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随机分为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的实验组,然后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的实验组患儿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6%;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便秘2例,腹泻1例,发生率为6.52%,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便秘2例,腹泻2例,发生率为8.69%,低于治疗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不良反应给予处理后消失。结论: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止血迅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奥美拉唑;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作为新生儿科的危重症,常是新生儿严重感染、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所致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的快速大量出血会引起新生儿休克,危及生命 [1]。临床上多给予补充维生素K1、口服凝血酶、止血敏等治疗,近年来抑制胃酸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包括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等药物。我院在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给予奥美拉唑抑酸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的9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均排除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6例患儿。实验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患儿日龄在1~10天之间,患儿平均年龄(6.3±1.3)天,体重在2700g-4000g之间,平均体重(2900±123)g;有早产儿12例、新生儿窒息10例、极低体重儿9例,严重感染5例;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患儿日龄在1~10天之间,患儿平均年龄(6.2±1.1)天,体重在2800g-4100g之间,平均体重(2950±130)g;有早产儿13例、新生儿窒息11例、极低体重儿9例,严重感染6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应用维生素K1、止血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方法为:5mg西咪替丁加在2ml的生理盐水中,胃管注入,每天2次。实验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方法为:将奥美拉唑按照0.7mg/kg的剂量,加入到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滴,每天2次,连续用至出血停止后第3天。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定期检测病人的大便常规、潜血、血常规、凝血功能。
  1.3  出血停止判断标准 :黑便、呕血停止,胃管引流无咖啡样液体,大便潜血阴性。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出血在1天内停止;有效:出血在3天内停止;无效:出血在3天内仍未停止,出血情况甚至增加[2]。总有效率=(显效/总例数+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在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的实验组患儿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6%;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便秘2例,腹泻1例,发生率为6.52%,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便秘2例,腹泻2例,发生率为8.69%,低于治疗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不良反应给予处理后消失。
  3 讨论
   在发生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严重感染时,新生儿在此种缺氧状态下,会发生应激反应,身体各个系统出现一系列的代偿反应[3]。此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入血,在胃肠平滑肌上分布较多的肾上腺素受体,因而胃肠道反应较为明显,引起上消化道血管平滑肌的剧烈收缩,血流灌注减少,造成胃肠道粘膜的缺血而出现渗血、出血、消化道糜烂等病理变化。患儿常有呕吐出血红色液体或咖啡样胃内容物的临床表现,大量出血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在早期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常规的禁食水、胃肠减压、服用维生素K1、口服凝血酶及止血敏等,但存在病程长,患儿预后差的缺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发现抑制胃酸分泌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关键,给予抑酸药能够显著改善患儿预后[4]。
   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阻滞剂,通过与H2受体结合发挥药理作用,能够使胃黏膜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下降,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但抑酸效果弱于奥美拉唑。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高选择性的与胃壁细胞的H+-K+-ATP酶非竞争性的结合发挥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的功能,胃壁细胞泌酸的最后步骤便是H+-K+-ATP酶的激活,因此奥美拉唑 具有强大的抑 酸 能 力;一方面它可以保护消化道粘膜,另一方面可以使胃内的PH值升高到6.0以上,在此环境中,新生的血凝块不易被酶所消化,发挥止血的作用[5]。李敏等[6]通过给87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奥美拉唑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18%,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在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的实验组患儿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6%,与其报道相似;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便秘2例,腹泻1例,发生率为6.52%,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便秘2例,腹泻2例,发生率为8.69%,低于治疗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不良反应给予处理后消失。表明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止血迅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炳坤,高玉先,白晓慧等.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8):979-981.
  [2] 朱本辉,李贵才,谢鹤等.谷氨酰胺预防及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7):780-782.
  [3] 龙博文,华锋,唐建新等.奥美拉唑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3):88-89.
  [4] 梁伦亮.不同方法治疗窒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6):120-121.
  [5] 邵波,阮晶晶.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5,(1):93-93.
  [6] 李敏.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118-1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门诊每月5d的抗菌药物处方,共计16055张,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使用频度、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为53.34%,以口服单联用药为主,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处方占总抗菌药物处方数93.06%,单联用药占总数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采取茵栀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新生儿黄疸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胆红素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皆有一定改善(P<0.05),但研究组更明显(P<0.0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我院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笔者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13年6月至10月出院手术病历113份,结合诊断与手术,就其抗菌药物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内容进行统计,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围术期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93.81%,但存在用药时间过长和联合用药过多等问题,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术前术后联
期刊
摘要: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出血病变比较隐匿。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多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腹症出现,少数则一开始就以不明原因的休克表现就诊的情况下才引起临床医师注意,往往容易延误治疗。我院自1989年至2013年共收治此症 44例。本文以下主要说明诊治情况报告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2例,女12例。年龄6~70岁,平均42岁。均以急腹症来诊,其中腹痛40例次,腹 膜刺激症36例次,腹胀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创伤性失血患者60例,按照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FP:RBCS)比例分为高比例组(FFP:RBCS≥1:1)、中比例组(1:2≤FFP:RBCS≤1:1)和低比例组(FFP:RBCS≤1:2),每组20例,比较三组输血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
期刊
摘 要:正确的中药煎服方法能充分溶出中药有效成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材的煎药方法,特殊药品的特殊用法,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及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从而使中药发挥出最好的治疗疾病效果。  关键词:煎服方法 药效 服药禁忌  正确的中药材煎服方法能充分溶出中药的有效成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能使患者的疾病很快好转并痊愈,若煎服方法不当,则影响药效发挥,延长患者病程。  1、 煎药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PCT及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另选取同期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排除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比较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不同阶段及对照患儿,血小板计数、中性杆状粒细胞比率、PCT和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感染时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明显提高,感染时PCT和CRP水平明显提高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宫腔填塞纱布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间收治的4例产后出血>1500ML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基层医院来说,取血困难,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时,宫腔填塞纱布的方法为抢救产后出血的疗效.结果:4例剖宫产术中出血>1500ML行宫腔填塞纱布患者中,4例患者无活动性出血及继续出血.出血控制有效,纱布取出后均未再次发生大出血,子宫复旧好,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围产保健中保持合理的营养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6-9月收治住院分娩产妇2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产保健护理,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营养分析方法对其饮食进行调整。对比2组孕妇方式以及母婴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方式为顺产的相对于对照组孕妇要高许多,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光疗联合退黄散灌肠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给予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退黄散灌肠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每组60人,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