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学生爱上生物课,是每位生物教师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如何使学生爱上生物课,是每位生物教师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措施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建立。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
一、找准切入点,选择好新课导入方法。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引生入胜”的生物课离不开一个好的导入方法。精彩的、新颖的、实用的新课导入方法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这样既可以做到 “温故”,又可以通过旧知识“知新”;既达到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又能够通过复习加深对旧知识的记忆,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接成串。
2、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
3. 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 利用习题导入新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出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习题作为新课的导入。这些习题由于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为这节课的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5. 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电视、录音等手段作为导言,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上,应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探索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通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过教师匠心独具的教案程序(含实验、实习程序)探索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和场面,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主体角色出现,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完成迁移运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探索点,创设探索情景,使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求知,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部分,教材 中有3个知识点: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此外还有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 。基于这些因素,教育目标可确定为: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通过介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分解的实验过程,进行 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揭示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明确光合作用的意义。
3、学会用丙酮—研磨法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分离,从而明确叶绿体中色素 的种类、颜色和作用。
4、通过比较光反应、暗反应的关系,接受辩证统一的观点;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学习,增强生态意识。
三、改革实验教学,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设计性实验。
有些实验可提前做,变验证为探索,例“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到讲光合作用内容之前而不是讲完内容之后做。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并进而归纳总结出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色素扩散速度不同造成的;有些实验边讲解新内容边做实验,例“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就是这种情况;有些实验教师只提供材料和仪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酶受pH值、温度的影响”,学生在动脑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有些实验需学生动手制作的,例“DNA模型制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四、 拓展学生课堂教学的外延,使课内与课外结合,构建生物学教学大课堂。
宽松的生物学大课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一是成立诸如“生物科技小组”、“环保小组”和“爱鸟活动小组”等与生物有关的兴趣小组。这些小组的创设,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生物学实验室,实施探索性改革,学生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地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利用微机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通过创设与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地球村”活动中,教师利用标本、挂图、模型以及电教设备等对整个地球的不同生态环境做了缩影,将理论知识形象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生动、逼真,也使学生及时地了解到了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待攻克的难题,激发了他们探索生物奥秘的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如何使学生爱上生物课,是每位生物教师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措施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建立。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
一、找准切入点,选择好新课导入方法。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引生入胜”的生物课离不开一个好的导入方法。精彩的、新颖的、实用的新课导入方法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这样既可以做到 “温故”,又可以通过旧知识“知新”;既达到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又能够通过复习加深对旧知识的记忆,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接成串。
2、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
3. 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 利用习题导入新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出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习题作为新课的导入。这些习题由于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为这节课的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5. 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电视、录音等手段作为导言,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上,应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探索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通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过教师匠心独具的教案程序(含实验、实习程序)探索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和场面,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主体角色出现,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完成迁移运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探索点,创设探索情景,使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求知,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部分,教材 中有3个知识点: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此外还有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 。基于这些因素,教育目标可确定为: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通过介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分解的实验过程,进行 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揭示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明确光合作用的意义。
3、学会用丙酮—研磨法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分离,从而明确叶绿体中色素 的种类、颜色和作用。
4、通过比较光反应、暗反应的关系,接受辩证统一的观点;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学习,增强生态意识。
三、改革实验教学,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设计性实验。
有些实验可提前做,变验证为探索,例“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到讲光合作用内容之前而不是讲完内容之后做。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并进而归纳总结出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色素扩散速度不同造成的;有些实验边讲解新内容边做实验,例“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就是这种情况;有些实验教师只提供材料和仪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酶受pH值、温度的影响”,学生在动脑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有些实验需学生动手制作的,例“DNA模型制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四、 拓展学生课堂教学的外延,使课内与课外结合,构建生物学教学大课堂。
宽松的生物学大课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一是成立诸如“生物科技小组”、“环保小组”和“爱鸟活动小组”等与生物有关的兴趣小组。这些小组的创设,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生物学实验室,实施探索性改革,学生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地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利用微机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通过创设与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地球村”活动中,教师利用标本、挂图、模型以及电教设备等对整个地球的不同生态环境做了缩影,将理论知识形象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生动、逼真,也使学生及时地了解到了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待攻克的难题,激发了他们探索生物奥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