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错误认识、体验、实践形成的。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转变,让他们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在此,我主要谈谈其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转变
所谓“问题学生”通常被我们老师称之为“后进生”或不良少年。这类学生身上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打架、赌博、上网成瘾、抽烟、酗酒、旷课、迟到早退、讲享受怕劳动等等。一个班上若有三五个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就会不胜其烦。但是,在我们职业技术学院里,由于目前招生形势所迫,所招学生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的状况下,每个班上存在几个问题学生就在所难免。
作为老师,我们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们放弃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把他们打入另册,更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那么,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就在于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将这几年班主任工作中的做法,归纳成如下几个要点:
一、 及早关注,摸清根源
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错误认识、体验、实践形成的。这些问题学生无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毅志和道德行为习惯,还是同周围人的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对他们个人、对学校、对家庭甚至对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要使他们转变,必须尽早发现,尽早处理。一般来说,新生进校报到时,通过交谈,在言行上就可体现出一些端倪,班主任要利用入学教育这短暂的几天时间与学生多接触,及早锁定目标,并摸清问题根源,以便及早制定对策。
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
外因主要指: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方面。⑴社会因素: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是造成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重要社会因素。社会文化中的不健康因素(如网络、书籍、音像制品等)都给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社会上坏人的教唆诱导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⑵家庭因素: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有的过于严苛,有的家庭突然发生变故,有的家庭里父母本身就有恶习,这都是造成孩子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⑶学校教育:老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方式(片面追求分数对犯错误的学生冷嘲热讽),对学生过于松散或过于严厉苛刻,发现问题不及时与学生沟通等。
内因主要是是学生本人道德意志薄弱,精神空虚、缺乏理想和明确目标,另外性格上偏激 、孤僻、自高自大等缺陷,再加上缺乏社会经验,认识能力不强,对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分辨判断。
二、 深入交流,发现优点让其建立信心
“问题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正常的,由于他本身的不良行为危害了自己或其他人,因而经常处于自责或被批评、训斥,甚至严厉惩罚的形势下,他们在心理上会阻抗学校和老师给他们的关注与帮助,反而会把对他们的教育看成是“吹毛求疵”、“整他们”、“和他们过不去”。要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打开心扉,愿意与你交流,帮他分析形势,找准问题的关键,树立明确目标,怎样让学生愿意与你交流,这要注意几个方面:
⒈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问题学生”也不例外,老师找他谈心,他内心早已有所戒备。如果我们请他坐下,给他 一杯水,象朋友似的拉家常,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谈,首先给予他一定的认同,再慢慢引导,切入正题,帮他分析问题,这样,他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建议。
⒉要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
问题学生往往内心很敏感,自卑。他们的行为是游离于正常集体活动之外,可内心里他们又很需要集体的接纳,再坏的学生都有关其好的 一面,发现其优点长处并及时加以肯定,这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他们的转变。
三、 订立计划,明确实施办法
针对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恶习,我们不可能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就促使其转变,这就要求师生双方互相协商,制定一个逐步实施、切实可行的计划。
首先,学生要写出一份书面材料,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分析其危害性,并下定改正的决心。材料上最好要有学生本人和家长的签字,这样起到督促作用。
然后,制定一份详细的改正计划书,计划书里包括详细的实施步骤和合理的奖励与惩罚措施。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上网成瘾、整天旷课。在我的帮助教育下他认识了错误并决心很大改正。我给他制定的改正计划书是这样的:第一步,在保证正常上课的前提下每天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上两个小时的网。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就取消当天的上网时间。这样进行二十天至一个月若有进步则实施第二步。第二步,将每天的上网时间缩减成每两天一次,在控制上网时间的同时充实其课余生活。比如让他阅读有益的书籍、参加体育锻炼等。以此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最后,进一步将他的上网时间缩减,增加课外活动的内容。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这名学生终于摆脱了网瘾回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了。
四、 发现进步及时肯定,常抓不懈杜绝反复
当“问题学生”正处于转变阶段时,老师要时刻关注他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加以肯定、表扬,给他安慰和鼓励。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提高他的自信心,促使他不断进步。
当然,一个坏习惯的形成可以很快而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却要花上至少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时还会因为学生本人的毅力、耐力不够或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出现后退或反复的情况。“问题学生”在转变中有反复是正常现象,老师要及时察觉,查找原因,进一步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切不可因该学生出现反复而认为他“不争气”、“无可救药”而放弃对他的转变教育。
五、 与家长建立互信机制,密切配合
学生在学校里出现了问题,关系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更关系到一个家庭。因此,在问题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家长也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
在一开始就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与家长的谈话让家长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和转变的必要性,和家长达成共识。然后将具体措施告诉家长,让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以便周末学生回家以后也不会出现管理的真空状态。
总之,做“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有多种多样的策略,但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转变工作,才可能有所成效。此外,老师及时主动地发现问题、掌握情况、耐心沟通、热心帮助也是关键。
关键词:“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转变
所谓“问题学生”通常被我们老师称之为“后进生”或不良少年。这类学生身上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打架、赌博、上网成瘾、抽烟、酗酒、旷课、迟到早退、讲享受怕劳动等等。一个班上若有三五个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就会不胜其烦。但是,在我们职业技术学院里,由于目前招生形势所迫,所招学生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的状况下,每个班上存在几个问题学生就在所难免。
作为老师,我们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们放弃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把他们打入另册,更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那么,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就在于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将这几年班主任工作中的做法,归纳成如下几个要点:
一、 及早关注,摸清根源
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错误认识、体验、实践形成的。这些问题学生无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毅志和道德行为习惯,还是同周围人的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对他们个人、对学校、对家庭甚至对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要使他们转变,必须尽早发现,尽早处理。一般来说,新生进校报到时,通过交谈,在言行上就可体现出一些端倪,班主任要利用入学教育这短暂的几天时间与学生多接触,及早锁定目标,并摸清问题根源,以便及早制定对策。
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
外因主要指: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方面。⑴社会因素: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是造成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重要社会因素。社会文化中的不健康因素(如网络、书籍、音像制品等)都给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社会上坏人的教唆诱导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⑵家庭因素: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有的过于严苛,有的家庭突然发生变故,有的家庭里父母本身就有恶习,这都是造成孩子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⑶学校教育:老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方式(片面追求分数对犯错误的学生冷嘲热讽),对学生过于松散或过于严厉苛刻,发现问题不及时与学生沟通等。
内因主要是是学生本人道德意志薄弱,精神空虚、缺乏理想和明确目标,另外性格上偏激 、孤僻、自高自大等缺陷,再加上缺乏社会经验,认识能力不强,对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分辨判断。
二、 深入交流,发现优点让其建立信心
“问题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正常的,由于他本身的不良行为危害了自己或其他人,因而经常处于自责或被批评、训斥,甚至严厉惩罚的形势下,他们在心理上会阻抗学校和老师给他们的关注与帮助,反而会把对他们的教育看成是“吹毛求疵”、“整他们”、“和他们过不去”。要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打开心扉,愿意与你交流,帮他分析形势,找准问题的关键,树立明确目标,怎样让学生愿意与你交流,这要注意几个方面:
⒈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问题学生”也不例外,老师找他谈心,他内心早已有所戒备。如果我们请他坐下,给他 一杯水,象朋友似的拉家常,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谈,首先给予他一定的认同,再慢慢引导,切入正题,帮他分析问题,这样,他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建议。
⒉要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
问题学生往往内心很敏感,自卑。他们的行为是游离于正常集体活动之外,可内心里他们又很需要集体的接纳,再坏的学生都有关其好的 一面,发现其优点长处并及时加以肯定,这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他们的转变。
三、 订立计划,明确实施办法
针对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恶习,我们不可能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就促使其转变,这就要求师生双方互相协商,制定一个逐步实施、切实可行的计划。
首先,学生要写出一份书面材料,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分析其危害性,并下定改正的决心。材料上最好要有学生本人和家长的签字,这样起到督促作用。
然后,制定一份详细的改正计划书,计划书里包括详细的实施步骤和合理的奖励与惩罚措施。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上网成瘾、整天旷课。在我的帮助教育下他认识了错误并决心很大改正。我给他制定的改正计划书是这样的:第一步,在保证正常上课的前提下每天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上两个小时的网。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就取消当天的上网时间。这样进行二十天至一个月若有进步则实施第二步。第二步,将每天的上网时间缩减成每两天一次,在控制上网时间的同时充实其课余生活。比如让他阅读有益的书籍、参加体育锻炼等。以此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最后,进一步将他的上网时间缩减,增加课外活动的内容。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这名学生终于摆脱了网瘾回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了。
四、 发现进步及时肯定,常抓不懈杜绝反复
当“问题学生”正处于转变阶段时,老师要时刻关注他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加以肯定、表扬,给他安慰和鼓励。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提高他的自信心,促使他不断进步。
当然,一个坏习惯的形成可以很快而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却要花上至少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时还会因为学生本人的毅力、耐力不够或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出现后退或反复的情况。“问题学生”在转变中有反复是正常现象,老师要及时察觉,查找原因,进一步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切不可因该学生出现反复而认为他“不争气”、“无可救药”而放弃对他的转变教育。
五、 与家长建立互信机制,密切配合
学生在学校里出现了问题,关系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更关系到一个家庭。因此,在问题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家长也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
在一开始就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与家长的谈话让家长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和转变的必要性,和家长达成共识。然后将具体措施告诉家长,让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以便周末学生回家以后也不会出现管理的真空状态。
总之,做“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有多种多样的策略,但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转变工作,才可能有所成效。此外,老师及时主动地发现问题、掌握情况、耐心沟通、热心帮助也是关键。