而是紧密的客户关系,并针对未阐明需求开展创新。”
来自其他行业的竞争更重要
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历历在目,打比方天猫、淘宝、京东把传统行业冲击的毫无还手之力,一个微信把三个运营商打的没有招架之功。
“对一个企业来说,竞争并不仅仅局限在你所做的这一行业,如何面对来自其他行业的竞争更为重要。”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麦格拉斯表示。
他把竞争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竞争,决策者只需要关注来自你这一领域的竞争。不幸的是,很多人在这里就浅尝辄止了。第二类是潜在竞争者,通常是那些刚刚进入市场的人。这些人可能会在未来构成重大威胁,所以决策者需要留心他们如何发展。第三类是间接竞争者,虽然并不一定直接对你的产品或市场造成威胁,但他们可能会与你竞争你所需的资源、人才或者空间。
他举了一个例子,“电脑的发明就或多或少地抢了大英百科全书的生意,因为他们都在竞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因此你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你需要竞争的领域和你需要争夺的资源。”
若要公司不安于现状,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缩短决策周期。那些按季度预算的公司,比预算周期更长的公司更敏捷。第二是把公司想成是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而非单一的机器:“一个项目结束了,迅速重组资源来进行下一个。这就确保了你不会把全部资源都无止境地投入在某一个策划案上。”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什么样的技能可以引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麦格拉斯回答道:“你现在所拥有的技能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你需要拓展对未来很重要的技能。你需要想想,什么样的经历可以引领未来的机会。对于员工来说,好奇心、乐于接受新事物、坚韧不拔、自信,这些都很重要。”
创新来源于愿望和灵感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研究生院院长Soumitra Dutta提出,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创新,我们以前所熟悉的那种程序员坐在客户旁边写代码,这种模式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了。而今天我们在做软件工程的时候,我们的知识、工程等方面的资源,非常容易通过在本地请技术人员,通过远程的方式帮助远在欧美的大公司来进行软件设计。所以,通讯的发展使得我们在不同地区的远程合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这就是一种创新。
今天和2000年前相比,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还是在高校里,今天的年轻一代,甚至在学校里面就开始开办公司。他们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灵感,而不仅仅是来自于努力工作的精神,或者是一种成功的愿望。所以,这代人他们将会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一代商业领袖。
在创新、创业背后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是成功的愿望,一个就是灵感。如果有这两种动力,能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另外,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现一件沮丧的事情,一个企业请了一些非常有创新潜力的人,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真正地实现创新,实现创新技术的飞跃,最终走向衰落。
在这样一些困难背后,可能有共同的原因。在哈佛做过一个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一些企业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他们却遇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当下一代项目出现的时候,现有行业的领袖们的态度却和未来技术主导的时代的商业领袖想法不一样。所以,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前瞻性做好这样的准备?如何找到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领导?
人们发明很多技术,技术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如何去从事他们的工作。 作为一个组织来说,把创新形成一种习惯,是人们可以做的一个选择。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有时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耐心,要很快地来看到这些结果,很多公司开始非常积极来收购公司。通过收购也可以把外部的创新能力吸纳进来。对有一些公司来说,自己再去提供资金,内部建立一个风险投资,再创一个新的公司,为创新提供来源。彭博认为,应该在技术还有创业方面进行突破,像硅谷一样。
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的观点是,企业家精神关键的是创新,而创新是他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想象力来源于哪?首先来源于生存的压力,一般来说濒临倒闭的企业、小企业,它绝处逢生,它是最希望创新的。这种企业应该有想象力。
这个想象力来源于企业家对市场的认知,来源于他对需求的了解。而这个需求是根据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刚开始我到招商银行的时候,招行还很小,所以你得找到你的针尖市场,你进去了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条,服务要比别人好。我们在网点里摆上牛奶咖啡,一下大家都来喝了,一下子不仅有客户,也有广告了。但是这样的事别人很容易追上,你用牛奶,人家用果汁。所以一个企业家的想象力要不断地更新。”“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说在中国要搞一个标准的国际信用卡,搞出来了。到了现在我们又提出要废掉信用卡,移动支付完全可以用手机取代信用卡,所以我们先从NFC进场支付开始。”
所以,一个企业家也好,银行家也好,不管这个企业有多久远的历史,企业家的心态要年轻,要有好奇心,要有新鲜感,要有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来源于他跟这个时代共同前进。
发掘市场要靠企业家精神和创新
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一个过渡期,中国正在尝试从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形态转型为注重国内消费的经济形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强调,目前中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由投资主导,而非来自国内消费,投资占到了GDP的44%,这一比例太高了,不具有可持续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有一定差距——美国的消费对GDP贡献平均达到80%以上,近几年来接近90%。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表示,中国未发掘的市场规模前景广阔,企业家要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去发掘新市场。
“我国经济过去取得很好的增长,是有后发优势,包括改革红利、人口红利,都可以表述成后发优势。现在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不断丧失,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对未来经济的增长无法造成利好。”
从2009年开始,我国经济高增长主要靠政府主导的高投资和银行信贷的大幅度拓展来维持的,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政府仍然要不断的注入新的货币,各地仍然不断的在上项目进行大的投资。但任何投资最后都要由消费埋单,但是这些投资最后有没有人能够埋单。从现在看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量投资的仍然是重复产能过剩的一些行业。
他还表示:“企业家的主要责任是预测未来,但是历史经验证明,企业家最成功的是预测微观的经济,企业家在预测大的宏观方面,也是经常犯错误的。所谓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就是80%的企业家预测都犯错误。温州为什么面临这么严重的债务危机?甚至整体的崩盘,就因为2009年以后钱太多了,所以每个银行都找上门给企业贷款,这时候也必然形成一个过度的扩展,特别是无效率的投资。”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有很大的市场规模,但这个市场规模过去没有很好的发掘。要发掘市场就要靠企业家精神和技术进步和创新,也就是不断的分化分工进行循环。
“市场是靠企业家发现的,如果你发现不了就没有这个市场,除了最传统的一些农产品建筑材料之外,全是企业家发现的。而分工本身也是企业家创造的,虽然企业家发展了市场,就会推进分工的一个新分工的出现,创新本身也是企业家发现的,任何大的创新都是与分工相联系的。”
Endeavor创始人琳达·罗滕伯格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在全球500强企业,非盈利组织或是家庭经营的公司工作,都面临着要么现在承担风险,要么等着被对手甩在后面的选择。她指出,每个人都需要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并行动:“我们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了,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不断地重塑自我,即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并行动。”
那么,创业者该如何承担风险?罗滕伯格认为,最好的企业家并不是那些追逐最大风险的人,而是将风险降到最低的人:“他们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农场抵押出去或者刷爆他们的信用卡。”
“对大公司的企业家来说,降低风险的关键就是,先试图用你的想法打动公司里的低级员工,而不是直接冲到老板面前给他展示你的PPT。这种成功的创新我们可以在很多公司看到,例如Clorox、Pfizer和MTV。”
对于逐梦者来说,最大的障碍并不是金钱或是结构方面的,而是心理和情感上的:“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不走寻常路,就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为你太疯狂了。”她提到了亨利·福特,雅诗·兰黛,微软的团队和阿里巴巴的马云。“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曾因为尝试一些颠覆性的东西而被人们称作‘疯狂’。”“对于心怀梦想的人来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想法,抵御质疑者,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你要明白。”
那么,从学者的眼光看,创新应具备哪些特质?如何从繁缛的条文中,找到你该坚持的创新所在?是很多创业者坚持寻找的答案。创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在组织中创建起能持续创新的这种能力,从而不断地创新。
如何引领创新?
不久前,在美国纽约举办了一场世界商业论坛,来自60多个国家的逾5000人与会,纷纷发表与创新有关的话题。
关于创新,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希尔认为,一个组织应该具备三项创新能力:第一,创新源自于有着多元背景的人们合作:“创新地解决问题事实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你必须能够迅速反应、实践、取得反馈。”第二,创新是探索式学习的结果:“我们在头脑中有个大概的计划,但我们并不知道确切的答案是什么。所以需要共同探索与学习。”第三,创新通常是整合旧想法,用它们来解决新问题。
他指出,领导力对于能否建立一个持续创新的组织十分重要。公司的领导者应该创造一个正确的环境,让处于这个环境中的人们愿意去创新。
希尔以皮克斯的创始人之一艾德文-卡特姆为例:“他曾提到,如果让他在一个平庸的想法和一个卓越的团队,一个很棒的想法和一个平庸的团队中间权衡取舍,他肯定会选前者,因为一个卓越的团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这并不是孤例,希尔通过大量分析研究发现,很多领导者都有这样的想法:“开始的时候,他们面前只摆着一个平庸的想法,但通过和他人合作,他们逐渐让那个想法变得很棒。”
此外,希尔还强调,如何与和你截然不同的人建立联系也很重要:“情商是很重要的,你要保持开放,学着适应与你有着不同背景的人。你如果不能换位思考,是很难做成任何事情的。”
根据思略特的最新研究显示,企业的研发支出在2014年创下历史新高。苹果、谷歌、亚马逊和三星在最具创新精神的十家企业中排名前四。十强企业中只有谷歌、三星和微软同时上榜研发支出最多的十家企业。事实上,在过去十年中,只有微软同时列名十大最具创新精神企业及研发支出最多的十家企业榜单。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资金的利用方式比其金额更为重要。
“很多领先创新企业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终端用户期望与需求的深入洞察,而研发支出并不那么重要。”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彭波先生指出,“这些企业看重的并非市场研究,而是紧密的客户关系,并针对未阐明需求开展创新。”
来自其他行业的竞争更重要
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历历在目,打比方天猫、淘宝、京东把传统行业冲击的毫无还手之力,一个微信把三个运营商打的没有招架之功。
“对一个企业来说,竞争并不仅仅局限在你所做的这一行业,如何面对来自其他行业的竞争更为重要。”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麦格拉斯表示。
他把竞争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竞争,决策者只需要关注来自你这一领域的竞争。不幸的是,很多人在这里就浅尝辄止了。第二类是潜在竞争者,通常是那些刚刚进入市场的人。这些人可能会在未来构成重大威胁,所以决策者需要留心他们如何发展。第三类是间接竞争者,虽然并不一定直接对你的产品或市场造成威胁,但他们可能会与你竞争你所需的资源、人才或者空间。
他举了一个例子,“电脑的发明就或多或少地抢了大英百科全书的生意,因为他们都在竞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因此你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你需要竞争的领域和你需要争夺的资源。”
若要公司不安于现状,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缩短决策周期。那些按季度预算的公司,比预算周期更长的公司更敏捷。第二是把公司想成是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而非单一的机器:“一个项目结束了,迅速重组资源来进行下一个。这就确保了你不会把全部资源都无止境地投入在某一个策划案上。”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什么样的技能可以引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麦格拉斯回答道:“你现在所拥有的技能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你需要拓展对未来很重要的技能。你需要想想,什么样的经历可以引领未来的机会。对于员工来说,好奇心、乐于接受新事物、坚韧不拔、自信,这些都很重要。”
创新来源于愿望和灵感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研究生院院长Soumitra Dutta提出,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创新,我们以前所熟悉的那种程序员坐在客户旁边写代码,这种模式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了。而今天我们在做软件工程的时候,我们的知识、工程等方面的资源,非常容易通过在本地请技术人员,通过远程的方式帮助远在欧美的大公司来进行软件设计。所以,通讯的发展使得我们在不同地区的远程合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这就是一种创新。
今天和2000年前相比,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还是在高校里,今天的年轻一代,甚至在学校里面就开始开办公司。他们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灵感,而不仅仅是来自于努力工作的精神,或者是一种成功的愿望。所以,这代人他们将会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一代商业领袖。
在创新、创业背后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是成功的愿望,一个就是灵感。如果有这两种动力,能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另外,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现一件沮丧的事情,一个企业请了一些非常有创新潜力的人,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真正地实现创新,实现创新技术的飞跃,最终走向衰落。
在这样一些困难背后,可能有共同的原因。在哈佛做过一个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一些企业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他们却遇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当下一代项目出现的时候,现有行业的领袖们的态度却和未来技术主导的时代的商业领袖想法不一样。所以,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前瞻性做好这样的准备?如何找到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领导?
人们发明很多技术,技术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如何去从事他们的工作。 作为一个组织来说,把创新形成一种习惯,是人们可以做的一个选择。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有时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耐心,要很快地来看到这些结果,很多公司开始非常积极来收购公司。通过收购也可以把外部的创新能力吸纳进来。对有一些公司来说,自己再去提供资金,内部建立一个风险投资,再创一个新的公司,为创新提供来源。彭博认为,应该在技术还有创业方面进行突破,像硅谷一样。
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的观点是,企业家精神关键的是创新,而创新是他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想象力来源于哪?首先来源于生存的压力,一般来说濒临倒闭的企业、小企业,它绝处逢生,它是最希望创新的。这种企业应该有想象力。
这个想象力来源于企业家对市场的认知,来源于他对需求的了解。而这个需求是根据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刚开始我到招商银行的时候,招行还很小,所以你得找到你的针尖市场,你进去了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条,服务要比别人好。我们在网点里摆上牛奶咖啡,一下大家都来喝了,一下子不仅有客户,也有广告了。但是这样的事别人很容易追上,你用牛奶,人家用果汁。所以一个企业家的想象力要不断地更新。”“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说在中国要搞一个标准的国际信用卡,搞出来了。到了现在我们又提出要废掉信用卡,移动支付完全可以用手机取代信用卡,所以我们先从NFC进场支付开始。”
所以,一个企业家也好,银行家也好,不管这个企业有多久远的历史,企业家的心态要年轻,要有好奇心,要有新鲜感,要有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来源于他跟这个时代共同前进。
发掘市场要靠企业家精神和创新
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一个过渡期,中国正在尝试从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形态转型为注重国内消费的经济形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强调,目前中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由投资主导,而非来自国内消费,投资占到了GDP的44%,这一比例太高了,不具有可持续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有一定差距——美国的消费对GDP贡献平均达到80%以上,近几年来接近90%。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表示,中国未发掘的市场规模前景广阔,企业家要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去发掘新市场。
“我国经济过去取得很好的增长,是有后发优势,包括改革红利、人口红利,都可以表述成后发优势。现在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不断丧失,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对未来经济的增长无法造成利好。”
从2009年开始,我国经济高增长主要靠政府主导的高投资和银行信贷的大幅度拓展来维持的,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政府仍然要不断的注入新的货币,各地仍然不断的在上项目进行大的投资。但任何投资最后都要由消费埋单,但是这些投资最后有没有人能够埋单。从现在看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量投资的仍然是重复产能过剩的一些行业。
他还表示:“企业家的主要责任是预测未来,但是历史经验证明,企业家最成功的是预测微观的经济,企业家在预测大的宏观方面,也是经常犯错误的。所谓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就是80%的企业家预测都犯错误。温州为什么面临这么严重的债务危机?甚至整体的崩盘,就因为2009年以后钱太多了,所以每个银行都找上门给企业贷款,这时候也必然形成一个过度的扩展,特别是无效率的投资。”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有很大的市场规模,但这个市场规模过去没有很好的发掘。要发掘市场就要靠企业家精神和技术进步和创新,也就是不断的分化分工进行循环。
“市场是靠企业家发现的,如果你发现不了就没有这个市场,除了最传统的一些农产品建筑材料之外,全是企业家发现的。而分工本身也是企业家创造的,虽然企业家发展了市场,就会推进分工的一个新分工的出现,创新本身也是企业家发现的,任何大的创新都是与分工相联系的。”
Endeavor创始人琳达·罗滕伯格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在全球500强企业,非盈利组织或是家庭经营的公司工作,都面临着要么现在承担风险,要么等着被对手甩在后面的选择。她指出,每个人都需要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并行动:“我们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了,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不断地重塑自我,即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并行动。”
那么,创业者该如何承担风险?罗滕伯格认为,最好的企业家并不是那些追逐最大风险的人,而是将风险降到最低的人:“他们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农场抵押出去或者刷爆他们的信用卡。”
“对大公司的企业家来说,降低风险的关键就是,先试图用你的想法打动公司里的低级员工,而不是直接冲到老板面前给他展示你的PPT。这种成功的创新我们可以在很多公司看到,例如Clorox、Pfizer和MTV。”
对于逐梦者来说,最大的障碍并不是金钱或是结构方面的,而是心理和情感上的:“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不走寻常路,就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为你太疯狂了。”她提到了亨利·福特,雅诗·兰黛,微软的团队和阿里巴巴的马云。“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曾因为尝试一些颠覆性的东西而被人们称作‘疯狂’。”“对于心怀梦想的人来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想法,抵御质疑者,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你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