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能使生理、心理飞速成长的初中学生获得更好的学练体验与效果。初中体育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更好的运用。
关键词:田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意识;引导;评价
体育事实上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教育。田径项目作为体育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初中体育教师最为重视的教学内容。如何让生理、心理飞速成长的初中生在田径项目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长也成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人以为,“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合当代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且能在体育课堂上获得切实效果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现实问题
1.教学目标设立不够准确
体育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需要进行备课,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备课环节的重要一环。教学目标的明确设立是指引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正确学练的重要保障。模糊设立教学目标会使整组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偏离主题,并因此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2.小组分工不科学
体育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认知不够全面,往往会导致其在小组分工上更加草率。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使其在学练中根本无法弥补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失误,从而导致学生在学练中表现得无所适从。比如,4×100接力跑教学中的小组分工就尤为需要教师进行明确,否则学生往往会因為分工不明确而令小组分工学习流于形式,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综观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运用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本人以为初中体育教师在这一教学法的运用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令初中生在学练过程中更好地明确自身角色与目标,并获得更好的学练效果。
1.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是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并使学生能够在学练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热情、积极的学练状态中获得更好的学练体验,并因此激发出更强烈的合作学习意识。比如,教师在4×100接力赛的教学中,完全可以立足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并因此促使其合作意识的萌发,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学练热情中进行合作学习,并提升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在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对同伴进行评价,并使其思考能力获得发展,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多维发展。
2.注重教师的引导
学生在任何一节课上都应该是主体,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样的,教师也不能忽略自身在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才能令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更大的热情,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学练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并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练氛围。不仅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教师明晰的引导下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课堂学练目标,明确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安排,明确自身在学练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并最终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锻炼,掌握正确的学练方法,并因此更大限度地获得能力与知识的提升。
3.注重科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恰当的评价与总结不仅是一节完整课堂的组成部分,从教学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师对一堂课的准确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引领、一种修正和一种鼓励,对于自身来说是一种总结、一种反思和一种提升。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的评价中首先应关注学生的硬性条件,如学生在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上的具体表现。其次,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和情感进行关注,并依此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第三,体育教师应关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田径教学中尽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并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有热情,使学生发现自身或同伴的不足与优点,并在修正不足、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变得更积极。
总之,田径运动这一最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调节学生学练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知田径项目的练习意义,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研究和反思,发现教学不足,并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使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在田径教学中绽放异样的光彩,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士凯,种静萍.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6(6):26-27.
[2]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1-5.
[3]过跃娟.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
[4]崔文胜.论合作学习视野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45-46.
关键词:田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意识;引导;评价
体育事实上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教育。田径项目作为体育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初中体育教师最为重视的教学内容。如何让生理、心理飞速成长的初中生在田径项目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长也成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人以为,“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合当代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且能在体育课堂上获得切实效果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现实问题
1.教学目标设立不够准确
体育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需要进行备课,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备课环节的重要一环。教学目标的明确设立是指引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正确学练的重要保障。模糊设立教学目标会使整组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偏离主题,并因此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2.小组分工不科学
体育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认知不够全面,往往会导致其在小组分工上更加草率。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使其在学练中根本无法弥补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失误,从而导致学生在学练中表现得无所适从。比如,4×100接力跑教学中的小组分工就尤为需要教师进行明确,否则学生往往会因為分工不明确而令小组分工学习流于形式,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综观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运用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本人以为初中体育教师在这一教学法的运用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令初中生在学练过程中更好地明确自身角色与目标,并获得更好的学练效果。
1.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是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并使学生能够在学练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热情、积极的学练状态中获得更好的学练体验,并因此激发出更强烈的合作学习意识。比如,教师在4×100接力赛的教学中,完全可以立足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并因此促使其合作意识的萌发,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学练热情中进行合作学习,并提升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在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对同伴进行评价,并使其思考能力获得发展,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多维发展。
2.注重教师的引导
学生在任何一节课上都应该是主体,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样的,教师也不能忽略自身在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才能令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更大的热情,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学练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并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练氛围。不仅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教师明晰的引导下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课堂学练目标,明确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安排,明确自身在学练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并最终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锻炼,掌握正确的学练方法,并因此更大限度地获得能力与知识的提升。
3.注重科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恰当的评价与总结不仅是一节完整课堂的组成部分,从教学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师对一堂课的准确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引领、一种修正和一种鼓励,对于自身来说是一种总结、一种反思和一种提升。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的评价中首先应关注学生的硬性条件,如学生在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上的具体表现。其次,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和情感进行关注,并依此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第三,体育教师应关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田径教学中尽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并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有热情,使学生发现自身或同伴的不足与优点,并在修正不足、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变得更积极。
总之,田径运动这一最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调节学生学练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知田径项目的练习意义,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研究和反思,发现教学不足,并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使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在田径教学中绽放异样的光彩,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士凯,种静萍.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6(6):26-27.
[2]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1-5.
[3]过跃娟.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
[4]崔文胜.论合作学习视野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